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禅宗文化与竹藤家具 被引量:21
1
作者 翟文翔 顾颜婷 《家具》 2017年第3期61-63,75,共4页
传统竹藤材料与禅宗文化有着巧妙的契合点,文章通过分析禅宗文化的发展、设计表现以及竹藤家具的特点,探讨了禅宗文化与竹藤家具的共通点,希望对寻求禅宗文化在传统竹藤家具中的发展新形式有所启发。
关键词 禅宗文化 竹藤家具设计
下载PDF
论斯奈德的生态区域主义与佛禅 被引量:4
2
作者 耿纪永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87,104,共7页
斯奈德是当代美国生态区域主义哲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在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积极投身生态区域主义运动,一方面将佛禅融入生态区域哲学,利用因陀罗网和曼荼罗等佛禅术语和观念阐释生态区域主义。同时通过扩大僧团等实践方式,试图... 斯奈德是当代美国生态区域主义哲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在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积极投身生态区域主义运动,一方面将佛禅融入生态区域哲学,利用因陀罗网和曼荼罗等佛禅术语和观念阐释生态区域主义。同时通过扩大僧团等实践方式,试图使佛禅本土化,更适应当地的生态区域主义实践,从而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瑞·斯奈德 生态区域主义 佛禅 文化融合
下载PDF
胡适禅学研究的文化向度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永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72,共6页
胡适曾明确指出自己的文化观是"充分世界化"并非"全盘西化"。其禅学研究的文化向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上以西学检视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并强调两者的相通性;二是在禅学史料的搜集、选择上的世界化眼光和... 胡适曾明确指出自己的文化观是"充分世界化"并非"全盘西化"。其禅学研究的文化向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上以西学检视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并强调两者的相通性;二是在禅学史料的搜集、选择上的世界化眼光和反传统倾向。胡适禅学研究的文化向度,使其禅学研究带有一定预设性,因此而饱受争议,但依然对之后的禅学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对中国文化走向的关注是胡适禅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意识,所以从文化观视角来考察其禅学研究,有助于理解胡适反传统学术风格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近代佛学 禅宗史 文化观
下载PDF
“女娲补天”的全新阐释 被引量:1
4
作者 成长春 刘民红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88-94,共7页
《红楼梦》里"女娲补天"的故事来自佛教,是《五灯会元》里"女娲补天"故事诗意化的演绎。小说以曹雪芹家族百年兴衰史为素材,敷演了贾府百年兴衰成败的历史,借贾宝玉挣脱佛法枷锁、走出浊法和清法迷人的圈子、获得... 《红楼梦》里"女娲补天"的故事来自佛教,是《五灯会元》里"女娲补天"故事诗意化的演绎。小说以曹雪芹家族百年兴衰史为素材,敷演了贾府百年兴衰成败的历史,借贾宝玉挣脱佛法枷锁、走出浊法和清法迷人的圈子、获得大自由与大安宁的非凡经历写出了曹雪芹在现实生活中受释迦牟尼生平事迹启发、发愤图强、磨炼心志、摆脱烦恼和痛苦束缚、谱写不朽篇章的传奇人生。神话传说、禅宗典籍、《红楼梦》里的"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内容和思想略有参商,但蕴含的精神却完全相同,即体现了传说史上的女娲、宗教史上的释迦牟尼和文学史上的曹雪芹伟大的仁爱精神和淑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女娲补天 佛教文化 禅宗 悲悯情怀
下载PDF
禅宗在中国的传播与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策略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学华 周娟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6-78,103,共4页
印度禅学通过对中国士大夫阶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策略性迎合,在这一群体中成功传播,进而影响中国文化千年之久。禅宗在中国的成功传播揭示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最佳策略是本土化策略。
关键词 禅宗 士大夫 对外文化传播 本土化
下载PDF
跨文化个案研究——“垮掉的一代”与佛禅 被引量:1
6
作者 仝文宁 王欣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20世纪50、60年代佛教,尤其是禅宗思想在美国传播和发展与反文化运动结合在一起,其始作俑者是"垮掉的一代"。垮掉派的作家们普遍接触佛教,在禅佛教中为他们的不满和反抗寻求合理的依据和方式,也为他们的文学创作寻求新的方法... 20世纪50、60年代佛教,尤其是禅宗思想在美国传播和发展与反文化运动结合在一起,其始作俑者是"垮掉的一代"。垮掉派的作家们普遍接触佛教,在禅佛教中为他们的不满和反抗寻求合理的依据和方式,也为他们的文学创作寻求新的方法和思路。东西方文化由此所出现的前所未有的交融局面,为20世纪跨文化交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掉的一代” 禅佛教 逆向文化运动 跨文化
下载PDF
禅宗文化及其早期家具形态的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小裘 肖小英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7年第3期16-17,共2页
佛教禅宗文化对于家具艺术的影响在家具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从敦煌莫高窟到各大寺院留下的印记,乃至于寻常人家的日常用品,各类形式的家具中都留下了佛教禅宗的痕迹。
关键词 佛教 禅宗文化 家具
下载PDF
禅宗文化智慧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隋春花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年第8期75-77,共3页
作为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禅宗文化具有自然和谐的智慧、平等真实的智慧、简约朴素的智慧和开拓创新的智慧。研究禅宗文化的当代价值,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有助于构建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从自然环境角度看,有助于提升环保意识;... 作为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禅宗文化具有自然和谐的智慧、平等真实的智慧、简约朴素的智慧和开拓创新的智慧。研究禅宗文化的当代价值,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有助于构建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从自然环境角度看,有助于提升环保意识;从文化创新角度看,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开拓创新;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有利于培养感恩心态和正确价值观;从个体修炼角度看,有利于调控个人行为,增强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文化 智慧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试析关涉韶文化的几个重要文化概念的内涵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焰安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1-11,共11页
名人文化、禅宗文化、瑶族文化、珠玑文化、古道文化、红色文化是关涉韶文化的重要文化概念,分析其各自在物质、精神、制度层面上的文化内涵,可从中抽绎出与韶文化相契合的文化因子,有利于韶文化概念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 韶文化 名人文化 禅宗文化 瑶族文化 珠玑文化 古道文化 红色文化
下载PDF
运用最佳关联拓宽禅宗翻译在旅游文化领域的可译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焕辉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禅宗,是印度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交流磨合的产物。在日益重视以"古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把禅宗这一丰厚而重要文化元素进行翻译,成为不可或缺的选项。众所周知,对禅修践行者来说,"禅不可说,一说即... 禅宗,是印度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交流磨合的产物。在日益重视以"古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把禅宗这一丰厚而重要文化元素进行翻译,成为不可或缺的选项。众所周知,对禅修践行者来说,"禅不可说,一说即错",甚至是"不立文字(wordlessness)";而就大众文化层面的旅游文化来说,则可以运用关联理论最佳关联原则,形成译语文化读者能够理解接受的心理图式,得到合理的文化诠释,从而有效地拓宽禅宗翻译在旅游文化领域里的可译性,使禅宗文化元素有效地融进旅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文化 旅游文化 禅宗翻译 最佳关联 心理图式
下载PDF
塔尔寺建筑中的汉族装饰艺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耿筱青 曹玮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塔尔寺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亦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文化中心之一。该寺在修建伊始,和后来多次的维修过程中,都有汉族工匠参与,他们揉合了藏汉两种文化,这两种文化集中体现在其建筑装饰艺术当中;同时也体现在他们对塔... 塔尔寺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亦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文化中心之一。该寺在修建伊始,和后来多次的维修过程中,都有汉族工匠参与,他们揉合了藏汉两种文化,这两种文化集中体现在其建筑装饰艺术当中;同时也体现在他们对塔尔寺宗教信仰的认同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寺 建筑装饰 汉族艺术 藏汉民族文化 藏传佛教
下载PDF
“宗教﹢旅游”突破文旅融合发展瓶颈--以乐山佛教文化旅游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舸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8-52,共5页
宗教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对宗教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乐山宗教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以乐山大佛为代表的弥勒文化和以峨眉山普贤道场为代表的普贤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得天独厚。通过对乐山宗教文化旅游现状、发... 宗教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对宗教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乐山宗教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以乐山大佛为代表的弥勒文化和以峨眉山普贤道场为代表的普贤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得天独厚。通过对乐山宗教文化旅游现状、发展宗教文化旅游优势等方面实地调研,结合乐山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特色,探究整合宗教与旅游资源,实施"宗教﹢旅游"深度融合战略,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对推进乐山宗教文化由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转变,提升旅游业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旅游文化 乐山 佛教 禅茶
下载PDF
禅宗思想影响下的非对称式女装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丽达 周怡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6年第2期46-48,50,共4页
阐述了禅宗主要思想,分析了其对日本审美意识的影响,找到日本审美偏好中对于非对称式风格的喜爱。选取了山本耀司与三宅一生两位设计师的服装作品进行重点分析,了解非对称式女装结构在不同表现形式下的由禅宗思想引导的共同内在精神,思... 阐述了禅宗主要思想,分析了其对日本审美意识的影响,找到日本审美偏好中对于非对称式风格的喜爱。选取了山本耀司与三宅一生两位设计师的服装作品进行重点分析,了解非对称式女装结构在不同表现形式下的由禅宗思想引导的共同内在精神,思考禅宗思想对艺术设计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思想 非对称性 女装结构
下载PDF
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宗“不立文字”语言艺术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怀廉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
禅宗语言观在中国古代哲学言意之辩、社会历史演变、禅宗自身内部变革、参禅人员构成转化、外部世俗文化等综合影响下,经历了由"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再返归"不立文字"的思想转变。本文即从从禅宗语言... 禅宗语言观在中国古代哲学言意之辩、社会历史演变、禅宗自身内部变革、参禅人员构成转化、外部世俗文化等综合影响下,经历了由"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再返归"不立文字"的思想转变。本文即从从禅宗语言观的文化背景及其语言日常化、俗语化、非理性、自证性等实践与艺术表征入手,分析其"不立文字"的思想根源即禅宗"般若"语言观,最终指出"不立文字"应与"不离文字"形成辨证圆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不立文字 文化背景 艺术表征
下载PDF
杭州“休闲之都”的文化背景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永广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140-142,共3页
杭州正在着力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形象,并在2006年举办了世界休闲博览会。描述了杭州作为“休闲之都”的文化背景,在于禅文化和茶文化。并建议以此为出发点,打造杭州市完整的国际旅游形象,即“禅都”形象,通过恢复禅院,游禅湖,品禅茶... 杭州正在着力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形象,并在2006年举办了世界休闲博览会。描述了杭州作为“休闲之都”的文化背景,在于禅文化和茶文化。并建议以此为出发点,打造杭州市完整的国际旅游形象,即“禅都”形象,通过恢复禅院,游禅湖,品禅茶,大力发展禅文化旅游,进一步提升杭州市国际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旅游形象 杭州 西湖 茶文化 禅宗
下载PDF
禅宗文化的性别倾向对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满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3-86,共4页
禅宗文化就其总的性别倾向来说,具有女性性别倾向,但其自身内部亦存在着阴阳互补关系。而恰恰是这种阴阳两性倾向兼有的性质,使得男女两性在解悟和接受禅宗文化时各有所取,侧重不同。当代女性文学创作较为鲜明地体现了禅宗文化阴柔的一面。
关键词 禅宗文化 性别倾向 女性文学创作
下载PDF
金庸小说与禅宗
17
作者 李洪武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6-138,共3页
金庸小说表现了丰富的禅宗文化。作品不仅涉及了禅宗的公案、典籍、话头、机锋、宗派、教义,还涉及了禅宗的神通妙用和证悟知解。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探索人生要义,创立武学境界,使作品呈现出了极大的艺术张力。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传统文化 禅宗 文学评论 情节 人物形象 艺术张力
下载PDF
禅佛视阈下宋志军小说的文化解读
18
作者 刘成勇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1-15,23,共6页
宋志军以禅佛为文化背景创作出的小说在新世纪文学中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意义和文本意义。宋志军对佛教文化不仅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有独到的理解。他的小小说以禅佛文化为底色,表现出作品精神容量的宏大与宽广。《上天堂》是宋志军的长篇... 宋志军以禅佛为文化背景创作出的小说在新世纪文学中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意义和文本意义。宋志军对佛教文化不仅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有独到的理解。他的小小说以禅佛文化为底色,表现出作品精神容量的宏大与宽广。《上天堂》是宋志军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性空来否定人的情欲,并以空性思想劝导世人,彰显并升华了小说的寓意。以禅佛文化为背景的文学写作既是宋志军文学创作的着力点,也是其将来应该坚持的精神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志军 小说 禅佛文化
下载PDF
唐代咏终南山佛寺诗中的文化意蕴
19
作者 荣小措 《唐都学刊》 2016年第2期42-45,共4页
终南山佛寺林立,宗教文化氛围浓厚,现存的百余首唐代咏终南山佛寺诗真实记录了唐代僧人与文士在山寺中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和思想情感。这些诗既弥漫着浓郁的佛禅气息,又不乏鲜明的庙堂色彩和政治意蕴;既能将山水美景与宗教意趣完美结合... 终南山佛寺林立,宗教文化氛围浓厚,现存的百余首唐代咏终南山佛寺诗真实记录了唐代僧人与文士在山寺中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和思想情感。这些诗既弥漫着浓郁的佛禅气息,又不乏鲜明的庙堂色彩和政治意蕴;既能将山水美景与宗教意趣完美结合,也留存了唐时终南山寺中独有的休闲与审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山 佛寺诗 政治意蕴 佛禅气息 审美文化
下载PDF
东北亚文化与东北亚佛教
20
作者 陈维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5-11,共7页
东北亚佛教的形成与发展是中日韩相互文化交流的结果。佛教与儒学、道教相互间都存在着某种需要的内在联系,佛教和儒、道融合与现世产生着必然的关联。东北亚佛教信奉大乘佛教具有多元化特点,是"人间佛教"。光大东北亚佛教理... 东北亚佛教的形成与发展是中日韩相互文化交流的结果。佛教与儒学、道教相互间都存在着某种需要的内在联系,佛教和儒、道融合与现世产生着必然的关联。东北亚佛教信奉大乘佛教具有多元化特点,是"人间佛教"。光大东北亚佛教理念和价值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文化 东北亚佛教 儒释道和合 大乘佛教 “人间宗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