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文本性质探论
1
作者 陈晨 房伯勇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皆以组诗的形式呈现,组诗前有一段关于作者或作诗背景的文字,其中有一些音乐术语,三篇竹书具有诗、书、乐三方面的特色,可能与《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乐家文献中的《雅歌诗》为一类,同为... 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皆以组诗的形式呈现,组诗前有一段关于作者或作诗背景的文字,其中有一些音乐术语,三篇竹书具有诗、书、乐三方面的特色,可能与《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乐家文献中的《雅歌诗》为一类,同为先秦乐家记录乐辞的文献。春秋时期诗、乐分途,诗家主要用“三百篇”文本,而乐家所用的诗文本不仅包括《诗三百》中的诗篇,可能有一些编《诗》未选的早期诗歌,还有一些春秋晚期和战国的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耆夜》 《周公之琴舞》 《芮良夫毖》 雅歌诗
下载PDF
朱子“格物”理论中“知”的特点
2
作者 冯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77-80,共4页
朱子"格物"之"格"有特定的意义,即"格"是心之理和物之理的相互作用,并由此引出了"知"的特点:"知"分为"体知"和"推知"。"体知"是心对心中所居众理的... 朱子"格物"之"格"有特定的意义,即"格"是心之理和物之理的相互作用,并由此引出了"知"的特点:"知"分为"体知"和"推知"。"体知"是心对心中所居众理的感悟和体察;"推知"是心以体知的结果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在此理论基础上得出:朱子把心作为"物"来格的可行性的原因在于体知的内容可以作推知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格物 体知 推知
下载PDF
《全宋文》误收徐铉铭文一篇考辨——兼正《全宋诗订补》误署作者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4-19,共6页
《全宋文》辑编徐铉文以《四部备要》徐乃昌校补本为底本,补辑佚文十三篇。其中《静斋自箴》铭文一篇疑非徐铉所作,《全宋文》编者依据《徐公行状》、《玉壶清话》、《烬余录》等文献将此铭文归于徐铉名下并不足以使人信服。根据《研北... 《全宋文》辑编徐铉文以《四部备要》徐乃昌校补本为底本,补辑佚文十三篇。其中《静斋自箴》铭文一篇疑非徐铉所作,《全宋文》编者依据《徐公行状》、《玉壶清话》、《烬余录》等文献将此铭文归于徐铉名下并不足以使人信服。根据《研北杂志》、《宋稗类钞》、《五代诗话》等文献的相关记载,并将此铭文文风与徐铉《砚铭》及书法家王著的有关诗作进行比较,发现此铭文为王著所作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全宋诗订补》将此铭文作为遗诗补入同名之翰林学士王著诗"辑补"类,属误补,也应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宋文》 徐铉 《静斋自箴》 《全宋诗订补》 《研北杂志》 《宋稗类钞》 《五代诗话》 王著
下载PDF
史传散文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边界——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桐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41-144,共4页
在史传散文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通过介绍历史背景知识、归纳提升主题内容就是文言文教学的文化层面的内涵。实际上,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偏离了语文教学应立足于语言教学的基本点,更偏离了文言文文化意蕴的所指。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 在史传散文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通过介绍历史背景知识、归纳提升主题内容就是文言文教学的文化层面的内涵。实际上,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偏离了语文教学应立足于语言教学的基本点,更偏离了文言文文化意蕴的所指。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分别从儒家的"礼"文化、立足于文化内涵的人物评价、文言中的文化意味三个方面谈史传散文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 文化
下载PDF
《烛之武退秦师》文本细读中的审美教学
5
作者 何俏新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S01期10-12,共3页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的第一篇文言文,选自左丘明的《左传》。运用文本细读法鉴赏此文,应首先研磨文本,关注到劝说技巧的层层分明,其次要鉴赏留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立体,再次要辨析语义,领会到文章炼字炼句处的情感取向。
关键词 《烛之武退秦师》 文本细读 层次美 形象美 情感美
下载PDF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礼”文化摭探
6
作者 于世金 《成才之路》 2021年第35期49-51,共3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而“礼”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个人成长和民族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为例,挖掘其所蕴含的“礼”文化,明晰其对学生的德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而“礼”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个人成长和民族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为例,挖掘其所蕴含的“礼”文化,明晰其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以期引导学生学习“礼”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树立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烛之武退秦师》 “礼”文化 德育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组诗的身份确认及其诗学史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徐正英 马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7,共12页
清华简第三册《周公之琴舞》存周公毖臣诗四句、成王自儆诗九首,是题目、短序、乐章标识俱全的乐舞诗章。成王九首诗中祀祖、自儆、儆臣内容连贯,又符合古诗乐以"九"成组篇制结构,还与传世文本《诗经·周颂》多为组诗的... 清华简第三册《周公之琴舞》存周公毖臣诗四句、成王自儆诗九首,是题目、短序、乐章标识俱全的乐舞诗章。成王九首诗中祀祖、自儆、儆臣内容连贯,又符合古诗乐以"九"成组篇制结构,还与传世文本《诗经·周颂》多为组诗的原初形态暗合,故九首是一完整的组诗。其中第一首见于今本《诗经·周颂》的《敬之》篇,故整体为《诗经·周颂》作品无疑。由短序推知,周公四句诗原来是另九首,同属《诗经·周颂》"逸诗"。两组十七首"逸诗"的诗学史意义:一为"孔子删诗"公案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的支撑,并为其删诗"十分去九"提供了文本范例,且启示人重新理解司马迁"去其重"的含义不只指删除重复诗篇,还指删除内容相近的诗篇;二为《毛诗序》形成时代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证,说明《诗经》至迟到战国中期已有序;三是揭示了《诗经》"颂"诗有别于"风"、"雅"只唱不舞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周公之琴舞》 《诗经》逸诗 “删诗”说 《诗序》时代 诗乐舞一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