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雅疏证》以“凡”语所揭示的“某声皆某义”的同源词的书写字形浅析
1
作者 马景仑 《励耘语言学刊》 2010年第2期75-86,共12页
《广雅疏证》以"凡"语所揭示的"某声皆某义"的同源词,其基本表达格式是"凡言A者,皆B之义也",这充分表现了同源词的本质特点是"音同义近"或"音近义同"。记录这些同源词的汉字即同源字的书写字形,分为两种情况:1.一组同源字只... 《广雅疏证》以"凡"语所揭示的"某声皆某义"的同源词,其基本表达格式是"凡言A者,皆B之义也",这充分表现了同源词的本质特点是"音同义近"或"音近义同"。记录这些同源词的汉字即同源字的书写字形,分为两种情况:1.一组同源字只用一种表声部件,即"凡"语中的标音字或标音字所用的声旁;2.一组同源字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表声部件,"凡"语中的标音字或标音字所用的声旁只表示其中的一种表声部件。这种情况反映了同源字在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疏证》 “凡”语 同源词 书写字形
下载PDF
天亡簋铭文中“凡”字考释及凡祭窥探——以《说文解字》为参照
2
作者 陈莹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11,28,共5页
“凡”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最频繁的义项是《说文解字》中所言的概括义。天亡簋铭文中的“凡”,用概括义显然无法通释,于省吾最早提出“凡”作祭名。上溯到殷商时期,甲骨卜辞中就已存在“凡”用作祭名的证据,天亡簋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去商不... “凡”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最频繁的义项是《说文解字》中所言的概括义。天亡簋铭文中的“凡”,用概括义显然无法通释,于省吾最早提出“凡”作祭名。上溯到殷商时期,甲骨卜辞中就已存在“凡”用作祭名的证据,天亡簋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去商不远,故而将“凡”解释为祭名是可行的。由于出土文献材料有限,且凡祭不见载于传世文献之中,加之《说文解字》以“凡”为偏旁部首的字,其义皆与祭祀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亡簋 凡祭 望祭 说文解字
下载PDF
上博简残漶字拟补四则
3
作者 张荣辉 《出土文献》 CSSCI 2022年第1期56-60,31,155,156,共8页
上博简五《弟子问》简11首端残字"■",拟补为"■";简17、18旧释作"■"的残漶字,拟补为"■";附简"谓"下一残漶字"■",拟补为"身",读作"仁"。上博简七... 上博简五《弟子问》简11首端残字"■",拟补为"■";简17、18旧释作"■"的残漶字,拟补为"■";附简"谓"下一残漶字"■",拟补为"身",读作"仁"。上博简七《凡物流形》甲本简8首端残漶字"■",拟补为"自",为"百"字的讹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弟子问》 《凡物流形》 残漶字 拟补
下载PDF
楚简中一类从“付”之字初探
4
作者 凡国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7,共7页
本文考察了楚简中一类从"付"之字的省形写法,提出包山楚简147号简的"■"可读为"釜"或"鬴"。上博七《凡物流形》7号简的"■"字可考虑读为"腐"、"祔"和"附&q... 本文考察了楚简中一类从"付"之字的省形写法,提出包山楚简147号简的"■"可读为"釜"或"鬴"。上博七《凡物流形》7号简的"■"字可考虑读为"腐"、"祔"和"附",并对这三种释读分别做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凡物流形 包山
原文传递
《王韵》新增俨、酽二韵之音理探讨
5
作者 欧阳丽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7,95-96,共9页
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在《切韵》的分韵基础上新增严韵的上去二声,此举并非为填补空缺而无中生有的强行划分,而是对严凡两韵语音分化的重要揭示。中古后期严凡两韵的关系重在分而不在合,二者分化的动因是唇音字的轻唇化,这在中古时期... 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在《切韵》的分韵基础上新增严韵的上去二声,此举并非为填补空缺而无中生有的强行划分,而是对严凡两韵语音分化的重要揭示。中古后期严凡两韵的关系重在分而不在合,二者分化的动因是唇音字的轻唇化,这在中古时期的诗文押韵、官修韵书的同用关系以及现代汉语方言中均有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韵》 严韵上 去声 严凡分化 轻唇化
原文传递
《凡物流形》校读札记
6
作者 黄儒宣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72,共5页
本文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收录的《凡物流形》篇,在字词考释方面提出新的解释,并探讨其所涉及的神话传说、文本来源等问题。
关键词 战国楚竹书 凡物流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