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得X不Y”的形成、演变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建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2-616,共15页
现代汉语中常见句式"非得X不Y"最早可能出现于清中叶,其生成机制是糅合,是由双重否定句式"非X不Y"与隐含结果"才Y"的肯定句式"得X"糅合而成的。"非得X不Y"的生成动因是凸显言者的主... 现代汉语中常见句式"非得X不Y"最早可能出现于清中叶,其生成机制是糅合,是由双重否定句式"非X不Y"与隐含结果"才Y"的肯定句式"得X"糅合而成的。"非得X不Y"的生成动因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非得X不Y"从晚清开始衍生出了"非得X"与"非得X才Y"两种变式。"非得X"由"非得X不Y"省缩而来,而"非得X才Y"由"非得X"扩展而成。韵律词"非得"最迟在清末已副词化。在晚清出现的与"非得X不Y"相关的近义句式"非要X不Y"的生成机制也是糅合,生成动因也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其在晚清也出现了省缩式"非要X"及扩展式"非要X才Y"。韵律词"非要"最迟在清末也已副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得xy"句式糅合 主观性 省缩式 扩展式 "非要xy"
下载PDF
“不想当X的Y,不是好Y/Z”构式探微 被引量:2
2
作者 葛厚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7-101,共5页
文章对现代汉语中"不想当X的Y,不是好Y"的构式特征与逻辑意义、构式内部关系与语义变异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揭示了构式"不想当X的Y,不是好Z"形成的动因与理据。从表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到"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理想... 文章对现代汉语中"不想当X的Y,不是好Y"的构式特征与逻辑意义、构式内部关系与语义变异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揭示了构式"不想当X的Y,不是好Z"形成的动因与理据。从表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到"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理想、激励人们要有上进心",构式"不想当X的Y,不是好Y"形成了常态表述,体现出人们的一种正常预期;流行构式"不想当X的Y,不是好Z"的反常规异态表述,则反映出语言句式框架的演变路径,折射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和追求"双向度人"的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想当xy 不是好y/Z” 内部关系 语义变异 演化动因
下载PDF
“不想当X的Y不是好Z”构式的语用义及其意向性解释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淑静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5-61,共7页
分析了"不想当X的Y不是好Z"构式的构式义和语用义,并从意向性视角探讨其形成的动因。此构式包括X,Y和Z三个变项,它们往往是表示职业或身份的名词。对真实用例的研究表明"不想当X的Y不是好Z"构式具有幽默表达对某(些... 分析了"不想当X的Y不是好Z"构式的构式义和语用义,并从意向性视角探讨其形成的动因。此构式包括X,Y和Z三个变项,它们往往是表示职业或身份的名词。对真实用例的研究表明"不想当X的Y不是好Z"构式具有幽默表达对某(些)主体的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赞许的构式义,可以用来表达幽默、创新、概括和赞许的语用义。此构式的形成是说话人从意向态度出发对所描述的某(些)主体的职业或身份有关意向内容作出的具有指向性和刻意性选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想当xy不是好Z”构式 构式义 语用义 意向性
下载PDF
“无X不Y”格式的创新用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淑慧 初佳懿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6-39,共4页
近几年,“无X不Y”的创新用法频现于报纸期刊以及网络新闻标题中。相比于传统用法,创新用法在音节和词性等方面均有突破。对“无X不Y”创新用法的界定标准有音节、词性、X和Y的语义关系以及是否构成整体意义4项。创新用法有周遍义、条... 近几年,“无X不Y”的创新用法频现于报纸期刊以及网络新闻标题中。相比于传统用法,创新用法在音节和词性等方面均有突破。对“无X不Y”创新用法的界定标准有音节、词性、X和Y的语义关系以及是否构成整体意义4项。创新用法有周遍义、条件结果义和属性判断义3类。表“属性判断义”的“无X不Y”是构式,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无X不Y”的创新用法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但有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y 周遍义 条件结果义 属性判断义
下载PDF
谈流行构式“无X不Y” 被引量:3
5
作者 蔺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1-95,共5页
流行构式“无X不Y”主要强调X、Y之间的一种依存关系,构式变项X、Y均以双音节为主,且都具有指称性。构式的语义关系类型主要包括X是Y的必要条件、X是Y的重要部分、X是Y的核心特征三种,其语义可通过百科知识、认知经验和触发事件获得识解... 流行构式“无X不Y”主要强调X、Y之间的一种依存关系,构式变项X、Y均以双音节为主,且都具有指称性。构式的语义关系类型主要包括X是Y的必要条件、X是Y的重要部分、X是Y的核心特征三种,其语义可通过百科知识、认知经验和触发事件获得识解,构式的成型和固化受结构类推、框架压制、主观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xy” 依存 指称 固化
下载PDF
利用软汉字库在X-Y寻址DC-PDP上显示汉字
6
作者 许崇杰 许桃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8期138-141,共4页
大型的汉字显示日益普及,而显示内容,如新闻提要等却千变万化,以往的单片机、单板机等用造字的方法来进行显示已不能满足需要。本文提出一种无需中文操作系统管理,只在西文状态下直接用微机中软汉字库,将任何已编辑好的中文文本在... 大型的汉字显示日益普及,而显示内容,如新闻提要等却千变万化,以往的单片机、单板机等用造字的方法来进行显示已不能满足需要。本文提出一种无需中文操作系统管理,只在西文状态下直接用微机中软汉字库,将任何已编辑好的中文文本在X-Y寻址DC-PDP上进行显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y寻址 DC-PDP 软汉字库 汉字信息 汉字显示
下载PDF
构式“X不说,还Y”的深层主观评述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球 王光和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16-124,共9页
现代汉语“X不说,还Y”属于半凝固性的框式构式。构式义的浮现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基本递进义,即X、Y形成并列式、连贯式、因果式递进,构式化等级相对较低。二是主观评述义,构式语义由主观评述的“客观事实”过渡到主观评述的“主观意图”... 现代汉语“X不说,还Y”属于半凝固性的框式构式。构式义的浮现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基本递进义,即X、Y形成并列式、连贯式、因果式递进,构式化等级相对较低。二是主观评述义,构式语义由主观评述的“客观事实”过渡到主观评述的“主观意图”,言者对基于X、Y整合概念化的统一事件做出深层次的主观评述。从构式理据上看,以显性情况X为参照体,深化出隐性情况目标Y,两者在递进的基础上形成不同范畴上的比较,部分情况下Y会转变其性质而偏向于X。在图形背景关系下,X和Y相继整合,概念化成为统一事体,突显出深层次的主观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不说 y” 构式义 主观评述 递进 整合
下载PDF
基于凸显观的研究——以流行构式“无X不Y”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房辉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9期106-107,114,共3页
流行构式"无X不Y"结构自进入网络之后,越来越多地被认可、被传播、被创造,使用频率高、范围广。本文从凸显观的角度研究这一结构的基本特征,认为流行构式"无X不Y"中的"不+Y"是对Y的附加性质义的凸显。流... 流行构式"无X不Y"结构自进入网络之后,越来越多地被认可、被传播、被创造,使用频率高、范围广。本文从凸显观的角度研究这一结构的基本特征,认为流行构式"无X不Y"中的"不+Y"是对Y的附加性质义的凸显。流行构式"无X不Y"中的"Y"究竟选择凸显哪个性质义,往往由另一变项"X"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xy 凸显
下载PDF
构式“X不就Y了”的语义、功能及认知机制
9
作者 魏雪 江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20-128,共9页
“X不就Y了”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习用构式,是一种主观小量表达,其构式义是“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语用功能,如建议功能、反驳功能和认同功能,但都可以从“简单易行”方案上得到解释。语义基础、主观化立场... “X不就Y了”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习用构式,是一种主观小量表达,其构式义是“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语用功能,如建议功能、反驳功能和认同功能,但都可以从“简单易行”方案上得到解释。语义基础、主观化立场和反问触发是其“简单易行”方案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x不就y了” 主观小量 认知机制
下载PDF
“比”字句否定式的多维度考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6年第2期34-38,共5页
AP、VP、NP三种类型的结论项在“x不比yw”和“x没比yw”这两种句法框架内被否定,当结论项为dAP(“d”主要指程度副词“更”和“还”)的时候,不能用“不”否定,但是在表示动态比较时可以用“没”否定;当AP后有数量短语的时候不能... AP、VP、NP三种类型的结论项在“x不比yw”和“x没比yw”这两种句法框架内被否定,当结论项为dAP(“d”主要指程度副词“更”和“还”)的时候,不能用“不”否定,但是在表示动态比较时可以用“没”否定;当AP后有数量短语的时候不能用“没”否定,但是可以用“不”进行语用否定;当结论项为VP时用“不”表示语用否定,用“没”表示语义否定;结论项为NP时既不能用“不”否定,也不能用“没”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字句 结论项 x没比yw x不比yw 语义否定 语用否定
下载PDF
“除非X,不Y”与“除非X,才Y”的来源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建军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50,126,127,共12页
"除非X,不Y"最初出现于唐代,由"除X,不Y"与"非X不Y"糅合而成,其生成动因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除非X,才Y"的前身是唐代出现的"除非X,方Y"。"除非X,方Y"是因言者想通过话... "除非X,不Y"最初出现于唐代,由"除X,不Y"与"非X不Y"糅合而成,其生成动因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除非X,才Y"的前身是唐代出现的"除非X,方Y"。"除非X,方Y"是因言者想通过话题的转换从正面或肯定的一面来呈现隐含义而由"除非X,不Y"衍生出来的。"除非X,方Y"可能还有另一个来源。大概从元明时期开始,同义词"才"替换了"除非X,方Y"中的"方"等,从而产生了"除非X,才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非x y” “除非x y” 句式糅合 主观性 话题转换 同义替换
原文传递
“非得”词源考
12
作者 封景文 《武陵学刊》 2019年第6期113-121,共9页
在"非得"这一双音情态副词成词之前,其内部两个语素"非"与"得"就已经具有了表示情态义的用法。"得"至迟在唐五代时期就有了表示"情势之必须"的用法。清末时"非"字吸收了原... 在"非得"这一双音情态副词成词之前,其内部两个语素"非"与"得"就已经具有了表示情态义的用法。"得"至迟在唐五代时期就有了表示"情势之必须"的用法。清末时"非"字吸收了原来"非X不Y"格式中表示"情势之必须"和"意愿之必欲"的用法进而可以单独表情态义。这样,"非得"就在语法化的强化作用下,由两个近义的单音情态副词结合成为双音情态副词。"非得"的形成过程还受到了双音化趋势的推动以及其他相同格式的词语的类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得 语法化的强化作用 情态副词 xy
下载PDF
语长构式化中的概念义浮现
13
作者 马书东 梁君英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4-395,共12页
本研究关注语长构式化规约中概念义的浮现。从构式角度对"X着不Y"搭配的考察发现,"着"是否可省略取决于形义互动。在形式上"着"的省略受到"X着"音节数的制约,在意义上受力动态拮抗类型影响。在... 本研究关注语长构式化规约中概念义的浮现。从构式角度对"X着不Y"搭配的考察发现,"着"是否可省略取决于形义互动。在形式上"着"的省略受到"X着"音节数的制约,在意义上受力动态拮抗类型影响。在"X着不Y"构式化规约中,以身体动作经验为基础,"着"已规约为身体与所接触客体的拮抗框架,通过概念隐喻可用作组构动作间、状态间等各类概念实体间的互动。相应地"X"提示实现的动作或状态,"Y"提示潜在的动作或状态,"不"则提示"Y"表达的动作或状态潜势未获实现。这样的结果,一方面说明构式整体制约语法单位语义的浮现,另一方面提示,构式形式需超越语法结构而扩展至语长才能更充分地解释语言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语长 x着不y 力动态 隐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