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中的身体话语建构——以《林泉高致》为文本的考察
1
作者 韦拴喜 岳湘凡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在自古贯之的儒家修身立德和道家去欲保身的身体实践下,无论是郭熙提出的“身即山川”“饱游饫看”的山水画创作与身体力行之道,还是主张“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可游可居”的绘画观照体验,抑或从山水画欣赏角度对“林泉之心”等身心合... 在自古贯之的儒家修身立德和道家去欲保身的身体实践下,无论是郭熙提出的“身即山川”“饱游饫看”的山水画创作与身体力行之道,还是主张“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可游可居”的绘画观照体验,抑或从山水画欣赏角度对“林泉之心”等身心合一观念的推崇,都可以看到绘画艺术与人的身体或身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基于当代“身体崛起”的话语场域,从身体理论视角对《林泉高致》中的身体言说进行系统的阐发论述,不仅可为激活与丰富中国古代画论资源提供新的方法论,还可管窥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身体观相异于西方的独特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 身体美学 郭熙 山水画
下载PDF
《林泉高致》蕴涵的生态美学思想剖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红阳 王宾旗 代永丽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56-261,共6页
《林泉高致》是宋代著名画家郭熙的山水画理论著作,蕴含许多生态美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亲和相处,和睦共存,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亲和自然。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共生,防止人与自然的分离和隔阂,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强... 《林泉高致》是宋代著名画家郭熙的山水画理论著作,蕴含许多生态美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亲和相处,和睦共存,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亲和自然。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共生,防止人与自然的分离和隔阂,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强调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画论 郭熙 《林泉高致》 生态美学
下载PDF
从自然到人文——谈《林泉高致》体现的园林观 被引量:3
3
作者 叶武 张毣 《风景园林》 2018年第5期115-118,共4页
基于系统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宋代著名画论《林泉高致》所体现的园林观进行系统分析,旨在阐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之间的相辅相成,及其对造园手法的影响进行系统论述,同时以研究著名古... 基于系统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宋代著名画论《林泉高致》所体现的园林观进行系统分析,旨在阐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之间的相辅相成,及其对造园手法的影响进行系统论述,同时以研究著名古代画论为基础,探索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现代景观的人文理论研究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论 园林 宋代 《林泉高致》
下载PDF
论《林泉高致》中的环境美学思想 被引量:3
4
作者 丁利荣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五代到北宋是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代,《林泉高致》是对五代以来山水绘画的理论总结,也是山水美学的体系性著作。从环境美学的角度而言,《林泉高致》中体现的居住理念和山水图式正体现了山水审美中自然生意之美与社会秩序之美的结合,表现... 五代到北宋是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代,《林泉高致》是对五代以来山水绘画的理论总结,也是山水美学的体系性著作。从环境美学的角度而言,《林泉高致》中体现的居住理念和山水图式正体现了山水审美中自然生意之美与社会秩序之美的结合,表现出宋代山水审美的新特点,即将庙堂与林泉统一起来的居住思想,这是宋代园林式生活的理念自觉,这一理念最终在宋代山水园林中得以实现。可以说,《林泉高致》体现了宋代新的环境审美观与居住理念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 环境美学 山水图式 居养之道 人伦隐喻
下载PDF
《礼部志稿》的作者、成书与版本考述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恩荣 程炽玲 《肇庆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2-56,共5页
《礼部志稿》是明末官修礼部志书未成之稿,是关于明代礼部职掌与官方礼制的集大成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该书曾长时间流传稀少,作者又声名不著,故知名度与影响皆不大。文章首次考证了《礼部志稿》的作者、成书过程、书名、成书时间... 《礼部志稿》是明末官修礼部志书未成之稿,是关于明代礼部职掌与官方礼制的集大成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该书曾长时间流传稀少,作者又声名不著,故知名度与影响皆不大。文章首次考证了《礼部志稿》的作者、成书过程、书名、成书时间、卷数、版本流传等基本情况,以便于学界更好利用此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礼部志稿 俞汝楫 俞廷教 四库全书 文献学
下载PDF
也谈“三远”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勇 《巢湖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12-114,共3页
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平面成像的视觉艺术,与西方绘画一样也依据和应用透视学原理,关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透视理论,后人讨论最多的是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三远法,实则是宋代以后山水画创作兴盛,画... 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平面成像的视觉艺术,与西方绘画一样也依据和应用透视学原理,关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透视理论,后人讨论最多的是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三远法,实则是宋代以后山水画创作兴盛,画家们在实践中发挥到淋漓尽致地步的“移动观景”“以大观小”等观察方法的系统化、理论化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视学 《林泉高致》 中国 传统山水画 “三远” 宋代 郭熙 观察方法
下载PDF
高蹈远引——解读《林泉高致》中蕴涵的“远”观念 被引量:1
7
作者 荆琦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79-83,共5页
"远"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理论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具有"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本质内涵,这在北宋.郭熙、郭思所著的《林泉高致》中有多处体现:山水画家的审美情怀、观照客观景物的审美方式、山水画空间表现与主体心理... "远"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理论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具有"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本质内涵,这在北宋.郭熙、郭思所著的《林泉高致》中有多处体现:山水画家的审美情怀、观照客观景物的审美方式、山水画空间表现与主体心理的关系以及意境理论的成熟等。"远"观念对于山水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对于全面、准确理解北宋时期山水画所具有的"超然之美"的艺术旨趣颇多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 山水画
下载PDF
谈郭熙《林泉高致》绘画创作论
8
作者 王顺 钟国胜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77-580,共4页
详尽分析北宋中期的山水画家郭熙《林泉高致》绘画创作,认为郭熙的绘画创作思想涉及了山水画创作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能体现其绘画创作思想的是对于画家在创作实践中的审美心境、创作态度、山水画取材,以及笔墨运用等问题的提出与阐述... 详尽分析北宋中期的山水画家郭熙《林泉高致》绘画创作,认为郭熙的绘画创作思想涉及了山水画创作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能体现其绘画创作思想的是对于画家在创作实践中的审美心境、创作态度、山水画取材,以及笔墨运用等问题的提出与阐述。指出郭熙的绘画创作思想对今天的中国画创作与发展而言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熙 《林泉高致》 绘画创作
下载PDF
论郭熙“夺其造化”的美学思想
9
作者 施荣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02-106,共5页
郭熙的《林泉高致》是中国绘画美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夺其造化”,是其美学思想核心。郭熙强调了创造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生命活力;创作主体必须直接审美观照自然山水;艺术家必须善于营造一个兴奋适意的创作心态;“三远”论表明了中国山... 郭熙的《林泉高致》是中国绘画美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夺其造化”,是其美学思想核心。郭熙强调了创造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生命活力;创作主体必须直接审美观照自然山水;艺术家必须善于营造一个兴奋适意的创作心态;“三远”论表明了中国山水画艺术走向了更加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熙 “夺其造化” 〈林泉高致〉 山水画 “三远”
下载PDF
从郭熙《林泉高致》看中国文人画的审美倾向
10
作者 张伟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1年第14期96-97,共2页
宋人文人画基本成熟于苏东坡。同时代的郭熙撰写《林泉高致集》,颇多倡言文人画观念。在画家的主体精神上倾向于林泉之志,洒然起物外烟霞之想;在文化修养上认同“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以清篇秀句之幽情美意会通画意,掇景于烟霞之表... 宋人文人画基本成熟于苏东坡。同时代的郭熙撰写《林泉高致集》,颇多倡言文人画观念。在画家的主体精神上倾向于林泉之志,洒然起物外烟霞之想;在文化修养上认同“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以清篇秀句之幽情美意会通画意,掇景于烟霞之表,发兴于溪山之颠,专设《画题》一章,阐述发兴重于掇景;在画格上,更加倾向于平远意趣,努力表达“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的诗意。郭熙以宫廷职业画家的身份推崇文人画,表明在北宋后期,文人画思想已成为绘画思潮的主流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熙 《林泉高致集》 文人画 画题 平远景致
下载PDF
《林泉高致·画记》考疑——兼郭熙艺术活动散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成富 《艺术探索》 2011年第4期15-19,145,共5页
《林泉高致·画记》记载的郭熙的三次艺术活动,即为吴中复画省壁、为开封府尹邵亢画六幅雪屏、为盐铁副使吴充官署作风雪远景屏与风雨水石屏,其时限应分别为: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五、六月间;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五月到七月;... 《林泉高致·画记》记载的郭熙的三次艺术活动,即为吴中复画省壁、为开封府尹邵亢画六幅雪屏、为盐铁副使吴充官署作风雪远景屏与风雨水石屏,其时限应分别为: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五、六月间;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五月到七月;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夏秋之际和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到七月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画记》 郭熙 艺术活动:时限
下载PDF
郭熙《林泉高致》中的易学思想和审美意象表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倩 《新余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2-84,共3页
郭熙的《林泉高致》不仅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有关山水画的技法,更蕴含着一种浓厚的《周易》意象思想,其有关山水审美观照、审美意象等问题,更是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郭熙在对山水自然的展现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对于技艺在绘画... 郭熙的《林泉高致》不仅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有关山水画的技法,更蕴含着一种浓厚的《周易》意象思想,其有关山水审美观照、审美意象等问题,更是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郭熙在对山水自然的展现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对于技艺在绘画意境中的艺术表现及"心画"意象与聚气修养的思考探讨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他强调从真山真水中见出大象和真意,追求山水画的至高境界,其理论与实践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不可摇撼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 天人合一 绘画意境 “心画”意象
下载PDF
《林泉高致》中山水画时空结合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良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充分阐释了“时空结合”的美学思想。他对于空间艺术有精辟、周到的论述,他把时间特征表达得如此鲜明,向空间艺术注入了时间意识,突破了黑格尔等西方美学家公认的“绘画是空间的艺术”的理论,开拓了山水画时空结合...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充分阐释了“时空结合”的美学思想。他对于空间艺术有精辟、周到的论述,他把时间特征表达得如此鲜明,向空间艺术注入了时间意识,突破了黑格尔等西方美学家公认的“绘画是空间的艺术”的理论,开拓了山水画时空结合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 时空结合 美学
下载PDF
基于《林泉高致》的山地乡村画意景观空间营造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金水 颜朝辉 《莆田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6-73,共8页
分析《林泉高致》,转化出山地乡村景观空间自然化、“四可”化、因地制宜等营造原则;提出了虚实相生的空间布局、主次分明的景观配置和诗意化的景观表达等空间景观营造方式,并通过案例验证了其可行性;认为乡村景观空间营造可从山水绘画... 分析《林泉高致》,转化出山地乡村景观空间自然化、“四可”化、因地制宜等营造原则;提出了虚实相生的空间布局、主次分明的景观配置和诗意化的景观表达等空间景观营造方式,并通过案例验证了其可行性;认为乡村景观空间营造可从山水绘画理论中汲取营养,营造如画的乡村景观空间,从而提升乡村景观空间的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 山地乡村 空间营造 营造原则 营造方式 画意景观
下载PDF
中国园林叠山的传承与发展——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叠山之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建中 《中国勘察设计》 2009年第11期64-68,共5页
我国造园叠石世家"山石韩"已传承百余年,其第四代传承人韩建中创办了北京南山石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并完成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林泉高致"和"天境"两大主要假山景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本文介绍了... 我国造园叠石世家"山石韩"已传承百余年,其第四代传承人韩建中创办了北京南山石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并完成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林泉高致"和"天境"两大主要假山景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本文介绍了这两处假山景观的设计立意和营造技巧,从实例出发体现出我国园林叠山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林泉高致 天境 叠山 山石韩
下载PDF
《林泉高致》中的“可游可居”之境
16
作者 茹媛 《上海视觉》 2021年第2期19-23,共5页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明确提出了山水具有“可游可居”的功能,“可游可居”实则是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实现“可游可居”功能的主体是人,人在观照山水或山水画的过程中,满足了自己的审美需求,实现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从而产生流连忘返之感...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明确提出了山水具有“可游可居”的功能,“可游可居”实则是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实现“可游可居”功能的主体是人,人在观照山水或山水画的过程中,满足了自己的审美需求,实现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从而产生流连忘返之感。所以“可游可居”的山水功能观实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贯穿了整个中国山水画史,在各个时期均有不同但又有相对一致的体现。本文从中国山水画史绘画实践中的“可游可居”和美学思想中的“可游可居”两个方面入手,来论述《林泉高致》中“可游可居”的美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 可游可居 人文精神
下载PDF
山水有体:《林泉高致》美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育斌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6,共5页
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的画论著作《林泉高致》中蕴含丰富的美学思想。其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林泉之心"的审美态度、"四时不同"的审美意象、"可居可游"的审美理想、"身居山川而取之"的审美... 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的画论著作《林泉高致》中蕴含丰富的美学思想。其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林泉之心"的审美态度、"四时不同"的审美意象、"可居可游"的审美理想、"身居山川而取之"的审美方式、"饱游饫看"的审美修养、"兼收并览"的审美创造等。而这些思想的基本内容可以总体概括为"山水有体",即感受、表现山水意境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规范。通过运用现代美学概念对以上美学思想进行整理、分析和阐释,可以深入、系统地理解郭熙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以期对当代审美和艺术的实践活动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 山水有体 美学思想
原文传递
浅析郭熙山水画论与山水作品的互融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焕霞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1年第10X期159-161,共3页
本文从郭熙山水画论与山水画创作的互融关系出发,结合《早春图》分析郭熙山水画理论与山水画创作实践的必然联系,以期更好的深刻理解郭熙山水画艺术精神世界的建构。
关键词 林泉高致 早春图 郭熙 山水画
原文传递
铃木敬《〈林泉高致集·画记〉与郭熙》评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国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0-85,共6页
《〈林泉高致集·画记〉与郭熙》一文由日本美术史学者铃木敬撰写。此前,中国美术史学者薄松年和陈少丰曾发表过一篇名为《读〈林泉高致·画记〉札记》的论文,其中的部分观点和内容引发了铃木敬的质疑,故有此文。从文中可以看... 《〈林泉高致集·画记〉与郭熙》一文由日本美术史学者铃木敬撰写。此前,中国美术史学者薄松年和陈少丰曾发表过一篇名为《读〈林泉高致·画记〉札记》的论文,其中的部分观点和内容引发了铃木敬的质疑,故有此文。从文中可以看出铃木敬严谨的考据态度和敏感的问题意识,但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薄、陈论文的曲解和误读。此后,薄、陈又发表了《郭熙父子与〈林泉高致〉》一文,对铃木敬的质疑做出回应,并进一步深入、细化了研究内容。阅读中外学者的三篇文章,可以领略他们之间积极的学术争鸣活动。每次争鸣以回应和商榷为出发点,进而通过双方精密的文献考证和追求极致的学术态度,使得对于《林泉高致》以及郭熙、郭思其人其事的相关研究更加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木敬 薄松年 陈少丰 郭熙 林泉高致
原文传递
郭熙《林泉高致》的意境美学理论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妍闻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9年第4期117-119,共3页
在中国画史上,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首次明确提出"意境"这一概念,标志着中国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开端。《林泉高致》的意境美学理论对我们进行中国画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所论述的技法和美学思想为研... 在中国画史上,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首次明确提出"意境"这一概念,标志着中国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开端。《林泉高致》的意境美学理论对我们进行中国画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所论述的技法和美学思想为研究中国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文章在对相关代表作品的研究以及结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与探讨了《林泉高致》的意境美学理论,探索发现《林泉高致》所蕴含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熙 林泉高致 意境 山水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