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幅度构造油藏富集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以红河油田延安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艳争 杜箫笙 +1 位作者 毕明柱 高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560,共5页
为明确红河油田延安组低幅度构造油藏富集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在对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叠合分析方法,对延安组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油田延安组油气主要分布在差异压实作... 为明确红河油田延安组低幅度构造油藏富集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在对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叠合分析方法,对延安组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油田延安组油气主要分布在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低幅度构造中。其成藏及主控因素为:有效烃源岩是油气富集的基础;分流河道砂体为油气聚集优质储层;油源断层组成优势输导通道;低幅度构造是油气富集的必要条件;有油源断层沟通发育的圈闭组成富集部位。最终根据断层沟通的圈闭类型建立了2种成藏模式:断层断开有效背斜圈闭,直接沟通储层及有效圈闭,富集成藏,或断层沟通储层边部,油气在浮力作用下向高处运移成藏;断层断开鼻隆圈闭,断层断开位置不在有效圈闭内,断层沟通储层边部,油气在浮力作用下向高处运移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幅度构造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延安组 红河油田
下载PDF
基于延迟抑制控制结构的主蒸汽温度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钟振芳 孟庆伟 刘吉臻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4-97,共4页
针对发电机组主蒸汽温度被控对象纯迟延、时变、不确定的特性,基于误差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延迟抑制控制结构的主蒸汽温度控制策略,将基于非精确模型的闭环输出和系统实际输出加权作为冲量构成新型的控制结构,并将其与Smith预估补偿器... 针对发电机组主蒸汽温度被控对象纯迟延、时变、不确定的特性,基于误差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延迟抑制控制结构的主蒸汽温度控制策略,将基于非精确模型的闭环输出和系统实际输出加权作为冲量构成新型的控制结构,并将其与Smith预估补偿器相结合形成复合控制结构,从理论上分析了复合控制结构的鲁棒性。在机组负荷分别为37%、50%、75%、100%4种工况下,将复合控制结构与Smith预测补偿控制结构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控制结构解决了模型参数小范围时变问题,复合控制结构阶跃响应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Smith预测补偿控制结构,提高了系统抗迟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蒸汽温度 延迟抑制 复合控制结构 加权 冲量 SMITH预估补偿器
下载PDF
新肇油田古628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夏青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33,共9页
新肇油田古628区块葡萄花油层为典型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油水同层发育,油水分布关系复杂,油水分布控制因素不明确。在厘清本区油水分布规律基础上,从构造、沉积、岩性、物性和微观孔隙结构5个方面展开了主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 新肇油田古628区块葡萄花油层为典型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油水同层发育,油水分布关系复杂,油水分布控制因素不明确。在厘清本区油水分布规律基础上,从构造、沉积、岩性、物性和微观孔隙结构5个方面展开了主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断裂密集带控制着油水分布的宏观格局,油源断层与优质储层的最佳匹配构成油气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在反向断层的下盘和顺向断层的上盘构成最佳油气富集区;在同一构造圈闭内部,沉积微相对油气分布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油层、油水同层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和主体席状砂相带中;差油层、水层、干层主要分布在非主体席状砂相带中;微观孔隙结构控制了研究区油水分布规律和产出性质,是重要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肇油田 葡萄花油层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 油水分布规律 主控因素 微观孔隙结构
下载PDF
高地温深埋特长隧道热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范磊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共10页
在高地温地区修建特长隧道存在较高的风险,给隧道施工及运营带来极大挑战。文章以我国在建的最长交通隧道——大理至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开展特长隧道热害综合防治成套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研究确定了高地温隧道热环境控制标... 在高地温地区修建特长隧道存在较高的风险,给隧道施工及运营带来极大挑战。文章以我国在建的最长交通隧道——大理至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开展特长隧道热害综合防治成套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研究确定了高地温隧道热环境控制标准及施工热害控制的合理区域,形成了热害隧道通风降温、制冷降温、地下热水治理相结合的成套降温设计方法,提出了高地温条件下的隧道衬砌结构支护体系及防开裂措施;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发了适用于高温热害环境下的成套新型建筑材料;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模拟研究了隧道运营环境温度场,并制定了隧道运营期间采用通风井分段进行纵向通风的降温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 特长隧道 热害综合防治 通风降温 制冷降温 地下热水超前预注浆处理 双层复合式隔热衬砌结构 衬砌变形缝 耐热建筑材料 运营环境控制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大地热流特征及热储系统类型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少川 国殿斌 +4 位作者 李令喜 李江龙 高山林 宿赛 张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34,共14页
四川盆地地热资源类型多、储量大,可利用总量位居全国第3位,具备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为进一步明确盆地的热体制对区域地热能资源评估的作用,根据四川盆地内钻井的基本地热参数与盆地构造演化过程,系统研究了盆地热流分布及主控因... 四川盆地地热资源类型多、储量大,可利用总量位居全国第3位,具备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为进一步明确盆地的热体制对区域地热能资源评估的作用,根据四川盆地内钻井的基本地热参数与盆地构造演化过程,系统研究了盆地热流分布及主控因素、热储系统类型以及有利地热资源分布。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沉积地层的热结构分为3种,分别为受控于基底热流背景与裂陷槽岩石热导率差异的加里东阶段热结构;受控于峨眉大火成岩省玄武岩喷发及盆地拉张作用的海西阶段热结构;受盆缘强烈造山运动形成的中新生代热结构。②提出了震旦纪—早寒武世与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封闭型层控热储系统与开放型断褶热储系统2类、3种热储系统类型。③明确了断裂带深循环地热资源、强构造背景下的异常高温地热资源与早期深埋地热资源3类有利地热资源类型及其优势分布区。结论认为,四川盆地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取得的认识对四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勘查与评价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热结构 大地热流 主控因素 封闭型层控热储 开放型断褶热储系 地热资源分布
下载PDF
独塔单跨地锚式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监控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余隆 陶路 +2 位作者 张大兵 许蔚 吴永红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48,共8页
香丽高速虎跳峡金沙江大桥为主跨766 m的独塔单跨地锚式悬索桥,该桥仅设1个桥塔,中跨加劲梁跨度小于主缆跨度。为保证上部结构施工安全,提高主缆和加劲梁线形控制精度,在主缆架设过程中,基准索股架设时,通过测点切线角度、温度和跨度的... 香丽高速虎跳峡金沙江大桥为主跨766 m的独塔单跨地锚式悬索桥,该桥仅设1个桥塔,中跨加劲梁跨度小于主缆跨度。为保证上部结构施工安全,提高主缆和加劲梁线形控制精度,在主缆架设过程中,基准索股架设时,通过测点切线角度、温度和跨度的变化换算实际跨中测点标高;一般索股架设时,每层设置相对基准索股,通过温差计算该层其余索股的标高,并在架设24根索股后解除复合索鞍的临时约束;通过温度和跨度的变化计算索夹放样点距桥塔中心的距离和切线角度;以锚跨索股无应力长度不变为原则计算复合索鞍锚跨索股理论索力,并编制理论索力的计算程序;梁段吊装采用“先端部吊装,而后从跨中向两端对称吊装,最后单边吊装”的方案,端部吊装6个梁段、跨中吊装2个梁段后对地锚索进行无应力安装,并通过梁段下弦开口间距确定铰固转换时机;通过复合索鞍的滑移修正计算顶推量,对塔顶主索鞍进行5次顶推,每次顶推“分小步逐步顶推”到位。在成缆状态下,中跨、边跨跨中标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分别为4~36 mm、11~57 mm,钢梁吊装过程中,桥塔偏位为-6.9~7.0 cm,钢梁杆件应力为-122.0~122.5 MPa,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塔单跨悬索桥 上部结构 主缆 复合索鞍 非对称结构 施工控制 监控技术
下载PDF
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二叠系—三叠系油气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武超 李宏伟 +3 位作者 盛双占 程甜 师效飞 姜萌蕾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8,共12页
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气资源潜力大、剩余资源量多,勘探程度低,托克逊凹陷、三堡凹陷、台北凹陷取得零星油气突破,目前勘探主要集中在库木凸起鲁克沁构造带。研究认为,鲁克沁大型复合鼻状凸起带是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藏最为富... 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气资源潜力大、剩余资源量多,勘探程度低,托克逊凹陷、三堡凹陷、台北凹陷取得零星油气突破,目前勘探主要集中在库木凸起鲁克沁构造带。研究认为,鲁克沁大型复合鼻状凸起带是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藏最为富集的领域,该构造带构造地层格架复杂,油藏类型多。围绕古凸起的地层上超、断陷回返褶皱、不整合、断陷扇体等有利于形成多种复合圈闭,这些有利条件决定了鲁克沁大型鼻状凸起复式油气聚集带的成藏特征。通过梳理明确了紧邻台北凹陷桃东沟群主力生烃中心是其规模成藏的基础,古隆起为燕山早期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构造背景,早期控制构造的深大断裂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要通道,也是区带差异成藏的关键因素;二叠系梧桐沟组油藏主要受扇三角洲前缘相有利砂体展布控制,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油藏主要受断块等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鲁克沁构造带 二叠系—三叠系 复式油气聚集带 成藏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姿轨控动力系统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姜丹丹 任建军 刘佳鑫 《火箭推进》 CAS 2021年第4期71-78,共8页
针对某液体姿轨控动力系统主承力结构选用铝、镁合金等金属材料难以达到减重设计的目的,选用碳纤维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加工制造该主承力结构,从而实现在满足结构强度和适应温度环境要求的前提下,达到非常好的减少质量效果,进而实... 针对某液体姿轨控动力系统主承力结构选用铝、镁合金等金属材料难以达到减重设计的目的,选用碳纤维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加工制造该主承力结构,从而实现在满足结构强度和适应温度环境要求的前提下,达到非常好的减少质量效果,进而实现航天器轻质化设计、提高航天器运载能力、增大有效载荷的目的。根据主承力结构使用环境及功能要求,在完成复合材料的选用及结构设计后,对主承力结构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及静力试验,通过仿真计算、静力试验的迭代及优化改进,使得产品性能满足了技术要求。研究方法可为复合材料应用于类似主承力结构提供借鉴参考,并对该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型号应用中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总结,对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承力结构 复合材料 液体姿轨控 结构设计 仿真分析 静力试验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流体识别主控因素分析及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园青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4年第7期18-22,3,共6页
为加快海拉尔油田高效开发,以复杂断块油藏影响流体识别主控因素分析为指导,结合动静态资料,建立和完善了海拉尔油田针对各类特殊储层的油水层识别方法,有效提高了油水层测井解释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岩心分析数据构建的储层品质指... 为加快海拉尔油田高效开发,以复杂断块油藏影响流体识别主控因素分析为指导,结合动静态资料,建立和完善了海拉尔油田针对各类特殊储层的油水层识别方法,有效提高了油水层测井解释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岩心分析数据构建的储层品质指数与储层孔隙结构参数及有效孔隙度与中子孔隙度的比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应用有效孔隙度与中子孔隙度的比值建立的流体识别图版可有效识别复杂孔隙结构储层流体性质。电阻增大率对低地层水矿化度储层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并确定了贝中油田划分油水层的电阻增大率界限值为2.5。当电阻增大率大于2.5时,储层多为油层,当电阻增大率小于2.5时,储层多为同层或水层。该研究成果和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其他类似油田储层参数解释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油水层识别 主控因素 孔隙结构 电阻增大率
下载PDF
矿井主煤流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忠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10期116-118,122,共4页
为了提高矿井主煤流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煤炭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对矿井主煤流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3层网络结构,每条胶带机机头放置PLC控制站,核心控制器件选用西门子S7-300PLC,具体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DP通信功能,主要... 为了提高矿井主煤流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煤炭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对矿井主煤流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3层网络结构,每条胶带机机头放置PLC控制站,核心控制器件选用西门子S7-300PLC,具体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DP通信功能,主要控制方式为集中自动运行和单机自动运行;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主要由胶带机的保护、计算机管理系统功能、系统自诊断功能等组成,系统减少胶带机空转时间,节约生产成本投入,实现了连锁开停机,降低了设备空转磨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煤流 综合自动化 监控系统 三层网络结构 PLC控制站 胶带机的保护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二叠系龙潭组页岩孔隙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斐然 魏祥峰 +2 位作者 刘珠江 敖明冲 燕继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93-1602,共10页
为明确四川盆地二叠系龙潭组(吴家坪组)沉积期不同沉积相带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以綦江地区DYS1井岩心及利川地区沙溪剖面露头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低温液氮—压汞联合测试、氮气吸附及聚焦离子束三... 为明确四川盆地二叠系龙潭组(吴家坪组)沉积期不同沉积相带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以綦江地区DYS1井岩心及利川地区沙溪剖面露头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低温液氮—压汞联合测试、氮气吸附及聚焦离子束三维扫描(3D-FIB-SEM)等试验分析,对页岩孔隙发育程度和形态结构进行定量表征。研究表明:①处于潮坪潟湖相的DYS1井龙潭组页岩气层主要发育煤及与之相邻的暗色泥页岩,孔隙类型主要发育平行板状、夹板状微裂缝和黏土矿物孔,见有机质结构孔,但相对不太发育,孔径多小于50 nm,分布为多峰型,孔隙连通性中等。②处于深水陆棚相的利川沙溪剖面吴家坪组以暗色页岩为主,孔隙类型则以墨水瓶状沥青质有机孔为主,孔径多小于50 nm,分布为单峰型,孔隙连通性相对较好。③明确了有机质类型、TOC含量、矿物成分是影响龙潭组、吴家坪组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其中深水陆棚相发育Ⅱ1型干酪根类型的页岩,TOC、硅质矿物含量与孔体积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有机质孔更发育,潮坪—潟湖相发育Ⅲ型干酪根类型的煤和页岩,黏土矿物含量和TOC呈正向关耦合关系,与孔体积呈较好正相关性,其中黏土矿物影响更大,有机质孔相对占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潭组/吴家坪组 页岩气层 孔隙结构 发育特征 主控因素
原文传递
浅埋煤层“主控层-软弱层”组合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桂军 张彬 +4 位作者 付兴玉 杜锋 毕忠伟 王寅 杨永亮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6-294,共9页
通过分析组合承载结构的形成条件、冲击载荷作用下组合承载结构破坏情况判定方法,对浅埋煤层覆岩主控岩层及其所控软弱岩层协调运动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主控岩层及其所控软弱岩层断裂岩块将形成协同承载的“... 通过分析组合承载结构的形成条件、冲击载荷作用下组合承载结构破坏情况判定方法,对浅埋煤层覆岩主控岩层及其所控软弱岩层协调运动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主控岩层及其所控软弱岩层断裂岩块将形成协同承载的“主控层-软弱层”组合结构,上覆冲击载荷将影响“主控层-软弱层”组合结构的稳定性;基于此,提出了神东矿区浅埋采空区下回采时煤层间3种结构形态,基于“主控层-软弱层”组合结构定量化地分析了煤层群开采期间层间结构的破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主控层-软弱层”组合结构 冲击载荷 结构稳定性 动载矿压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