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rrative in Poetic Sound,Form and Meaning:Melancholy in Poe’s Poem of“Ulalume”
1
作者 TANG Ya-q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3年第10期763-768,共6页
“Melancholy”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themes in Allan Poe’s literary works,and is also vividly represented in the Poe’s poem of“Ulalume”.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analyze the“melancholy”in Poe’s“Ulalum... “Melancholy”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themes in Allan Poe’s literary works,and is also vividly represented in the Poe’s poem of“Ulalume”.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analyze the“melancholy”in Poe’s“Ulalume”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narrative approach from poetic sound,form and meaning,and demonstrate how Poe represents the theme of“melancholy”aurally,visually and ment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RATIVE POETRY Poe melancholy
下载PDF
忧郁的解剖:《理想国》论僭主
2
作者 樊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3,共11页
《理想国》将僭主刻画为一位忧郁症患者,这一事实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公元前5—4世纪的医学、哲学文献中,“忧郁”一词包含沮丧恐惧和兴奋狂躁的双重面向,与柏拉图对僭主生活的描绘相一致。《理想国》8、9两卷中对政体变迁的深入分析,... 《理想国》将僭主刻画为一位忧郁症患者,这一事实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公元前5—4世纪的医学、哲学文献中,“忧郁”一词包含沮丧恐惧和兴奋狂躁的双重面向,与柏拉图对僭主生活的描绘相一致。《理想国》8、9两卷中对政体变迁的深入分析,为理解僭主式人格的“忧郁”提供了钥匙。与通常的理解不同,寡头式、民主式和僭主式人格并非三种不同欲望分别统治灵魂的形态,而是灵魂中统治秩序的逐渐崩溃。结合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学说,上述崩溃是“限度”逐渐减少、“无限者”逐渐增加的过程。最佳政体包含最完美的几何比例或“限度”;随着“限度”的逐步减少,每一政体都比前一政体在更大程度上包含“无限者”。僭主式人格即灵魂中“限度”消失,落入纯粹的“无限者”状态。正是这一状态解释了僭主式人格的双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理想国》 僭主 忧郁 无限者
下载PDF
约恩·福瑟《忧郁症Ⅰ》中的后现代表征
3
作者 李娟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在小说《忧郁症I》中展现了其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创作实践。作品以挪威画家拉斯·赫特维格的人生为创作来源,对传统意义上的文类、“叙事”、文本进行解构,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表征。福瑟在其...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在小说《忧郁症I》中展现了其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创作实践。作品以挪威画家拉斯·赫特维格的人生为创作来源,对传统意义上的文类、“叙事”、文本进行解构,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表征。福瑟在其中探讨了人作为个体与他人和世界进行对抗时的孤独与挣扎,体现了其“不可言说”的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恩·福瑟 《忧郁症I》 后现代主义 解构
下载PDF
温柔敦厚 沉郁顿挫——简论雍国泰诗词的当代艺术真传
4
作者 孙和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3-77,共5页
沉郁顿挫,温柔敦厚,应是雍国泰诗词得杜甫伟大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艺术真传。由学养深厚而后形成的文化底蕴,决定他所凝结的感情,充溢温柔敦厚的仁者之心。从而实现对时代与生活的文化关照和社会认知,对温厚旷达人生和崇高谨严人格的真... 沉郁顿挫,温柔敦厚,应是雍国泰诗词得杜甫伟大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艺术真传。由学养深厚而后形成的文化底蕴,决定他所凝结的感情,充溢温柔敦厚的仁者之心。从而实现对时代与生活的文化关照和社会认知,对温厚旷达人生和崇高谨严人格的真实流露和自我表达。“一纸欣然展旧容,青年负气出隆中”以及“戎马关山谁做主,封侯正待霍嫖姚”,是对唐诗气象在当今时代的豪迈抒写和深刻揭示。表现了当代诗家的大雅风气,终至于升华为全民族的精神气质。诗人传承唐宋诗词之优良传统,乃至于蔚然成风,成全了当今诗词的家国情怀,浩然正气,感天动地。雍国泰先生的诗作,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今诗词的这一社会价值与时代风格,可亲可敬,值得很好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国泰诗词 温柔敦厚 沉郁顿挫 时代抒写 家国情怀 当代艺术真传
下载PDF
炎症细胞因子与不同特征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
5
作者 闵雪 王彦芳 +1 位作者 姚红 张云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不同特征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ELISA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比较忧郁/动力不足特征(MPD)组、焦虑/躯体特征(ASD)组和健康对照(HC)组之间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差异。Spearman法分析炎症细胞因子与HAMD-1...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不同特征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ELISA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比较忧郁/动力不足特征(MPD)组、焦虑/躯体特征(ASD)组和健康对照(HC)组之间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差异。Spearman法分析炎症细胞因子与HAMD-17总分及各项因子分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测定不同特征重性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HC组和ASD组比较,MPD组血清IFN-α、IL-6水平升高(P<0.05);MPD组血清TNF-α水平与认知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ASD组血清TNF-α水平与认知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IL-6水平与睡眠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炎症细胞因子与不同特征重性抑郁障碍的症状关联,IFN-α、TNF-α、IL-6、IL-10是忧郁/动力不足重性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IFN-α、IL-6可能作为区分忧郁/动力不足和焦虑/躯体重性抑郁障碍的客观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细胞因子 免疫 重性抑郁障碍 忧郁/动力不足特征 焦虑/躯体特征
下载PDF
重审哈姆雷特的“忧郁”——一个本雅明悲苦剧的视角
6
作者 陈影 秦文轩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59,72,共7页
从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悲悼剧(Trauerspiel)的视角对哈姆雷特的“忧郁”重新进行审视,哈姆雷特的忧郁不仅仅是个体心理的表现,而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现象,反映了一个更大的不安定和失序的世界,体现了哈姆雷特对生与死、权... 从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悲悼剧(Trauerspiel)的视角对哈姆雷特的“忧郁”重新进行审视,哈姆雷特的忧郁不仅仅是个体心理的表现,而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现象,反映了一个更大的不安定和失序的世界,体现了哈姆雷特对生与死、权力与道德、个体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敏锐观察。忧郁在哈姆雷特看来,指向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问题和矛盾,它引导人们面对无法回避的人类局限性和悲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特·本雅明 哈姆雷特 忧郁 悲苦剧
下载PDF
“感观的魔咒”:德里克·马洪诗歌“忧郁”的生命符号机制
7
作者 孙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3-125,共13页
德里克·马洪的自然诗歌体现了自我创作的解构性,其“忧郁”情结的生发与主体的感知、建模系统有关。透过生命符号的书写发现,“忧郁”是诗人在自然环境互动过程中通过符号建模而进行自我生命符号内外编码的结果。生命时间感与幽暗... 德里克·马洪的自然诗歌体现了自我创作的解构性,其“忧郁”情结的生发与主体的感知、建模系统有关。透过生命符号的书写发现,“忧郁”是诗人在自然环境互动过程中通过符号建模而进行自我生命符号内外编码的结果。生命时间感与幽暗的周围环境奠定了马洪诗歌忧郁的基调,这也是马洪诗歌艺术建模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符号拥有其文化机制,从文化的象征史与资源看,人类独特文化心理模型使得“忧郁”没有脱离象征主义范畴,但马洪的诗歌在科学与文明的反思中又呈现出不同于浪漫主义挽歌的后现代主义生态诗歌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克·马洪 自然诗歌 忧郁 生命符号学文学批评 建模系统
下载PDF
历史的忧郁与消失的未来——《英格兰,英格兰》中的现代自性危机
8
作者 赖同方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朱利安·巴恩斯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其长篇小说《英格兰,英格兰》通过虚构第三个千年英格兰的未来,书写了英国被后帝国殖民忧郁所笼罩的民族心态,并反映了在资本主义新阶段的文化帝国主义下,地方性在面对“美国化”的全... 朱利安·巴恩斯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其长篇小说《英格兰,英格兰》通过虚构第三个千年英格兰的未来,书写了英国被后帝国殖民忧郁所笼罩的民族心态,并反映了在资本主义新阶段的文化帝国主义下,地方性在面对“美国化”的全球化的脆弱性与后现代主义社会下个人追寻主体的同一性的困难。巴恩斯的书写是一种反思型怀旧,指向一种更为真实的未来,并在其中将对真实未来的希望寄托于人与人、人与生活之间的文化亲密性上,体现了其之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忧郁 反思型怀旧 文化帝国主义 自性危机
下载PDF
从鲁迅到郭松棻——《雪盲》与《孔乙己》的互文性解读
9
作者 吕欣桐 《华文文学》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郭松棻的中篇小说《雪盲》是以现代主义艺术手法书写社会历史题材的佳作。文章聚焦于《雪盲》与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之间的互文性,以郭松棻在1970年代参与海外留学生保钓爱国运动的独特历史经验为背景,探讨郭松棻在文本内外对于鲁迅... 郭松棻的中篇小说《雪盲》是以现代主义艺术手法书写社会历史题材的佳作。文章聚焦于《雪盲》与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之间的互文性,以郭松棻在1970年代参与海外留学生保钓爱国运动的独特历史经验为背景,探讨郭松棻在文本内外对于鲁迅“文学者”与“革命者”双重面向的继承,分析作者如何在复杂的历史语境中,经由小说表述其艰难的自我搏斗与反抗绝望的信念。从《雪盲》中多位主人公的“立志”与“退志”难题、文本内外的跨时空对话、启蒙知识分子的忧郁症结与精神信念等角度出发,发掘小说的深刻蕴涵及其与鲁迅之间的精神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互文性 左翼忧郁 启蒙知识分子 现代主义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the Melancholy Colour in Robert Frost’s Poerty
10
作者 杨绍芳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2期I0132-I0133,共2页
Although a man stricken numerous times by pains and sufferings, Robert Frost had made the most excellent works in his lifetime. By carrying out a retrospection to Frost's rough life experiences and his times in li... Although a man stricken numerous times by pains and sufferings, Robert Frost had made the most excellent works in his lifetime. By carrying out a retrospection to Frost's rough life experiences and his times in light of their inseparable connection to and influence on his writing and analyzing the melancholy color presented in the main themes of "time"、"barrier"and "alienation and loneliness"which are concrete embodiments supporting the main element"melancholy",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Frost influenced his readers by inputting the element of melancholy into minds invisibly. With all the above efforts,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how a different side of Frost in a more specific and systematical way, and hopes it can help Frost readers understand him and read his poetry from a new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诗歌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下载PDF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wo Sisters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Based on“Melancholy Philosophy”
11
作者 陈元元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0X期222-223,共2页
Sense and Sensibility,one of Jane Austen's masterpieces,has undergone a long time study and the two sisters in the book—Elinor and Marianne have been researched from various kinds of perspectives except"mela... Sense and Sensibility,one of Jane Austen's masterpieces,has undergone a long time study and the two sisters in the book—Elinor and Marianne have been researched from various kinds of perspectives except"melancholy philosophy".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two sisters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melancholy philoso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SE and SENSIBILITY TWO SISTERS "melancholy phil
下载PDF
Analysis of Melancholy in Alfred Tennyson's “Break,Break,Break”
12
作者 张兰兰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2期218-219,共2页
As a "Poet Laureate",Alfred Lord Tennyson has been loved and respected by critics and readers.He is famous not only for his unsurpassed virtuosity,but also the melancholy feeling in his poetry.He excels at p... As a "Poet Laureate",Alfred Lord Tennyson has been loved and respected by critics and readers.He is famous not only for his unsurpassed virtuosity,but also the melancholy feeling in his poetry.He excels at penning short lyrics,among which "Break,Break,Break"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lancholy in the poem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the rhetorical device of repetend,the diction and the s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k Break Break" melancholy GRIEF CONTRAST repe
下载PDF
The Attics of My Life: Joy Within the Melancholic Lyrics of John Keats and The Grateful Dead
13
作者 Susan Peterso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11期1286-1292,共7页
This essay is a culmination of intensive research exploring the commonality between Dr. John Keats' poetry and the lyrics of The Grateful Dead. As this is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Grateful Dead, it is appropriate ... This essay is a culmination of intensive research exploring the commonality between Dr. John Keats' poetry and the lyrics of The Grateful Dead. As this is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Grateful Dead, it is appropriate to celebrate that with a scholarly paper. In teaching my course The GrateJid Dead as Poets I discovered compelling intersections between English Romantic poetry and the lyrics of The Grateful Dead. These findings are useful and important because the work of the Dead spans five decades and endures in ways that assure their place in literary history as well as the music world. The importance of The Grateful Dead cannot be overstated. They bring hope, love, joy and philanthropy to the world, as did the English Romantic poets. There is much yet to explore; this essay is about only a few of the many Grateful Dead lyr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hn Keats The Grateful Dead melancholy OPTIMISM succor
下载PDF
我是人间惆怅客--浅议纳兰性德诗词中的佛理禅韵
14
作者 王金玉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纳兰性德是清代满族著名词人,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佛禅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他将佛理禅韵与人生体验融入诗词中,以禅理来升华词境,以飘逸轻灵的笔法书写内心挥之不去的哀愁。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仅使其词作充满浓厚禅意,也真实地... 纳兰性德是清代满族著名词人,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佛禅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他将佛理禅韵与人生体验融入诗词中,以禅理来升华词境,以飘逸轻灵的笔法书写内心挥之不去的哀愁。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仅使其词作充满浓厚禅意,也真实地写出了人生无法排遣的痛苦惆怅以及对这种不如意的超越与释怀。文章试从纳兰性德作品中有代表性的几首禅韵诗词入手,分析纳兰性德对佛禅文化的感悟,以及佛禅文化在其诗词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饮水词》 哀感顽艳 禅理
下载PDF
“岂敢窥群策,悲秋自楚人”——吴国伦对宋玉悲秋主题的承继与发展探微
15
作者 陈珍钰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5-29,共5页
吴国伦晚年里居楚地,深受楚地文风浸染,且与宋玉有着相似的人格气质及仕途遭际,因此在创作中大量接受了宋玉《九辩》及其他作品,尤其宋玉开创的悲秋主题引起吴国伦强烈的情感共鸣。吴国伦汲取了宋玉辞赋的创作特色,继承宋玉的悲秋主题,... 吴国伦晚年里居楚地,深受楚地文风浸染,且与宋玉有着相似的人格气质及仕途遭际,因此在创作中大量接受了宋玉《九辩》及其他作品,尤其宋玉开创的悲秋主题引起吴国伦强烈的情感共鸣。吴国伦汲取了宋玉辞赋的创作特色,继承宋玉的悲秋主题,表达身世之感、宦游之思、生命之叹、家国之忧等多重情感内涵。他在感伤的基调上融入了乐秋的情怀,表现出不同于宋玉的悲秋态度,是悲秋主题的拓展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国伦 宋玉 悲秋主题 承变
下载PDF
再现不可被再现的毁灭:《土星之环》中的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
16
作者 王宇豪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3年第2期303-315,共13页
W.G.塞巴尔德融合游记、回忆录、自传、小说、图片等多种形式的创作打破了现实与虚构的边界,引发了关于他的作品究竟是历史还是小说的争论。本文认为,塞巴尔德是在用文学的形式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来书写历史。塞巴尔德在《土星之环》里... W.G.塞巴尔德融合游记、回忆录、自传、小说、图片等多种形式的创作打破了现实与虚构的边界,引发了关于他的作品究竟是历史还是小说的争论。本文认为,塞巴尔德是在用文学的形式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来书写历史。塞巴尔德在《土星之环》里并置历史事实、虚构的精确数字和来源不明的影像资料以切近人类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灾难,力图再现未被官方历史所记录的毁灭。深受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影响的塞巴尔德不断以忧郁的目光回望并试图打捞历史的残骸,而《土星之环》作为毁灭史的记录蕴含着救赎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灭 忧郁 《土星之环》 W.G.塞巴尔德 历史书写
下载PDF
英国大瘟疫时期的国教会焦虑——《忧郁的剖析》中的写作疗法、清教极端主义与乌托邦想象
17
作者 陶久胜 《英语研究》 2023年第2期134-148,共15页
17世纪初瘟疫频发,忧郁的清教徒在英格兰宫廷不再得势,忧郁成为一种瘟疫、罪恶与政治身体疾病。精英人士控诉清教徒的疯癫狂热与分裂国教会行为,呼吁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在《忧郁的剖析》中,作者伯顿试图通过写作治愈自身忧郁却陷入疯狂... 17世纪初瘟疫频发,忧郁的清教徒在英格兰宫廷不再得势,忧郁成为一种瘟疫、罪恶与政治身体疾病。精英人士控诉清教徒的疯癫狂热与分裂国教会行为,呼吁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在《忧郁的剖析》中,作者伯顿试图通过写作治愈自身忧郁却陷入疯狂写作之中,谴责作为王国痼疾的清教极端主义,使用乌托邦图景描写理想国家。面对国教会垄断教义与政府不肯改革,伯顿唯有与清教共处并效忠国教会以捍卫王国健康,其乌托邦理想只是一个受忧郁驱使的疯狂想象与语言游戏,这透露出斯图亚特早期社会的国教会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郁的剖析》 国教会 清教极端主义 写作疗法 乌托邦
下载PDF
浅谈悲(忧)伤肺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伟 张晓蕾 《中医药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6,共3页
肺系疾病的治疗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情绪疗法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中医学对于情绪与肺脏疾病的关系论述丰富,但应用并不普遍。在现代社会,运用此法意义深远,并有很大的可行性。
关键词 悲(忧)伤肺 情志
下载PDF
缠绵悱恻的忧郁美——《雨巷》的意境美探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秀云 尹传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4-68,共5页
戴望舒的《雨巷》自问世以来,一直倍受文坛关注,戴望舒也因此名声大噪,被冠之以“雨巷诗人”的美名,对这位诗人的《雨巷》诗也是众口众词,褒贬不一。本文主要从诗情成因、意象选取、意境结构三方面来重新分析《雨巷》的缠绵悱恻的忧郁美... 戴望舒的《雨巷》自问世以来,一直倍受文坛关注,戴望舒也因此名声大噪,被冠之以“雨巷诗人”的美名,对这位诗人的《雨巷》诗也是众口众词,褒贬不一。本文主要从诗情成因、意象选取、意境结构三方面来重新分析《雨巷》的缠绵悱恻的忧郁美,做出新的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郁美 意象 意境
下载PDF
童心的透视——论余华小说的儿童视角叙事策略 被引量:13
20
作者 沈杏培 姜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0-74,共5页
“儿童视角”是余华小说的一个重要叙事策略。借助于儿童视角 ,余华对成人世界、乡村记忆和人类生存境遇作了原生态的还原和真实的敞开。从叙事形态上看 ,成人视角制导下的“儿童世界—成人世界”、“儿童话语—成人话语”形成了儿童视... “儿童视角”是余华小说的一个重要叙事策略。借助于儿童视角 ,余华对成人世界、乡村记忆和人类生存境遇作了原生态的还原和真实的敞开。从叙事形态上看 ,成人视角制导下的“儿童世界—成人世界”、“儿童话语—成人话语”形成了儿童视角的“复调诗学”。从价值形态上看 ,儿童视角不仅有着对成人世界的理性审视、对儿童本体创伤性心理的关怀 ,而且也内含着作家的深层审美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视角 复调诗学 成人世界 儿童忧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