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New Year 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1
作者 Xiaoxuan Ma Yong 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Culture teaching i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and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Students can enhance their interest in Chinese language lear... Culture teaching i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and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Students can enhance their interest in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ect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t the same time,culture teaching can help to disseminate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cultural world.Taking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New Year culture as an example,we analyze the current teaching materials involving Chinese New Year culture with high popularity and acceptance,put forwar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matching the feasibility of teaching Chinese New Year culture,and then present the specific teaching design of Chinese New Year culture,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teaching of 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chinese new Year culture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下载PDF
"Gelivable" "Yumi"——A Discussion of Emerging New Words in Chinese Language
2
作者 张俭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2X期350-351,共2页
Along with the unceasingly booming of new terms in Chinese language, some people complain that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some terms like "囧", "给力","织围脖". ... Along with the unceasingly booming of new terms in Chinese language, some people complain that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some terms like "囧", "给力","织围脖". Recently, there is a national notice about the forbidding of using"神马","PK"and "浮云" in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Subject while attending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Some linguists are wondering shall the orthodox language absorb all of them. Should the local legislation do anything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How long will these emerging new words lively between people's lip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bove questions by focusing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erm "玉米", presenting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of common people, linguists and the government, and analyzing some common social understanding of these te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ERGING new WORDS chinese language
下载PDF
Linked Data Based Framework for Tourism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Case Study of Chinese Tourists in Switzerland
3
作者 Zhan Liu Anne Le Calvé +3 位作者 Fabian Cretton Nicole Glassey Balet Maria Sokhn Nicolas Délétroz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15年第5期118-126,共9页
Switzerland is one of the most desirable European destinations for Chinese tourists;therefo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tourists is essential for successful business practices. In China, the largest and leadi... Switzerland is one of the most desirable European destinations for Chinese tourists;therefo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tourists is essential for successful business practices. In China, the largest and leading social media platform—Sina Weibo, a hybrid of Twitter and Facebook—has more than 600 million users. Weibo’s great market penetration suggests that tourism operators and markets need to understand how to build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communications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platforms. In order to offer a better decision support platform to tourism destination managers as well as Chinese tourists, we proposed a framework using linked data on Sina Weibo. Linked Data is a term referring to using the Internet to connect related data. We will show how it can be used and how ontology can be designed to include the users’ context (e.g., GPS locations). Our framework will provide a goo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understand Chinese tourists’ expectation, experiences, behaviors and new trends in Switzer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ked Data SEMANTIC Web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BEHAVIORS Analysis Social Networks chinese TOURIST Switzerland new Trends SINA Weibo
下载PDF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进路 被引量:9
4
作者 蒲清平 马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目前我国已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解决中国式现代...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目前我国已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解决中国式现代化系统中的结构性矛盾、层次性矛盾、派生性矛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是整体性、协同性和渐进性相统一的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但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改革设计拟合欠佳、改革布局协同弱化、改革环节衔接梗阻等难点问题,制约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推进。破解上述难点问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改革顶层设计的总体擘画,坚持新发展理念增进改革布局间的协同耦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促进改革有机衔接,坚持守正创新在关键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开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 系统观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新时代海外本土中文教师的协同培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敏锋 《语言文字应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海外本土中文教师是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国际中文教育在逐步走向成熟、完善和自主的发展过程中,对本土中文教师的需求由“弱”转“强”。新时代,本土中文师资培育应以未来事业前瞻性布局为引领,根据本土中文教育特点,着... 海外本土中文教师是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国际中文教育在逐步走向成熟、完善和自主的发展过程中,对本土中文教师的需求由“弱”转“强”。新时代,本土中文师资培育应以未来事业前瞻性布局为引领,根据本土中文教育特点,着眼于国际中文教育中高级阶段的师资需要,在增加师资数量、提升教学胜任能力、维持队伍稳定的基础上,推动当地政府、本土培养单位、行业协会和企业、母语国相关培养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激发协同效能,逐步增强海外本土中文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本土中文教师 协同培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的路径探索
6
作者 赵鲁华 孙慧 苏春建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4期79-82,共4页
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发展需求下,高校需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专业的内涵式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融入高校工科专业育人中,不仅可提高工科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自信,增强其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发展需求下,高校需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专业的内涵式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融入高校工科专业育人中,不仅可提高工科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自信,增强其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是提升高校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要意识到文化育己育人的时代需求,提升以文育人素养,明确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目标及思路,提升高校“全人”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工科 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育人路径
下载PDF
五四时期白话与文言关系论
7
作者 高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9,共9页
汉语构成在中国古代是白话与文言并存,文言是主体,白话是补充。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但并不否定文言文,“废除”的不是文言文,而是文言文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文言文在当时都不可能被禁止和弃用,也不应该被禁止... 汉语构成在中国古代是白话与文言并存,文言是主体,白话是补充。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但并不否定文言文,“废除”的不是文言文,而是文言文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文言文在当时都不可能被禁止和弃用,也不应该被禁止和弃用。文言与白话在五四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地位变化:白话文最初是争合法地位,后来是争主体地位,维持主体地位;文言文最初是保主体地位,后来是争合法地位,保应用上的“一席之地”。五四时期语言“保守派”从来不否认白话文,他们只是反对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激进派”从来不否定文言文,他们只是提倡在白话文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语”,他们反对的是文言文的汉语主体地位。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白话与文言都不是互相排斥、“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主次分明、相辅相成、并存竞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运动 汉语 白话 文言
下载PDF
“新中式”:概念、特质与发展进路
8
作者 宋时磊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37,159,共7页
大航海时代之后,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逐渐形成了“中”与“西”分立的格局。随着国人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文化意识的觉醒,文化形势发生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西式”大行其道,到如今“新中式”掀起新的美学潮流,东方美学正在逐步取代... 大航海时代之后,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逐渐形成了“中”与“西”分立的格局。随着国人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文化意识的觉醒,文化形势发生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西式”大行其道,到如今“新中式”掀起新的美学潮流,东方美学正在逐步取代西式审美,成为当下中国新的潮流风向标,并呈现向世界拓展的趋势。“新中式”展现出生活化、个性化、多元化等文化特质,满足了当代青少年群体自我个性化表达与身份认同的需求。而“新中式”热潮现象的背后,正是Z世代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在“新中式”潮流全面到来之际,需要国家政策、网络媒体、企业市场的共同发力,形成市场良性竞争局面,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新中式”发展,推动“新中式”研究转化与传播,将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美学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结合,为世界提供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式” 文化特质 审美观念 Z世代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例谈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四大关键
9
作者 王宗海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6-41,123,共7页
基于当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以真实问题为切口,从理想设计切入,反复施教、修正完善、逐步探寻大单元教学尤其是大单元视域下单篇教学的新样态。二度设计,拎出一个贯通单元的内核;化零为整,优化举一反三的内容;暗... 基于当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以真实问题为切口,从理想设计切入,反复施教、修正完善、逐步探寻大单元教学尤其是大单元视域下单篇教学的新样态。二度设计,拎出一个贯通单元的内核;化零为整,优化举一反三的内容;暗扣特质,搭建一招致胜的支架;一体思维,追求教学评一致的推进四大策略是破局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 单篇教学 大概念 新样态课堂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
10
作者 王雨辰 彭奕为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F0002,179,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的基础在于坚持“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文明观是现代化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自主性文明观,是追求“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整体性文明观,是坚持文明平等、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和谐共生的全球性文... 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的基础在于坚持“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文明观是现代化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自主性文明观,是追求“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整体性文明观,是坚持文明平等、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和谐共生的全球性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文明形态既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基于中国国情,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又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展开科学回答的结果,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就其创造文明的方式与内含的价值理想来看,都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不仅为后发国家自主选择其发展道路提供了借鉴,而且必将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观 “两个结合” 社会主义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高考语文考试内容改革的回顾及展望
11
作者 顾之川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9,共8页
伴随着国家教育考试现代化的步伐,高考语文在过去十年间大力推动考试内容改革。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立德树人、为国选才育人;在考查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突出关键能力;在试题命制上,创新题型设计,降低机械刷题收益;在引导教学上,优化情境... 伴随着国家教育考试现代化的步伐,高考语文在过去十年间大力推动考试内容改革。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立德树人、为国选才育人;在考查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突出关键能力;在试题命制上,创新题型设计,降低机械刷题收益;在引导教学上,优化情境设计,加强教考衔接。同时,高考语文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对此,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重视高考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命题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考试内容改革 语文关键能力 教考衔接
下载PDF
以“最小最大”和“有限无限”来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气派的执政文明新形态——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能力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12
作者 宋则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2期32-35,共4页
从遵循党的创新理论出发,执政文明新形态特指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进程中,力求以最小资源消耗占用,来主动自觉地寻求最大执政责任的治国理政方式。人们所普遍享有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长,正是这种新形态执政文明的重要标志和不可... 从遵循党的创新理论出发,执政文明新形态特指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进程中,力求以最小资源消耗占用,来主动自觉地寻求最大执政责任的治国理政方式。人们所普遍享有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长,正是这种新形态执政文明的重要标志和不可分割的内在组成部分。执政文明新形态需要理论方法的支持和技术保障。中国特色的执政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和社会舆论导向等重大意义。挖掘重大时代主题,围绕“最大最小”和“有限无限”执政文明新形态展开深入调研,促进成果转化,可以分解出系列化的问题清单或者对策建议,特别是要在深入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前提下,关注重大时代主题,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力求创新,为建言献策提供利国利民而又切实可行的合格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文明新形态 中国智慧 时代发展 中国特色 创新理念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发展:挑战与对策
13
作者 谷陵 张海威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7-83,共7页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提出了新文科建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和文科专业深化改革创新的立足点。通过分析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可知,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硕士...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提出了新文科建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和文科专业深化改革创新的立足点。通过分析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可知,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发展面临入口端准入门槛和评估不严、过程端培养方案科学性不足和出口端“专硕不专”“中硕不中”等挑战。结合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今后的发展应把好“五关”,即目标关、思想关、专业关、模式关和课程关,具体包括明确事业和学科发展目标,实施“大思政”、开展“三全育人”,优化专业关系,实现中外研协同发展,创新专业评估模式和培养模式,完善课程和教学体系,依托新科技助力教学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国际中文教育 硕士专业 专业发展
下载PDF
民族地区社会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困境与路径
14
作者 常进锋 李心恬 《阴山学刊》 2024年第3期18-27,共10页
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组织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层面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但是社会组织在参与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还存在章程规定缺失... 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组织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层面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但是社会组织在参与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还存在章程规定缺失、社会组织筹资困难、民众认知度不高等困境,亟须社会组织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以民族工作为引导,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组织章程,强化成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业能力,培育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以经济发展带动民族团结,推进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社会组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内源性发展理念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的海外华人/华文文学研究
15
作者 张宝林 《华文文学》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海外华人/华文文学是一种跨语种、文化、媒介、族群、国籍和区域,兼具在地性和中国性的世界性文学现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其展开研究,中文和外语两个学科的学者既需直面这一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窘境,努力突破学科壁垒,构筑学术... 海外华人/华文文学是一种跨语种、文化、媒介、族群、国籍和区域,兼具在地性和中国性的世界性文学现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其展开研究,中文和外语两个学科的学者既需直面这一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窘境,努力突破学科壁垒,构筑学术共同体,运用现代技术搭建协同共享平台;又需在坚守文学问题本位导向的同时,找寻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路径,大力开展跨学科研究;还需立足世界文学场域,开展立体多维透视,力求准确还原、深入阐释其多元景观和多维面相。鉴于海外华人/华文文学与中国和中华文化存在天然的血脉关系,研究者探讨相关问题时很有必要彰显中国视角,力求有效服务于中国社会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海外华人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下载PDF
“新文科”语境下中文学科拔尖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历史、理论与实践
16
作者 段怀清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79-89,126,127,共13页
“新文科”教改,既是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及学科发展的自然需求,也是时代社会对于高校文科人才教育和培养提出的新的需求与新的要求。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人才教育和培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历史角度尤其是教育史角度... “新文科”教改,既是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及学科发展的自然需求,也是时代社会对于高校文科人才教育和培养提出的新的需求与新的要求。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人才教育和培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历史角度尤其是教育史角度来看,现代中文教育以及中文学科的建立,与传统科举教育的衰落以及科举制度的废止息息相关,同时又与现代知识教育和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密不可分。在新的时代需求和要求之下,借助于“新文科”建设这一时代发展机遇,中文学科如何在传承与开新之间、学术发展建设与更好地适应时代社会需求和要求之间、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之间更好地统筹协调均衡发展,无疑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复旦大学中文学科 拔尖人才教育培养 现代中文教育
下载PDF
基于观念词“СЕМЬЯ/家”联想实验的俄汉语言世界图景研究
17
作者 郭丽红 荣鑫 郭鑫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观念词“СЕМЬЯ/家”是俄汉语中都存在的、能反映民族观念的典型词汇之一。“家”观念涉及了一个民族的道德规范、生活习俗、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取俄汉语中“СЕМЬЯ/家”这一重要的观念词... 观念词“СЕМЬЯ/家”是俄汉语中都存在的、能反映民族观念的典型词汇之一。“家”观念涉及了一个民族的道德规范、生活习俗、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取俄汉语中“СЕМЬЯ/家”这一重要的观念词,采用联想实验、观念分析等方法,从心理语言学、语言文化学视角阐释俄汉语中“СЕМЬЯ/家”观念的文化语义异同,揭示俄汉民族的语言意识及民族文化内涵,展示俄汉民族语言世界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词“家” 联想实验法 俄汉语言世界图景
下载PDF
近代汉语法学词汇生成中的语言障碍
18
作者 孙笑侠 《法大法律评论》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近代汉语法学词语的生成,不只是法学专业现象,也是复杂的语言现象,更是复杂的政治现象。本文围绕近代法学的词汇创制,就四个语言现象作出分析,试图揭示汉语法学词汇生成、中国法学知识成长中的语言障碍:一是“词穷语尽”,汉语因其以单... 近代汉语法学词语的生成,不只是法学专业现象,也是复杂的语言现象,更是复杂的政治现象。本文围绕近代法学的词汇创制,就四个语言现象作出分析,试图揭示汉语法学词汇生成、中国法学知识成长中的语言障碍:一是“词穷语尽”,汉语因其以单音象形、文学联想为特征,并不注重客观事物、概念体系与词汇体系之间合乎逻辑的同构关系;二是“囫囵吞枣”,国人有重词汇轻概念的语言习惯,望文生义地将词汇混同于概念;三是“随心联想”,注重文学联想的汉语,导致法科词汇逻辑模糊和体系缺失;四是“比附扩缩”,即通过比附而人为有意限缩或转移原有词义,这可能包括但不仅限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汉语 转译 词汇 概念 逻辑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中职语文课堂渗透劳动教育策略探赜
19
作者 池海燕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9期85-88,共4页
中职语文课程既有美育之责,又有德育之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夯实语言知识基础,还要渗透劳动教育,使学生成长为掌握一定劳动技能、能吃苦耐劳、具有劳动精神的优秀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搭建劳动教... 中职语文课程既有美育之责,又有德育之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夯实语言知识基础,还要渗透劳动教育,使学生成长为掌握一定劳动技能、能吃苦耐劳、具有劳动精神的优秀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搭建劳动教育平台,拓展劳动教育途径,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之美,进而对劳动产生热爱之情。具体策略有:在课文中抓典型树立劳动观念,在研究性学习中强化劳动认知,在专项写作指导课中深化劳动教育,在校本课程编排中凸显劳动因素,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提升劳动素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践行劳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劳动教育 劳动观念 劳动认知 劳动素养 价值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渊源、内涵特征与比较优势
20
作者 刘志礼 郑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29,共12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历经百年奋斗深刻形塑的社会主义文明最新范式,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理论渊源,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文明发展路径,致力于促进文明间交流互鉴,有着...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历经百年奋斗深刻形塑的社会主义文明最新范式,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理论渊源,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文明发展路径,致力于促进文明间交流互鉴,有着替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必然性。与西方文明形态相比,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进步性在于史观视野层面大历史观提供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对西方中心主义史观的超越;价值立场层面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文明发展演进提供的现实出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超越;结构样态层面五大文明并联式协调发展共同推动的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西方各文明要素串联式发展的超越;以及政党关系层面合作型政党关系呈现的独特价值与增量贡献对竞争型政党关系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大历史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