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BAS-InSAR与Offset-Tracking的色东普流域灾前形变探究
1
作者 张龙宇 李素敏 +3 位作者 禹孙菊 毕自航 梁志强 卞魁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0-635,共6页
利用SAR偏移量追踪(offset-tracking)技术获取冰川形变作为SBAS-InSAR的补充,采用2种技术计算2018-01~10色东普流域灾前形变,联合分析灾前形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色东普流域冰川与沟道在2018-10-17冰崩灾害发生前已出现形变;冰... 利用SAR偏移量追踪(offset-tracking)技术获取冰川形变作为SBAS-InSAR的补充,采用2种技术计算2018-01~10色东普流域灾前形变,联合分析灾前形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色东普流域冰川与沟道在2018-10-17冰崩灾害发生前已出现形变;冰川主要形变区形变趋势表现为加速-平缓-加速,7~9月形变量达到-7.69 m;沟道内堆积物长期呈下滑趋势,7月后与冰川均加速形变;气温升高是冰崩碎屑流灾害发生的主导因素。联合SBAS-InSAR与offset-tracking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形变量级的监测需求,可用于冰崩灾害的早期识别与形变反演,为青藏高原地区冰崩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东普流域 SBAS-InSAR offset-tracking 冰崩灾害 形变监测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Model Based Offset Scaling Technique on the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 Responses from 3D Seismic Data Acquired from the Tano Basin, Offshore Ghana
2
作者 Striggner Bedu-Addo Sylvester Kojo Danuor Aboagye Menye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CAS 2024年第1期40-53,共14页
Amplitudes have been found to be a function of incident angle and offset. Hence data required to test for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angle or offset needs to have its amplitudes for all offsets preserved and not stacked... Amplitudes have been found to be a function of incident angle and offset. Hence data required to test for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angle or offset needs to have its amplitudes for all offsets preserved and not stacked.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 (AVO)/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Angle (AVA) is necessary to account for information in the offset/angle parameter (mode converted S-wave and P-wave velocities). Since amplitudes are a function of the converted S- and P-waves,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dependence of amplitudes on the elastic (P- and S-waves) parameters from the seismic data. By modelling these effects for different reservoir fluids via fluid substitution, various AVO geobody classes present along the well and in the entire seismic cube can be observed. AVO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one test well (Well_1) and 3D pre-stack angle gathers from the Tano Basin. The analysis involves creating a synthetic model to infer the effect of offset scaling techniques on amplitude responses in the Tano basin as compared to the effect of unscaled seismic data. The spectral balance process was performed to match the amplitude spectra of all angle stacks to that of the mid (26°) stack on the test lines. The process had an effect primarily on the far (34° - 40°) stacks. The frequency content of these stacks slightly increased to match that of the near and mid stacks. In offset scaling process, the root mean square (RMS) amplitud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ynthetic and seismic suggests that the amplitude of the far traces should be reduced relative to the nears by up to 16%. However, the exact scaler values depend on the time window considered. This suggests that the amplitude scaling with offset delivered from seismic processing is only approximately correct and needs to be checked with well synthetics and adjusted accordingly prior to use for AVO studies. The AVO attribute volumes generated were better at resolving anomalies on spectrally balanced and offset scaled data than data delivered from conventional processing. A typical class II AVO anomaly is seen along the test well from the cross-plot analysis and AVO attribute cube which indicates an oil filled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 (AVO) Model Based offset Scaling Technique Tano Basin
下载PDF
Analytical Determination of Size and Location of Roadside Horizontal Sightline Offsets for Compound Curves
3
作者 Timur Mauga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24年第1期119-135,共17页
AASHTO’s guideline for geometric design of highways and similar guidelines require that roadside areas on the inside of horizontal curves be cleared of high objects to provide stopping sight distance. The guidelines ... AASHTO’s guideline for geometric design of highways and similar guidelines require that roadside areas on the inside of horizontal curves be cleared of high objects to provide stopping sight distance. The guidelines have analytical models for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clearance, known as the horizontal sightline offset or clearance offset, for simple curves. Researchers in the past have developed analytical models for clearance offsets for spiraled and reverse curves. Very few researchers developed analytical models for available sight distances for compound curves. Still missing are models for horizontal sightline offsets and locations of the offsets for compound curv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models and charts for determining horizontal sightline offsets and their locations for compound curves. The paper considers curves whose component arcs are individually shorter than stopping sight distance. The resulting models and the charts have been verified with accurate values determined using graphical methods. The models and the charts will find application in geometric design of highway compound cur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ht Distance Roadside Clearance offsets Compound Curves
下载PDF
基于圆弧刀补偿加工的平面调制切削技术研究
4
作者 童维超 蒋柏斌 +4 位作者 吴小军 李国 黄燕华 张春雨 马小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针对尖刀加工的平面调制微结构表面质量差以及尖刀顶部尖角易磨损的现象,本文系统分析了尖刀在加工平面调制结构时轮廓误差的形成机理,发现了尖刀加工调制表面的轮廓误差大且存在难以补偿的特性,调制结构的轮廓误差与刀尖宽度成正比,与... 针对尖刀加工的平面调制微结构表面质量差以及尖刀顶部尖角易磨损的现象,本文系统分析了尖刀在加工平面调制结构时轮廓误差的形成机理,发现了尖刀加工调制表面的轮廓误差大且存在难以补偿的特性,调制结构的轮廓误差与刀尖宽度成正比,与调制的周幅比值(λ/a)成反比.为此,本文提出了采用圆弧刀具结合刀具半径补偿方法以降低平面调制样品轮廓误差的技术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圆弧刀结合刀具补偿方法对平面调制结构的轮廓精度提升具有显著作用,相比于尖刀切削,圆弧刀补偿加工的一维调制样品获得了更高的表面质量和轮廓精度.针对幅值a=4μm,周期λ=60μm的平面调制样品,采用圆弧刀补偿加工方案,调制样品的表面粗糙度Ra值由59.66 nm降至21 nm,轮廓误差精度提高了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调制结构 轮廓误差 周幅比值(λ/a) 圆弧刀 半径补偿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SDTK1井钻铤接头二次上扣特性分析与井下等效冲击扭矩预测
5
作者 王春生 明传中 +4 位作者 张豪 陈家磊 曲豪 王文昌 狄勤丰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8-615,共8页
基于8"(203.2mm)钻铤接头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复杂载荷条件下NC56钻铤接头内、外螺纹的受力特征和井下二次上扣特性,通过有限元分析,根据接头内、外螺纹台肩处相对偏移量计算井下等效冲击扭矩,形成井下等效冲击扭矩的预测模... 基于8"(203.2mm)钻铤接头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复杂载荷条件下NC56钻铤接头内、外螺纹的受力特征和井下二次上扣特性,通过有限元分析,根据接头内、外螺纹台肩处相对偏移量计算井下等效冲击扭矩,形成井下等效冲击扭矩的预测模型,利用塔里木盆地GT1井井下实测结果验证该模型正确性,并应用于中国第1口超万米特深井——深地塔科1井(SDTK1井)。结果表明:复杂载荷作用下钻铤接头应力分布不均匀,台肩处和靠近台肩的螺纹牙处vonMises应力水平相对较高;对于按API(美国石油学会)标准上扣的203.2mm钻铤接头,当井下等效冲击扭矩超过65 kN·m时,钻铤接头的上扣预紧平衡被打破,钻铤接头发生二次上扣;随井下等效冲击扭矩的增大,内、外螺纹台肩处相对偏移量增加。SDTK1井井下存在较大冲击扭矩,井下载荷环境复杂,需要采用双台肩钻铤接头以提高接头的抗冲击扭矩能力或优化作业参数来降低井下冲击扭矩,从而有效防止钻具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塔科1井 钻具螺纹接头 二次上扣 刻痕偏移量 等效冲击扭矩
下载PDF
GNSS系统时间偏差参数分析
6
作者 许龙霞 刘娅 李孝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0-353,397,共5页
分析各GNSS在系统时差参数设计上的特点和变化,并以国际权度局(BIPM)和时间频率公报发布的数据为参考对GNSS播发的系统时差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BDS播发的3种系统时差均存在十几ns的偏差,通过BDS间接获得的GLONASS与GPS、Galileo与GP... 分析各GNSS在系统时差参数设计上的特点和变化,并以国际权度局(BIPM)和时间频率公报发布的数据为参考对GNSS播发的系统时差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BDS播发的3种系统时差均存在十几ns的偏差,通过BDS间接获得的GLONASS与GPS、Galileo与GPS的系统时差准确度优于GLONASS和Galileo系统电文发播的同种时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BDS 系统时间偏差 时间频率公报
下载PDF
高速列车尾车垂向偏置对列车气动性能影响
7
作者 张洁 黄天祥 +3 位作者 盖杰 韩帅 黄凤仪 高广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75,共11页
在长期的高速列车运营过程中,极易形成前后车辆的不同形式偏置,造成列车气动性能改变,甚至可能引发行车平稳性问题,极大影响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以高速列车尾车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尾车上下偏置时,高速列车尾部流场变化以及气动特性。基... 在长期的高速列车运营过程中,极易形成前后车辆的不同形式偏置,造成列车气动性能改变,甚至可能引发行车平稳性问题,极大影响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以高速列车尾车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尾车上下偏置时,高速列车尾部流场变化以及气动特性。基于SST k-ω双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350 km/h高速列车尾车无偏置、尾车下降20 mm、尾车下降40 mm、尾车下降60 mm、尾车上升20 mm、尾车上升40 mm以及尾车上升60 mm 7种工况下列车的气动性能,分析高速列车气动阻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垂向位移下高速列车尾部流场特性以及列车表面压力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尾部垂向位移对列车整体气动阻力影响较小,但对高速列车气动阻力分布以及流场特性造成一定影响。当尾车偏置位移达到60 mm时,列车车体气动阻力相对于无偏置工况分别降低了-1.11%和2.64%,转向架气动阻力相对无偏置情况下分别降低了11.35%和-17.43%。此外,尾车偏置对列车近尾流区域流场结构有一定影响,尾车鼻锥下方排障器周围漩涡结构由双漩涡结构向单漩涡结构转变;鼻尖处漩涡结构随着尾车高度下降而增大,随着尾车高度上升而逐渐变小。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列车尾部偏置情况下的相关研究,对列车检修以及CR450高速列车设计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尾车偏置 尾部流场 气动性能
下载PDF
孤岛微电网多虚拟同步发电机频率无差协调控制策略
8
作者 王自力 陈燕东 +4 位作者 李雪萍 罗聪 符有泽 王海宁 傅家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3,共12页
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控制为有差控制,且虚拟惯量的引入使得虚拟同步发电机呈现二阶振荡特性,导致孤岛微电网多虚拟同步发电机并联系统在受到负荷扰动时面临频率偏移和有功超调的问题。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多虚拟同步发电机频率无差... 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控制为有差控制,且虚拟惯量的引入使得虚拟同步发电机呈现二阶振荡特性,导致孤岛微电网多虚拟同步发电机并联系统在受到负荷扰动时面临频率偏移和有功超调的问题。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多虚拟同步发电机频率无差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包含了兼具有功精确分配的频率无差调节控制和阻尼改进控制两部分,通过利用母线频率全局一致的“通信”效果,以分散式的形式协调系统内各台虚拟同步发电机,可主动消除微电网频率稳态偏差且实现各台虚拟同步发电机按照容量承担负荷有功功率,并抑制系统的有功超调。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频率偏移 无差调节 有功精确分配 有功超调
下载PDF
双耦合SP-S补偿紧凑型抗偏移WPT系统
9
作者 谢文燕 陈为 +1 位作者 陈庆彬 江彦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4-724,I0024,共12页
在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中,偏移是不可避免的,偏移会引起系统参数的变化从而影响系统的传输性能。基于S-S和P-S补偿拓扑,提出一种具有抗偏移特性的双耦合SP-S补偿的紧凑型WPT系统。该系统采用两个同轴布置、... 在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中,偏移是不可避免的,偏移会引起系统参数的变化从而影响系统的传输性能。基于S-S和P-S补偿拓扑,提出一种具有抗偏移特性的双耦合SP-S补偿的紧凑型WPT系统。该系统采用两个同轴布置、相互解耦的圆角方形线圈作为能量的发射线圈,其与单一方形接收线圈均有耦合,提升了X方向和Y方向的抗偏移容忍度。通过谐振参数配置使接收线圈在偏移的过程中,一个线圈回路的输出增加,另一个线圈回路输出减少,从而使系统输出随接收线圈位置偏移波动平缓。提出方形解耦线圈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并分析发射端并联补偿电容对输出抗偏移性能的影响。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系统的抗偏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偏移 无线电能传输 解耦线圈 双耦合
下载PDF
基于MEMS陀螺的高温随钻定向测斜仪研究
10
作者 杨永友 底青云 +4 位作者 谢棋军 马良令 王京京 张露 任春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9-1677,共9页
针对油气井测量时所面临的小孔径、超深井、温度范围广、温度变化率高、工作时间长等挑战,研究了基于MEMS陀螺仪的定向测斜仪,设计了MEMS陀螺定向测斜仪软硬件系统.为确保该环境下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动态温度补偿方案,并采用基于小波... 针对油气井测量时所面临的小孔径、超深井、温度范围广、温度变化率高、工作时间长等挑战,研究了基于MEMS陀螺仪的定向测斜仪,设计了MEMS陀螺定向测斜仪软硬件系统.为确保该环境下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动态温度补偿方案,并采用基于小波滤波多尺度分析的方法对动态温变环境下陀螺输出信号进行去噪滤波处理,以实现定向测斜仪系统的测量精度.论文给出了定向测斜仪硬件系统方案、定向测斜算法、小波多尺度滤波算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常温和动态温变环境下井斜方位角精度优于±2°,井斜角精度优于±0.1°,工作温度最高150℃,可适应我国深层油气井勘探开发的应用场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测斜仪 动态温变环境 MEMS陀螺 零偏补偿
下载PDF
一种基于频差自校准的高精度RC振荡器
11
作者 赵俊杰 顾洺潇 +3 位作者 徐宁 钟国强 周泽钊 常玉春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差自校准的高精度RC振荡器。通过对PTAT高频环形振荡器时钟计数,得到RC振荡器和参考时钟的计数偏差。数字自校准电路通过电阻阵列校准参考电压,减小计数偏差,进而得到稳定的振荡频率。参考时钟仅在工作前校准,实际工作... 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差自校准的高精度RC振荡器。通过对PTAT高频环形振荡器时钟计数,得到RC振荡器和参考时钟的计数偏差。数字自校准电路通过电阻阵列校准参考电压,减小计数偏差,进而得到稳定的振荡频率。参考时钟仅在工作前校准,实际工作中不需要额外的参考时钟。该RC振荡器采用CSMC 0.18μm工艺,工作电压为1.8 V。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可以产生2 MHz的稳定振荡频率,整个系统的功耗为48.4μW,启动时间小于15μs。在-40~125℃温度范围内,振荡频率变化率小于±0.2%。在1.70~1.98 V供电电压范围内,振荡频率变化率小于±0.25%/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振荡器 自校准 频差 PTAT环形振荡器
下载PDF
取秧侧向零偏移的空间轨迹再生稻分插机构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孙良 姜凯雯 +3 位作者 周斌 俞高红 崔荣江 薛向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为了解决现有空间行星轮系式分插机构在再生稻宽窄行机械化种植取秧过程中出现侧向偏移量和侧向偏转角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局部平面轨迹特性的空间轨迹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并开展基于取秧口和机构回转中心位置约束下的宽窄行分... 为了解决现有空间行星轮系式分插机构在再生稻宽窄行机械化种植取秧过程中出现侧向偏移量和侧向偏转角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局部平面轨迹特性的空间轨迹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并开展基于取秧口和机构回转中心位置约束下的宽窄行分插机构综合研究。构建了基于关键位姿点(取秧起始点、取秧结束点、推秧点)的空间轮系机构运动综合模型,利用关键位姿点求解机构杆长参数与空间交错轴信息,并通过优选二杆相对角位移参数实现机构传动比分配。将不完全非圆齿轮副引入空间行星轮系机构,利用间歇机构锁止弧约束行星轴,实现机构取秧过程侧向零偏移量、侧向零偏转角的平面轨迹段。通过仿真分析与机构样机试验验证了机构实际作业性能与理论设计相一致,结果表明:分插机构取秧侧向零偏移量,取秧侧向零偏转角,推秧侧向总偏移量为50.24 mm、取秧角为5.18°、推秧角为71.56°、推秧侧向角为16.26°、插秧穴口宽度为22.43 mm、轨迹高度为289.76 mm,满足预期设计要求。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分插机构可实现等行距取秧口和既定机构回转中心下宽行(40 cm)与窄行(20 cm)间隔机插,满足再生稻宽窄行种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分插机构 零偏移量 零偏角 宽窄行 不完全非圆齿轮系
下载PDF
基于磁性传感器的低失调温度补偿接口电路设计
13
作者 樊华 常伟鹏 +5 位作者 王策 李国 刘建明 李宗霖 魏琦 冯全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1528,共8页
面向磁性传感器在物联网(IoT)技术中的广泛应用,该文基于18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具有低失调电压,低温度漂移特性的霍尔传感器接口电路。针对霍尔传感器灵敏度的温度漂移特性,该文设计了一种感温电路并与查表法相结合,调节可编程增益... 面向磁性传感器在物联网(IoT)技术中的广泛应用,该文基于18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具有低失调电压,低温度漂移特性的霍尔传感器接口电路。针对霍尔传感器灵敏度的温度漂移特性,该文设计了一种感温电路并与查表法相结合,调节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的增益有效地降低了霍尔传感器的温度系数(TC)。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信号主通路中使用相关双采样(CDS)技术,极大程度上消除了霍尔传感器的失调电压。仿真结果表明,在–40°C~125°C温度范围内,霍尔传感器的TC从966.4 ppm/°C减小到了58.1 ppm/°C。信号主通路的流片结果表明,霍尔传感器的失调电压从25 mV左右减小到了4 mV左右,霍尔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为0.50%。芯片的总面积为0.69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传感器 接口电路 温度补偿 低失调电压
下载PDF
考虑风电爬坡灵活调节的碳捕集电厂低碳经济调度
14
作者 韩丽 王冲 +2 位作者 于晓娇 喻洪波 王晓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33-2045,共13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减少碳排放的根本途径,而碳捕集电厂是降低碳排放的直接手段。但风电具有与生俱来的波动性,风电的骤升骤降会影响碳捕集电厂“电碳耦合”特性,从而对碳捕集效果带来不利影响。而储液罐通过... 为实现“双碳”目标,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减少碳排放的根本途径,而碳捕集电厂是降低碳排放的直接手段。但风电具有与生俱来的波动性,风电的骤升骤降会影响碳捕集电厂“电碳耦合”特性,从而对碳捕集效果带来不利影响。而储液罐通过增减自身溶液量可近似地存储释放能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该文首先搭建碳捕集电厂数学模型,分析储液罐通过增减溶液量带来的储放能量与碳捕集设备能耗之间的关联,研究储液罐的双向调节能力;然后,提出上爬坡碳超前补偿和下爬坡碳滞后补偿调度策略,双向调节储液罐使碳捕集电厂电碳解耦;接着,构建跟随风电爬坡进行调节的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最后,对含碳捕集电厂、高碳电厂和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进行仿真,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风电爬坡 碳捕集电厂 碳补偿
下载PDF
周边眼偏位空孔爆破设计优化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余绍山 王薇 李姚伟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9-1520,共12页
依据已有研究对空孔效应和设置空孔时裂纹扩展规律进行探讨,发现空孔有利于裂纹贯通,对提升爆破效果有一定帮助,但也发现传统的直线型空孔布置会导致裂纹偏向,即在空孔附近转向、偏离原发展路径,影响原设计开挖轮廓。若设置偏位空孔,则... 依据已有研究对空孔效应和设置空孔时裂纹扩展规律进行探讨,发现空孔有利于裂纹贯通,对提升爆破效果有一定帮助,但也发现传统的直线型空孔布置会导致裂纹偏向,即在空孔附近转向、偏离原发展路径,影响原设计开挖轮廓。若设置偏位空孔,则可充分利用空孔效应及导向作用以提高开挖质量。对于偏位空孔在爆破中的效应,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炮孔间距、空孔偏位角下的裂纹扩展规律和炮孔间贯通情况,探讨了最优偏位角度设计,并根据模拟结果对现场爆破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实际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偏位空孔对爆生裂纹具有较直线空孔更明显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爆生裂纹尖端向空孔本身发展或被空孔裂纹引导偏向、最终主裂纹与空孔连通或在空孔范围之外主裂纹相贯通,更利于炮孔主裂纹扩展与贯通;通过提取模拟结果并测量裂纹范围,对于孔间距在60 cm及以下时,适用于周边眼爆破设计的最优偏位角为15°,在此情况下炮孔连线方向形成了与孔心连线相平行的裂纹,能显著提升贯通效果;对于优化后的福厦铁路某隧道爆破施工方案,通过振速监测及超欠挖断面扫描分析,发现周边眼起爆引起的爆破振速降低了超过50%,超欠挖值也由平均25 cm降低至15 cm以内,整体应用效果良好。该项研究可为隧道爆破减振及超欠挖控制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周边眼 偏位空孔 爆破振速 超欠挖控制
下载PDF
偏心药型罩在D型装药中的设计及成型性能研究
16
作者 高鹏 王芳 +1 位作者 汪聪 牛文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0-730,共11页
为改进整体式多爆炸成型弹丸(Multiple 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MEFP)战斗部中位于边缘位置处的药型罩口部闭合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沿周向壁厚不同的偏心药型罩。将该药型罩应用于D型装药结构战斗部中,通过理论分析以及数值仿真... 为改进整体式多爆炸成型弹丸(Multiple 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MEFP)战斗部中位于边缘位置处的药型罩口部闭合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沿周向壁厚不同的偏心药型罩。将该药型罩应用于D型装药结构战斗部中,通过理论分析以及数值仿真方法,针对药型罩较厚一侧朝向和偏心距大小对药型罩成型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开展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软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偏心药型罩较厚侧朝向及偏心距大小对EFP各方向速度基本无影响,对EFP成型效果影响较大;药型罩较厚侧朝向战斗部中心时成型效果最佳;偏心距的大小能够调整药型罩周围微元向中心压合的速度差,改善药型罩口部包合情况;试验中回收到的EFP成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度较高;偏心药型罩通过调整药型罩壁厚与爆轰波强度的匹配关系能够改善非对称爆轰下EFP的成型,有效解决D型装药结构MEFP战斗部位于边缘位置处药型罩成型较差的问题,为整体式MEFP战斗部边缘位置处药型罩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爆炸成型弹丸 偏心药型罩 偏心距 爆炸成型弹丸软回收
下载PDF
基于过零点斜率加窗解调的ACARS信号接收方法
17
作者 路辉 张帆 张宇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6-728,共13页
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允许飞机和地面站之间发送和接收报文,在保障飞行安全、实现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信链路的噪声和频偏是影响ACARS信号接收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ACARS信号接收过程中的失真等问题,深入研究... 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允许飞机和地面站之间发送和接收报文,在保障飞行安全、实现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信链路的噪声和频偏是影响ACARS信号接收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ACARS信号接收过程中的失真等问题,深入研究频偏、噪声等因素与ACARS报文接收性能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噪声与多普勒频移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过零点斜率加窗解调的ACARS信号接收方法,并从理论和仿真分析2方面探讨不同方法的抗频偏抗噪声能力;设计并搭建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ACARS信号接收系统。通过对ACARS报文接收性能的仿真分析和真实报文接收性能的对比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提升抗噪声和频偏能力、降低误码率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 噪声 频偏 软件无线电 过零点斜率加窗解调
下载PDF
盾构注浆荷载作用下带榫管片水平轴线偏移量计算方法研究
18
作者 王超 邹金锋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5,共17页
为探明隧道盾构注浆荷载作用引起带榫管片水平轴线偏移规律,以小曲率半径盾构隧道为例,分析壁后注浆引起管片上浮的诱因,考虑管片环“椭圆化”变形、纵向连接螺栓预应力、环缝影响范围和横向刚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建立榫杆连接条件下带... 为探明隧道盾构注浆荷载作用引起带榫管片水平轴线偏移规律,以小曲率半径盾构隧道为例,分析壁后注浆引起管片上浮的诱因,考虑管片环“椭圆化”变形、纵向连接螺栓预应力、环缝影响范围和横向刚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建立榫杆连接条件下带榫环缝的管片单元纵向等效抗弯刚度有效率计算式,并通过计算盾构注浆荷载作用下带榫管片的静态和动态上浮力,构建盾构注浆荷载作用下带榫管片上浮力计算表达式,由此分析小曲率半径隧道盾构注浆荷载作用下带榫管片受力情况及其在文克尔弹性地基梁假定条件下受上浮力作用的挠曲变形规律,建立盾构注浆荷载作用下带榫管片水平轴线偏移量计算方法,并依托实际工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文理论值与模拟值和监测值均拟合良好,该文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可为盾构隧道工程及其类似工程中注浆荷载作用下管片偏移及错台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荷载 带榫管片 水平轴线偏移 盾构隧道 上浮力 文克尔弹性地基梁
下载PDF
基于磁控制的非谐WPT系统抗偏移策略
19
作者 程江洲 吕奥博 +1 位作者 李振华 李黄强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耦合线圈偏移导致输出电压增益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初级可变电感补偿的WPT系统抗偏移方法。首先,建立T型CLC-S补偿网络拓扑模型,对比分析系统谐振与非谐振工况下互感与电压增益的关系。然后,介绍可变电感...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耦合线圈偏移导致输出电压增益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初级可变电感补偿的WPT系统抗偏移方法。首先,建立T型CLC-S补偿网络拓扑模型,对比分析系统谐振与非谐振工况下互感与电压增益的关系。然后,介绍可变电感的技术原理,并结合系统互感变化下的电压增益曲线,得到基于初级可变电感的稳压策略。最后,搭建了仿真模型与实验平台,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稳压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在偏移情况下的鲁棒性,相较于实验组,扩宽了互感可变化范围59.35%,恒压输出区间范围内效率稳定保持在81.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抗偏移 可变电感
下载PDF
一种100 MHz~4 GHz宽带抗干扰射频接收机的设计
20
作者 王鑫华 胡美玲 +6 位作者 李企帆 魏恒 李天昊 王旭东 廖春连 兰宝岩 李喧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3期744-750,共7页
为满足导航、通信、相控阵雷达以及电子对抗等领域对高性能接收终端的需求,提高系统的抗干扰、通用化和小型化性能,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在100 MHz~4 GHz的宽带抗干扰接收机芯片。接收机结构采用直接下变频形式,包括单转差巴伦、无源混频... 为满足导航、通信、相控阵雷达以及电子对抗等领域对高性能接收终端的需求,提高系统的抗干扰、通用化和小型化性能,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在100 MHz~4 GHz的宽带抗干扰接收机芯片。接收机结构采用直接下变频形式,包括单转差巴伦、无源混频器和移相器等,能够有效抑制频带内的干扰信号,在强干扰信号下整个接收机通道不阻塞,能检测出极小的有用信号,同时保证与没有干扰状态相比性能不恶化。针对零中频(zero-Intermediate Frequency,zero-IF)接收机容易产生本振泄露、自混频等现象,设计了直流失调校准、本振相位调整等功能,可实现直流偏置点5 mV的补偿。射频输入100 MHz~4 GHz变化时,混频器转换增益≥31.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抗干扰 零中频接收机 直流失调校准 IQ不平衡度 转换增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