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sonalized chemotherapy in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of the urethra:A case report 被引量:3
1
作者 Lisa B E Shields Arash Rezazadeh Kalebasty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20年第4期243-249,共7页
BACKGROUND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of the urethra is a rare type of aggressive cancer with a poor prognosis.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urethra represents less than 0.02%of all malignancies in women.Adenocarcinomas ... BACKGROUND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of the urethra is a rare type of aggressive cancer with a poor prognosis.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urethra represents less than 0.02%of all malignancies in women.Adenocarcinomas account for 10%of female urethral carcinomas,of which 40%are the clear cell variant.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certain mutations through genetic testing may predict whether a patient with cancer may benefit from a particular chemotherapy regimen.CASE SUMMARY A 40-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a 3-year history of slow urinary flow and a 3-mo history of urinary urgency and frequency as well as gross hematuria.An abdominal and pelvic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demonstrated enlarged lymph nodes in the abdomen and pelvis.A biopsy of a left inguinal lymph node microscopically confirmed a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urethra.Specialized genetic testing determined personalized chemotherapy.She was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a non-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consisting of paclitaxel and bevacizumab.Following 3 cycles of paclitaxel and bevacizumab,she attained significant clinical improvement,and response by FDG-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imaging showed a definite improvement in size and metabolic activity.She achieved complete response after 6 cycles of therapy by PET scan.The patient concluded 11 cycles of paclitaxel and bevacizumab,and a subsequent PET scan confirmed progression of metastatic disease.The patient was then treated with two cycles of doxorubicin after which a PET scan revealed a mixed response to the treatment.CONCLUSION We report the first case of a patient with metastatic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of the urethra who underwent personalized chemotherapy after testing for cancer gene alterations.Our unique case represents the safe and effective use of non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in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of the ureth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COLOGY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URETHRA CHEMOTHERAPY personALIZED Genetic testing case report
下载PDF
Implementing a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PSPSM) Course: A Case Study
2
作者 Sakgasit Ramingwong Lachana Ramingwong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2年第8期639-644,共6页
In order to remain competitive in software industry, software engineers nee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proficiency.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PSPSM) provides a strong concept which helps software engineers inspec... In order to remain competitive in software industry, software engineers nee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proficiency.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PSPSM) provides a strong concept which helps software engineers inspecting and improving themselves. Yet, when being applied on an undergraduate computer engineering course, several complex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 from PSP official exercises could encumber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who do not possess adequate mathematics background. This paper reports a result of implementing PSP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computer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Chiang Mai University, Thai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 Engineering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PROCESS Improvement case Study
下载PDF
Police Emergency Commitment Powers in Cases of Persons Experiencing Mental Health Crisis in “Public Spaces”: Review of the Commitment Process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Comparison to the Prac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3
作者 Albert Mark Essaw Coleman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1年第4期219-228,共10页
Police emergency commitment powers for detention of persons in the community perceived to be seriously mentally ill for further specialist examination in a designated facility have always raised interest in medical an... Police emergency commitment powers for detention of persons in the community perceived to be seriously mentally ill for further specialist examination in a designated facility have always raised interest in medical and legal circ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tail the police commitment procedure in England and Wales, as dictated by the mental health act of 1983 (MHA 1983) amended in 2007 (MHA 2007);and compare this with similar legal provisions as prevails under current state mental health statu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The comparative review of the commitment processes in England and Wales to that of the USA reveals that the process in England and Wales seeks to primarily ensure that persons with mental disorder (PWMD) in crisis are directed to a specialist hospital for evaluation and appropriate specialist care. In the USA such persons in a good number of cases may end up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due to application of the “dangerousness” standard. Additionally whereas in England and Wales the commitment law is uniform in law and application, the federal system in the USA is such that the commitment law may have minor variations depending on the individual states. The minor variation in state commitment laws may engender a situation where the commitment law in England and Wales may seem relatively equitable and just towards PWMD in crisis, compared to the state commitment laws in the U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ly Disordered persons Public Places POLICE Emergency Commitment Powers Evaluation Law/Statutes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the paranoid psychosis of James:Use of the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 for case conceptualization
4
作者 Helena García-Mieres Susana Ochoa +2 位作者 Marta Salla Raquel López-Carrilero Guillem Feixas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16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In this paper we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of the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 as an instrument for case formul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sonal perception and meanings of people with a diagnosis of psychotic disorde... In this paper we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of the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 as an instrument for case formul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sonal perception and meanings of people with a diagnosis of psychotic disorders.For this purpose,the case of James is presented:A young man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with severe persecutory delusions and other positive symptoms that have not responded to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as well with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His case was selected because of the way his symptoms are reflected in his personal perception of self and others,including his main persecutory figure,in the different measures that result from the analysis of his repertory grid.Some key clinical hypotheses and possible targets for therapy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ecutory DELUSIONS personal CONSTRUCTS SCHIZOPHRENIA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 case formulation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生成的理想类型模式——基于蔡元培、吴玉章、朱九思的案例
5
作者 孙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5,共9页
教育家精神一定是体现在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中的,所以,教育家与教育家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不可分割。教育家精神本质上是一种高层级的行业德行,是那些极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之个体情怀、职业理念及其实践能力的综合呈现,我们也可以... 教育家精神一定是体现在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中的,所以,教育家与教育家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不可分割。教育家精神本质上是一种高层级的行业德行,是那些极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之个体情怀、职业理念及其实践能力的综合呈现,我们也可以视其为理想的教育工作者人格体系。教育家精神的培养、弘扬和践行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极为重要,所以探究教育家精神的生成机制,同样是发展和探索教育理论的题中之义。借助心理学关于个性心理特征理论,以理想类型模式为工具,我们从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哲学观点与政治主张、学术敏锐与格局担当三个层面探究蔡元培、吴玉章和朱九思三位著名教育家的精神谱系、主要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研究发现,早年的生活历练和学术训练对教育家的人格形成和精神发轫具有基础性价值;教育家的哲学取向决定其教育实践的风格,政治追求影响其精神的特质,而必要的学术敏锐性和个体的格局担当则是最终生成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理想类型模式 个性心理特征理论 案例研究 生成机制
下载PDF
一种基于客户需求挖掘的产品定制化方法与实例研究
6
作者 肖人彬 詹贵宁 李贵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是面向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生产模式,代表了现代生产的发展方向。为了适应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发展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户需求挖掘的产品定制化方法。该方法以情感分析为手段,以评论数据为驱动,通过基于产品—竞...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是面向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生产模式,代表了现代生产的发展方向。为了适应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发展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户需求挖掘的产品定制化方法。该方法以情感分析为手段,以评论数据为驱动,通过基于产品—竞品比较的产品定制化特征挖掘实现客户需求挖掘;基于产品族架构对产品进行定制化改进,采用遗传算法对评论挖掘得到的待优化特征加以优化求解。文中开展了与所提出方法对应的案例研究,以某国产全自动洗衣机为例,将本文方法用于产品的定制化改进,通过对改进过程的各环节的展示,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的实现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客户需求 评论挖掘 情感分析 个性化定制 产品族架构 案例研究
下载PDF
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的法律关系与功能定位
7
作者 程龙 《财经法学》 CSSCI 2024年第1期55-71,共17页
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在涉案企业合规制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法律上的定位对于合规案件办理的合法、合理意义重大。从规范上看,第三方组织应作为独立监管人协助检察机关工作;实践考察发现,第三方机制中检察主导显著,第三方组织工作方... 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在涉案企业合规制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法律上的定位对于合规案件办理的合法、合理意义重大。从规范上看,第三方组织应作为独立监管人协助检察机关工作;实践考察发现,第三方机制中检察主导显著,第三方组织工作方式多样,检察听证的适用突出,同时强调对第三方组织的监督。第三方组织与检察机关、涉案企业和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的法律关系决定着其功能定位。第三方组织与检察机关的关系具有受托性、独立性的特征;其与涉案企业的关系又可表述为平等性、非强制性。管委会承担着对第三方组织的宏观管理职能。据此,第三方组织应在功能上确定为有专门知识的人,其出具的合规考察报告是第三方机制的核心,应定位为专门性报告。有鉴于此,应当参照鉴定人与鉴定意见对第三方组织及其合规考察报告予以规制,同时,注意对涉案企业和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案企业合规 第三方组织 合规考察报告 有专门知识的人
下载PDF
不同心理类型中老年婚恋特点的个案研究
8
作者 包华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260-262,共3页
使用荣格心理类型和自性化理论,对极端思维型、典型感觉型中老年婚恋心理和行为进行个案分析,对四种心理类型个体的婚恋行为和情感特征进行童年情结的根源探索,指出实现中老年婚恋和心理健康的道路是发展其他心理机能尤其是对立面心理... 使用荣格心理类型和自性化理论,对极端思维型、典型感觉型中老年婚恋心理和行为进行个案分析,对四种心理类型个体的婚恋行为和情感特征进行童年情结的根源探索,指出实现中老年婚恋和心理健康的道路是发展其他心理机能尤其是对立面心理机能的情绪和行为,通过走出个人情结、避免偏激、发展复合型人格,最终实现自性化圆满和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类型 自性化 情结 中老年 婚恋 个案研究
下载PDF
回应生活需求的居家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某住宅改造实践为例
9
作者 郑远伟 陆静 丁剑秋 《时代建筑》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文章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辨析了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目标和特征,结合实践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物理环境和情感两个层面的适老化设计回应老年人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从关注老年群体的多样性、老化过程的阶段性、适老... 文章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辨析了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目标和特征,结合实践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物理环境和情感两个层面的适老化设计回应老年人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从关注老年群体的多样性、老化过程的阶段性、适老改造的复杂性等维度对现有实践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适老化改造 居家养老 "个人-环境"匹配理论 老年人住房 老年人 改造实践
下载PDF
基于情节建构的儿童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
10
作者 胡徐妍 林瑛 《设计》 2024年第13期38-40,共3页
近些年,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在我国稳步进行,在空间设计中融入情节建构,有助于打造个性化、定制化的社区户外活动空间,提升儿童户外游戏积极性,对儿童的综合发展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情节建构作为出发点,对我国儿童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 近些年,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在我国稳步进行,在空间设计中融入情节建构,有助于打造个性化、定制化的社区户外活动空间,提升儿童户外游戏积极性,对儿童的综合发展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情节建构作为出发点,对我国儿童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有案例分析整理了我国儿童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建设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了基于情节建构的社区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原则及策略。为以后儿童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的优化和提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 景观场所 社区公共空间 情节建构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专题入库参考案例解读
11
作者 入库参考案例编写小组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4年第5期123-132,共10页
人民法院案例库围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门收录了21件入库案例,进一步统一了类似案件的裁判尺度。在入库案例的编选理念方面做到了“三个坚持”:坚持宽严相济,确保罪刑均衡;坚持问题导向,细化法律适用标准;坚持综合治理,顺畅行刑衔... 人民法院案例库围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门收录了21件入库案例,进一步统一了类似案件的裁判尺度。在入库案例的编选理念方面做到了“三个坚持”:坚持宽严相济,确保罪刑均衡;坚持问题导向,细化法律适用标准;坚持综合治理,顺畅行刑衔接。本文所选取的7件代表性入库参考案例分别明确了涉公开个人信息案件的处理规则、行踪轨迹信息的认定规则、财产信息的认定规则、网络暴力型公开个人信息行为的定性规则、批量个人信息数量的计算规则,对类案审判具有参考、指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库参考案例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公开个人信息 行踪轨迹信息 财产信息 网络暴力型公开个人信息 批量个人信息
下载PDF
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内涵、特征与建构策略
12
作者 李王伟 潘正茂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教育家型教师培养是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其重要实践标志的教师个人实践理论近来也受到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从个人实践理论的意义探讨出发,阐明中小学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内涵及特征,提炼出基于专业... 教育家型教师培养是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其重要实践标志的教师个人实践理论近来也受到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从个人实践理论的意义探讨出发,阐明中小学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内涵及特征,提炼出基于专业探究的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建构策略及规律,以促成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建构,为教育家型教师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实践理论 建构策略 凝练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复杂地层全护筒跟进灌注桩护筒受力分析
13
作者 于洋 张志奇 +1 位作者 邹连松 郭灿 《工程勘察》 2024年第9期25-28,43,共5页
本文针对混凝土灌注桩护筒受力问题,对护筒在钻进阶段与拔出阶段分别进行护筒受力分析,建立护筒钻进和拔出阶段的受力模型。根据建立的受力模型以及受力计算研究,提出护筒主要受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护筒受到的最大环向应力为混... 本文针对混凝土灌注桩护筒受力问题,对护筒在钻进阶段与拔出阶段分别进行护筒受力分析,建立护筒钻进和拔出阶段的受力模型。根据建立的受力模型以及受力计算研究,提出护筒主要受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护筒受到的最大环向应力为混凝土灌注桩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对护筒内壁的挤压力,最大扭矩为钻进过程中护筒受到的扭矩,最大轴向力为护筒拔出过程中受到的拉力。对现场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护筒满足施工要求,护筒不会发生失稳破坏。本文提出的模型对全护筒跟进施工过程中护筒的尺寸选取和节约护筒成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灌注桩 护筒受力模型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体系下通奸第三者责任的人格权转介路径新释
14
作者 贾彦昊 陈霖 《阴山学刊》 2024年第6期75-81,共7页
对于通奸第三者的行为应仅仅受到道德谴责,还是应当受到法律规制,是家事法领域的经典难题。此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不仅因其所依托的教义学路径难以融贯,更因民间之家庭理念与道德观念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与“抽象性”特征。责任否定说... 对于通奸第三者的行为应仅仅受到道德谴责,还是应当受到法律规制,是家事法领域的经典难题。此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不仅因其所依托的教义学路径难以融贯,更因民间之家庭理念与道德观念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与“抽象性”特征。责任否定说在价值层面和技术层面均难谓正当,责任肯定说缺乏相应的社会观念与制度土壤,且在责任评价上对第三者过度苛责。对通奸第三者的规制应当采取有限度承认其责任的“折中模式”,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01条实现身份权利对人格权的参照保护,根据主诉利益是否明确判断通奸第三者的责任承担路径与具体责任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奸第三者 忠实义务 人格权 主诉利益 参照适用
下载PDF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实践
15
作者 贾迪 郭燕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深蕴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深度耦合。近三年来,围绕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价值和实践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拓展。为了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辽宁“六...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深蕴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深度耦合。近三年来,围绕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价值和实践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拓展。为了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以文育人和立德树人的良性互动,必须把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新的征程,应当从把握具体内容、锚定奋斗目标、解决关键问题三大层面推进案例教学改革,在选取合适案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讨论式、考评式、延展式等多种案例教学方法创新案例教学实践,为“六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添薪蓄力、注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 高校思政课 案例教学
下载PDF
中国人才地理特征 被引量:47
16
作者 胡兆量 王恩涌 韩茂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4,共7页
中国人才地理分布的主要特点是:①东多西少:②南多北少;③江浙一带最密集。这些特点根植于气候、地貌和海岸线等自然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太湖流域为代表的人才密集区和人才的大规模迁移对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 中国人才地理分布的主要特点是:①东多西少:②南多北少;③江浙一带最密集。这些特点根植于气候、地貌和海岸线等自然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太湖流域为代表的人才密集区和人才的大规模迁移对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中国人才地理特征研究是人文地理、文化地理和历史地理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洞察文化资源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籍贯 人才区划 经济地区 地理分布 中国
下载PDF
高校学生宿舍火灾荷载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蕾 程远平 +1 位作者 李琳 宋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5,共3页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火灾荷载调查统计现状,分析了高校学生宿舍建筑的可燃物状况及其计算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宿舍建筑,对可燃物种类及数量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最不利情况下老式学生宿舍建筑及新式学生宿舍建...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火灾荷载调查统计现状,分析了高校学生宿舍建筑的可燃物状况及其计算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宿舍建筑,对可燃物种类及数量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最不利情况下老式学生宿舍建筑及新式学生宿舍建筑的火灾荷载密度分别为697.71 MJ/m2和434.11 M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密集场所 火灾荷载 可燃物 火灾危险性
下载PDF
重复犯罪罪犯人格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卓生 张喆 韩布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了解重复犯罪罪犯的人格特征和相关因素,为提高教育改造罪犯的质量提供帮助。方法:采用中国罪犯个性分测验(COPA-PI)分别对重复犯罪罪犯和第一次入狱的罪犯进行测量。结果:重复犯罪罪犯在攻击性、报复性、同情心和犯罪思维模式四... 目的:了解重复犯罪罪犯的人格特征和相关因素,为提高教育改造罪犯的质量提供帮助。方法:采用中国罪犯个性分测验(COPA-PI)分别对重复犯罪罪犯和第一次入狱的罪犯进行测量。结果:重复犯罪罪犯在攻击性、报复性、同情心和犯罪思维模式四个维度上得分和人格异常比例高于第一次入狱的罪犯,且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重复犯罪罪犯人格异常现象较为突出;罪犯出狱后再犯罪的影响因素有社会因素,也有人格因素;上述四个维度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罪犯出狱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对罪犯实施针对性的人格矫正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征分析 罪犯 犯罪 人格异常 思维模式 异常现象 社会因素 人格因素 人格矫正 攻击性 统计学 同情心 针对性 可能性 质量 教育 维度
下载PDF
高一学生人格偏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宝花 黄悦勤 +2 位作者 刘肇瑞 张桂芝 张华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2-464,共3页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家庭和学校环境等因素对青少年人格偏离形成的影响。方法 :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采用PDQ -4、EMBU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北京市 95 74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对PDQ -4总分阳性和阴性者 ,进行 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家庭和学校环境等因素对青少年人格偏离形成的影响。方法 :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采用PDQ -4、EMBU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北京市 95 74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对PDQ -4总分阳性和阴性者 ,进行 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 ,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 ,分析人格偏离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和偏爱型养育方式、乡村地区和父母关系不和睦是人格偏离的危险因素 ,父母情感温暖型养育方式是人格偏离的保护因素。结论 :青少年人格发育与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家庭和学校环境关系密切 ,应该提倡正确的父母养育方式 ,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一学生 人格偏离 父母养育方式 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
下载PDF
论人格在定罪中的运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忠林 梅锦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6-145,共10页
刑法上的人格特指行为人对刑法所保护价值的对立态度,它是认定犯罪的内在根据。在人格影响定罪问题上,现有的"否定论"、"出罪论"和"法定论"观点都难以给出合理解释。外部行为是人格的现实化,除涉案行为外... 刑法上的人格特指行为人对刑法所保护价值的对立态度,它是认定犯罪的内在根据。在人格影响定罪问题上,现有的"否定论"、"出罪论"和"法定论"观点都难以给出合理解释。外部行为是人格的现实化,除涉案行为外,人格的载体还包括案前和案后的表现。行为人的对立人格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是一切犯罪成立所必需具备的条件。当涉案行为处于立案标准的边缘时,案前、案后表现等情节就可能使得对行为人的整体人格态度评价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发挥人格在出、入罪方面的双向功能。要保障人格的此种功能得到有效落实,除了要扩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外,还应当设立一定的限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犯罪人格 现实化 定罪 立案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