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laria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among Batwa Indigenous People of Kanungu District in Southwestern Uganda: Does “Place” Matter?
1
作者 Didacus B. Namanya Everd M. Bikaitwoha +2 位作者 Lea Berrang-Ford Arthur Kiconco Agnes Kasede Napyo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3年第7期223-251,共29页
Introduction: Malaria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causing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especially in Sub-Saharan Africa. Measuring malaria prevalence using malaria rapid diagnostic tests (mRDTs), particularly among a vu... Introduction: Malaria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causing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especially in Sub-Saharan Africa. Measuring malaria prevalence using malaria rapid diagnostic tests (mRDTs), particularly among a vulnerable population sub-group, is a vital public health step in discovering effective method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is study set out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lace” and other risk factors with malaria prevalence among Batwa Indigenous People (IP). Methods: An analytical cross-sectional study design was implemented. Two surveys January 2014 (n = 572) and April 2014 (n = 541) involving interviews and testing for malaria using mRDTs were conducted in 10 Batwa settlements where a total of 1113 Batwa of all ages were surveyed and tested. The data were first compiled in MS Excel and then imported and analyzed using STATA ver.14.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re generated, followed by bivariable and multivariable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to establish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predictor and outcome variables with p ≤ 0.05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Overall prevalence was 13.94% (n = 146). There i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ettlement (place) and malaria prevalence AOR 11.7, 95% CI (1.38 - 98.93), p-value = 0.02. More males 16.97% (n = 84) tested positive compared to females 11.23% (n = 62)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gender and mRDT (p-value > 0.005). Children less than 5 years registered high prevalence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mRDT (p-value ≤ 0.005). Wealth proxy indicators showed no association with prevalence p-value = 0.390. Season had no association with prevalence (p-value = 0.80).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the day spent in the forest/woodland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alaria prevalence COR 12.83, 95% CI (1.14 - 143.73) p-value = 0.04. Low elevatio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alaria prevalence COR 2.42, 95% CI (1.32 - 4.41), p = 0.004 but sleeping under a net and level of education did not show any association with malaria prevalence. Conclusion: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place in predicting malaria prevalence among Batwa Indigenous People a marginalized and remortely located sub-population. 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place matters in determining malaria prevalence. However, other factors like age, elevation and gender also contribute to malaria prevalence. Batwa have higher prevalence than the national and even non-indigenous populations in the same district. We recommend targeting hotspots intervention approach since it has proven reasonable impact on reducing malaria preval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wa Indigenous people Malaria Prevalence place-Related Lifestyles SEASON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Uganda
下载PDF
Putting the People First
2
《ChinAfrica》 2012年第7期2-2,共1页
THE news of Malawi President Joyce Banda declaring her country would not be hosting the 19th AU Summit in July caused ripple effects in the African community.
关键词 ICC IMF putting the people First
下载PDF
Still Putting People First
3
作者 Ni Yanshuo 《ChinAfrica》 2011年第7期14-17,共4页
With a history of 90 year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mains focused on the needs of society
关键词 CPC Still putting people First
下载PDF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Glob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A Summary of Academic Viewpoints of“2021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4
作者 李文军 CHFN Fe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2年第1期197-213,共17页
On December 8, 2021, China’s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SCIo) and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co-hosted the “2021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in Beijing. The forum is themed on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 On December 8, 2021, China’s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SCIo) and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co-hosted the “2021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in Beijing. The forum is themed on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Glob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Four sub-themes, namely, “Building a Global Community of Health for All and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Anti-poverty Ffforts and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Multilateralism and Glob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and “The Rol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Glob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were discussed by delegates from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theme of the forum, the delegates fully discussed on how to better respect and protect human rights, advance equal cooperation, share development outcomes, seek comm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intain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improve the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so on.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human rights, the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has effectively promoted mutual understanding, inclusiveness and mutual learning on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putting people first developing countries glob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下载PDF
A Centennial Journey of Putting People First——“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Progress on Human Right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ummary
5
作者 赵健舟 耿斯文 LU Xiaofei(译)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1年第3期515-529,共15页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Progress on Human Rights in China"was held on April 8,2021.It was sponsored by the China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 Studies and the Publici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Progress on Human Rights in China"was held on April 8,2021.It was sponsored by the China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 Studies and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PC Jilin Provincial Committee and organized by Jilin University Human Rights Center,Jili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and Jilin University Center for Jurisprudence Research.At the conference,representatives from more than 20 countries discussed in depth the achievements,experience,and theori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leading the Chinese people to strive for a better life and promoting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from dimensions of history and reality.The conference fully demonstrated the historical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PC’s path,thoughts,theories,and practices concerning human righ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uman rights in China putting people first
下载PDF
The Concepts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Regarding Harmony as the Fundamentalit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ultural Diversity
6
作者 Ye Xiaowe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1年第1期2-5,共4页
Human civilization is currently undergoing another important turn. Following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cultural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关键词 The Concepts of Regarding Harmony as the Fundamentality an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ultural Diversity putting people First
下载PD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Promo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dea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7
作者 SHERAB NYIMA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0年第6期23-28,共6页
I. The Idea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from the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of Human Rights
关键词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Promo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dea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CPC
下载PDF
日常的温暖:“为人”的公共空间 被引量:1
8
作者 庄宇 吴景炜 吴睎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6,共9页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中尤其需要重视“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实现环境品质的精细化提升。文章针对快速建设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重宏大叙事、轻日常使用的现象,通过问题和症结解析,强调公共空间营造需顺应时代发展下的新...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中尤其需要重视“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实现环境品质的精细化提升。文章针对快速建设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重宏大叙事、轻日常使用的现象,通过问题和症结解析,强调公共空间营造需顺应时代发展下的新需求新动向,突出“为人”的初心,成就“日常温暖”的公共场所,并提出了“径、空、用、场”四项关键原则,即“步行力可及、空间好体验、日常多功用、场所有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生活 以人为本 步行可达 空间品质 功能使用 场所营造
下载PDF
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
9
作者 韩喜平 刘峻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于理论创新的基本要求。这充分反映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规律,以人民至上为执政理念的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人类... “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于理论创新的基本要求。这充分反映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规律,以人民至上为执政理念的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人类文明物质、精神财富创造的主体,党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党的理论创新来源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在新的现实条件和历史方位中继续保持和发扬先进性、人民性,就必须重视发挥人民力量,充分汇集人民群众具体实践中的智慧与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创新 人民群众 人民至上
下载PDF
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的方法体系论析
10
作者 林学启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3,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又是指引中国人民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又是指引中国人民勇毅前行的思想武器。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作出了创造性发展,对人民至上价值理念作出了系统性阐释,更以高度的行动自觉探索出了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的完整方法体系,即在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始终以正确理论指引为行动先导,以战略策略为动力引擎,以制度建构为有力保障,以工作机制为重要抓手,以典型示范为有效路径,以打铁硬身为关键所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用好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的方法体系,站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立场,才能确保改革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人民至上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11
作者 张继焦 侯晓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0-87,100,共9页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范式。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共同构成了理解人文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在理论层面,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在对西方人文经济学理论范式的...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范式。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共同构成了理解人文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在理论层面,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在对西方人文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反思和超越的基础上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其理论内涵可以从唯物史观下文化和经济间辩证统一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在历史层面,该论断的提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之必然、承继中国人文经济思想传统的根脉之所系,更是不断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大势之所趋。在实践层面,新时代的人文经济实践有“四种类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同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注意应对和解决“两种困境”。深入分析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三重逻辑,准确理解和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文经济学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于构建中国人文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推进中国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以人为本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山东的实践成就与展望
12
作者 王存福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与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在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取得重大成就,书写出山东特色答卷。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与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在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取得重大成就,书写出山东特色答卷。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施政纲领上展现新作为;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上彰显新特色;三是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达到新高度;四是坚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上实现新突破;五是坚持执政绩效由人民评判,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上创造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 山东实践
下载PDF
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13
作者 梁民强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一条红线,是党的二十大概括出的这一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思想成果和新时代... 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一条红线,是党的二十大概括出的这一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思想成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生动实践分别构成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渊源、历史基因和现实基础。坚持人民至上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蕴,始终依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原则,从目的、动力、归宿等方面形成了科学体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其具体实现路径必然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至上 唯物史观 价值蕴涵 实践要求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供给侧系统构建研究--基于旅游“生活化”现象的观察思考
14
作者 赵书虹 李晓光 +2 位作者 孔营营 李佳懿 杨越琴 《旅游论坛》 2024年第7期1-10,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正逐步成为现代居民生活的必要构成,呈现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它既表现出居民对当下生活的“需求”,也映射了居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文章以现代旅游“生活化”现象为出发点,运用程序化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正逐步成为现代居民生活的必要构成,呈现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它既表现出居民对当下生活的“需求”,也映射了居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文章以现代旅游“生活化”现象为出发点,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探究旅游者行为意向、旅游目的地“人-地-业”互动关系,并尝试构建旅游目的地“人-地-业”高质量发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生活化”背景下旅游者的需求呈现明显的泛中心化特征,强调对旅游目的地的在地文化感知与旅游行为后的获得感;旅游目的地供给侧结构会因旅游者需求转变而发生形变和膨胀,形成“人-地-业”动态发展框架;通过打造高度嵌合式产业结构,构建“人-地-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是克服当前供给侧缺陷、推动“人-地-业”系统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活化” 旅游目的地 “人-地-业”关系 程序化扎根理论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至上重要论述:理论基础、文化渊源与价值指向
15
作者 李清平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36,共10页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成功法宝,它深刻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与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人民至上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成功法宝,它深刻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与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人民至上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至上重要论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辩证地汲取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积极因素,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深化与拓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与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人民至上
下载PDF
基于原住民地方感的乡村景观特征认知与评价体系构建——以北京怀柔北宅村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欣言 李欢 +2 位作者 丁涣茹 何羽丰 张云路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1期157-163,共7页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然而,现有评价体系大多从外来者视角出发,忽视了原住民需求,同时评价体系构建方法不够客观。文章以北京怀柔北宅村为例,结合地方感理论,运用高频词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筛选出自然景观、景观空...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然而,现有评价体系大多从外来者视角出发,忽视了原住民需求,同时评价体系构建方法不够客观。文章以北京怀柔北宅村为例,结合地方感理论,运用高频词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筛选出自然景观、景观空间、景观质量、乡村文化4类共13项重要景观特征指标及原住民地方感指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问卷验证,进而构建基于原住民需求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探究景观特征对于地方感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乡村景观规划贴近居民需求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景观特征感知程度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景观(3.91)>景观质量(3.83)>乡土文化(3.81)>景观空间(3.63);原住民在乡村景观特征认知方面有着不同的偏好和关注点,与日常生活关联度高的要素能为北宅村村民提供更为强烈的地方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原住民 地方感 乡村景观特征评价体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政策体系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大健 祝文龙 常梦威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轨迹来看,其理论与政策体系主要包含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坚持人民至上等三个方面。因为,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演进和我党民族团结政策的百年俱进可以断定,促进民族团结是我党... 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轨迹来看,其理论与政策体系主要包含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坚持人民至上等三个方面。因为,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演进和我党民族团结政策的百年俱进可以断定,促进民族团结是我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最高价值尺度;从我党坚持集权与分权的辩证统一和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可以断定,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基本价值底线;从党的历代领导人的初心和我党民族政策文本的根本遵循可以断定,坚持人民至上是我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终极价值依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理论与政策体系 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人民至上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体育强国建设的新质生产力
18
作者 王智慧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7,共8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依循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体育强国建设的新质生产力驱动逻辑进行探讨。研究认为:(1)在理论定位中,需通过对体育强国建设的规律、特色、趋势等把握,提升新时...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依循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体育强国建设的新质生产力驱动逻辑进行探讨。研究认为:(1)在理论定位中,需通过对体育强国建设的规律、特色、趋势等把握,提升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现代性、人民性与统一性,进而激发新质活力;(2)在实践要求中,需建立体育文化发展的衡平秩序,促进个体权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结合、以共同体意识为引领的事件团结与整合机制建构、以及“权益-意识”交互下“一主多元”治理模式的发展,提升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整体性、民族性与连续性,进而激发主体能动性。(3)在行动策略上,要基于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制度化、常态化、大众化的内在规律,推动体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拓展体育参与的社会空间为主线,涵养场所精神;促进公民体育素养内化于惯习,外化于实践。进而提升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包容性、融合性与创新性,进而激发新质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观 现代化 共同体 体育治理 体育强国 文化自觉
下载PDF
适老化设计中性别元素的建构与解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杰 山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89,共7页
目的对适老化设计中性别元素的建构、解构过程,以及设计价值导向展开探讨。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和辩证的理论研究方法,对适老化设计中性别元素的理论基础、现实需求与设计实践进行讨论。结果构建了适老化设计社会性别建构与解构的理论模型... 目的对适老化设计中性别元素的建构、解构过程,以及设计价值导向展开探讨。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和辩证的理论研究方法,对适老化设计中性别元素的理论基础、现实需求与设计实践进行讨论。结果构建了适老化设计社会性别建构与解构的理论模型,阐述了设计既有社会性别建构的导向作用,又表现出不断强化社会性别建构的功能。结论在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女性化”的趋势下,教育、职场、生育等社会事件持续冲刷出社会发展新模态,生活方式持续变迁,老年期的很多健康问题本身也是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交叉影响所致。因此,尊重性别、跨越性别、以人为本应该成为适老化设计的价值导向。要关注老年人群体内部的多样性,注重把更多具有异质性的老年样本纳入设计流程中,尊重性别、跨越性别、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适老化设计 包容性设计 以人为本 建构 解构
下载PDF
“民为邦本”同“人民至上”契合的内在机理及现实意义
20
作者 钟青青 裴泽庆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86-97,112,共1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为邦本”理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人民至上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的契合有着鲜明的内在逻辑,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时代逻辑的相互交织,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二者的契合是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为邦本”理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人民至上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的契合有着鲜明的内在逻辑,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时代逻辑的相互交织,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二者的契合是唯物辩证的有机契合,表征着在文化发生学上各自独立的两种理论的同向性与创造性,构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追求、价值制度以及价值实现路径。二者的内在契合性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奠定深厚的社会基础,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发展提供丰富资源,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深厚思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为邦本 人民至上 契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