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话语标记“不是我说”:从“辩解义”到“预设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用源 王旭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对话语标记“不是我说”进行历时考察,可以揭示“不是我说”的会话模型及其演变。意义方面,“不是我说”由“辩解义”向“预设义”发展;在形式上,“不是我说”来源于“不是+小句”结构形式,并由“不是我说X话”演变成“不是我说”。从... 对话语标记“不是我说”进行历时考察,可以揭示“不是我说”的会话模型及其演变。意义方面,“不是我说”由“辩解义”向“预设义”发展;在形式上,“不是我说”来源于“不是+小句”结构形式,并由“不是我说X话”演变成“不是我说”。从会话模型的演变推断出话语标记“不是我说”的形成动因是主观化及交互主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不是我说 预设义 主观化 交互主观化
下载PDF
古汉语指示代词“是”的功能、特性与形成
2
作者 薛宏武 闫梦月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34-141,共8页
古汉语指示代词“是”由谓词“是”语法化而来,语篇、人际与话题标记功能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它滞留了后者的基元[正恰]及语义特征[主观认定][抽象]等,它是个重指示代词。这样它才是忆指的,才更适合承指不在眼前的抽象事理。基于此,也才... 古汉语指示代词“是”由谓词“是”语法化而来,语篇、人际与话题标记功能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它滞留了后者的基元[正恰]及语义特征[主观认定][抽象]等,它是个重指示代词。这样它才是忆指的,才更适合承指不在眼前的抽象事理。基于此,也才可以解释它所标记的宾语前置句跟受事主语句的不同,以及跟“此”的回指功能与“之”的复指功能的差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代词“是” 特性 功能 基元 形成
下载PDF
“谁说不是(呢)”的话语立场表达探究
3
作者 李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50-156,共7页
现代汉语中,“谁说不是(呢)”常常出现于互动会话语境中,通过所构建的话语立场行为表达言者肯定的态度立场。“谁说不是(呢)”属于回应性成分,表达立场主体2对立场主体1的相对赞成或相对不赞成,在不同话语环境中所体现出的赞同、确认、... 现代汉语中,“谁说不是(呢)”常常出现于互动会话语境中,通过所构建的话语立场行为表达言者肯定的态度立场。“谁说不是(呢)”属于回应性成分,表达立场主体2对立场主体1的相对赞成或相对不赞成,在不同话语环境中所体现出的赞同、确认、接受和反驳功能反映在认同度上形成一个连续统。在“谁说不是(呢)”立场表达中,两个立场主体通过“评价”“设置”和“认同”三个子行为实现趋同或趋异立场构建,交互主观性在此过程中得以浮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谁说不是(呢)” 话语立场 立场构建 交互主观性
下载PDF
试论构式化视域下汉语“是……的”分裂句的形成
4
作者 陈光 龙国富 李文琦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0-409,共10页
文章在构式化视角下研究汉语“是……的”分裂句的形成。其构式化的形成过程为:晚唐五代,“是”与“的”的前身“底”同现,用于“是……底+名词”和“是……底”两种结构。到宋代,“是……底+名词”结构大量出现,同时“是……底”结构... 文章在构式化视角下研究汉语“是……的”分裂句的形成。其构式化的形成过程为:晚唐五代,“是”与“的”的前身“底”同现,用于“是……底+名词”和“是……底”两种结构。到宋代,“是……底+名词”结构大量出现,同时“是……底”结构广泛发展。到元代中期,一些“是……的+名词”结构句尾作为受事宾语的名词脱落,拷贝到句首充当话题,形成话题句“话题+是……的”。到明代,“是……的”分裂句正式形成。在此过程中,“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表判断的系词,并最终演变为表强调义的分裂标记。而“的”由表修饰功能的结构助词演变为与“是”一起表强调义的分裂标记。“是……的”分裂句形成的最根本的特征是“是”“的”的语义要素及句法组合变化与构式吸收,最重要的机制是重新分析,最基本的动因是效率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的”分裂句 构式化 特征 机制 动因
下载PDF
“是VOV的”构式分析
5
作者 黄晗 胡承佼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第1期61-70,共10页
“是VOV的”构式义为“解释语境中所提的某些结果/后果的致使原因”,常用来说明原因、陈述事实,暗含消极性色彩,主观性较强。常项“是”为强调副词,“的”为语气词。2个变项“V”相同,能够进入“V”的大部分为动作动词,小部分为心理动... “是VOV的”构式义为“解释语境中所提的某些结果/后果的致使原因”,常用来说明原因、陈述事实,暗含消极性色彩,主观性较强。常项“是”为强调副词,“的”为语气词。2个变项“V”相同,能够进入“V”的大部分为动作动词,小部分为心理动词。变项“O”一般为受事语义角色。“是VOV的”原本是“是VOV的结果”的省略,在经济性原则和象似性原则作用下逐渐规约化和构式化。伴随着规约化和构式化,构件“是”和“的”发生语法化,“是”由判断动词演变为强调副词,“的”由结构助词演变为语气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VOV的” 构式 语法化
下载PDF
“比Y更W的是X”的焦点性与信息推理过程 被引量:1
6
作者 左乃文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1期14-18,27,共6页
文章从外围的逻辑关联和话语标记出发,确认“比Y更W的是X”的焦点属性。在焦点构式内部,“的是”的语境提示作用显示其含有一个对比焦点X。根据构件YX的比较关系,分为由普遍到具体的对比凸显以及由表象到本质的对比凸显。以此为基础,重... 文章从外围的逻辑关联和话语标记出发,确认“比Y更W的是X”的焦点属性。在焦点构式内部,“的是”的语境提示作用显示其含有一个对比焦点X。根据构件YX的比较关系,分为由普遍到具体的对比凸显以及由表象到本质的对比凸显。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焦点构式的信息推理过程和话语功能。背景句的参照-言据功能与解释句的交互-认同功能,都围绕“比Y更W的是X”焦点信息的构拟和识解展开。“比Y更W的是X”是语篇衔接连贯的偏爱手段,也是汉语递系式动态流水句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焦点 信息推理过程 比Y更W的是X
下载PDF
应对词“是”的话语功能及让步义形成机制
7
作者 杨扬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3,共9页
充任离句成分的应对词“是”在会话中主要用于应对引发语,随发话人主观意愿的变化,由积极应对到消极应对,语义逐渐虚化,作中性应对时概念义最弱,只表示对信息的确认、反馈等程序性意义。“是”在语义、句法、语用的影响下产生让步义和... 充任离句成分的应对词“是”在会话中主要用于应对引发语,随发话人主观意愿的变化,由积极应对到消极应对,语义逐渐虚化,作中性应对时概念义最弱,只表示对信息的确认、反馈等程序性意义。“是”在语义、句法、语用的影响下产生让步义和表转折关系的词语连用构成让转结构,由基本话语发展为标记主体、召唤读者的人际功能元话语和标识语篇程序性意义、使话语衔接连贯的语篇功能元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词 “是” 元话语 让步
下载PDF
清华简《心是谓中》撰作时代及相关问题
8
作者 罗晨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98-102,117,共6页
清华简《心是谓中》借助先秦时期“心统四相”的“一般知识”,阐述治国理政之道,指出“命”有人力所不及的“天命”和人力可及的“身命”两个层次,无论君公、侯王还是庶人、平民,都不应过度追求“天命”的庇佑,而应该安分守本、修德敬业... 清华简《心是谓中》借助先秦时期“心统四相”的“一般知识”,阐述治国理政之道,指出“命”有人力所不及的“天命”和人力可及的“身命”两个层次,无论君公、侯王还是庶人、平民,都不应过度追求“天命”的庇佑,而应该安分守本、修德敬业,从而保有“身命”。综合简文的体例特征、语言特征和思想特征判断:清华简《心是谓中》应是成篇于孔子至孔门七十子时代的儒家学派作品,其作者应为孔子或孔门七十子中的一位,但具体身份尚无法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心是谓中》 撰作时代 孔门七十子
下载PDF
系词“是”的语法化 被引量:9
9
作者 马贝加 蔡嵘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61,共5页
“是”在瓯语、徽语(部分)、粤语(部分)、客家话中用为存在动词兼处所介词。“是”在中古后期由系词发展为存在动词,随即变为介词。本文认为,系词“是”的语法化,主要是由判断句中NP的次类变换、语序的变化、句式的变化以及语气的变化... “是”在瓯语、徽语(部分)、粤语(部分)、客家话中用为存在动词兼处所介词。“是”在中古后期由系词发展为存在动词,随即变为介词。本文认为,系词“是”的语法化,主要是由判断句中NP的次类变换、语序的变化、句式的变化以及语气的变化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动词 介词 系词
下载PDF
论“但(是)”与“却”的兼容与差异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云 李晋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但(是)"是转折连词,是句间衔接成分,其辖域是其前后的两个命题。"却"是评注性副词,是句内成分,其辖域是某一个命题,自身并不表示转折,表示言者对该命题的出乎意料的主观态度。语法性质和语义基础的不同,是造成&qu... "但(是)"是转折连词,是句间衔接成分,其辖域是其前后的两个命题。"却"是评注性副词,是句内成分,其辖域是某一个命题,自身并不表示转折,表示言者对该命题的出乎意料的主观态度。语法性质和语义基础的不同,是造成"但(是)"与"却"兼容与差异的根源。两者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一)非兼容;(二)兼容;(三)倾向性选择关系。非兼容主要包括四种情况:(一)纯粹的主观评价语境;(二)纯粹的转折语境;(三)话语标记;(四)单句句子成分间的转折。兼容出现于表意上可以兼容转折义和主观评价义的语境中,倾向性选择关系出现于表意上具有偏向性的语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是)” “却” 兼容 差异
下载PDF
出土文献"是是"连用后一"是"字的训释问题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7,共4页
有学者指出,先秦时期的出土文献中,"是是"连用的后一"是"字不是系词而是副词。文章对此辨析讨论。结论:"是是"连用的后一"是"字可用作系词,但不能一概而论。大致说来,当它用于判断句中,应为系... 有学者指出,先秦时期的出土文献中,"是是"连用的后一"是"字不是系词而是副词。文章对此辨析讨论。结论:"是是"连用的后一"是"字可用作系词,但不能一概而论。大致说来,当它用于判断句中,应为系词;当它用于叙述句中,则是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用 系词 副词 训释 判断句 出土文献 文章 学者 先秦时期 辨析
下载PDF
“是”字强调焦点句的语调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萍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88,共11页
结合声学和听觉的方法,本文对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字强调焦点句语料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内容包括:语句调域中词调域和字调域的音高位置、调域跨度;通过与陈述句的比较,分析该强调句式焦点的作用域和作用方式;通过与不带标记词... 结合声学和听觉的方法,本文对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字强调焦点句语料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内容包括:语句调域中词调域和字调域的音高位置、调域跨度;通过与陈述句的比较,分析该强调句式焦点的作用域和作用方式;通过与不带标记词的强调句进行比较,同时结合两种焦点句式的重音感知实验,揭示出标记词"是"对于焦点表达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标记词"是"不仅在句法语义上有提示焦点信息的作用,在语音上同样起着强化焦点重音的作用,进而导致其后的焦点信息位于更高的重音等级。本文不但深化了对汉语"是"字强调焦点句的认识,而且为带其他标记词(如"连"、"就"等)的焦点句式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 焦点句 语调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出土文献“是是”句后一“是”字的训释问题再议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77,共7页
文章对梁冬青《出土文献"是是"句的再探讨》一文提出的问题予以辩说。进一步申论,先秦时期"是"已经开始用作系词,出土战国文献中"是是"句的后一"是"字大多是系词而不是副词。
关键词 “是是”句 系词 副词 代词
下载PDF
从判断句前件扩展看“(NP)是SV的O”句式的形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小平 龙海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4,共10页
本文在评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NP)是SV的O"句式在近代汉语中的形成过程。"(NP)是SV的O"句式可分为甲式("这是我害的他")和乙式("那天晚上是我请的客")两类,宋元时期"R是SV的(... 本文在评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NP)是SV的O"句式在近代汉语中的形成过程。"(NP)是SV的O"句式可分为甲式("这是我害的他")和乙式("那天晚上是我请的客")两类,宋元时期"R是SV的(底)O"判断句和"NP_1是SV的O"判断句,通过系动词"是"的焦点标记化和施事成分S的话题化,逐步形成本文分析的甲式和乙式。以此为基础,可对Harris& Campbell关于世界语言突显分裂句语法化过程的相关理论提出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句 “(NP)是SV的O”句式 形成
下载PDF
出土文献“是是”句的再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梁冬青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2,共6页
出土文献“是是”句中第二个“是”字不是系词,而是副词。有学者指出:“是是”句中第二个“是”字用于判断句中,应为系词;用于叙述句中,则是副词。其论证的方法尚有商榷之处,以致结论缺乏说服力,因此有必要对“是是”句的有关问题进行... 出土文献“是是”句中第二个“是”字不是系词,而是副词。有学者指出:“是是”句中第二个“是”字用于判断句中,应为系词;用于叙述句中,则是副词。其论证的方法尚有商榷之处,以致结论缺乏说服力,因此有必要对“是是”句的有关问题进行再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是”句 系词 出土文献
下载PDF
上古“是"判断句与“此”判断句之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娅曼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5,共5页
“是”“此”都可处于判断句句首,但调查显示“是”出现于判断句首的比率很高,“此”却很低。“是”主要出现于谓词性词语前,“此”主要出现于名词性词语前。“此”为一个单纯的指代词,“是”则不是单纯的指代词,它还具有超出指代性的... “是”“此”都可处于判断句句首,但调查显示“是”出现于判断句首的比率很高,“此”却很低。“是”主要出现于谓词性词语前,“此”主要出现于名词性词语前。“此”为一个单纯的指代词,“是”则不是单纯的指代词,它还具有超出指代性的语法特性。“是”之所以发展为判断词,正是由于它自身这一内在特性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句
下载PDF
测度副词“敢”、“敢是”的形成及其演化 被引量:10
17
作者 叶建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9-82,共4页
测度副词"敢"是在反诘副词"敢"的基础上形成的。"敢"开始兼表测度与疑问语气,后来可以仅表测度语气。测度副词"敢是"与测度副词"敢"在语义上相关联,其形成是一个跨层结构词汇化的过... 测度副词"敢"是在反诘副词"敢"的基础上形成的。"敢"开始兼表测度与疑问语气,后来可以仅表测度语气。测度副词"敢是"与测度副词"敢"在语义上相关联,其形成是一个跨层结构词汇化的过程。在语气演化上,"敢是"与"敢"相同。类化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敢是 测度 疑问 类化
下载PDF
从焦点不确定性看“他是投的赞成票”句式 被引量:5
18
作者 龙海平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71-77,96,共8页
本文从定中语义焦点不确定性角度分析近代汉语"N1是V的N2_F"句式("他是投的赞成票")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宋元时期近代汉语的相关语例,本文证明这种定语成分"没有多少语义分量"的"N1是V的N2_F"... 本文从定中语义焦点不确定性角度分析近代汉语"N1是V的N2_F"句式("他是投的赞成票")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宋元时期近代汉语的相关语例,本文证明这种定语成分"没有多少语义分量"的"N1是V的N2_F"句式源于定语成分具有语义分量的"N1是V_F的N2"句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不确定性 “N1是V_F的N2”句式 “N1是V的N2_F”句式
下载PDF
《祖堂集》中“是”字结构附加问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建军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2,共4页
禅宗文献《祖堂集》中“是”字结构附加问丰富多样,且均是新兴的。通过共时和历时比较,从附加问角度可以看出《祖堂集》的口语化程度较高,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语料。
关键词 《祖堂集》 附加问 “是”字结构 口语化
下载PDF
从“是”看联系项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理兵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6,95,共8页
本文对语法上的"联系"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讨论了联系项的特征和范围,并以系词"是"为例说明了联系项的五种语法作用:标示、显示、选示、转化、强化。"是"主要有前四种作用。
关键词 “是”联系 联系项 联系对象 语法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