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0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世代用户对匿名交友平台算法的驯化研究——以Soul为例
1
作者 刘远军 刘华洋 《青年发展论坛》 2024年第3期62-69,共8页
随着Z世代用户开始步入成家立业的阶段,现实的压力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社交,匿名交友平台为他们提供一种全新的交友模式。本文以Soul平台中算法技术的驯化过程为载体,发现Z世代用户在其中经历反驯化、驯化... 随着Z世代用户开始步入成家立业的阶段,现实的压力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社交,匿名交友平台为他们提供一种全新的交友模式。本文以Soul平台中算法技术的驯化过程为载体,发现Z世代用户在其中经历反驯化、驯化和再驯化三个阶段,同时技术也在企图驯化用户并逐渐入侵操控人的情感,人与技术的相互驯化形成一个动态的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世代 soul 算法 驯化 异化
下载PDF
网络匿名社交环境中的青年用户心理探究——以Soul为例
2
作者 刘家田 《艺术科技》 2024年第6期147-150,共4页
目的:在如今的社会交往中,社交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QQ、微信等社交媒体强制实名,匿名社交应用受到年轻人欢迎,逐步成为他们表现自己的主要场所。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使用匿名社交APP时的心理状态值得关注。本研究试图通过探究这一... 目的:在如今的社会交往中,社交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QQ、微信等社交媒体强制实名,匿名社交应用受到年轻人欢迎,逐步成为他们表现自己的主要场所。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使用匿名社交APP时的心理状态值得关注。本研究试图通过探究这一心理状态,为理解年轻群体的媒介使用习惯提供新的思考维度,为匿名社交应用优化用户服务提供些许参考。方法:文章以匿名社交应用Soul的青年用户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式选取了20名青年用户,通过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究他们在此类网络匿名社交APP中的心理表现。结果:对20名使用Soul的青年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并记录与整理访谈内容,通过分析其对使用Soul的原因、方式与感受等的描述,结合拟剧理论的话语资源,总结出青年群体在使用Soul时的部分心理状态。结论:研究发现,能够满足用户猎奇心理的匿名社交APP逐渐成为青年获取快感的来源,同时满足了青年用户对去标签化的平等社交的需求。在可供青年用户进行自我展演的空间内,填满了其期望被赞赏、占据社交上位等欲望。他们也在不断弥补理想与现实的摩擦造就的自我差异,找到一种相对纯粹的认同,以此稳定自身的心理天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匿名社交 soul APP 青年群体 用户心理
下载PD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oul” and “Body” in André Gide’s Pastoral Symphony
3
作者 XU Cha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4年第7期602-606,共5页
André Gid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s in the history of French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His works are highly distinctive:on the one hand,there is strong coherence and beautiful language between hi... André Gid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s in the history of French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His works are highly distinctive:on the one hand,there is strong coherence and beautiful language between his works,which gives them a strong musicality.On the other hand,his works delve deeper into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soul”and the“body”under the oppression of“religious concepts”,which is most evident in one of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Pastoral Symphony.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soul”and“body”reflected in the work of“Pastoral Symphony”from three aspects:“modernity”,“aesthetics”,and“characters’proto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éGide Pastoral Symphony “soul “body” CONTRADICTION
下载PDF
缤Fun微舞台:初三英语拓展性微课程的创新实践
4
作者 余稳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3期101-104,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在初三英语教学中,拓展性微课程的创新实践为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阐述缤Fun微舞台拓展性微课程的目的与作用,分析缤Fu...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在初三英语教学中,拓展性微课程的创新实践为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阐述缤Fun微舞台拓展性微课程的目的与作用,分析缤Fun微舞台拓展性微课程的实践依据,探讨缤Fun微舞台拓展性微课程的实施策略,旨在为拓展性微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有益探索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fun微舞台 拓展性 微课程 实践策略
下载PDF
匿名社交APP用户使用与满足研究——以Soul为例
5
作者 王浩哲 《东西南北》 2024年第16期0137-0139,共3页
互联网的匿名性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互动模式,这种线上互动的方式伴随科技的发展仍在不断更新延展,从最初简单的 打字交流,发展到今天的语音聊天以及表情包、图片和视频的互动,在不久的将来,类似VR这种身临其境的交互方式也会慢 慢走进... 互联网的匿名性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互动模式,这种线上互动的方式伴随科技的发展仍在不断更新延展,从最初简单的 打字交流,发展到今天的语音聊天以及表情包、图片和视频的互动,在不久的将来,类似VR这种身临其境的交互方式也会慢 慢走进我们的生活。成立于2016年的Soul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社交需求,本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法,结合使用与 满足理论,探究当下年轻人对Soul的使用动机、使用行为及最终的使用结果,分析诸如Soul一类的匿名性交友APP如何服务 用户,又有哪些重要因素是Soul提高用户黏性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匿名社交 soul 使用与满足 自我呈现 情感交互
下载PDF
虚实之间:虚拟偶像人设塑造与粉丝情感维系以A-SOUL女团为例
6
作者 董书华 吴敏薇 张雪宁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0-89,共10页
“虚拟偶像”的发展从1.0时代过渡到3.0时代,逐渐突破二次元“圈地自萌”的状态,为主流媒体和大众所接受。数字技术赋能、粉丝参与打造了虚拟偶像的人设,以网络直播为主要营业方式的虚拟偶像与粉丝建立了情感并通过超真实的类人际互动... “虚拟偶像”的发展从1.0时代过渡到3.0时代,逐渐突破二次元“圈地自萌”的状态,为主流媒体和大众所接受。数字技术赋能、粉丝参与打造了虚拟偶像的人设,以网络直播为主要营业方式的虚拟偶像与粉丝建立了情感并通过超真实的类人际互动长期维系,他们以更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不断圈粉。文章聚焦由字节跳动和乐华娱乐联合打造的虚拟偶像女团A-SOUL,通过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探讨社交媒体时代虚拟偶像的人设塑造与粉丝的情感维系路径。研究发现,粉丝通过结成趣缘群体形成圈层的凝聚力,继而对偶像施加影响。粉丝群体不再局限于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明星粉丝,转而变成产消者参与到虚拟偶像的人设构建过程中。粉丝与虚拟偶像的情感维系则有赖于偶像活动与团队的运营,并通过粉丝二创、Cosplay等情感劳动的形式来完成,但是背后不同力量的结构性矛盾使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晦暗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A-soul 粉丝 人设塑造 情感维系
下载PDF
元宇宙社交的价值、困境与路径研究——以新型社交软件Soul为例
7
作者 商建辉 许颖 《新闻论坛》 2023年第4期18-20,共3页
社交作为元宇宙的重要入口,被看作未来媒介发展的新模式、新样态。在探索全新社交模式的过程中,以虚拟身份参与、多感官沉浸体验、丰富媒介场景连接、多元经济体系搭建的方式打造出一个共享交互的社交环境。本文基于元宇宙社交,以新型... 社交作为元宇宙的重要入口,被看作未来媒介发展的新模式、新样态。在探索全新社交模式的过程中,以虚拟身份参与、多感官沉浸体验、丰富媒介场景连接、多元经济体系搭建的方式打造出一个共享交互的社交环境。本文基于元宇宙社交,以新型社交平台Soul App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现有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元宇宙社交的未来价值、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在弥合社交空间与边界的同时,使用户进入到一个高度自由、沉浸式和超现实的世界,持续助推实现社交红海的突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社交 价值 困境 路径研究 新型社交软件soul
下载PDF
从灵魂社交到元宇宙社交:陌生人社交软件Soul商业模式画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晟 殷颖超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促使企业积极转型,更具平台价值。基于陌生人社交软件Soul在灵魂社交与元宇宙社交的两个发展阶段,分析其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通过商业模式画布工具,从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益来源、...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促使企业积极转型,更具平台价值。基于陌生人社交软件Soul在灵魂社交与元宇宙社交的两个发展阶段,分析其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通过商业模式画布工具,从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益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成本结构九大要素深入探析了Soul在元宇宙社交阶段的商业模式。通过对Soul内外部创新驱动力分析,从商业模式画布的九大要素对其商业模式展开讨论,梳理出Soul商业模式的创新之处,并针对平台当前待优化的系列问题进行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元宇宙平台soul 商业模式 创新驱动力因素 商业模式画布
下载PDF
虚拟偶像“中之人”的转译行为研究——以“A-SOUL”虚拟女团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钦皓 叶佳敏 张政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0-45,共6页
“中之人”是虚拟偶像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行动者之一。在虚拟偶像传播关系中,“中之人”作为关键行动者共筑虚拟偶像意义空间。“A-SOUL”虚拟女团开盒事件中“中之人”身份界定引发争议,因此探讨“中之人”行动者在具象化、兴趣化、注册... “中之人”是虚拟偶像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行动者之一。在虚拟偶像传播关系中,“中之人”作为关键行动者共筑虚拟偶像意义空间。“A-SOUL”虚拟女团开盒事件中“中之人”身份界定引发争议,因此探讨“中之人”行动者在具象化、兴趣化、注册化和动员化四阶段的转译行为,由此发现虚拟偶像“中之人”的传播机制变化,以及与商业公司、技术、粉丝和平台等各行动者之间产生的转译实践关系,对虚拟偶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 中之人 虚拟偶像 A-soul 转译
下载PDF
移动社交媒介的空间关系生产研究——以移动交友软件Soul为例
10
作者 刘曦 钱姝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50-157,共8页
在社会化媒体语境和碎片化传播的趋势下,移动社交类媒体逐渐兴起,碎片化空间中的社会学意义和经济学意义被发现和激活。该研究从空间生产理论和空间规训理论切入,对移动交友软件Soul的软件功能、界面设计、运行规则和互动过程进行参与... 在社会化媒体语境和碎片化传播的趋势下,移动社交类媒体逐渐兴起,碎片化空间中的社会学意义和经济学意义被发现和激活。该研究从空间生产理论和空间规训理论切入,对移动交友软件Soul的软件功能、界面设计、运行规则和互动过程进行参与式观察与解读。研究发现:基于移动社交媒介的交友过程通过激活、延展、转化/结束社交关系这三个步骤实现;社交关系的经营和管理依赖于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技术对于空间可见性的生产;空间关系的生产过程也是资本链条嵌入的过程,这种空间的资本占有逐渐形成了普遍的商业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空间规训 缝隙空间 空间关系 移动社交媒介 基于位置的服务 soul
下载PDF
在整体中“定位”,在活动中“添味”——例谈Fun time板块教学
11
作者 汤玲霞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3年第2期70-72,共3页
作为英语教材的独立板块,Fun time板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可以立足单元整体,以主题意义引领,用单元主线串联,为Fun time板块“定位”;可以设置衔接活动、递进活动、开放活动等多元活动,为Fun time板块“添味”。
关键词 小学英语 fun time板块 单元整体 多元活动
下载PDF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教授Fun time板块
12
作者 焦慧银 《江苏教育》 2023年第27期87-88,共2页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而教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为此,笔者开展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Fun time板块教学。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 fun time板块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受体蛋白FUN14结构域包含蛋白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13
作者 王臻熠 杨丽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122-1127,共6页
作为细胞的有氧呼吸和能量供应中心,线粒体在细胞代谢、反应和凋亡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为了维持细胞功能,控制线粒体质量至关重要。线粒体自噬为一种选择性吞噬方式,通过靶向清除需要清除的功能失调的线粒体来维持细胞的动态平衡。F... 作为细胞的有氧呼吸和能量供应中心,线粒体在细胞代谢、反应和凋亡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为了维持细胞功能,控制线粒体质量至关重要。线粒体自噬为一种选择性吞噬方式,通过靶向清除需要清除的功能失调的线粒体来维持细胞的动态平衡。FUN14结构域包含蛋白1(FUNDC1)是一种在心肌细胞线粒体外膜中高度表达、具有介导线粒体自噬功能的受体蛋白。多项研究表明,FUNDC1的表达水平和磷酸化状态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调控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14结构域包含蛋白1 受体蛋白质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动力学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笛卡尔著作中的“灵”“魂”之辨
14
作者 李琍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心灵”与“灵魂”在古代哲学中的含义及所指是不同的,但笛卡尔著作中却出现了二者混用的局面。不过,只要仔细检查这两个词出现在笛卡尔文本中的各种语境,就能发现,他主要用“心灵”来指称那个使人从事思考活动、可以与身体完全分离的... “心灵”与“灵魂”在古代哲学中的含义及所指是不同的,但笛卡尔著作中却出现了二者混用的局面。不过,只要仔细检查这两个词出现在笛卡尔文本中的各种语境,就能发现,他主要用“心灵”来指称那个使人从事思考活动、可以与身体完全分离的实体,用“灵魂”来指称那个与身体结合在一起并且发生相互作用的实体。笛卡尔的身心观的革命性体现在他主张机械论的身体观。他不像古人那样认为灵魂赋予身体生命活力,不再视灵魂为神圣的永生的力量,他甚至尝试像展示机器运行那样解释灵魂如何驱动身体,这使其几乎将灵魂还原为一种物质器官。但是,笛卡尔不敢公然背离古典理性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他那里,指挥身体行动的灵魂最终没有与从事认识的心灵彻底脱钩,并且他还装模作样地响应教会的号召来证明灵魂不朽,这才使得他的著作中出现了“心灵”与“灵魂”混用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 身心观 灵魂 心灵 灵魂不朽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坚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魂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特色意识形态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云波 陈思思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60,共17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论断提出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存在研究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导向不够明确、“中国特色”全面形成进程缓慢等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论断提出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存在研究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导向不够明确、“中国特色”全面形成进程缓慢等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和根本行动遵循。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分别形成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和文明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魂脉”就是对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牢牢把握与坚守。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长期面临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与工作定位,在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批判“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以哲学社会科学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具体的谋划和部署,包括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打造全媒体主流传播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七个方面,要从广义意识形态层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守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魂脉”,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 意识形态 哲学社会科学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魂脉”
下载PDF
以大概念为灵魂的深度融合教学
16
作者 李松林 游春蓉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4,共7页
促进学生多方面素养的整体生成与强健发展需要深度融合教学。作为真正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是促成多向融通、聚焦深层灵魂和生成整体效应的教学。作为具有高度概括性、意义丰富性和广泛迁移力的强有力概念,大概念在深度融合教... 促进学生多方面素养的整体生成与强健发展需要深度融合教学。作为真正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是促成多向融通、聚焦深层灵魂和生成整体效应的教学。作为具有高度概括性、意义丰富性和广泛迁移力的强有力概念,大概念在深度融合教学中具有灵魂的地位和作用。在内在结构上,作为根本机制的实践任务(外层)、作为基本工具的核心问题(中层)和作为深层灵魂的大概念(内层)是深度融合教学的三根纽带。在操作方式上,以大概念为灵魂的深度融合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是:描述大概念—外显大概念—活化大概念—建构大概念—调用大概念。由此,内在的三层纽带和外在的五个环节共同构成了以大概念为灵魂的深度融合教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灵魂 深度融合教学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的营养灵魂说及其与物理主义的互补
17
作者 朱清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13,共9页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营养灵魂是生命体最普遍的和最基础的灵魂形式。对营养灵魂的分析表明,灵魂并不是在躯体之中的或是跟躯体并列的神秘实体,然而恰恰是灵魂使得生命体得以成为一个统一的实体。从质形关系来说,营养灵魂使得生命体有独立...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营养灵魂是生命体最普遍的和最基础的灵魂形式。对营养灵魂的分析表明,灵魂并不是在躯体之中的或是跟躯体并列的神秘实体,然而恰恰是灵魂使得生命体得以成为一个统一的实体。从质形关系来说,营养灵魂使得生命体有独立的组织形式,有个体的生命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同一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生物都力图保存其存在,并尽可能地达到永恒不朽,这种目的既是通过营养灵魂的实现来达到,同时也是灵魂自身的追求目标。就身心关系而言,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身体就是灵魂这一追求的具身化。在现代意义上的物理主义还原论之外亚里士多德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的生命解释。还原论试图从最基本的物理因素出发向上对更复杂的生命现象做出解释,而亚里士多德的生命解释则从更为完善的目的和形式——灵魂出发向下对生命体的构造和构成做出说明。本文表明,这两种解释生命的方式可以是有益的互补,而不仅仅是冲突和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灵魂 生命 个体 存在 还原论
下载PDF
从爱欲之路到修辞之路——论柏拉图《斐德若》中灵魂提升的两条道路
18
作者 谭善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苏格拉底对智慧有着极强的爱欲,同时他还爱欲着身边渴求智慧的青年人,如何促成他们的灵魂提升,这成为苏格拉底哲学言辞的一大重心。柏拉图在《斐德若》中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现了两条灵魂提升之路:爱欲之路和修辞之路。第一条道路... 苏格拉底对智慧有着极强的爱欲,同时他还爱欲着身边渴求智慧的青年人,如何促成他们的灵魂提升,这成为苏格拉底哲学言辞的一大重心。柏拉图在《斐德若》中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现了两条灵魂提升之路:爱欲之路和修辞之路。第一条道路充满诗意,从追求身体之美走向追求美本身,从而开启了灵魂返乡的道路。第二条道路则更具技艺性,在优美言辞的组织和表达中传递真理的知识,从而在听众或读者的灵魂中播撒希望的种子,在修辞中激发、吸引并引导灵魂对智慧和美本身的追求,这是有限的人踏上了无限提升的道路,前路漫长但更具人性化的考量。两条不同的道路最终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修辞学"中汇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斐德若》 爱欲 修辞 灵魂提升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灵魂:超越科技的哲学追问——基于概念建构主义视角
19
作者 甘莅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在探讨人工智能与灵魂的关系时,概念建构主义视角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理解方式。当前弱人工智能并未被赋予、也不需要灵魂。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强人工智能的到来可能引发对灵魂概念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灵魂可以... 在探讨人工智能与灵魂的关系时,概念建构主义视角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理解方式。当前弱人工智能并未被赋予、也不需要灵魂。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强人工智能的到来可能引发对灵魂概念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灵魂可以被重新定义为数据、计算和交互的集合,并建构所谓的“灵魂智格”。同时,对“轮回说”“中介说”等灵魂概念的话语重设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变化不仅将影响人们对人工智能本质的理解,也将引发对其在后人类社会中角色定位的新思考。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概念建构还将对人工智能的伦理和道德责任产生深远影响,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新的道德和伦理参考。从概念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人工智能与灵魂的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这一关系可以不断被重新定义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语言哲学 概念建构主义 后人类 灵魂
下载PDF
《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从幻象至错乱
20
作者 董迎春 《文学与文化》 2024年第1期41-51,共11页
诗人通过语言形式抵达生命的深度体验,切近了自我的存在价值与文化意义的质询,切近了诗歌构成人类持久激情与自由的近距离审视和体认,完成了对命运、大诗的审美化及终极价值的确认。长诗《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像海子晚期其他长诗一... 诗人通过语言形式抵达生命的深度体验,切近了自我的存在价值与文化意义的质询,切近了诗歌构成人类持久激情与自由的近距离审视和体认,完成了对命运、大诗的审美化及终极价值的确认。长诗《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像海子晚期其他长诗一样,形而上学的沉思与黑暗呓语考验我们阅读的耐心、信心,他在错乱、迷狂的撕裂话语中完成“大诗”书写,但其思想也在迷失、分裂,这值得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裂 幻象 大师 灵魂之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