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作品究竟是什么?——阿多诺的艺术作品理论及其启示
1
作者 王晓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5-102,共8页
在阿多诺看来,艺术作品不能被理解为现成存在着的东西,它是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的过程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精神要素和客观外壳之间的斗争之中。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艺术作品是人为的,但是这个人为的东西也包含了超出人为的东西的范围。虽... 在阿多诺看来,艺术作品不能被理解为现成存在着的东西,它是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的过程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精神要素和客观外壳之间的斗争之中。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艺术作品是人为的,但是这个人为的东西也包含了超出人为的东西的范围。虽然艺术作品是动态的过程,但是它可以被理解为停顿下来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作品类似于单子,具有某种独一无二的特点,但是艺术作品也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单子,它从感性世界借来了束缚自身的东西。艺术作品与康德所说的崇高相似,也要达到自然和精神的和解,即一种不可和解的东西之间的和解,但是这种和解也包含了游戏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作品 阿多诺 人工制品 崇高
下载PDF
“六经本史”:龚自珍的史学折变与经学路向
2
作者 柴敏辉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7-96,共10页
龚自珍以史学为突破口,承章学诚“六经皆史”之余绪,融入常州学派的“微言”之学,从而折变为“六经本史”说,打通了经史之学与“经世”的联系。龚自珍的“六经本史”一方面认为经学源于史学但高于史学,所以研析“六经”成为治学的应有之... 龚自珍以史学为突破口,承章学诚“六经皆史”之余绪,融入常州学派的“微言”之学,从而折变为“六经本史”说,打通了经史之学与“经世”的联系。龚自珍的“六经本史”一方面认为经学源于史学但高于史学,所以研析“六经”成为治学的应有之义,于是终又回到“小学训诂”上;另一方面认为“情则生其文”,将经学还原为“情”,并高扬“儒者”之历史使命,要求“儒者”能“以己治之”。但是,时势又倒逼着龚氏埋头于学术之中,只能空悬“太史公之志”聊以自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自珍 六经本史 六经皆史 微言 常州学派
下载PDF
“有生于微”:儒家“微”本体论及其美学思想内涵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德胜 蔡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2-98,共7页
"有生于微"作为儒家本体论思想,不仅包含了仁义思想、重情思想,同时也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更为有力的美学发生学意义。在美学上,古代儒家不仅形成了"美即善"之中和为美的伦理道德美学,也形成了"美即微"... "有生于微"作为儒家本体论思想,不仅包含了仁义思想、重情思想,同时也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更为有力的美学发生学意义。在美学上,古代儒家不仅形成了"美即善"之中和为美的伦理道德美学,也形成了"美即微"的形而上的审美追求。言简意赅、以小见大之发"微",情感表达的含蓄之幽"微",微显阐幽之精"微",惩恶而劝善的仁义之深"微",是儒家"微"美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生于微 微言大义 儒家 微美学
下载PDF
康德认识论中的“外部关系论”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建军 迪达尔.巴合达吾列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4,共7页
在康德的自在之物学说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外部关系论",即我们人类的认识无论从质料方面还是从形式方面都只涉及对象的外部关系,而不涉及对象的内部属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其外部关系论作了系统性的论证,由此他对事物... 在康德的自在之物学说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外部关系论",即我们人类的认识无论从质料方面还是从形式方面都只涉及对象的外部关系,而不涉及对象的内部属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其外部关系论作了系统性的论证,由此他对事物的"外部"与"内部"作了独特的规定,即作了与现象和自在之物之区分相一致的规定。了解这种外部关系论既为我们进入康德的自在之物学说提供了方便之门,也为我们反思、乃至超越康德哲学提供了一个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认识论 纯粹理性批判 “外部关系论” 自在之物
下载PDF
“微言”考论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家湘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微言是口语阶段流行的言说方式。微言源自仪式化语言 ,是人类进行独立语言思维的第一步。当人们用微言去表达自己的神权意识、等级意识、军事意识、文艺意识的时候就形成了神权微言、等级微言、军事微言、文艺微言。对于言者 ,微言要与... 微言是口语阶段流行的言说方式。微言源自仪式化语言 ,是人类进行独立语言思维的第一步。当人们用微言去表达自己的神权意识、等级意识、军事意识、文艺意识的时候就形成了神权微言、等级微言、军事微言、文艺微言。对于言者 ,微言要与舞乐结合才能完全达意。对于听者 ,微言的含义只有那些知言之谓者才懂得。在言意关系方面 ,微言提供了一种比兴、暗示、提喻、以少总多、以隐示显的表达方法 ,对文学写作影响很大。在文学特征方面 ,文艺微言以其虚拟性、情感性、游戏性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基础。认识了微言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孔子在古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先秦文学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言 大义 仪式表演 口语 语言学 中国古代 文学史
下载PDF
《论语》“夫子不为卫君”章的政治哲学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柯小刚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6,共7页
在卫君继嗣正统问题上,《论语·述而》篇中的"夫子不为卫君"章与《公羊春秋》哀公三年传里的讲法,表面看起来似有抵牾。但是,通过对春秋正统思想的梳理,以及对《论语》所蕴含的春秋微言的解读,可以发现二者在政治哲学思... 在卫君继嗣正统问题上,《论语·述而》篇中的"夫子不为卫君"章与《公羊春秋》哀公三年传里的讲法,表面看起来似有抵牾。但是,通过对春秋正统思想的梳理,以及对《论语》所蕴含的春秋微言的解读,可以发现二者在政治哲学思想上的深层一致。其一致性可以归结为通三统而大一统的"春秋道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 《论语》 《春秋》 微言大义
下载PDF
“微言”为“隐”,“大义”而“喻”——论“春秋笔法”的隐喻品格 被引量:1
7
作者 刁生虎 胡乃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96-102,共7页
作为儒家诗性言说的方式之一,讲求"微言大义""一字褒贬"的"春秋笔法"是孔子修《春秋》时所遵循的曲折委婉的写作原则。其中,"微言"本身即寓有隐晦而幽深的内涵,而"大义"经过经学家... 作为儒家诗性言说的方式之一,讲求"微言大义""一字褒贬"的"春秋笔法"是孔子修《春秋》时所遵循的曲折委婉的写作原则。其中,"微言"本身即寓有隐晦而幽深的内涵,而"大义"经过经学家的不断阐发,将其文本内蕴的"正名"思想加以宣扬,这一过程正是《春秋》之隐喻的阐释过程。此外,"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惩恶而劝善"四大义例的运用以及《春秋》"史蕴诗心"的特质,也使得"春秋笔法"呈现出约言示义、暗寓褒贬的隐喻品格,从而成为中国古人所崇尚与遵循的典范。这一问题的探究不仅是建构中国本土隐喻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更对于整合中华文化特色、重构中华文化话语,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笔法 隐喻 微言大义
下载PDF
论中国文明进程中的潜文化形态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洪纪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0-135,共6页
在中国文明进程中,"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原型",充当了沟通人们心态和行为的特殊角色,传达着某种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是这些突显华夏民族心理特征的潜文化意象,成为塑造中国人的... 在中国文明进程中,"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原型",充当了沟通人们心态和行为的特殊角色,传达着某种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是这些突显华夏民族心理特征的潜文化意象,成为塑造中国人的思想空间、人格行为与伦理典范的不尽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明 自然物象 潜文化 儒家思想
下载PDF
论汉大赋的崇高风格 被引量:1
9
作者 柯继红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9-103,共5页
汉大赋具有崇高的风格。这种风格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气势磅礴的铺排运用;繁丽典奥的措辞技术;以及由此而综合生成的结构的堂皇卓越。
关键词 汉大赋 风格 崇高 思想特点 情感特点 铺排 措辞 结构
下载PDF
试论孔子对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整理工作的贡献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光华 王蔚 《商洛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0-95,共6页
开拓文献资料整理工作的先河是孔子除哲学、思想、教育之外,对人类的又一大贡献。他编辑、整理了《周易》、《春秋》等《六经》(《六艺)》,并有科学严谨、"述而不作"、"微言大义"等特点和态度,形成传统特色,对后世... 开拓文献资料整理工作的先河是孔子除哲学、思想、教育之外,对人类的又一大贡献。他编辑、整理了《周易》、《春秋》等《六经》(《六艺)》,并有科学严谨、"述而不作"、"微言大义"等特点和态度,形成传统特色,对后世几千年以至当今影响极深。当然,古今中外学术界对孔子整理《六艺》一说也有置疑、否定等观点,为进行论证,笔者查阅古今中外大量文献资料,参阅了名人大家之观点,认为孔子整理文献资料一说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整理文献资料 《六经》 “择善其从” “微言大义”
下载PDF
海昏侯墓“孔子衣镜”的弟子选配旨趣及相关问题蠡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刚 《地方文化研究》 2019年第5期29-43,共15页
海昏侯墓孔子衣镜中的孔门弟子选配,采取的是五加二的模式。笔者揣测,这可能是一种有意的安排。这种安排,一方面因孔子毕竟不是天子,故而用“世家”规格,以贴近事实;另一方面,总数为七,又不用七人直接相配,既是对其“王者”的认可,同时... 海昏侯墓孔子衣镜中的孔门弟子选配,采取的是五加二的模式。笔者揣测,这可能是一种有意的安排。这种安排,一方面因孔子毕竟不是天子,故而用“世家”规格,以贴近事实;另一方面,总数为七,又不用七人直接相配,既是对其“王者”的认可,同时又是对于“素王”之“素”的一种体认。在早期儒家的弟子排序中,子张、曾子、澹台灭明作为直追“十哲”者,比之其他弟子,应该有着不一样的分量。这三位弟子的进入与编排,有着内在的寓意。这些安排,很可能都与刘贺过去的遭遇有着内在的关联,传达了撰作者的“《春秋》笔法”,与刘贺的际遇和心境相结合,能窥见某些内在的“微言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衣镜 孔门弟子 选配 《春秋》笔法
下载PDF
语义获得的特征理论及其实验研究新进展
12
作者 曹中平 杨秀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特征理论和原形理论是解释词的含义以及获得的两种主要理论。特征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理论,国外有关个体言语获得的大量研究都是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后来一些研究对特征理论提出了质疑,从而推动了语义获得研究。这些质疑... 特征理论和原形理论是解释词的含义以及获得的两种主要理论。特征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理论,国外有关个体言语获得的大量研究都是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后来一些研究对特征理论提出了质疑,从而推动了语义获得研究。这些质疑也使特征理论的一些基本现点陷入了困境。原形理论主要是针对那些与特征理论不相符合的实验事实而提出来的。为此有必要分别从实验事实与理论逻辑两个方面剖析特征理论的困境,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获得 特征理论 原形理论 泛化事实 心理语言学
下载PDF
宋翔凤的孔子素王说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开国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9-22,76,共5页
在清代今文经学从照着说到接着说的转变中,宋翔凤是第一个明确区分微言大义的经学家,他不同于刘逢禄的三科九旨统宗经学,而是以孔子素王说为经学微言的核心。有人说宋翔凤经学微言的核心是性与天道,是不正确的。正是宋翔凤的重视孔子素... 在清代今文经学从照着说到接着说的转变中,宋翔凤是第一个明确区分微言大义的经学家,他不同于刘逢禄的三科九旨统宗经学,而是以孔子素王说为经学微言的核心。有人说宋翔凤经学微言的核心是性与天道,是不正确的。正是宋翔凤的重视孔子素王说,直接开启了廖平、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翔凤 经学 微言 孔子 素王说
下载PDF
董仲舒新儒理论构建过程的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奎良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0-11,18,共3页
董仲舒在汉初黄老之学盛行之时,潜心研究,创立新儒学。董子以社会治理为己任,以《春秋》经为支柱,以阐释"微言大义"为方式,以儒家理论为骨架,广泛吸纳百家学说,坚持儒学"中庸"方法论,构建了适应时局的新儒理论。董... 董仲舒在汉初黄老之学盛行之时,潜心研究,创立新儒学。董子以社会治理为己任,以《春秋》经为支柱,以阐释"微言大义"为方式,以儒家理论为骨架,广泛吸纳百家学说,坚持儒学"中庸"方法论,构建了适应时局的新儒理论。董子构建新儒学的过程对当今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新儒学 《春秋》 微言大义 中庸 文化体系
下载PDF
论崇高的生命意识——蒋孔阳美学阅读札记
15
作者 陆扬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4-170,共7页
新中国的美学从美的定义起步,到定义的热情成为明日黄花而陷入窘境。相比较伯克和康德美学两分美与崇高,中国美学对崇高的关注显得单薄。当代中国正在进入审美过剩的时代,殊有必要呼唤崇高。蒋孔阳把崇高称为"惊奇与痛苦"的美... 新中国的美学从美的定义起步,到定义的热情成为明日黄花而陷入窘境。相比较伯克和康德美学两分美与崇高,中国美学对崇高的关注显得单薄。当代中国正在进入审美过剩的时代,殊有必要呼唤崇高。蒋孔阳把崇高称为"惊奇与痛苦"的美,将之视为被提高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尤其强调人的本质理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这应是凸显了崇高的生命意识。埃德蒙·伯克判定崇高源于痛苦,美源于快感,其论证崇高虽然多举譬自然界例子,但其中语词的崇高一端,多为国内美学家忽略。语词的崇高,说到底还是生命体验的表征,诚如伯克所言,以语词的力量来摹写崇高,可以较之自然事物更胜一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 蒋孔阳 伯克 语词
下载PDF
接受理论视角下的《读者》人性因子透析
16
作者 景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通过对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读者》的分析,探究了人性至上的"真善美主义"的传播策略,发现从90年代初开始,植根于接受理论的《读者》双向循环传播策略一直为其制胜法宝。《读者》"文化连续体"的内核在经济异化的... 通过对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读者》的分析,探究了人性至上的"真善美主义"的传播策略,发现从90年代初开始,植根于接受理论的《读者》双向循环传播策略一直为其制胜法宝。《读者》"文化连续体"的内核在经济异化的侵袭下,依然通过对传统的固化达成从接受到消费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善美主义” 接受理论 消费社会 经济内核
下载PDF
《春秋》的“大义”与“微言”
17
作者 姜广辉 秦行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5,共10页
春秋时代,诸侯争霸,“霸”即“伯”,即争当“诸侯长”。历史上,虽有孟子等儒者对春秋史事评价过低,但孔子作《春秋》记载春秋大事,对齐桓公、晋文公主盟之事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并从这段历史中发现政治智慧与思想之光,以“大义”和... 春秋时代,诸侯争霸,“霸”即“伯”,即争当“诸侯长”。历史上,虽有孟子等儒者对春秋史事评价过低,但孔子作《春秋》记载春秋大事,对齐桓公、晋文公主盟之事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并从这段历史中发现政治智慧与思想之光,以“大义”和“微言”形式总结其中的经验。“大义”主要有“尊王”“尊周”,反分裂;“选贤与能”,天下为公;天下治理,“会盟”共商;倡仁道,鄙诈力等。“微言”主要有“大一统”;“通三统”;“张三世”;新“夷夏”观等。《春秋》“大义”和“微言”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和价值,可以进行现代性阐发与转化政治上,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推举贤能理政;文化上,促进文明交流与民族融合,维护文明延续发展与民族团结等,这些在当代都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春秋》 大义 微言
下载PDF
论熊十力新闻思想
18
作者 施欣 牛亚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2-66,共5页
熊十力对清末民初的报刊乱象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他剀切指出报刊丧失责任感、使命感与道德感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他倡言报刊:应担负起监督政府、引导国民的重任;宣扬和传播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公允的"道德"标准... 熊十力对清末民初的报刊乱象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他剀切指出报刊丧失责任感、使命感与道德感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他倡言报刊:应担负起监督政府、引导国民的重任;宣扬和传播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公允的"道德"标准;秉持"春秋笔法"进行言论与评价;坚持独立自主、不偏不倚、无党无派、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新闻思想 国民喉舌 春秋笔法 是非观念 道德标准
下载PDF
陶渊明《述酒》笺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小军 《铜仁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21,共17页
笺证《述酒》全诗,逐字逐句加以解释,包括训诂、古典、今典(东晋当代史)、时事。《述酒》历代注释,如汤汉、黄文焕、逯钦立等注释之创发,皆加以援引;其非是之处,必要者亦加以援引,以资讨论。主要之成绩,在于"重离"二句、"... 笺证《述酒》全诗,逐字逐句加以解释,包括训诂、古典、今典(东晋当代史)、时事。《述酒》历代注释,如汤汉、黄文焕、逯钦立等注释之创发,皆加以援引;其非是之处,必要者亦加以援引,以资讨论。主要之成绩,在于"重离"二句、"流泪"二句、"诸梁"二句、"山阳"二句、"安乐"句、"王子"以下八句之解释,发前人所未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述酒》 微言诗 刘裕篡弑 天理
下载PDF
巴金晚年散文和“春秋笔法”
20
作者 姚春树 江震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6,共5页
巴金晚年散文自觉继承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春秋笔法”。主要是 :大胆无畏的“实录”原则 ;一字褒贬、扬善惩恶的“诛心之论” ;隐微曲折而意蕴深长的“微言大义”。
关键词 巴金晚年散文 “春秋笔法” 继承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