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ing Sentence Sense
1
作者 霍鑫红 商洋 《海外英语》 2018年第6期212-213,共2页
There is a big problem in understanding long sentences which are complex and complicated in English for many people.The desire seems obvious that people have difficulties using a complete sentence. So this paper is to... There is a big problem in understanding long sentences which are complex and complicated in English for many people.The desire seems obvious that people have difficulties using a complete sentence. So this paper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mentionedby developing sentence sense and a chart with much he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ence sense finite verbs non-finite verbs CHART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on the Arabic Sentence Structure:Electronic Journalism as a Model
2
作者 Yahya Ababneh Rafat MAl Rousa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20年第1期18-27,共10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on the Arabic language.Specifically,it attempts to study how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uxiliary verbs influences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the Arabi...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on the Arabic language.Specifically,it attempts to study how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uxiliary verbs influences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the Arabic sentence and how the English predicating structure affects that of Arabic.This study is qualitative in nature.The data of this study were based on the language of electronic journalism in Jordan as a model.A sample from two popular news agencies in the Jordanian electronic media was chosen.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uxiliary verbs has influenced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the Arabic sentence.Particularly,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English auxiliary verb on Arabic caused the passive form to die out from the actual use of the Arabic language.The study also reveals a change in the predicating structure of the Arabic sentence.Moreover,the study shows a change in the deictic indication of some of the demonstratives used in Arabic sentenc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 English auxiliary verbS ARABIC sentence ELECTRONIC media
下载PDF
Boundedness and Sentence Completion
3
作者 Changyin Zhou Lingli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9期142-146,共5页
关键词 有界性 句子 无界
下载PDF
事件整合视域下的对外汉语连动句教学
4
作者 赵旭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连动句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论的匮乏与滞后是制约连动句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因素。理论语法的新近研究表明,连动句用来表达一个由若干子事件整合而成的宏事件,在事件类型上有别于复句等相近表达。事件整合视域为连动句的... 连动句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论的匮乏与滞后是制约连动句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因素。理论语法的新近研究表明,连动句用来表达一个由若干子事件整合而成的宏事件,在事件类型上有别于复句等相近表达。事件整合视域为连动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新路径,并展现出广泛价值。语义上,有助于说明连动句的句式语义;认知上,有助于揭示连动句形成的认知基础;语法上,有助于保障连动句输出的合法性;语用上,有助于阐明连动句的交际功能和表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整合 连动句 对外汉语教学
下载PDF
论先秦汉语“(唯)N是V”句之为简式系词句——用系词“是”新释“唯命是听、上帝是依”等古语及看圆解力
5
作者 刘霖映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0-58,共9页
关于先秦时期广泛存在的NV具有宾动关系的“(唯)N是V”式句子(如唯命是听、上帝是依等,异于NV具有主谓关系的个别句子),对“是”字的三种现存解释皆说不通。《逸周书·度训》及孟子都把此式理解为“(唯)N是甲(之)所V”(尾辞是“所V... 关于先秦时期广泛存在的NV具有宾动关系的“(唯)N是V”式句子(如唯命是听、上帝是依等,异于NV具有主谓关系的个别句子),对“是”字的三种现存解释皆说不通。《逸周书·度训》及孟子都把此式理解为“(唯)N是甲(之)所V”(尾辞是“所V”乃“所V者”的简言,是名词性结构的缩写,是语法名词),乃直接证据(有4个用句且孟子的解释具有范式地位又影响大,胜过一批普通语例),其“是”字乃系词。系词论使这类语句精简高雅。孟子、荀子把此式的“是”换作“为”且此“为”系词,乃间接证据。关系:唯命是听(或从)、唯命所听、唯命之从,统一于“唯命是甲(之)所听”,听指听从;极简式乃“唯命”:皆系词句,有的隐了是字;式异则语力异乃至重点亦异,不可替换。“唯”式的简明语义分只有(只VN)、只要(切切VN),唯命是听因语境异义。而且,系词论所遇一批看似反例者都可圆通破解。王力们的旧释据近似语形而粗训而误解。走出重重迷雾会大规模扩展系词是在先秦的存在数量,证明它是常用系词,这就否定了1898年《马氏文通》以来、以王力教科书为代表的怪诞观点(西洋语法学误解了高度精简的古文);先秦汉语(口语和文言文)的基础思维层次并非低于广用系词“是”的阶段,而是在超越之。“S”似为原始汉欧语(即大亚欧语系之共祖)的系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V 系词 系词“是”
下载PDF
日语因果复句中的不定形分析
6
作者 唐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9期23-26,共4页
该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定形概念在解释日语因果复句中特殊时间关系时的有效性,即是否可以应用到特殊时间关系的分析之中。“不定形(non-finites)”是印欧语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不带有时态等曲折变化的动词形态,仅把动词所表达的动作作为... 该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定形概念在解释日语因果复句中特殊时间关系时的有效性,即是否可以应用到特殊时间关系的分析之中。“不定形(non-finites)”是印欧语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不带有时态等曲折变化的动词形态,仅把动词所表达的动作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是一个超越了动词时体体系的概念。日语中虽不存在严格意义上不定形的概念,但是复句中从句的特殊ル形如果用不定形来解释,将可获得有效解释。该研究通过对不定形概念用于解释复合句中时体特殊现象的有效性进行探讨,考察英语动词概念是否适用于日语,如果适用,具有哪些特征和条件,最后确认在从句中不定形形式和功能的实际情况。经过分析得知,在解释因果复句中特殊时间关系时不定法的概念比不定形的概念更加合理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复合关系句 不定形 不定法 时体体系 特殊时间关系
下载PDF
从情态动词到饰句副词——“敢”之“凡”义探源
7
作者 姜南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以往研究多将“敢”有“凡”义视为汉文佛典特有的语言现象,排除在“敢”的各类情态用法之外。本文基于汉译佛经中“敢”发生词义突变的年代和地域及其出现的句式语境,结合原典语言和汉语方言材料,初步推断这类“敢”并非昙花一现,来去... 以往研究多将“敢”有“凡”义视为汉文佛典特有的语言现象,排除在“敢”的各类情态用法之外。本文基于汉译佛经中“敢”发生词义突变的年代和地域及其出现的句式语境,结合原典语言和汉语方言材料,初步推断这类“敢”并非昙花一现,来去无踪影,而是作为一个外来词,在汉语语境下改头换面,遵循从情态动词到饰句副词的演变路径,被重新分析为表确认的语气副词,并在以晋语为代表的北方汉语中保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称量化词“敢” 情态动词 饰句副词
下载PDF
构式互动视角下重动句中动宾结构的界面互动研究
8
作者 武仲波 王馥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3-89,97,共8页
在句法语义界面互动视角下,探究汉语重动句中动宾结构的界面互动特征及其在意义构建中的功能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宾语的认知功能。研究发现,重动句中的动宾结构多是惯用词或离合词充当,在语义上多表达抽象性、类属性事件概念,充当... 在句法语义界面互动视角下,探究汉语重动句中动宾结构的界面互动特征及其在意义构建中的功能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宾语的认知功能。研究发现,重动句中的动宾结构多是惯用词或离合词充当,在语义上多表达抽象性、类属性事件概念,充当话题成分。重动句中的宾语O通常是无指性的,个体化程度低、排斥实指,在功能上是给所述动词的含义增添“具体说明”,发挥了范围限定和概念激活的作用。重动句在动宾结构和宾语上的特征体现了认知经济性原则对语言使用的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互动 重动句 动宾结构 界面互动
下载PDF
论藏语传统文法中能所关系理论深化的发展过程
9
作者 根棍 邓戈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3年第2期43-53,共11页
本文就藏语语法中“能所关系”的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包括“能所”术语的产生、在不同阶段的语法研究中提出过哪些发展性的概念及其解读和阐释、最后如何达到理论上的成形和完善等。首先,藏语语法中“能”与“所”的术语最早出现... 本文就藏语语法中“能所关系”的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包括“能所”术语的产生、在不同阶段的语法研究中提出过哪些发展性的概念及其解读和阐释、最后如何达到理论上的成形和完善等。首先,藏语语法中“能”与“所”的术语最早出现在吞米所著《音势论》,根据藏文属印度文字系的渊源关系及相关梵语语法对藏文文法的影响,推断出吞米在《音势论》中提出的“能”与“所”一定程度上沿用了梵文文法的术语,由于语言类型的不同,其概念在梵藏语言中并不对等,各有套路。其次,历代藏语语法学家们对《音势论》提到的“能”与“所”的概念进行了发展性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公元十三世纪至十五世纪,代表语法学家有萨迦班智达、卫巴罗萨、夏鲁译师等,他们从动词的与我方及他方的关系上初步探讨了能所概念。第二阶段为公元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代表语法学家有南木林班智达、扎德仁青顿珠等,他们从动词与主谓宾的关系上解读了能所概念,同时也发展了不少专业术语,丰富了语法学的内容。第三阶段为公元十八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代表语法学家有司都班钦、欧曲·达玛巴扎、噶来·冲益等,他们从动词的时态、及物不及物与主谓宾的关系上展开了能所概念的细化研究,至此,藏语语法中的“能所”理论基本成形。最后,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一世纪初,为藏语语法“能所”理论的完善和成型阶段。主要代表有毛尔盖·桑木旦、马进武、格桑局冕等现代语法学家,他们从动词的时态、语态等范畴与句子成分的关系上深度挖掘了能所概念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全面构建了关于藏语传统文法中有关“能所”关系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文法 能所关系 动词范畴 句子成分
下载PDF
北魏汉语连动句的时代特征和共时差异
10
作者 萧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9-38,共10页
文章选取了北魏汉语代表性文献中的连动句,分别从其中联结词、动词、句式组合、音节搭配等方面分析其使用状况,并与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中连动句进行比较,认为北魏汉语连动句体现出中古汉语的特征,如不使用联结词语的连动句逐渐占有优势... 文章选取了北魏汉语代表性文献中的连动句,分别从其中联结词、动词、句式组合、音节搭配等方面分析其使用状况,并与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中连动句进行比较,认为北魏汉语连动句体现出中古汉语的特征,如不使用联结词语的连动句逐渐占有优势,连动句的动词语义类型符合南北朝时期特点。北魏汉语连动句随着语料文体和作者生活地域的不同显示出一定的共时差异,特别是宗教文献的特点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连动句 中古汉语 宗教文献
下载PDF
“被”的语法属性及事件投射特征--基于《朱子语类》中的特殊“被”字句
11
作者 岳莉红 《现代语文》 2023年第5期46-52,共7页
“被”字句中“被”的语法属性历来有很大争议,近代汉语特殊“被”字句的事实考察支持动词说。动词“被”在句法上不断扩容,它所管辖的成分在历时上经历了不断泛化的过程:名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小句—复句形式。“被”... “被”字句中“被”的语法属性历来有很大争议,近代汉语特殊“被”字句的事实考察支持动词说。动词“被”在句法上不断扩容,它所管辖的成分在历时上经历了不断泛化的过程:名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小句—复句形式。“被”在语义上表示“遭受/经历”义,主语在语义角色上表现为历事和受影响者,其后所带的是一个事件。及物动词被动句和非及物动词被动句在事件投射上的差异体现在:前者不仅投射结果状态,同时在投射中编码了事件的动态过程,强调结果与过程之间的“遭受”关系;后者所表达的事件则是直接投射内论元的结果状态,凸显的是事件引起的结果和特征,“遭受”的动态过程隐藏在词汇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字句 《朱子语类》 动词说 事件投射 近代汉语
下载PDF
基于对应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情态动词“要”的德译研究
12
作者 王是 徐凡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1期45-49,共5页
汉语情态动词“要”是现代汉语词频最高的情态动词,在政治文献中十分常见。为了向汉语政治文献德语翻译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参考,该文自建2019—2023《政府工作报告》汉德对应语料库,通过检索和统计,证实汉语情态动词“要”在近5年《政府... 汉语情态动词“要”是现代汉语词频最高的情态动词,在政治文献中十分常见。为了向汉语政治文献德语翻译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参考,该文自建2019—2023《政府工作报告》汉德对应语料库,通过检索和统计,证实汉语情态动词“要”在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仍是最常用的情态动词,发现译者使用显化的翻译策略,将“要”翻译为sollen,müssen,es gilt等十余种不同的德语情态动词和结构,其中,情态动词sollen和müssen的占比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此外,该文还考察了译者在“要”的德译工作中落实显化策略的规律,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字句 情态动词 《政府工作报告》 政治文献翻译 汉德翻译 对应语料库
下载PDF
动词隐含因果性对代词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燕 舒华 +1 位作者 周晓林 郑先隽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1,70,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了在汉语句子理解中动词隐含因果性对代词指认的影响。在实验一中 ,被试进行自定步速的阅读 ,结果发现当动词隐含因果性和句中代词实际所指一致时阅读时间较短 ,不一致时阅读时间较长。实验二采用眼动技术 ,句中两个参与者性... 本研究探讨了在汉语句子理解中动词隐含因果性对代词指认的影响。在实验一中 ,被试进行自定步速的阅读 ,结果发现当动词隐含因果性和句中代词实际所指一致时阅读时间较短 ,不一致时阅读时间较长。实验二采用眼动技术 ,句中两个参与者性别不同 ,代词上提供性别线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 代词 动词 对代 被试 汉语句子 所指 阅读时间 步速 实际
下载PDF
交易类四价动词及汉语谓词配价的分类系统 被引量:24
14
作者 鲁川 缑瑞隆 刘钦荣 《汉语学习》 2000年第6期7-17,共11页
本文第一部分讨论谓词配价研究的几个问题 ,指出谓词配价是以语义为基础的句法范畴 ,谓词配价作为静态研究应该排除语用的影响。第二部分讨论谓词配价的确定 ,提出了确定谓词配价的易于操作的基干句模 ,区别了真配价和准配价 ,饱和价和... 本文第一部分讨论谓词配价研究的几个问题 ,指出谓词配价是以语义为基础的句法范畴 ,谓词配价作为静态研究应该排除语用的影响。第二部分讨论谓词配价的确定 ,提出了确定谓词配价的易于操作的基干句模 ,区别了真配价和准配价 ,饱和价和非饱和价。第三部分不囿于动词的最高配价是三价的成说 ,指出“交易”类动词有四个配价成分 (买主、卖主、价格、商品 ) ,论证了“交易”类动词是四价。第四部分介绍了以常用谓词为语料的谓词配价分类系统 ,谓词配价分为 6“种”87“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价动词 基干句模 分类系统
下载PDF
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杨洁 张亚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8-294,共7页
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是指个体产生一个句子时,倾向于重复使用刚刚加工过的句法结构。研究发现:(1)句法启动不能简单用词汇、题元或韵律等因素来解释;(2)启动句和目标句动词、题元角色数目以及顺序是否一致,影响句法启动;(3)层级结构和... 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是指个体产生一个句子时,倾向于重复使用刚刚加工过的句法结构。研究发现:(1)句法启动不能简单用词汇、题元或韵律等因素来解释;(2)启动句和目标句动词、题元角色数目以及顺序是否一致,影响句法启动;(3)层级结构和线性结构具有心理现实性;(4)存在说和写之间以及从理解到产生的跨通道句法启动。这些发现促使研究者提出了新的句子产生理论,如句法启动模型和动词句法表征模型。论文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启动 句子产生 句法袁征 动词 题元角色
下载PDF
虚义动词的完句功能及特点——以“进行”为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姜自霞 丁崇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8,共6页
本文从留学生的偏误语例出发,以"进行"为例指出虚义动词也是一种完句成分。"进行"的完句原理是:不自足句中的词语缺少能够激活其语法属性的形态特征,"进行"可以激活其后名动词的名词性,从而使句子自足。&... 本文从留学生的偏误语例出发,以"进行"为例指出虚义动词也是一种完句成分。"进行"的完句原理是:不自足句中的词语缺少能够激活其语法属性的形态特征,"进行"可以激活其后名动词的名词性,从而使句子自足。"进行"的完句功能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其后的词语必须是双音节词语,多指称"教卫科研"或"行政管理"等抽象活动;二是与其他完句手段相比较,添加"进行"后句子体现特殊的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义动词 “进行” 完旬 名动词
下载PDF
中文CCG树库的构建 被引量:12
17
作者 宋彦 黄昌宁 揭春雨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21,共7页
组合范畴语法(CCG)是一种类型驱动的语法,可以高度词例化(lexicalized)并兼顾句法和一定程度上语义的表达,可为深层次的文本分析提供有效支持。将CCG应用于真实文本分析需要编制大规模的词库,为了避免为此付出的昂贵人力和资源,一个经... 组合范畴语法(CCG)是一种类型驱动的语法,可以高度词例化(lexicalized)并兼顾句法和一定程度上语义的表达,可为深层次的文本分析提供有效支持。将CCG应用于真实文本分析需要编制大规模的词库,为了避免为此付出的昂贵人力和资源,一个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利用现有短语句法树库来自动生成CCG树库。该文提出在清华中文树库的基础上自动生成CCG树库的方法,在预定义的中文句型和基于清华树库的动词子范畴框架的支持下,通过标准转换算法,得到一个包含32 737句、超过35万词次的中文CCG树库。该树库通过手工和自动评价验证,又与已有文献所报告的多语种CCG树库构建工作比较,均证明该文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范畴语法 树库 中文句型 动词子范畴框架
下载PDF
基于特征结构的汉语连动句语义标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波 姬东鸿 吕晨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66,74,共8页
对汉语特殊句型的语义分析是当前中文信息处理的难点之一。现有的传统语义分析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的反映汉语中各个词语或成分之间的语义关联。该文以汉语连动句为例,提出了基于特征结构模型的语义标注方法,探讨了连动句的语义... 对汉语特殊句型的语义分析是当前中文信息处理的难点之一。现有的传统语义分析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的反映汉语中各个词语或成分之间的语义关联。该文以汉语连动句为例,提出了基于特征结构模型的语义标注方法,探讨了连动句的语义标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个大规模的汉语语义资源。结果表明,特征结构模型能够对连动句中的主语与多个谓语动词、多个宾语之间的复杂语义关系进行全面准确的描述,为面向汉语的自然语言处理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语义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结构 连动句 语义标注 语义资源
下载PDF
英语与汉语的被动含义 被引量:15
19
作者 隗雪燕 王雷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8-23,共6页
本文从英语与汉语的被动句的使用情况与原因、表现英语被动含义的各种形式、表现汉语被动含义的各种形式以及英语与汉语的被动含义的比照四个方面 ,详细地讨论了英。
关键词 被动含义 被动语态 被动句 主动语态 动词
下载PDF
动词隐含因果性和重读对代词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申敏 杨玉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7-506,共10页
采用听觉动窗法和跨通道探测技术,设计3个实验考察了汉语口语句子理解中,动词隐含因果性和重读对代词加工的影响及其时间进程。实验1中自变量为动词类型和韵律特征;实验2、3中增加探测词类型变量。结果发现:动词隐含因果性影响代词的指... 采用听觉动窗法和跨通道探测技术,设计3个实验考察了汉语口语句子理解中,动词隐含因果性和重读对代词加工的影响及其时间进程。实验1中自变量为动词类型和韵律特征;实验2、3中增加探测词类型变量。结果发现:动词隐含因果性影响代词的指认方向;当代词不重读时,动词隐含因果性在遇到代词后立即影响代词可能先行词的激活水平。代词重读影响“因为”分句的阅读时间,且在代词后立即影响主语型动词语句中代词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句子理解 动词隐含因果性 重读 代词解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