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mpathy Theory: New development in Optimality Theory
1
作者 Zuo Yan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sympathy THEORY Optimality THEORY PHONOLOGICAL OPACITY SYMPATHETIC candidate
下载PDF
Nurses towards End-of-Life Situations: Sympathy vs. Empathy
2
作者 Jefferson Garcia Guerrero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9年第3期278-293,共16页
Background: Nurses providing end-of-life ca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viding support to both the patient and his/her family during one of their most difficult time. Patients in this stage do not only require phys... Background: Nurses providing end-of-life ca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viding support to both the patient and his/her family during one of their most difficult time. Patients in this stage do not only require physical care but emotional support as well. Aside from being a care provider, nurses should be able to utilize their knowledge in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in order for the patients and his/her family members to verbalize their feelings and concerns.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whether nurses project sympathy or empathy while providing end-of-life care. It also aims to determine their lived experiences while proving care at this stage. Methodology: This study utilized the mixed convergent parallel design wherein both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were employed. Result and Discussion: A factor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12 items with maximum likelihood extraction method and oblique (Promax) rotation method. The Kaiser-Meyer-Olkin (KMO) measure verified the sampling adequacy for the analysis, KMO = 0.792 (“meritorious” according to Kaiser (1974)).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χ2 (66) = 1007.294, p α = 0.881, sympathy α = 0.804, and cognitive empathy α = 0.728). Correlations among the factors were r = 0.315 for affective empathy and sympathy, r = 0.295 for sympathy and cognitive empathy, and r = 0.356 for affective empathy and cognitive empathy. Emergent key themes and subthemes are based on participants’ responses. The key themes are heart-touching moments of nurses in providing end-of-life care, challenges encountered by nurses in providing end-of-life care and adaptive strategies used by nurses to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in providing end-of-life care. Conclusion: Most nurses during end-of-life care express affective empathy, followed by sympathy and lastly cognitive empathy. Nurses are encouraged to show and practice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empathy rather than using sympathy in caring patient and dealing with family member in the end-of-life situations. Despite the challenges that nurses faced, they are able to provide quality care by utilizing several adaptive strategies such as listening and understanding, showing empathy, providing holistic care, being spiritual and being aware of the role as careg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mpathy EMPATHY END-OF-LIFE CARE CHALLENGES Adaptive Strategies
下载PDF
When Veils are Lifted, Shift Perspectives: George Eliot’s and Santiago Ramón y Cajal’s Remedy for the Lack of Sympathy
3
作者 金紫琪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4期219-220,共2页
This essay will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ays George Eliot’s protagonist,Latimer,and Cajal’s protagonist,Juan Fernández,handle the extraordinary visions they are given.In“The Lifted Veil”by Geo... This essay will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ays George Eliot’s protagonist,Latimer,and Cajal’s protagonist,Juan Fernández,handle the extraordinary visions they are given.In“The Lifted Veil”by George Eliot,Latimer acquires a gift of clairvoyance,which enables him to see others’thoughts.Similarly,in“The Corrected Pessimist,”a novella in Cajal’s story collection—Vacation Stories,Juan acquires microscopic eyes,which enable him to lift the veil of reality and in turn that of the human mind.While Juan learns to zoom in on the beauty of the human mind and to use his appreciation of its beauty to understand its flaws,Latimer excessively zooms in on the dark side of the human mind and fails to sympathize with others.In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Latimer and Juan employ their microscopic visions,this essay aims to prove that Eliot and Cajal,though through contrasting ways,both highlight how important is shifting perspectives to cultivate one’s sym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copic vision “The Lifted Veil” VACATION Stories ZOOMING in and ZOOMING out ethics of sympathy George ELIOT
下载PDF
论陈寅恪“了解之同情”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和限度
4
作者 徐楠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5期4-15,125,共13页
将陈寅恪“了解之同情”说合理应用于文学批评,有益于以“考据”与“移情”兼重的姿态,正视文学现象的历史性品格、开显文学批评应有之“作者”视角,为思考“文本含义”的特征、思考文学评价的多元可能提供有益启示。该说在文学批评中... 将陈寅恪“了解之同情”说合理应用于文学批评,有益于以“考据”与“移情”兼重的姿态,正视文学现象的历史性品格、开显文学批评应有之“作者”视角,为思考“文本含义”的特征、思考文学评价的多元可能提供有益启示。该说在文学批评中的限度主要表现为:泥于历史主义思维模式,窄化有关创作真相的诠释空间;执着于还原创作真相,对文学现象其他要素关注不够;在衡量文学批评的水准时,时常体现出“作者中心主义”立场,部分结论有独断之嫌。进入文学批评的“了解之同情”,应保持对文学现象“审美性”的合理理解,在关注作者问题的同时,形成对单一批评视角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解之同情 文学批评 意义 限度
下载PDF
基于几种主要的道德哲学对尼采幸福观的审视
5
作者 包向飞 许一诺 《德国哲学》 2024年第1期119-134,270,共17页
学界对尼采幸福观的既有研究并不充分。鉴于尼采的文本具有高度的批判性和互文性,对尼采幸福观的考察宜在和其他幸福观的比较中进行。尼采批驳把幸福建基于理性的西方传统,据此,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沉思和康德的意志自律都不是最高的德行... 学界对尼采幸福观的既有研究并不充分。鉴于尼采的文本具有高度的批判性和互文性,对尼采幸福观的考察宜在和其他幸福观的比较中进行。尼采批驳把幸福建基于理性的西方传统,据此,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沉思和康德的意志自律都不是最高的德行。叔本华把仁爱归于同情,而尼采弃绝同情,因为它削弱人的生命力,据此尼采也反对功利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通达尼采式的幸福,斯多葛式的冷静并不是适合的道路,因为尼采欣赏“迷醉”的力量。尼采式的幸福肯定生命,但不受传统美德的指导和矫正。它更接近本真的快乐,但并不安宁,它可以和矛盾与斗争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幸福 理性 同情 功利主义
下载PDF
教学共鸣的内涵、发生机制与促成策略
6
作者 赵明洁 李如密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7,共12页
教学共鸣是师生精神交往的一种主体间思想和感情默契、和谐的互动过程及其所达成的完满状态。该概念既揭示了师生作为平等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感知和理解,又为基于差异和不确定性的彼此回应进行了合理注解。教学共鸣的发生需要知觉... 教学共鸣是师生精神交往的一种主体间思想和感情默契、和谐的互动过程及其所达成的完满状态。该概念既揭示了师生作为平等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感知和理解,又为基于差异和不确定性的彼此回应进行了合理注解。教学共鸣的发生需要知觉、同感和回应三种主体性活动的协同配合:具身性的知觉是教学共鸣发生的前提;自发性的同感是教学共鸣发生的关键;持续性的回应是教学共鸣发生的保障。由此,根据知觉、同感与回应三种主体性活动的特点给出促成教学共鸣从理想转化为课堂实践中真实发生的三种策略:保留教学张力,利用反差与暗示推动情绪起伏的知觉策略;自发转换视角,从类比关联中寻找共鸣点的同感策略;彼此吸纳转化,在相呼相应中实现视域融合的回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共鸣 知觉 同感 回应
下载PDF
信誉与礼节:青年志愿服务的同情理论逻辑与治理路径
7
作者 贾飞祥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4-24,共11页
青年志愿者从事着多元、复杂、冲突的情感工作,同情水平是克服工作倦怠、保持志愿服务热情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同情理论分析青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在情感维度上陷入的困境,探索两者内隐的规则和逻辑。同情是志愿服务的基础情感,志愿服... 青年志愿者从事着多元、复杂、冲突的情感工作,同情水平是克服工作倦怠、保持志愿服务热情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同情理论分析青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在情感维度上陷入的困境,探索两者内隐的规则和逻辑。同情是志愿服务的基础情感,志愿服务是有“组织”的同情行为,也是“同情信誉”的实践,志愿服务遵循同情“忠实、有限、开放、互惠”的基本礼节。青年志愿服务的情感治理可以在微观层面唤醒志愿者的同情之心,消解志愿者的负面情绪;在中观层面储存志愿者的正向经历,优化志愿队伍的结构;在宏观层面制定志愿服务的“礼节”清单,加强社会互惠激励,给予青年志愿者足够的情感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志愿服务 同情信誉 同情礼节 情感治理
下载PDF
品牌不幸事件影响消费者产品购买意愿的双刃剑效应及机制
8
作者 刘浩 《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8,共8页
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品牌发生不幸事件,例如华为被打压事件、地震导致丰田生产线停产等。已有的品牌不幸事件研究鲜有深度探究和解答品牌不幸事件如何影响消费者产品购买意愿这一问题。通过考察不同类型的品牌不幸事件是否影响、如... 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品牌发生不幸事件,例如华为被打压事件、地震导致丰田生产线停产等。已有的品牌不幸事件研究鲜有深度探究和解答品牌不幸事件如何影响消费者产品购买意愿这一问题。通过考察不同类型的品牌不幸事件是否影响、如何影响及何时影响消费者的产品购买意愿,发现不同类型的品牌不幸事件对消费者的产品购买会产生双刃剑效应。具体而言,与中性条件相比,品牌非自然不幸事件会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意愿,因为这激起了消费者的同情;然而,品牌自然不幸事件会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意愿,因为这让消费者感知到该品牌的能力较弱。上述双刃剑效应受到品牌所属消费者群体(内群体vs.外群体)的边界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不幸事件 产品购买意愿 双刃剑效应 同情 能力
下载PDF
1931年朱淑德自杀案的社会舆情与司法审判
9
作者 张杭杭 《巢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民国时期因恋爱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于济南的朱淑德自杀案,本为一起普通的恋爱悲剧,但在时代背景、媒体和人为因素的多重作用下,吸引了公众广泛的情感参与,进而催生公众同情。被激起的公众同情如同一把利刃,经常能... 民国时期因恋爱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于济南的朱淑德自杀案,本为一起普通的恋爱悲剧,但在时代背景、媒体和人为因素的多重作用下,吸引了公众广泛的情感参与,进而催生公众同情。被激起的公众同情如同一把利刃,经常能唤起对社会政治秩序的有力批评,展现出强大的社会批判性。然而,公众情感有时并非理性,极易为人操纵用来挑战法律制度的权威,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淑德自杀案 媒体炒作 情感动员 公众同情 司法审判
下载PDF
美国妇女运动海报认同话语的视觉修辞研究
10
作者 刘才玉 朱文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31-239,共9页
目的通过对妇女运动海报的认同话语与视觉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总结海报建构认同观的方式和其所呈现的视觉修辞特征。方法以芝加哥女性平面设计团体为例,从视觉修辞的维度出发,探讨女性组织在海报中建构认同话语时使用的视觉策略和修辞手... 目的通过对妇女运动海报的认同话语与视觉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总结海报建构认同观的方式和其所呈现的视觉修辞特征。方法以芝加哥女性平面设计团体为例,从视觉修辞的维度出发,探讨女性组织在海报中建构认同话语时使用的视觉策略和修辞手法。结果团体在海报设计的过程借用视觉隐喻凸显敌对关系构建对立认同,使用视觉转喻再现女性困境建构同情认同,运用视觉隐转喻重构女神形象体现运动的正义性建构象征认同。结论女性组织用海报宣传女性主义思想、传播运动的信息、扩大运动的影响范围。她们运用视觉修辞建构与观者之间的沟通桥梁,让观者认同海报内容的同时也对妇女运动产生认同,为运动赢得社会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运动 视觉隐喻 视觉转喻 对立认同 同情认同 无意识认同
下载PDF
“艺术生活”与“同情”:宗白华艺术人生观的建构中心及路径
11
作者 李祎罡 《美育学刊》 2024年第6期72-81,共10页
“艺术人生观”与“同情”是宗白华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命题与概念,随着其思想理论的推进,“同情”逐渐成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并在建构艺术人生观中具有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宗白华以“同情”为中心,分别从艺术人格、人生态... “艺术人生观”与“同情”是宗白华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命题与概念,随着其思想理论的推进,“同情”逐渐成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并在建构艺术人生观中具有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宗白华以“同情”为中心,分别从艺术人格、人生态度、审美境界三个层面,以艺术人生观为主旨进行建构。“同情”推动了艺术人格从“小己”到“大我”的塑造;形成了“悲剧”“幽默”两种人生态度;创构出“身入化境”的审美境界。宗白华的同情观与艺术人生观之间的张力互构关系,不仅在其美学思想理论中具有突出地位,同时作为宗白华生命践履的信念,也为中华美学精神从学理向实践的推进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同情 艺术人生观 艺术人格 人生态度 审美境界
下载PDF
共情与同情:词源、概念和测量 被引量:53
12
作者 颜志强 苏金龙 苏彦捷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3-440,共8页
作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共情一直是社会认知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对共情原本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逐渐变得模糊,具体表现为共情与同情术语的混用。事实上,与共情不同,同情的历史更加悠久,例如孟子提出的恻... 作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共情一直是社会认知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对共情原本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逐渐变得模糊,具体表现为共情与同情术语的混用。事实上,与共情不同,同情的历史更加悠久,例如孟子提出的恻隐之心和休谟提出的同情说。为了辨析共情与同情的概念和内涵,以及阐述现有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从词源、概念和测量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期望进一步规范相关术语的使用,进而为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同情 词源 概念 测量
下载PDF
促进幼儿同情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丽珠 辛晓莲 胡金生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22,共3页
本研究根据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培养幼儿同情心的教育活动,结果表明教育活动促进了幼儿同情心的发展;中班是幼儿同情心培养的关键年龄。
关键词 同情心 幼儿园 幼儿教育 教育实验研究 情绪体验 年龄特征
下载PDF
幼儿同情心发展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映虹 李幼穗 周坤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1-33,共3页
从同情心的心理结构出发,结合幼儿同情心发展特点,本研究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对天津市两所幼儿园203名幼儿同情心的发展进行了心理干预。结果表明:为期12周的干预活动有效促进了幼儿同情体验和同情行为的发展,但对幼儿同情理解能力的发展... 从同情心的心理结构出发,结合幼儿同情心发展特点,本研究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对天津市两所幼儿园203名幼儿同情心的发展进行了心理干预。结果表明:为期12周的干预活动有效促进了幼儿同情体验和同情行为的发展,但对幼儿同情理解能力的发展却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大班是培养幼儿同情心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社会性教育 幼儿同情心的发展 幼儿同情心的培养
下载PDF
组织中的关爱:概念界定、结果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超平 喻晓 仲理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2-833,共12页
关爱就是注意到他人痛苦,经过对当前情况评估之后,对他人痛苦产生共情感受,最终采取行动帮助他人脱离困境的过程。目前,关爱已经成为积极组织行为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爱的测量主要有4种方法:行为编码、量表、自我报告和定性评估。关爱... 关爱就是注意到他人痛苦,经过对当前情况评估之后,对他人痛苦产生共情感受,最终采取行动帮助他人脱离困境的过程。目前,关爱已经成为积极组织行为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爱的测量主要有4种方法:行为编码、量表、自我报告和定性评估。关爱对积极情绪、焦虑、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离职意向、组织合作能力等有积极的影响。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质量、组织文化、组织领导者与制度化的组织关爱措施对关爱具有预测作用。未来关于关爱的研究需加强对结构测量、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关爱 共情 同情 怜悯
下载PDF
对由不同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的区别性反应及中介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蔡华俭 伍秋萍 邓赐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63,共10页
研究探讨了中国大学生对由不同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的区别性反应,涉及的因变量包括对艾滋病患者的总体感受、情绪反应、责任感知、接触意愿等。结果显示:1)和主观不可控途径(输血和母婴)相比,大学生对由可控途径(性和吸毒)感染的艾滋... 研究探讨了中国大学生对由不同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的区别性反应,涉及的因变量包括对艾滋病患者的总体感受、情绪反应、责任感知、接触意愿等。结果显示:1)和主观不可控途径(输血和母婴)相比,大学生对由可控途径(性和吸毒)感染的艾滋病患者感到更多的生气、讨厌和恐惧,更少地感到同情,表现出更强的负性态度,更少的接触意愿;同时还认为由性和吸毒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应该接受强制处理;2)女性大学生比男性表现出对艾滋病患者更低的接触意愿,但是在其它反应上,均没发现性别差异;3)中介分析显示,对由不同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的不同的态度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不同的情绪反应导致的,负性情绪会导致负性态度,同情会导致正性态度。这些结果提示,要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等负性反应,营造一个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对由不同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策略,要尽可能减少负性情绪、唤起同情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态度 大学生 恐惧 同情
下载PDF
同情心培养对幼儿典型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幼穗 周坤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1-345,共5页
为探求3-6岁幼儿同情心培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同情心的心理结构出发,结合幼儿同情心发展特点,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设计方案,对天津市两所幼儿园的258名幼儿进行了同情心培养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为期12周的培养活动有效促进了幼儿同... 为探求3-6岁幼儿同情心培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同情心的心理结构出发,结合幼儿同情心发展特点,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设计方案,对天津市两所幼儿园的258名幼儿进行了同情心培养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为期12周的培养活动有效促进了幼儿同情体验和同情行为的发展,但同情理解能力的培养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2)同情心培养对幼儿合作、分享、安慰、助人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均有显著促进作用;(3)中、大班是培养幼儿同情心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心 合作 分享 安慰 助人
下载PDF
信任方式的起源和中国人信任的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生春 杨缨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9-177,共9页
以往学者大多认为中国社会制度背后的组织通则为亲族原则,并形成了"差序格局"的社会特征,从而造成了中国低信任度文化的产生,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但通过历史分析和博弈推演可知:由于与印度、欧洲的起始博弈不同,中国人建立了... 以往学者大多认为中国社会制度背后的组织通则为亲族原则,并形成了"差序格局"的社会特征,从而造成了中国低信任度文化的产生,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但通过历史分析和博弈推演可知:由于与印度、欧洲的起始博弈不同,中国人建立了基于同情心原则的人格化信任方式——直接信任,这一信任方式虽然在真实性、范围和强度上都优于其他信任方式,但由于辅助的非人格化信任的周期性解体与重建,以及近代社会的转型和外部威胁,中国人的直接信任方式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所以说,中国人对不同对象给予信任的不同顺序与强度是因安全原因才逐渐表现出来的,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特征更多的是时间顺序上的,并从时间顺序反映到空间范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化信任 非人格化信任 同情心 亲族
下载PDF
社会同情与公民形成 被引量:33
19
作者 石中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1,共7页
社会同情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共同遭遇或感受在情感上所发生的共鸣,与个体同情或人类同情相区别。社会同情是民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理解的条件,社会责任的基础,也引导着人们的积极社会行动。社会同情的培育指向良好公民... 社会同情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共同遭遇或感受在情感上所发生的共鸣,与个体同情或人类同情相区别。社会同情是民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理解的条件,社会责任的基础,也引导着人们的积极社会行动。社会同情的培育指向良好公民的形成,有助于防止和消解社会加速分化可能带来的社会冷漠、排斥和不正义。作为一种比起个体同情来说更加高级和复杂的同情类型,社会同情心的培育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加强人文和艺术教育、社会角色体验或扮演、开展人类基本教育等途径和方法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 社会同情 公民形成 社会责任
下载PDF
共情vs.同情?不幸事件后社会公众的情绪反应与旅游意向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付晓蓉 兰欣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9-122,共14页
不幸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市场的发展具有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但社会公众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对其市场恢复带来机会。共情与同情是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两种不同情绪反应,现有文献缺乏对两种情绪反应产生条件与影响效果的差异分析。文章基于心理距... 不幸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市场的发展具有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但社会公众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对其市场恢复带来机会。共情与同情是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两种不同情绪反应,现有文献缺乏对两种情绪反应产生条件与影响效果的差异分析。文章基于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视角,通过对九寨沟景区地震后社会公众在线评论的文本挖掘与情感分析,探究灾后社会公众共情与同情的产生条件及其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的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导致了公众在面临不幸事件时共情与同情情绪差异;(2)社会距离是引致共情与同情差异的主要因素,空间距离与社会距离的交互效应显著;(3)共情、同情在社会/空间距离对旅游意向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共情的中介效应更强。最后,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实施有效的情感资源管理实践措施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距离 社会距离 共情 同情 旅游意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