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gaging College Students in Experiential Learning: Learning Through Serving, Inspiring Through Experience, and Creating Identity Through Bilingual Poetry
1
作者 Shelli Rottschafer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11期1047-1056,共10页
Experiential learning is the opportunity to meld teaching with experience; "to do" the things students learn about in the classroom, yet outside the classroom walls. I am an instructor that embraces experiential lea... Experiential learning is the opportunity to meld teaching with experience; "to do" the things students learn about in the classroom, yet outside the classroom walls. I am an instructor that embraces experiential learning. Every other year, I lead a Chican@ Literature class which, after the semester is finished, culminates with a two-week excursion to New Mexico. While on-campus I highlight specific themes within Chicano narrative and poetry. Discussions focus on several key aspects regarding Chican@ Literature whose purpose is to create a voice for those whom have been marginalized within mainstream American culture. Chican@ Literature emphasizes a concept of origin which is reiterated in New Mexico through a sense of place in nature. A second topic often addressed in Chican@ Literature is the idea of aprendizaje. This is a journey of knowledge. In each episode experienced, the narrative voice gains a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identity. This aprendizaje is also shared by my students as they gain a sense of self as defined by their own community in juxtaposition with their New Mexican fieldwork and the bilingual poetry they write. Lastly, Chican@ Literature often reveals an author or poet's personal culture clash or cultural fusion within the creative work itself. Once again, my students write about their own perspectives in a poetry workshop and presented their pieces during a poetry slam. Some of these pieces are included in this manuscri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vice-learn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bilingual poetry Chican@ Literature
下载PDF
E-learning平台中的课程相似性搜索研究
2
作者 张明西 王金华 +1 位作者 王晓红 李肖赫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4,共6页
针对E-learning平台中的课程相似性搜索问题,在SimRank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高效的课程相似性搜索方法(Course Sim),依据学生和课程之间的选修关系查找相似的课程.结合SimRank矩阵形式及其快速收敛特点,构建二次迭代模型,并将相似性搜索... 针对E-learning平台中的课程相似性搜索问题,在SimRank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高效的课程相似性搜索方法(Course Sim),依据学生和课程之间的选修关系查找相似的课程.结合SimRank矩阵形式及其快速收敛特点,构建二次迭代模型,并将相似性搜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离线计算学生相似性,结合学习兴趣除去关系强度较弱的链接,以减少非必要的计算操作,并通过避免多余的零值累加减少计算开销;第二阶段进行在线查询处理,在学生相似性基础上计算课程相似性,通过累加操作优化查询处理.实验结果表明,Course Sim方法能够降低超过99.98%的时间开销和59.58%存储开销,达到99.80%以上的ND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arning 选修关系 相似性搜索 SIMRANK CourseSim
下载PDF
基于学情的高中国家统编古诗词教学研究
3
作者 刘晓慧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63-66,共4页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统编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比例显著增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教学方法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学情,探索更有效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方法。通过对古诗词教...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统编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比例显著增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教学方法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学情,探索更有效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方法。通过对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力、习惯和兴趣,探索适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和欣赏能力,提高高中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古诗词教学 学情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面向古诗词的物象库构建方法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懋霖 赵萌 王昊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8,共13页
在数字人文视野下,古诗词资源蕴含巨大价值但难以规模化分析。研究古诗词知识库的自动构建方法,有利于从宏观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其中价值。首先,基于“物象”的概念,尝试提取古诗词中所有可能包含情感的客观名物,降低分析... 在数字人文视野下,古诗词资源蕴含巨大价值但难以规模化分析。研究古诗词知识库的自动构建方法,有利于从宏观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其中价值。首先,基于“物象”的概念,尝试提取古诗词中所有可能包含情感的客观名物,降低分析复杂度以构建自动化流程;其次,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构建RoBERTa-BiLSTM-CRF模型,对古诗词语料进行物象抽取;之后,使用《全唐诗》和部分宋代诗词资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泛用性;最后,成功构建《全唐诗》物象库,并初步分析其物象分布规律。使用《全唐诗》自动标注语料训练模型后,模型对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地名识别的F1分值分别达到89.6%、93.3%和93.6%。将模型迁移至未用于训练的宋代诗词语料,抽取密度为每首诗4.5个物象,具备未登录词发现能力,说明模型有良好的泛用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古诗词 物象 深度学习
下载PDF
红色诗词融入“五史”学习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呈才 刘静瑶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红色诗词伴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历史,记录着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勇毅前行的光辉岁月。红色诗词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与丰富的历史资源,在开展“五史”学习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一方面,有助于人民群众增强历史自信、... 红色诗词伴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历史,记录着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勇毅前行的光辉岁月。红色诗词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与丰富的历史资源,在开展“五史”学习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一方面,有助于人民群众增强历史自信、抵制错误思潮,并自觉担当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有助于丰富“五史”学习教育的载体,提升“五史”学习教育的效果。在推动红色诗词融入“五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红色诗词的优势力量,从整合现有资源、凝聚育人合力、创新教育方式、拓宽教育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红色诗词融入“五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诗词 “五史” 学习教育 革命精神 历史自信
下载PDF
“一境到底”的“可遗传的变异”专题复习教学
6
作者 李苗苗 张秀珍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在高中生物学复习课中基于社会热点等真实情境进行深度学习,并将一个大情境分解为多个小情境,通过问题链层层递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可遗传的变异”专题复习为例,通过创设“一境到底”的情境线和知识链,... 在高中生物学复习课中基于社会热点等真实情境进行深度学习,并将一个大情境分解为多个小情境,通过问题链层层递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可遗传的变异”专题复习为例,通过创设“一境到底”的情境线和知识链,分解情境线层层深入,再汇总情境线建构概念模型并延伸情境线,凸显学科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境到底 海水稻 可遗传的变异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贝佳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54,共13页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构建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有助于发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审美作用,实现文学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迁移,帮助广大教师设计出创新合理的学习任务。该范式由...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构建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有助于发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审美作用,实现文学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迁移,帮助广大教师设计出创新合理的学习任务。该范式由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学习任务三部分构成,亮点在于强调古诗词学习的审美性、引入创新的学习任务活动形式、融入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此范式的实施可采用汉字溯源、比较阅读、借助文学地图和互联网媒介等创新任务形式,分阶段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设置符合审美标准和创意尺度的评价标准,以促进“学习任务群”理念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古诗词教学 文学阅读 创意表达 学习任务群
下载PDF
教师自主支持与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无畏: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谭利华 冯士季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3,共9页
学习无畏(intellectual risk-taking)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勇于尝试、不怕失败,这种品质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和创造力发展非常重要。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采用自我报告式调查问卷,对南方某省方便取样的四所学校的757名四、五... 学习无畏(intellectual risk-taking)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勇于尝试、不怕失败,这种品质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和创造力发展非常重要。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采用自我报告式调查问卷,对南方某省方便取样的四所学校的757名四、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探究教师自主支持与学生科学学习无畏的关系,以及科学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无畏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生感受到的教师自主支持越多,越可能在科学学习中勇于尝试、不怕失败;(2)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学生科学学习无畏之间的关系中,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效能感起完全中介作用。即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可能通过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自我效能感,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无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自主支持 学习无畏 科学学习兴趣 创造力效能感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小学生
下载PDF
论江湜的诗歌取径
9
作者 余乐川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3-62,共10页
江湜历来被视为晚清宋诗派的先驱,详察其诗歌取径,可发现黄庭坚、孟郊和杨万里对他的影响最深。江湜早年用力于山谷诗,并得其以文为诗之法。中年以后,由于秉持着诗学独立的信念,力求从江西派的笼罩中走出来,遂走上了杨万里同样走过的道... 江湜历来被视为晚清宋诗派的先驱,详察其诗歌取径,可发现黄庭坚、孟郊和杨万里对他的影响最深。江湜早年用力于山谷诗,并得其以文为诗之法。中年以后,由于秉持着诗学独立的信念,力求从江西派的笼罩中走出来,遂走上了杨万里同样走过的道路,即以白描为作诗的主要手段。而由于他一生颠沛于道路,遭际坎坷,故于孟郊极有心契,孟郊的精神,深刻影响着江湜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湜 诗歌取径 黄庭坚 杨万里 孟郊 以文为诗 白描
下载PDF
苏轼“以赋为诗”与诗赋同源论
10
作者 蔡凌 《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2-87,共6页
赋源于诗骚,从汉代散体大赋,到两晋南朝至唐宋,赋体经历了诗化、骈化、散文化的发展演变阶段。以赋为诗,以文为诗都是文体之间互动互融现象,班固在其《两都赋序》中有评“赋者,古诗之流也”,《汉书·艺文志》有专门的“诗赋略”,《... 赋源于诗骚,从汉代散体大赋,到两晋南朝至唐宋,赋体经历了诗化、骈化、散文化的发展演变阶段。以赋为诗,以文为诗都是文体之间互动互融现象,班固在其《两都赋序》中有评“赋者,古诗之流也”,《汉书·艺文志》有专门的“诗赋略”,《文心雕龙》也有诠赋篇作专门论证,曹丕《典论·论文》“铭诔尚实,诗赋欲丽”的定位,可以说从赋诞生之日起,就与诗和文密切相关,诗赋同源早有定论。宋明以降,赋从诗化走向散文化,赋作与散文的关系更加密切,苏轼就是赋的诗化向赋的散文化转变的关键节点。他是“以赋为诗”的最后辉煌,苏轼以赋法之心,赋学之迹作诗。铺陈、用典、排律、夸饰,运用这些赋法入诗,在尊体之上有所破体,苏轼以赋为诗提升了诗体的表达领域,成为诗赋同源的又一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赋为诗 诗赋同源 诗赋互渗
下载PDF
罗明坚早期运用中文文献中的汉语习得研究
11
作者 杨少芳 《国际汉学》 CSSCI 2024年第6期22-29,150,共9页
深藏于罗马耶稣会档案馆的几份罗明坚使用过的早期文献,是他汉语学习的基础文献,也是最早的中西文学交流的珍贵历史文献。笔者将其整理后,从注音、汉语习得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有助于学界重新认识罗明坚,这位最早从事汉语学习与研究、... 深藏于罗马耶稣会档案馆的几份罗明坚使用过的早期文献,是他汉语学习的基础文献,也是最早的中西文学交流的珍贵历史文献。笔者将其整理后,从注音、汉语习得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有助于学界重新认识罗明坚,这位最早从事汉语学习与研究、最早进行中文写作、推动中西文学交流的西方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明坚 《诗韵》 《诗韵》散页 《千字文》 汉语学习实践
下载PDF
高中语文大单元项目式学习模式设计探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古诗词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涂昭美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期93-96,共4页
高中语文大单元项目式教学要以精准提取大概念为前提,教学设计中应明确大单元学习目标,根据核心素养要求与单元知识进行内容设计,并结合教学评价,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在问题驱动、项目设计与学习评价流程下,大单元项目式教学能够... 高中语文大单元项目式教学要以精准提取大概念为前提,教学设计中应明确大单元学习目标,根据核心素养要求与单元知识进行内容设计,并结合教学评价,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在问题驱动、项目设计与学习评价流程下,大单元项目式教学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出应有效果。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古诗词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旨在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为语文大单元项目式学习模式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大单元项目式学习 古诗词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与人格培养
13
作者 郑小平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9期74-76,共3页
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学科,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强化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文章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学对策:一是注重问题导学,通过提问引导学... 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学科,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强化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文章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学对策:一是注重问题导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二是积极开展文本细读活动,通过分析文本语言和探究诗词结构,帮助学生高效达成学习目标;三是注重创设趣味情境,拉近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文章旨在为教师提供深刻而有益的启发,以强化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健全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古诗词 问题导学 文本细读 学习情境 文学素养
下载PDF
《诗学梯航》诗学研究
14
作者 何建 邱美琼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9-52,共4页
《诗学梯航》是明代一部诗法著作,其体例完备、论述细致,基本涉及了诗歌创作的各个方面。作者群受台阁文学背景影响,《诗学梯航》具有明显的儒家文学倾向,基本诗学立场是崇唐抑宋,体现出明初儒士对于历代诗歌史的构建逻辑。《诗学梯航... 《诗学梯航》是明代一部诗法著作,其体例完备、论述细致,基本涉及了诗歌创作的各个方面。作者群受台阁文学背景影响,《诗学梯航》具有明显的儒家文学倾向,基本诗学立场是崇唐抑宋,体现出明初儒士对于历代诗歌史的构建逻辑。《诗学梯航》反映出明代初期诗坛习诗的路径和取式,在品藻方面,侧重划分历代同类诗风而不是分析内在差异;在命题观上,又以“纯”的范畴要求命题准确明晰;在学诗态度上,主张细细推敲、久久为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梯航》 诗法研究 习诗路径 诗学价值
下载PDF
从古诗研习到古诗研讨的进阶策略探析
15
作者 鲁俊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8-165,共8页
本文就高中语文古诗阅读教学在双新背景下的变革探讨进阶策略,分析现阶段古诗教学的现状与困境,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思维旨趣为目的,以学生主体为本位,以发展性评价为驱动,在学生本位的古诗研讨活动中重建立学... 本文就高中语文古诗阅读教学在双新背景下的变革探讨进阶策略,分析现阶段古诗教学的现状与困境,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思维旨趣为目的,以学生主体为本位,以发展性评价为驱动,在学生本位的古诗研讨活动中重建立学生的阅读思维,通过开放性的研讨题目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从时间、空间、身份认同、民族发展等角度去发散性思考,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增进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使其勇担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研习 古诗研讨 进阶策略
下载PDF
朱熹的诗礼教化与“小学”工夫论
16
作者 冯越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34-39,52,共7页
诗礼教化是儒家工夫论中的重要话题,朱熹置诗礼教化于“小学”工夫体系,确立诗礼教化在早期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其将诗礼教化隶属“小学”工夫的依据,一是习“小学”者心性未有所住;二是指出“小学”教育在于诚敬善端发见,诗教有兴发... 诗礼教化是儒家工夫论中的重要话题,朱熹置诗礼教化于“小学”工夫体系,确立诗礼教化在早期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其将诗礼教化隶属“小学”工夫的依据,一是习“小学”者心性未有所住;二是指出“小学”教育在于诚敬善端发见,诗教有兴发人情善端之功用,礼教于规范中内化为个体自觉,适用于“小学”教化需求,这也是诗礼教化作为“小学”工夫之实现的关键。朱熹关注到通过兴发情感的诗教与规范实践的礼教可达成“收其放心,养其德性”的“小学”教育目标。其诗礼教化思想可为探索当代诗礼文化内涵提供借鉴,具有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礼教化 “小学”工夫 情感 规范
下载PDF
“闽学鼻祖”欧阳詹故园情怀诗词赋文本浅析
17
作者 肖琦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90-94,共5页
唐代闽地诗词赋有较大的发展,在文学繁荣的背景下,诗人著作层出不穷,最具代表性的则属闽南泉州晋江“第一进士”欧阳詹的诗词篇章,其影响力波及整个福建闽地,堪称“闽学鼻祖”。了解一个诗人的思想内涵,离不开剖析其诗词文本意涵。本文... 唐代闽地诗词赋有较大的发展,在文学繁荣的背景下,诗人著作层出不穷,最具代表性的则属闽南泉州晋江“第一进士”欧阳詹的诗词篇章,其影响力波及整个福建闽地,堪称“闽学鼻祖”。了解一个诗人的思想内涵,离不开剖析其诗词文本意涵。本文以杨遗旗先生的《〈欧阳詹文集〉校注》为中心,解读欧阳詹经典诗词歌赋,感受诗人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与不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詹 故园情怀 诗词赋文本
下载PDF
大学习观视域下思政课课前宣誓仪式的教育意义
18
作者 刘水清 赵忠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1期181-184,共4页
以7个班295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个学期的课前宣誓教育活动,通过前测与后测对比进行研究,分析思政课课前宣誓这一仪式教育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感受、态度、思想觉悟和学习效果。98%的学生认为课前有必要宣誓,97.3%的学生对课前... 以7个班295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个学期的课前宣誓教育活动,通过前测与后测对比进行研究,分析思政课课前宣誓这一仪式教育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感受、态度、思想觉悟和学习效果。98%的学生认为课前有必要宣誓,97.3%的学生对课前宣誓有好的感受体验,99%的学生认为课前宣誓使自己的思想和觉悟有提升。并对课前宣誓的必要性、感受性、态度性、影响性分别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p<0.01,前后差异显著。由此可见,课前宣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是思政课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习观 仪式教育 课前宣誓 意义
下载PDF
书籍设计中的意境营造:从写意画中借鉴
19
作者 秦志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0-64,共5页
写意画和书籍设计有很多相同之处,两者同属于二维平面的创作。从写意画中借鉴意境营造的方法,有利于书籍设计品质的提高。通过分析写意画意境营造的经典理论,将经典理论与书籍设计创作语言相结合,以达到意境理论的真正迁移。书籍设计师... 写意画和书籍设计有很多相同之处,两者同属于二维平面的创作。从写意画中借鉴意境营造的方法,有利于书籍设计品质的提高。通过分析写意画意境营造的经典理论,将经典理论与书籍设计创作语言相结合,以达到意境理论的真正迁移。书籍设计师不仅要借鉴写意画意境营造的创作手段,还要借鉴写意画意境营造的精神内涵,后者是意境营造的本质,前者是后者的外在表现。写意画的精神内涵包含有中庸,诗意,禅意,师法自然。创作手段包含有:留白、形象、线、笔墨、虚实。精神内涵提纲挈领,创作手段服务于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设计 意境营造 写意画 中庸 诗意 师法自然
下载PDF
从巴蜀诗接受看白居易学杜重心的转变——以擢任忠州刺史后的创作为中心
20
作者 廖介山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白居易入蜀后的诗歌创作深受杜甫巴蜀诗影响,在宏大广阔的博物视野和缘情体物的爱物精神上深得杜诗要义,但学杜重心已由政治讽谕的精神内核和关心民瘼的仁者情怀转移到了博物本身及表现个人生活上,这与白居易此期的仕宦体验、身份意识... 白居易入蜀后的诗歌创作深受杜甫巴蜀诗影响,在宏大广阔的博物视野和缘情体物的爱物精神上深得杜诗要义,但学杜重心已由政治讽谕的精神内核和关心民瘼的仁者情怀转移到了博物本身及表现个人生活上,这与白居易此期的仕宦体验、身份意识、处世思想息息相关。白居易巴蜀诗学杜重心的转变,表面是对杜甫巴蜀诗中浓厚生活情趣的进一步放大,实质则是擢任忠州刺史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带给他一系列影响后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杜甫 巴蜀诗 忠州 学杜重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