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hysical Universe a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Science:Reflections on the Thought of G.Leopardi
1
作者 Roberto Mantovani Alessandro Prat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23年第8期325-334,共10页
The essay has two main purposes.The first consists of discussing some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on the epistemological value of science by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celebrated poets in Italian literature,Gi... The essay has two main purposes.The first consists of discussing some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on the epistemological value of science by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celebrated poets in Italian literature,Giacomo Leopardi.The poet firmly believes in the cognitive power of science,capable of revealing false beliefs with the light of reason.However,in his mature reflections,what will radically change will not be the value of scientific activity itself,always admirably accepted,but rather its true salvific force.Leopardi was not a scientist,but he used the scientific culture of his time to critically address the great existential themes of man concerning nature and the universe.He had amply demonstrated a scientific culture since his youthful'History of Astronomy',which would reappear in many of his other literary works.His deep and meditative reflections on the nature of finite and infinite space and time are a clear and fruitful testimony to this.However,Giacomo writes icastically,reason alone is not enough;it needs imagination.The second concerns a first reconstruction of the influence that the philosophy of Enlightenment had on Leopardi’s thought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these topics:atheism,rejection of providentialism and anthropocentrism,the conception of nature,the ques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intelligence,the rejection of metaphysics,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como Leopardi Leopardi'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Leopardi's scientific thoughts epistemological value of science MATERIALISM philosophy of Enlightenment metaphysics
下载PDF
Natural Science and the Evolution of Categorial Discourse
2
作者 Laurentiu Staicu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2期131-143,共13页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problem of categories became less and less promin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This twilight of categorial discourse did not go unnoticed, and some authors offered different ...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problem of categories became less and less promin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This twilight of categorial discourse did not go unnoticed, and some authors offered different solutions for the revival of categorial theorizing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s repertoire. One of these authors is the American philosopher Stephen Pepper.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discussion is to offer yet another explanation for the decline of categorial theory, and to explore Pepper's view and its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tegorial discourse. The main thesis which I will argue for is that traditional categories did not disappear altogether, but they have been replaced, gradually, by key empirical concepts from natural science. Even if such concepts do not satisfy the traditional requirements categories in shaping our for a categorial scheme, they are, nonetheless, fulfilling the same role as traditional worldvie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EGORIES metaphysics natural science metaphysical realism WORLDVIEW
下载PDF
"This is the Way, Walk Ye in It": Rebuilding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vement
3
作者 Rolf Swense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4年第1期45-58,共14页
During the past 10 years,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vement has discarded large expensive public relations efforts to concentrate on the writings of the founder, Mary Baker Eddy (1821-1910) and the central role of heal... During the past 10 years,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vement has discarded large expensive public relations efforts to concentrate on the writings of the founder, Mary Baker Eddy (1821-1910) and the central role of healing. This paper examines this seismic shift, delves into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 of strategy, and suggests a renewed interest in the movement's history and other forms of outreach to help revive a movement that has been in decline just after World War II. Resources for this study are the monthly Christian Science Journal, resources of the Mary Baker Eddy Library in Boston, and the writer's own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s o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istian science metaphysics HEALING Sects
下载PDF
科玄论战与中国科学哲学的兴起
4
作者 朱志方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78-99,143,共23页
1923年发生的科玄论战,凸显了中国科学哲学的兴起。西方分析的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如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方法的要素、科学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关系等,在这一争论的前后都得了系统的回答。中国科... 1923年发生的科玄论战,凸显了中国科学哲学的兴起。西方分析的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如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方法的要素、科学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关系等,在这一争论的前后都得了系统的回答。中国科学哲学的兴起既与当代西方分析的科学哲学同步,又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新式学堂和近代工业的发展成为科学的哲学反思的肥沃土壤,中国科学哲学反对纯思辨的玄学但并不笼统地反对哲学,提倡用科学方法来说明科学,在反对思辨玄学等方面科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等哲学结成了统一战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玄学 科学哲学 科学方法
下载PDF
《资本论》的历史认识论释义
5
作者 付文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4,206,共11页
《资本论》开创了历史认知的新范式并掀起了一场历史哲学领域内的革命。在对思辨历史哲学和客观历史编纂学的批判性考察中,马克思洞察到了二者不过是诉诸“抽象”来诠释历史的叙事策略,旨在完成对历史的形而上学论证。马克思积极扬弃了... 《资本论》开创了历史认知的新范式并掀起了一场历史哲学领域内的革命。在对思辨历史哲学和客观历史编纂学的批判性考察中,马克思洞察到了二者不过是诉诸“抽象”来诠释历史的叙事策略,旨在完成对历史的形而上学论证。马克思积极扬弃了历史的形而上学筹划,他不仅以“感性的人的活动”为出发点来科学阐发了历史的生成根基及其演进过程,还以“新世界观”为指导而有效地审视了历史。面向“现实”而“整全”的历史,马克思完成了对诸多社会历史存在形式的辩证叙事,构筑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历史科学”。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劳动”和“资本”这一具体的现实关系为抓手深刻而实质地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及其时代格局的全面“解剖”和历史“审判”,藉此呈现了社会历史演进的理据与逻辑。《资本论》就是马克思旗帜鲜明地用“发展论”来对“现代史”进行批判考察和对“未来史”进行理性展望的科学,它是我们创造并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宝贵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形而上学批判 历史认识论 历史科学
下载PDF
The "Metaphysical Physician" in Victorian Fiction: The Moonstone and A Romance of Two Worlds
6
作者 Pfitha Kundu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1期43-48,共6页
The Victorian period experienced, among many other paradoxes, an ongoing tension between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Bearing the legacy of the "Enlightenment Rationalism" and the Cartesian division between "matter" ... The Victorian period experienced, among many other paradoxes, an ongoing tension between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Bearing the legacy of the "Enlightenment Rationalism" and the Cartesian division between "matter" and "mind" sinc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Victorian minds had to deal with a contemporary world rapidly unfolding new discoveries in geology, astronomy, biology, and medical sciences. However, these could not completely erase the spiritual belief from the human mind. Rather they sought to reshape their codes in terms of "alternative sciences" like occultism and metaphysical psychiatry (pre-Freudian). This paper seek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metaphysical" physician in two novels by Wilkie Collins and Marie Corelli, showing how these figur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negotiating the tensions between science and spiritua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cultism alternative science metaphysical physician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参与“科玄论战”新论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兵 陈宗照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2,共22页
陈独秀、邓中夏、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积极参与“科玄论战”,不仅有其特定历史机缘,更是他们自觉贯彻党的政策主张的组织行为。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为改造社会的真理而与各种社会思想的流派辩论”、建立“思想革命上的联合战线... 陈独秀、邓中夏、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积极参与“科玄论战”,不仅有其特定历史机缘,更是他们自觉贯彻党的政策主张的组织行为。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为改造社会的真理而与各种社会思想的流派辩论”、建立“思想革命上的联合战线”、确立“科学的奋斗的人生观”。不仅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参与“科玄论战”,而且当时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宣传工作、党员个人言行的组织纪律要求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人当以“组织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参与“科玄论战”。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出版物”等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对于党员个人言行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要求,强调“无论何时何地个个党员的言论,必须是党的言论,个个党员的活动,必须是党的活动,不可有离党的个人的或地方的意味”。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组织纪律等方面看,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人参与“科玄论战”绝不是他们各行其是的个人行为,而是有领导、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行为,具有集体行动性质,其参与“科玄论战”的配合情况和基本格局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人参与“科玄论战”确立了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科、玄、马”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既积极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科学的奋斗的人生观”,也是其建立“思想革命上的联合战线”的重要尝试。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参与“科玄论战”的政策主张、组织行为、基本格局和时代意义等问题,不仅是深化“科玄论战”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而且对于深入理解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思想起源,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等,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科玄论战” 科学与人生观 组织行为 集体行动
下载PDF
DEBRA: On the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Concept Hierarchies from (Literary) Text
8
作者 Peter J. Worth Domagoj Dore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2023年第4期81-130,共50页
With this work, we introduce a novel method for the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conceptual hierarchies, or concept maps as they are sometimes called, which is aimed specifically for use with literary texts, as such disti... With this work, we introduce a novel method for the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conceptual hierarchies, or concept maps as they are sometimes called, which is aimed specifically for use with literary texts, as such distinguishing itself from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topic which is primarily focused on building ontologies from a vast array of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sources, both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to support various forms of AI, in particular, the Semantic Web as envisioned by Tim Berners-Lee. We first elaborate on mutually informing disciplines of philosophy and computer science, or more specif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physics, epistemology, ontology, computing and AI, followed by a technically in-depth discussion of DEBRA, our dependency tree based concept hierarchy constructor, which as its name alludes to, constructs a conceptual map in the form of a directed graph which illustrates the concepts, their respective relations, and the implied ont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oncepts as encoded in the text, decoded with standard Python NLP libraries such as spaCy and NLTK. With this work we hope to both augment th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literature with opportunities for intellectual advancement in AI with more intuitive, less analytical, and well-known forms of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from the cognitive science community, as well as open up new areas of research between Computer Science and the Humanities with respect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test in NLP tools and techniques upon literature of cultural significance, shedding light on existing methods of computation with respect to documents in semantic space that effectively allows for, at the very least, the comparison and evolution of texts through time, using vector space m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tology Learning Ontology Engineering Concept Hierarchies Concept Mapping Concept Map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HILOSOPHY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Reasoning Machine Learn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 Computer science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EPISTEMOLOGY metaphysics PHILOSOPHY Logic Computing Ontology First Order Logic Predicate Calculus
下载PDF
国家安全学与国家安全工作的“体能同构”:命题争论与发展战略
9
作者 廉睿 潘东东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18,共7页
以当前国家安全学界的若干争论为逻辑起点,通过引入情报学中的“体能同构”方法,对国家安全学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规划。国家安全学与国家安全工作的“同构”路径可拆分为“三步”:第一步为战略预备阶段,这一阶段,既要实现“为国家安全... 以当前国家安全学界的若干争论为逻辑起点,通过引入情报学中的“体能同构”方法,对国家安全学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规划。国家安全学与国家安全工作的“同构”路径可拆分为“三步”:第一步为战略预备阶段,这一阶段,既要实现“为国家安全立学”,也要培育国家安全学的反哺社会意识;第二步为战略推进阶段,这一阶段,要巩固国家安全学的“一级学科”地位,同时强化国家安全学的实践导向;第三步为战略深化阶段,这一阶段,要促使国家安全学由“一级学科”转化为“学科门类”,并形塑国家安全学的实践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学 国家安全工作 “体能同构” 命题争论 发展战略
下载PDF
科学、人文的紧张与冲突——20世纪20年代初“科玄论战”的文化与教育省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彭泽平 姚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25,共8页
"科玄论战"是现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文化事件,"科玄论战"的背后隐藏着科、玄两派对现代化过程中理性与价值效用认识的分歧。在论战中,科学派高扬科学的大旗,促进了科学意识的普及和科学教育的发... "科玄论战"是现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文化事件,"科玄论战"的背后隐藏着科、玄两派对现代化过程中理性与价值效用认识的分歧。在论战中,科学派高扬科学的大旗,促进了科学意识的普及和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启蒙作用,但科学派将科学奉若神明,显现出"科学万能"的意愿。玄学派对于科学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但他们对全盘西化的警醒、对科学、理性、知识应用于人生之域有限性的强调以及对人文价值的重视对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无疑同样具有启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玄论战” 科学派 玄学派
下载PDF
新“科玄”之争的认识论根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克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因"索卡尔事件"引起的科玄论争,是世纪之交以来爆发的规模最大的论争。新"科玄"之争存在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只有对科学进行准确定位,对知识系统进行分类并还数学与逻辑学知识王国的桂冠地位,才能使反科学与伪科学... 因"索卡尔事件"引起的科玄论争,是世纪之交以来爆发的规模最大的论争。新"科玄"之争存在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只有对科学进行准确定位,对知识系统进行分类并还数学与逻辑学知识王国的桂冠地位,才能使反科学与伪科学无处遁形,知识王国内的纷争才能趋于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玄学 论争 认识论
下载PDF
西蒙-瓦尔多之争--回顾与评论 被引量:30
12
作者 颜昌武 刘云东 《公共行政评论》 2008年第2期144-170,201,共28页
20世纪40年代,古典公共行政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困境中的公共行政学,西蒙与瓦尔多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开辟出了行政学未来发展的路径。西蒙主张引入逻辑实证主义,重建一门更加精致、更有效率的行政科学。瓦尔多注重将民主等规... 20世纪40年代,古典公共行政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困境中的公共行政学,西蒙与瓦尔多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开辟出了行政学未来发展的路径。西蒙主张引入逻辑实证主义,重建一门更加精致、更有效率的行政科学。瓦尔多注重将民主等规范价值引入公共行政中,强调公共行政学就是一种政治理论。1952年,两人围绕公共行政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一方面正式结束了公共行政学的古典时期,使得公共行政学面临可怕的身份危机;另一方面深刻影响了随后半个多世纪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走向,其所争论的问题至今依然是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中心问题。西瓦之争对于当下中国的公共行政学具有极大的警醒与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瓦之争 研究路径 行政科学 政治哲学
下载PDF
“人生观论战”的反思与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追求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7,140,共7页
20世纪中国曾先后发生两次“人生观论战”,两次论战都成为中国社会重大变革转型的前奏;反思两次论战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关于如何引导中国现代化的价值之争、文化选择之争;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在中国已真正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世界正处在... 20世纪中国曾先后发生两次“人生观论战”,两次论战都成为中国社会重大变革转型的前奏;反思两次论战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关于如何引导中国现代化的价值之争、文化选择之争;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在中国已真正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世界正处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两种基本潮流并存的境地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充满特殊矛盾的视野下进行文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观论战 科玄论战 文化选择 现代化进程
下载PDF
一般和个别视角下的形而上学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朝东 朱光亚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9-22,共4页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在哲学以至整个科学文化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研究形而上学等都是哲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对形而上学的理解体现了中西哲学精神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但研究形而上学,我们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辨析它们的真实含义,更...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在哲学以至整个科学文化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研究形而上学等都是哲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对形而上学的理解体现了中西哲学精神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但研究形而上学,我们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辨析它们的真实含义,更重要的工作在于将中西哲学精神结合起来,为我们的哲学发展寻找一种新的视角。实际上,研究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既可以实现西方哲学一直在追求的哲学为科学奠基的任务,也可以为中西哲学精神的融合开辟一条通道。中国形而上学的本质在于一般和个别的"道"、"器"之辨;西方哲学的精神在于哲学为科学奠基。由一般和个别的角度出发,提出形而上学研究的新的对象,目的在于引进这种西方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与个别 形而上学 哲学为科学奠基
下载PDF
中国科学社与“科玄论战”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铁权 杨淑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9期33-38,共6页
1923年爆发的"科玄论战"吸引了众多的思想家、科学家,许多中国科学社社员也参与其间,站在"科学派"一方。虽系"科学派"的阵容,社员们对科学的认识却不尽相同。他们在论战中捍卫科学,攻击玄学派,不乏偏激之... 1923年爆发的"科玄论战"吸引了众多的思想家、科学家,许多中国科学社社员也参与其间,站在"科学派"一方。虽系"科学派"的阵容,社员们对科学的认识却不尽相同。他们在论战中捍卫科学,攻击玄学派,不乏偏激之语,但并未将科学知识绝对化,因而不能将中国科学社的科学宣传定位为"唯科学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科玄论战 科学派
下载PDF
体育学与哲学:基于学科关联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高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90,共9页
体育学与哲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有着迥然相异的关联方式,由此既呈现了体育哲学的不同形态,也引导了体育哲学的发展方向。古典时代的竞技哲学与射御哲学与哲学直接关联,互为表里,哲学能直接参与对体育现象的解释,同时赋... 体育学与哲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有着迥然相异的关联方式,由此既呈现了体育哲学的不同形态,也引导了体育哲学的发展方向。古典时代的竞技哲学与射御哲学与哲学直接关联,互为表里,哲学能直接参与对体育现象的解释,同时赋予体育学以价值。在经历了中世纪哲学的形而上学与体育学的社会理论化改造后,体育学与哲学的直接关联被打破,哲学直接解释体育现象会使体育哲学形成"闹剧",被困于宏观与微观的形而上学境地之中。现代哲学背景下,体育学与哲学形成间接关联。在此背景下,体育哲学形成了"退出"与"前进"的两条道路,前者走向了体育科学的方法论,基于对前者的批判,后者重新构建了体育哲学的讨论基础,在象征意义下构建专属体育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 哲学 体育哲学 形而上学 方法论
下载PDF
超越“科玄论战”——“科玄论战”85周年祭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志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40,共7页
发生在85年前的"科玄论战"是当时学术思想界的一件大事。之所以称之为一件大事,不仅在于其在学术界所掀起的波澜,其所揭示的问题成为学界之论争的焦点,而且这场论争也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在"玄学派"... 发生在85年前的"科玄论战"是当时学术思想界的一件大事。之所以称之为一件大事,不仅在于其在学术界所掀起的波澜,其所揭示的问题成为学界之论争的焦点,而且这场论争也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在"玄学派"与"科学派"的论争静寂下来之后,它的余声仍不断地"回响"于现代中国哲学界:熊十力在本体论的层面上,基于本体与现象之别对科学与哲学进行了界限的划定;牟宗三则更进一步,以探讨中西哲学的差别入手,由分析作为"心本体"之三个不同的"我"的关系,阐释了科学与哲学之辩证的诡谲关系。回顾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历程,可以显现中国哲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由浅入深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玄论战 科学 玄学 熊十力 牟宗三
下载PDF
世界的图景化——现代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国盛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6年第1期43-73,共31页
现代科学的主体是数理实验科学,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一是世界的图景化。世界的图景化来源于人的主体意志,包括数学化、空间化、时间化和机械化。自然数学化运动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转变为数学化的新物理学,填平了希腊物理学... 现代科学的主体是数理实验科学,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一是世界的图景化。世界的图景化来源于人的主体意志,包括数学化、空间化、时间化和机械化。自然数学化运动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转变为数学化的新物理学,填平了希腊物理学与数学之间的鸿沟。哥白尼革命实现了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的转变,伽利略和笛卡尔实现了空间的数学化,牛顿的绝对空间概念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由基督教的普世主义单向线性时间观、机械钟表技术的发展、科学革命中时间的数学化、工业革命中效率观念的突现等诸多复杂因素,共同编制了时间化的现代世界图景。机械化包含机械类比与力学化两个方面。创世观念与中世纪技术革命促成了机械类比的自然观,牛顿力学成为近代科学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景化 世界 数理实验科学 形而上学基础
下载PDF
美的三个层次:张竞生乌托邦建构中的美学内涵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129,共12页
从思想史的脉络,结合张竞生1920年代提出的乌托邦理念,才能理解张竞生的美学思想。张竞生的乌托邦理念集中体现在他的《美的人生观》和《美的社会组织法》两书中。前者主要谈构建乌托邦的理念与方法,后者主要讨论建构后的乌托邦社会组... 从思想史的脉络,结合张竞生1920年代提出的乌托邦理念,才能理解张竞生的美学思想。张竞生的乌托邦理念集中体现在他的《美的人生观》和《美的社会组织法》两书中。前者主要谈构建乌托邦的理念与方法,后者主要讨论建构后的乌托邦社会组织及生活形式。从美的思想辨析来看,两者兼而有之,但前者更能体现思想史的痕迹。《美的人生观》不仅对美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对人生观问题也进行了系统回答。而对人生观问题的回答,则是对1920年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科玄论争的积极回应。该书不仅在认识人生观的方法上推进了科玄论争,而且在人生观的目的和方向上建构了一套方案,实质性推进了科玄论争。在此基础之上,张竞生的美学思想显示出其独特性。从认识方法来说,美不是与科学、哲学等认识方法相互平行的方法,而是包括并超越了科学、哲学方法的艺术方法。从美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融合角度来说,张竞生的美学既有可以完全实践的物质框架,同时亦有对其物化可能潜在抵抗的精神层面。而从人生目的来看,美变成一种最终极的理念,超越了真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玄论争 张竞生 人生观 美学 乌托邦建构
下载PDF
也论康德的“纯粹自然科学”之为“纯粹哲学”——对罗中枢教授观点的补释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志君 舒远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27-34,共8页
罗中枢教授关于康德的"纯粹自然科学"并非指通常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而是指纯粹哲学或一般自然的形而上学的观点非常独到,但也使人产生了两个疑问:首先,如果"纯粹自然科学"就是一般自然的形而上学,那么,康德为什么在... 罗中枢教授关于康德的"纯粹自然科学"并非指通常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而是指纯粹哲学或一般自然的形而上学的观点非常独到,但也使人产生了两个疑问:首先,如果"纯粹自然科学"就是一般自然的形而上学,那么,康德为什么在追问"纯粹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时,还要把"形而上学作为一种自然倾向是如何可能的?"和"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如何可能的?"这两个问题单独提出来?其次,如果康德的"纯粹自然科学"就是一般自然的形而上学,它与一般自然科学或牛顿物理学有何关系?本文试图对罗教授的观点作一补释,从"纯粹理性的建筑术"的角度来理解康德的"纯粹自然科学",并力图解答上述两个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理性 建筑术 康德 纯粹自然科学 形而上学 纯粹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