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狂犬病病毒强、弱毒株糖蛋白调节Ⅰ型干扰素作用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宇 吴凡 +5 位作者 张宝石 徐孟磊 龙家慧 罗均 郭霄峰 罗永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目的】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Ⅰ型干扰素(IFN-I)通路在抵抗RAB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RABV可通过磷蛋白及核蛋白的功能逃逸IFN-I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对RABV的致... 【目的】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Ⅰ型干扰素(IFN-I)通路在抵抗RAB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RABV可通过磷蛋白及核蛋白的功能逃逸IFN-I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对RABV的致病性有重要影响的糖蛋白(Glycoprotein,G)在调节IFN-I通路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方法】将RABV弱毒株Hep-Flury的G基因替换成致病株CVS-11的G基因,拯救得到重组病毒HepG,分析Hep-Flury、CVS-11和HepG这3种毒株在体内和体外感染对IFN-I通路激活和调控的差别,比较它们在神经细胞中对抗IFN-I抗病毒作用的差异性。【结果】替换了CVS-11的G基因后,重组病毒HepG致病力增强,能够100%致死小鼠,在鼠脑中的增殖水平显著高于亲本株Hep-Flury。在感染鼠脑早期及体外神经细胞时,弱毒株Hep-Flury能够较快地激活IFN-I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重组病毒HepG的激活能力介于HepFlury和CVS-11之间。利用Poly(I:C)激活神经细胞的IFN-I通路后,Hep-Flury的增殖被显著抑制,CVS-11和HepG的复制几乎不受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抵抗能力。【结论】RABV的G蛋白在调节和抵抗IFN-I通路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为进一步探究RABV致病毒株的G蛋白如何协助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逃逸IFN-I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 干扰素 糖蛋白 免疫逃逸
下载PDF
HBx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诱导肝细胞表达Ⅰ型干扰素的研究
2
作者 潘颖 杨凯 +3 位作者 陈谨 孙蓓蓓 田平平 张发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对Ⅰ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以HepG2细胞和稳转HBV基因组的HepG2.2.15细胞为模型,转染针对乙型肝炎病毒X(HBx)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HBx-siRNA]至HepG2.2.15细胞,转染HBx蛋白表达...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对Ⅰ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以HepG2细胞和稳转HBV基因组的HepG2.2.15细胞为模型,转染针对乙型肝炎病毒X(HBx)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HBx-siRNA]至HepG2.2.15细胞,转染HBx蛋白表达质粒pEGFP-HBx至HepG2细胞,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各细胞中的IFN-α、IFN-β mRNA含量,荧光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内质粒pEGFP-HBx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各细胞中HBx和p-IRF3蛋白含量变化,以探讨HBV通过HBx蛋白对Ⅰ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结果:IFN-α和IFN-β mRNA在HepG2.2.15细胞中的含量略高于HepG2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A干扰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蛋白的表达后,细胞中IFN-α、IFN-β mRNA含量显著升高,转染pEGFP-HBx的HepG2细胞中Ⅰ型干扰素的基因表达量和p-IRF3的蛋白表达量均降低。结论:HBV通过HBx蛋白抑制IRF3蛋白的活化,从而抑制Ⅰ型干扰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HBX蛋白 干扰素 IRF3蛋白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在细菌性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涵 戴德嘉 +1 位作者 何家康 梁正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99,共5页
细菌性肺炎是免疫功能受损的人和哺乳动物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性肺炎,常表现为肺实质性急性炎症,引起人和动物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Ⅰ型干扰素在细菌感染的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不同的细菌感染中,Ⅰ型干扰素对宿主产生有益或有害的... 细菌性肺炎是免疫功能受损的人和哺乳动物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性肺炎,常表现为肺实质性急性炎症,引起人和动物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Ⅰ型干扰素在细菌感染的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不同的细菌感染中,Ⅰ型干扰素对宿主产生有益或有害的作用;在一些细菌感染过程中,Ⅰ型干扰素对宿主产生双重作用。论文综述了Ⅰ型干扰素在细菌性肺炎中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Ⅰ型干扰素在不同细菌性肺炎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为细菌性肺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肺炎 干扰素 作用机制
下载PDF
NEK8调控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潘利洁 孙悦 +2 位作者 俞馨 余莉 曹苑苑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1,共8页
为探究RLR通路中激酶NEK8对Ⅰ型干扰素的调控作用及其具体作用机制,笔者利用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SeV刺激下NEK8对IFN-β-Luc.,IRF3介导的启动子ISRE-Luc.以及NF-κB-Luc.的调控作用;转染不同浓度的NEK8,分析其对IFN-β-Luc.激活的调... 为探究RLR通路中激酶NEK8对Ⅰ型干扰素的调控作用及其具体作用机制,笔者利用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SeV刺激下NEK8对IFN-β-Luc.,IRF3介导的启动子ISRE-Luc.以及NF-κB-Luc.的调控作用;转染不同浓度的NEK8,分析其对IFN-β-Luc.激活的调控是否是浓度依赖性的;检测NEK8对IL-6-Luc.和IRF-1-Luc.激活的调控作用来分析NEK8对IFN-β启动子调控的特异性;转染不同阶段的信号蛋白,分析NEK8在IFN-Ⅰ通路中发挥作用的具体位置;利用qRT-PCR技术分析NEK8对IFN-ⅠmRNA水平的调控作用及其特异性.结果显示:NEK8能够负调控RLR通路中IFN-β的启动子以及IRF3介导的启动子的激活,而对NF-κB启动子的激活无调控作用并发现其对IFN-β启动子的抑制作用是浓度依赖性的;NEK8对TNF-α诱导的IL-6启动子的激活以及IFN-γ诱导的IRF-1的激活均无调控作用表明其特异性负调控IFN-β-Luc.的激活;并发现其作用位点位于VISA和TBK1之间,NEK8特异性地负调控RLR通路中SeV或poly(I:C)刺激下IFN-β,CXCL10 mRNA的转录水平,而对IL-6 mRNA的转录水平无影响,并且其对TNF-α诱导的IL-6 mRNA以及IFN-γ诱导的IRF-1 mRNA水平无调控作用.该实验首次发现了在RNA病毒感染时,NEK8特异性地对IFN-β启动子的激活及其mRNA水平的负调控作用,并证明其发挥作用的位点在VISA和TBK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NEK8 RIG-I 天然免疫
下载PDF
认识儿童Ⅰ型干扰素通路病——早期识别,精准治疗,改善预后
5
作者 高凤乔 李彩凤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9期955-960,共6页
Ⅰ型干扰素通路病是一类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导致广泛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在日常自身免疫性疾病诊疗中,早期识别这类疾病至关重要。对于起病年龄小、多系统炎症表现及自身抗体阳性的患... Ⅰ型干扰素通路病是一类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导致广泛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在日常自身免疫性疾病诊疗中,早期识别这类疾病至关重要。对于起病年龄小、多系统炎症表现及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临床医师应高度警惕Ⅰ型干扰素通路病,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以尽早诊断。早期诊断,精准治疗,不仅有助于及时控制炎症,还能有效预防或减缓脏器损伤的进展,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通路病 儿童 基因突变 诊断 靶向治疗 自身炎症性疾病
下载PDF
DDX60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BMCs中Ⅰ型干扰素的表达
6
作者 袁勋 王宇扬 孟姝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59-964,共6页
目的探究DExD/H盒解旋酶60(DDX60)通过调控dsDNA-cGAS-IFN-Ⅰ通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分析RNA测序数据集发现DDX60 mRNA水平在SLE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差异。分析SLE患者PBMCs的DDX60 mRN... 目的探究DExD/H盒解旋酶60(DDX60)通过调控dsDNA-cGAS-IFN-Ⅰ通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分析RNA测序数据集发现DDX60 mRNA水平在SLE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差异。分析SLE患者PBMCs的DDX60 mRN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关系。通过α干扰素(IFN-α)刺激人源单核细胞系THP-1,明确DDX60是否为干扰素诱导基因(ISG)。通过沉默和敲除DDX60,再转染双链DNA(dsDNA)poly(dA:dT),利用RT-qPCR检测β1干扰素(IFNB1)的mRNA水平。结果RNA测序数据集和RT-qPCR结果表明DDX60在SLE患者PBMCs中高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SLE患者PBMCs的DDX60 mRN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IFN-α可以诱导THP-1细胞表达DDX60,表明DDX60是ISG。沉默DDX60后,poly(dA:dT)诱导的IFNB1 mRNA水平显著降低。结论DDX60在SLE患者PBMCs中高表达,IFN-Ⅰ-DDX60-dsDNA-cGAS-IFN-Ⅰ正反馈通路参与SLE进展,可能成为SLE临床诊治的靶点,具有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xD/H盒解旋酶60(DDX60)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 干扰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紫正地黄合剂对RSV上呼吸道感染小鼠Ⅰ型干扰素及ISG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李婷婷 宋若会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8期34-39,46,共7页
目的:探讨紫正地黄合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上呼吸道感染小鼠Ⅰ型干扰素及IS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紫正地黄合剂低剂量组(C组)、紫正地黄合剂中剂量组(D组)、紫正地黄合剂高剂量组(E... 目的:探讨紫正地黄合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上呼吸道感染小鼠Ⅰ型干扰素及IS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紫正地黄合剂低剂量组(C组)、紫正地黄合剂中剂量组(D组)、紫正地黄合剂高剂量组(E组)和利巴韦林组(F组),每组6只。RSV滴鼻3 d造模成功后,C组、D组、E组分别使用180.0 mg/(kg·d)、360.0 mg/(kg·d)、720.0 mg/(kg·d)紫正地黄合剂灌胃,F组使用27.6 mg/(kg·d)利巴韦林灌胃。各组均以生理盐水配置为200μL灌胃。A组、B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200μL灌胃,1次/d,连续3 d。灌胃干预72 h后,以小鼠鼻咽组织为样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FN-α、IFN-β水平;HE观察病理情况;IHC检测RSV-F蛋白和干扰素刺激基因(ISG)蛋白表达;RT-PCR检测RSV mRNA及ISG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血清IFN-α、IFN-β含量均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F组小鼠血清IFN-α、IFN-β含量均升高(P<0.01);E组与F组小鼠血清IFN-α、IFN-β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小鼠鼻咽组织结构正常,无病毒颗粒及炎症改变;B组小鼠鼻咽组织黏膜上皮大量病毒颗粒及病毒包涵体,炎症较重。C组、D组、E组小鼠鼻咽组织黏膜上皮病毒颗粒、增生及炎症情况均逐渐减轻,且均较B组轻。F组小鼠鼻咽组织黏膜上皮结构仍有破损,见少量上皮增生及炎症细胞,少量病毒颗粒。造模组均可见小鼠鼻咽组织RSV-F蛋白和ISG蛋白抗原。B组小鼠鼻咽组织上皮细胞及腺泡间广泛感染,纤毛脱落。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可见上皮细胞少量感染;F组较B组感染情况明显减轻。与B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鼻咽组织RSV m RNA和ISG mRNA明显表达(P<0.01);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F组小鼠鼻咽组织RSV mRNA表达均减少(P<0.01),D组、E组、F组ISG mRNA表达均增加(P<0.01);与C组、D组比较,F组小鼠鼻咽组织RSV m RNA表达降低更显著(P<0.01);E组与F组小鼠鼻咽组织RSV mRNA和ISG mRN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正地黄合剂可改善RSV感染小鼠上呼吸道炎症,降低鼻咽组织RSV载量,并通过上调信号通路中Ⅰ型干扰素及ISG的表达来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发挥抗病毒作用,提示紫正地黄合剂具有抗RSV、控制RSV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紫正地黄合剂 干扰素 小鼠 干扰素刺激基因
下载PDF
抗人Ⅰ型干扰素受体亚基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8
作者 裘霁宛 孔永 +4 位作者 陈卫 徐蕾 曹纯洁 陈涛 吴亦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11,共8页
Ⅰ型干扰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抗体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以人Ⅰ型干扰素受体亚基1(IFNAR1)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采用B细胞克隆技术筛选兔抗人IFNAR... Ⅰ型干扰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抗体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以人Ⅰ型干扰素受体亚基1(IFNAR1)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采用B细胞克隆技术筛选兔抗人IFNAR1单克隆抗体,经过人源化改造获得QX006N。体外研究结果显示,QX006N能特异性地结合人IFNAR1,亲和力约108 pmol/L,可阻断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为开发靶向干预Ⅰ型干扰素信号途径用于治疗SLE的抗体药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克隆 人源化 兔单克隆抗体 IFNAR1 干扰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在狼疮性肾炎中的致病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胡瑶 刘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与预后及死亡率相关。许多证据表明,Ⅰ型干扰素(typeⅠinterferon,IFN-Ⅰ)作为抗病毒、抗肿瘤及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功能的重要分子,在LN患者肾脏中表达增加,...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与预后及死亡率相关。许多证据表明,Ⅰ型干扰素(typeⅠinterferon,IFN-Ⅰ)作为抗病毒、抗肿瘤及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功能的重要分子,在LN患者肾脏中表达增加,直接损伤肾组织或间接增强免疫应答,介导LN的发生、发展。在最近的研究中,IFN-Ⅰ受体抗体Anifrolumab在LN患者中初步获得了较佳的肾脏结局,表明这可能是一种延缓LN肾脏进展新的方向,将会推动未来相关靶向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狼疮性肾炎 靶向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相关肾病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梅子 刘亚伟 戴兵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8-964,共7页
当机体发生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和1型干扰素病等疾病时常常会出现增强的Ⅰ型干扰素(IFN-Ⅰ)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所有这些与IFN-Ⅰ活化相关的疾病均可导致肾脏损伤并有着相似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其机制既可以通过IFN-Ⅰ直接损伤肾脏足细... 当机体发生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和1型干扰素病等疾病时常常会出现增强的Ⅰ型干扰素(IFN-Ⅰ)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所有这些与IFN-Ⅰ活化相关的疾病均可导致肾脏损伤并有着相似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其机制既可以通过IFN-Ⅰ直接损伤肾脏足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和壁层上皮细胞,也可以通过IFN-Ⅰ活化诱发免疫反应介导肾小球损伤,这一类肾脏疾病被命名为IFN-Ⅰ相关肾病。本文对IFN-Ⅰ相关肾病的发病机制、病因分类、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陷性肾小球病变 干扰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毒感染 血栓性微血管病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相关肾脏损伤及诊治进展
11
作者 安玉 梁丹丹(综述) 刘志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9,共7页
Ⅰ型干扰素(INF-Ⅰ)是一类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近年来其在自身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干扰素治疗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INF-Ⅰ水平升高,并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造成肾脏损... Ⅰ型干扰素(INF-Ⅰ)是一类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近年来其在自身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干扰素治疗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INF-Ⅰ水平升高,并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造成肾脏损伤。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调节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基因功能异常导致INF-Ⅰ水平升高,又称Ⅰ型干扰素病。研究表明原发性和继发性INF-Ⅰ升高导致肾脏损伤的患者在肾组织病理上存在共同之处,可表现为塌陷型肾小球病、炎症性增殖、血管病变或管网状包涵体等。基因组医学的发展为深入了解和精准诊治这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病毒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扰素
下载PDF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娅 吴硕 李玉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1-618,共8页
cGAS-STING通路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识别来自病原微生物和宿主细胞的胞质DNA,诱导Ⅰ型干扰素的分泌和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及增强机体抗肿瘤活性等。该文简要介绍了cGAS-STING通... cGAS-STING通路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识别来自病原微生物和宿主细胞的胞质DNA,诱导Ⅰ型干扰素的分泌和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及增强机体抗肿瘤活性等。该文简要介绍了cGAS-STING通路的生物学功能,主要聚焦于STING激动剂的研究进展,包括CDN类和Non-CDN类STING激动剂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阶段,总结与展望STING激动剂研发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后续相关药物的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AS-STING通路 免疫应答 STING激动剂 干扰素 抗肿瘤免疫 抗感染免疫
下载PDF
PEDV结构蛋白颉颃IFN-Ⅰ应答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兰 韦秒粘 +6 位作者 张蓉 陈泽 周碧君 王开功 单春兰 朱二鹏 程振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4,118,共6页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高致病性变异株(GⅡ型毒株)出现以来,更是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了巨大威胁。病毒感染宿主之后,宿...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高致病性变异株(GⅡ型毒株)出现以来,更是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了巨大威胁。病毒感染宿主之后,宿主会激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机制。干扰素(interferon,IFN)作为一类抵御病毒感染的关键分子,特别是Ⅰ型干扰素(IFN-Ⅰ)可通过激活各种免疫细胞和共刺激分子来颉颃病毒的增殖。与此同时,为实现在宿主内的持续复制,许多病毒建立了颉颃宿主机体IFN-Ⅰ应答的多种分子机制,进而实现免疫逃逸。PEDV编码的多种结构蛋白可以颉颃宿主IFN-Ⅰ免疫应答。文章综述了PEDV结构蛋白颉颃IFN-Ⅰ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以期为深入阐释PEDV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与开发PEDV新型靶向药物和建立防控新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结构蛋白 免疫逃逸 干扰素 分子机制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sp7的亚细胞定位和对Ⅰ型干扰素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红杰 王晓雪 +6 位作者 高冬生 黄慧敏 陈陆 常洪涛 王川庆 李永涛 赵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1-507,共7页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非结构蛋白7(nonstructural protein 7,Nsp7)的亚细胞定位和对细胞Ⅰ型干扰素(IFN)应答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Nsp7基因序列,克隆了PEDV中国流行毒株Nsp7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AGGS-Nsp7;采用W...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非结构蛋白7(nonstructural protein 7,Nsp7)的亚细胞定位和对细胞Ⅰ型干扰素(IFN)应答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Nsp7基因序列,克隆了PEDV中国流行毒株Nsp7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AGGS-Nsp7;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Nsp7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通过报告基因法、ELISA以及病毒复制抑制试验评估Nsp7对Ⅰ型IFN应答的影响。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EDV Nsp7基因大小为249bp,在不同PEDV毒株间高度保守;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sp7能够在转染细胞中高效表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Nsp7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仅少量分布在细胞核;双荧光报告基因试验表明Nsp7能显著抑制IFN-β启动子活性,ELISA结果显示Nsp7能显著抑制IFN-β蛋白的表达,同时水疱性口炎病毒复制抑制试验显示Nsp7明显抑制poly(I:C)介导的Ⅰ型IFN的抗病毒作用。结果提示,Nsp7作为PEDV的保守蛋白,具有拮抗Ⅰ型IFN应答的功能,为探讨和揭示PEDV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机制及指导临床疫苗使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非结构蛋白7 干扰素 天然免疫应答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通路IRF5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红梅 刘水和 +1 位作者 叶震璇 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4-578,583,共6页
目的:研究Ⅰ型干扰素通路IRF5基因rs2004640、rs10954213、rs472814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运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218例SLE患者及200例健康对照者IRF5基因rs10954213、rs4728142、rs2004640... 目的:研究Ⅰ型干扰素通路IRF5基因rs2004640、rs10954213、rs472814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运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218例SLE患者及200例健康对照者IRF5基因rs10954213、rs4728142、rs2004640位点基因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分析其与SLE的关系;用IIF法和LIA法测定218例SLE患者血浆中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特异性抗体,并分析其与IRF5 rs2004640、rs10954213位点基因频率的关系。结果:IRF5 rs2004640位点等位基因T频率分布SLE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9,P=0.009),基因型GG/TT分布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1,P=0.024,);IRF5 rs10954213位点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在SLE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基因型GG在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5,P=0.016);IRF5 rs472814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组IRF5 rs2004640位点等位基因T和抗Sm抗体、抗Rib-P抗体相关(χ~2=8.512、4.057;P=0.005、0.048)。218例SLE患者中活动期患者特异性抗体主要以Anti-NUC、Anti-His、Anti-Rib-P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F5基因rs2004640、rs10954213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LE易感性相关,rs4728142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与SLE易感性不相关;IRF5 rs2004640 T等位基因和抗Sm抗体、Anti-Rib-P抗体相关,SLE活动期患者特异性抗体主要以抗ds-DNA抗体、抗NUC抗体、抗His抗体、抗Rib-P抗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干扰素通路 干扰素调节因子 基因多态性 抗核抗体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兔Ⅰ型和Ⅲ型胶原动态变化及干扰素-γ对其的作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翁红雷 蔡卫民 杨艳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新西兰兔肝脏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以及γ 干扰素 (IFN γ)对Ⅰ型和Ⅲ型胶原的降解作用。方法 日本血吸虫感染兔在感染后不同时期取 8只病兔肝脏 ,作常规石蜡切片 ,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α SMA染色、伊... 目的 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新西兰兔肝脏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以及γ 干扰素 (IFN γ)对Ⅰ型和Ⅲ型胶原的降解作用。方法 日本血吸虫感染兔在感染后不同时期取 8只病兔肝脏 ,作常规石蜡切片 ,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α SMA染色、伊红染色和天狼红染色 ,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Ⅰ型和Ⅲ型胶原分布情况 ,计算机图像分析计算胶原含量。感染 16wk后 ,给予吡喹酮治疗 ,IFN γ治疗 8wk ,停药观察 4wk。观察IFN γ对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的降解作用。结果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病兔Ⅰ型胶原在第 8周时占总面积百分比的 5 73± 3 40 ,至第2 8周时达总面积百分比的 40 14± 17 0 0 ,约增加了 7倍 ;Ⅲ型胶原则由第 8周时总面积百分比的 1 15± 1 34增加到6 80± 5 19。α SMA阳性细胞表达数则由 2 8± 1 0增加至 7 3± 1 5。自血吸虫感染 16wk开始采用IFN γ治疗 ,8wk后 ,IFN γ治疗组的Ⅰ型和Ⅲ型胶原所占面积百分比分别由原来的 18 5 1± 7 5 2和 4 63± 3 64下降为 2 4wk时的3 0 9± 1 5 4和 0 40± 0 37(P <0 0 1) ,模型对照组和吡喹酮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停药 4wk后IFN γ治疗组的Ⅰ型和Ⅲ型胶原所占面积百分比均有所回升 (P <0 0 5 )。结论 IFN γ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新西兰兔肝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Γ-干扰素 胶原 胶原 日本血吸虫感染
下载PDF
基于Mx启动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定量检测鸡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伟业 葛金英 +6 位作者 肇慧君 胡森 温志远 曹文雁 王喜军 黄克和 步志高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为了探索并建立快速、敏感、准确的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克隆了鸡Mx启动子(Mxp),并在其下游连接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报告基因,构建鸡Ⅰ型干扰素活性检测质粒pMxp-luc。以pMxp-luc瞬时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 为了探索并建立快速、敏感、准确的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克隆了鸡Mx启动子(Mxp),并在其下游连接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报告基因,构建鸡Ⅰ型干扰素活性检测质粒pMxp-luc。以pMxp-luc瞬时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24 h后用鸡IFN-α/β处理细胞,结果荧光素酶基因在Mx启动子的作用下获得转录表达;荧光素酶的表达量与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有着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并在干扰素处理细胞6 h后就可以检测;对鸡IFN-α和IFN-β检测的敏感性分别约为抗病毒活性定量检测方法的10和100倍。该检测系统与传统抗病毒定量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准确敏感、便于高通量检测等优势,在禽类乃至哺乳动物干扰素生物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及产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生物活性检测 鸡Mx启动子 萤光素酶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受体在尖锐湿疣皮损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军 吉玺 +1 位作者 刘雯蓓 马小玲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9-911,共3页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受体(IFNAR)在尖锐湿疣(CA)发病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CA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及皮损组织中Ⅰ型干扰素受体两个亚型(IF-NAR1及IFNAR2)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进行对比。结果 CA患者皮损...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受体(IFNAR)在尖锐湿疣(CA)发病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CA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及皮损组织中Ⅰ型干扰素受体两个亚型(IF-NAR1及IFNAR2)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进行对比。结果 CA患者皮损组织中IFNAR1及IFNAR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包皮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PBMC在二者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AR1及IFNAR2两种亚群在PBMC或CA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795,0.870,P均<0.001))。结论Ⅰ型干扰素受体在CA皮损组织中代偿性高表达,是参与防卫HPV病毒感染的重要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受体 尖锐湿疣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诱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歆 余东游 李卫芬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4-828,共5页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1957年Isaaes和Lindenmann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它可以干扰病毒的复制。IFN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免疫学、
关键词 干扰素 机理 诱生 流感病毒 细胞因子 干扰现象 生物活性 免疫调节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临床应用最新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伟霞 蔡卫民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关键词 干扰素 临床应用 免疫调节作用 生物活性 诱生作用 病毒感染 机体细胞 干扰素Β 干扰素Α 临床医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