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2023年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鉴定及其传播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佳丽 王斌冰 +5 位作者 汪馨 苏颖 程鹏博 董燕 宋菲扬 程晓东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3-46,78,共5页
目的 分析2023年安徽省从1例非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到的2株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的基因型别及特征,探讨其对安徽省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影响。方法 从2023年安徽省报告的1例非AFP病例双份粪便标本中分离脊髓灰... 目的 分析2023年安徽省从1例非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到的2株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的基因型别及特征,探讨其对安徽省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影响。方法 从2023年安徽省报告的1例非AFP病例双份粪便标本中分离脊髓灰质炎病毒(PV),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其进行型内鉴定,通过中和实验获得单型毒株,提取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对VP1区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从1例非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出2株Ⅰ+Ⅲ混合型PV,其中Ⅰ型(2023MYKJH 01-1和2023MYKJH 01-2)分别有13和12个核苷酸变异,变异率分别为1.4%和1.3%,鉴定为Ⅰ型VDPV,与近年来我国其他省份监测到的Ⅰ型VDPV处于不同分支,Ⅲ型为疫苗相似株。后续采集的粪便标本未分离到Ⅰ型VDPV。结论 2023年安徽省检出两株Ⅰ型VDPV的非AFP病例未持续排毒,发生Ⅰ型VDPV循环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内鉴定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环境污水中首次分离到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早期应对 被引量:6
2
作者 唐海淑 沙吾拉西·热加甫 +6 位作者 李晓嫘 凯赛尔·吾斯曼 王琪 彭力吉 宁静 严冬梅 祝双利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对新疆喀什市2020年9月环境污水中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virus,VDPV)分离株进行鉴定和早期应对。方法2020年9月-2021年6月在喀什市每月采集1-2份环境污水标本,2020年12月10-12日对环境污水覆盖区... 目的对新疆喀什市2020年9月环境污水中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virus,VDPV)分离株进行鉴定和早期应对。方法2020年9月-2021年6月在喀什市每月采集1-2份环境污水标本,2020年12月10-12日对环境污水覆盖区域内<5岁健康儿童采集粪便标本,进行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分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PV分离株进行型内鉴定,分析VP_(1)区核苷酸序列变异,构建系统进化树以确定来源。结果在14份环境污水标本中11份标本分离到38株PV,在51份健康儿童粪便标本中2份标本分离到2株PV,其中2020年9月环境污水标本分离的1株PV的VP_(1)区有12个核苷酸变异,鉴定为I型VDPV,与中国既往或GenBank中Ⅰ型VDPV序列均不同源,之后连续7个月未再检出遗传学相关的VDPV,该分离株确定为未分类VDPV。结论本研究从喀什市环境污水中检出的I型VDPV来源不明确;环境监测有助于VDPV或脊灰野病毒的及时发现和早期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 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环境监测
原文传递
山西省2007年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鉴定和基因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严冬梅 祝双利 +8 位作者 张勇 王东艳 安洪秋 李爱英 杨建芳 温宁 李黎 唐牛良明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描述山西省2007年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基因特征,分析该VDPV的来源及对当地维持无脊灰的影响。方法对山西省2007年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采集的双份... 目的描述山西省2007年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基因特征,分析该VDPV的来源及对当地维持无脊灰的影响。方法对山西省2007年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采集的双份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到的脊灰病毒(CHN11061株)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然后与国内外报道的其它Ⅰ型VDPV构建亲缘进化树。结果从该AFP病例的双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2株Ⅰ+Ⅱ+Ⅲ混合型脊灰病毒,其中Ⅰ型毒株的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与PⅠ/赛宾(Sabin)疫苗株相比变异率≥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鉴定为Ⅰ型VDPV。VP1编码区基因进化树图表明,山西省2007年Ⅰ型VDPV与国内外至今发现的其它VDPV进化距离较远,是新发现的VDPV,不属于循环着的(Circulating)VDPV(cVDPVs),同时无证据证明患儿为免疫缺陷患者,因此将这2株VDPV归类为Ⅰ型未分类的(Ambiguous)VDPV(aVDPV)。结论结合山西省2007年Ⅰ型VDPV的基因特征和当地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免疫覆盖率情况,推测在当地存在1例免疫缺陷患者,由他/她长期携带并向外排泄变异的脊灰病毒,引起了山西省2007年VDPV感染事件。在脊灰消灭后期,应加强对可能存在的长期排毒者的发现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VP1编码区 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
原文传递
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的发现和基因特点 被引量:25
4
作者 许文波 张勇 +16 位作者 严冬梅 王东艳 赵蓉 叶绪芳 祝双利 李杰 安洪秋 张大勇 任刚 左树岩 温宁 刘铭 苏飞 刘桂艳 朱晖 唐牛良明 梁晓峰 《中国计划免疫》 2005年第4期252-259,共8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4年Ⅰ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cVDPVs)的基因特征,阐述cVDPVs的出现为全球消灭脊灰带来的挑战。方法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对各个省送检的每1个脊灰病毒分离...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4年Ⅰ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cVDPVs)的基因特征,阐述cVDPVs的出现为全球消灭脊灰带来的挑战。方法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对各个省送检的每1个脊灰病毒分离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的型内鉴定。毒株型内鉴别显示异常时,则对该株病毒进行VP1编码区全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2004年从贵州省CDC送检的脊灰病毒株(或粪便标本的复核)中,共发现9株Ⅰ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s)。这9株VDPVs从2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和4名接触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其中8株分离于贞丰县挽兰乡的2例AFP病例和3名接触者,另外1株分离于贞丰县白层镇的1名AFP病例接触者。结论对9株cVDPVs的VP1编码区的序列测定和分析证实,它们有相似的核苷酸序列,共享5个核苷酸突变位点,说明VDPVs已发生了循环。cVDPVs很可能来源于2003年秋季的1次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病毒的传播。对其中5株VDPVs的3D区和1株VDPV(8229-2)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未发现脊灰病毒血清型之间的重组,也未发现与非脊灰肠道病毒的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VP1编码区 序列测定和分析
原文传递
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株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株的调查处置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娟 周莉薇 +2 位作者 张颖 秦东丽 曹慜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0-524,共5页
目的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株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virus,VDPV)进行鉴定和应急处置。方法对宁夏某区2022年9月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和其同居住区的健康儿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株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virus,VDPV)进行鉴定和应急处置。方法对宁夏某区2022年9月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和其同居住区的健康儿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粪便标本分离脊灰病毒,对分离株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和鉴定;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和脊灰疫苗接种率评估。结果从1名健康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1株Ⅰ型脊灰病毒,该分离株与Ⅰ型Sabin疫苗株相比VP1区发生13个核苷酸变异(1.43%),鉴定为VDPV。2021-2022年该区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基础和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均为100%。未发现该分离株在当地循环。结论研究地区脊灰病毒分离株为健康携带者VDPV,未造成循环。宁夏需继续保持适龄儿童高水平脊灰疫苗接种率和高灵敏性的脊灰病原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健康携带者 急性弛缓性麻痹 监测 处置
原文传递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儿童对四川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水平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吉兰 王敦志 +3 位作者 罗家聪 秦明辉 孙莉 刘兆伟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352-352,354,共2页
目的:为了解我国口服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疫苗(OPV)按现行免疫程序接种后,被免疫儿童对四川1型脊灰病毒的免疫水平,以指导预防、控制乃至消灭脊灰策略的制定。方法:应用微量中和试验方法检测血清中对三种毒株的中和抗体滴... 目的:为了解我国口服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疫苗(OPV)按现行免疫程序接种后,被免疫儿童对四川1型脊灰病毒的免疫水平,以指导预防、控制乃至消灭脊灰策略的制定。方法:应用微量中和试验方法检测血清中对三种毒株的中和抗体滴度。结果:儿童基础兔疫后对三种毒株Sabinl、Mahoney、四川株的阳性率为100%,免后GMT分别为1196.8、317.9、62.9。结论:免疫儿童对四川Ⅰ型脊灰病毒抗体的GMT较SabinⅠ型和Mahoney低.但OPV能诱生抗四川株的抗体,OPV对四川Ⅰ型脊灰病毒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脊灰疫苗 脊灰病毒 脊髓灰质炎 儿童
下载PDF
广东省1997~1999年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疫苗衍生株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柯昌文 郑焕英 +4 位作者 陈秋霞 林伟生 林永杰 林锦炎 黄吉城 《华南预防医学》 2003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 1997~ 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脊灰 )Ⅱ型疫苗衍生株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性。方法 从脊灰病毒感染的细胞悬液中提取总RNA ,将RT PCR扩增的产物进行RFLP分析及采用Sanger末端双脱氧终... 目的 了解广东省 1997~ 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脊灰 )Ⅱ型疫苗衍生株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性。方法 从脊灰病毒感染的细胞悬液中提取总RNA ,将RT PCR扩增的产物进行RFLP分析及采用Sanger末端双脱氧终止法进行序列测定 ,并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 1999年共从AFP病例中分离到 2 5例脊灰Ⅱ型疫苗株病毒 ,占分离到脊灰病毒病例总数的 37.9% ,其中S2×S3型重组病毒 18例 ,占 72 % ,S2×S1型 1例 ,非重组病毒 6例。S2×S3型重组病毒致残留麻痹 8例 ,占 4 4 .4 %。未服苗儿童感染S2×S3重组病毒致残留麻痹率(6 0 0 % )高于非重组病毒的残留麻痹率 (33 3% )。结论 Ⅱ型疫苗株脊灰病毒普遍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以S2×S3重组病毒多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1997~1999年 AFP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 分子生物学特征 致病性 急性弛缓性麻痹
下载PDF
1例免疫缺陷患儿排出Ⅱ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被引量:1
8
作者 苏飞 任刚 +4 位作者 叶绪芳 李胜 张丽 王涛 王寅寅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8期12-13,共2页
目的:分析1例免疫缺陷患儿排出Ⅱ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及对当地维持无脊灰的影响。方法:对免疫缺陷患儿粪便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和污水标本采用病毒分离的方法,对分离到的Ⅱ型脊灰病毒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核苷... 目的:分析1例免疫缺陷患儿排出Ⅱ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及对当地维持无脊灰的影响。方法:对免疫缺陷患儿粪便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和污水标本采用病毒分离的方法,对分离到的Ⅱ型脊灰病毒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2011年在贵州省1例AFP病例双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2株Ⅱ型脊灰病毒(PV),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鉴定为Ⅱ型VDPVs,临床诊断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曾接种过4剂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对该患儿连续采集粪便标本检测,未再发现VDPV。贵州省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诊断为周期性麻痹、VDPV携带者。结论:此次发现的Ⅱ型VDPV发生在OPV高免疫覆盖率地区,未发现形成VDPV循环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免疫缺陷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下载PDF
贵州省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事件的调查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丽 栾荣生 +6 位作者 童亦滨 张大勇 邹建 喻浩 任刚 刘铭 苏飞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91-2093,共3页
目的:掌握应对2004年中国贵州省贞丰县首次Ⅰ型疫苗行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cVDPV)事件主要开展的工作。方法:对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cVDPV事件现场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年发生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州... 目的:掌握应对2004年中国贵州省贞丰县首次Ⅰ型疫苗行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cVDPV)事件主要开展的工作。方法:对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cVDPV事件现场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年发生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州)贞丰县发生了Ⅰ型cVDPV,在中国尚属首次。现场调查、现场诊断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表明,本次疫情共发现实验室确诊VDPV病例2例,在2例确诊病例的3名健康儿童接触者及1例高危AFP病例的1名健康儿童接触者分离到VDPV。结论:低脊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仍然是本次cVDPV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对cVDPV事件所采取的AFP病例主动搜索、OPV强化免疫等措施是有效的,成功的阻断了cVD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贵州省贞丰县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的病毒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绪芳 任刚 +9 位作者 严冬梅 苏飞 刘铭 张勇 童亦兵 喻浩 王东艳 赵蓉 李杰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9-442,共4页
为及时发现和阻断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 VDPVs)循环、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能够引起临床脊灰的其它脊灰疫苗相关病毒,做好贵州省无脊灰状态下脊灰病毒学监测工作,采用病毒分离、鉴定与核苷酸序列... 为及时发现和阻断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 VDPVs)循环、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能够引起临床脊灰的其它脊灰疫苗相关病毒,做好贵州省无脊灰状态下脊灰病毒学监测工作,采用病毒分离、鉴定与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方法,对贵州省贞丰县及周围10个县2003~2004年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2004年接触者粪便标本的病毒学监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对收集到的105例AFP病例和47例密切接触者的278份便标本进行了病毒学监测,结果从66例中共分离到肠道病毒(EV)66株,阳性率为43.4%,其中脊灰病毒(PV)29例,分离率为19.1%,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7例,分离率为24.3%.29例PV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24例为疫苗相似株,5例为脊灰Ⅰ型VDPVs,这5例均为2004年从贞丰县所分离到.贞丰县及周围县EV阳性检出率(43.4%)高于2003~2004年全省水平(22.9%~24.6%),2004年PV分离率比2003年高达2.6倍,29株PV中单个Ⅰ型占34.5%,明显高于往年(2000~2002年全省平均4.1%).本研究提示,Ⅰ型VDPVs在贞丰县引起了循环(cVDPVs),通过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已经阻断cVDPVs的传播.人群中PV和NPEV带毒率明显增高,非VDPVs引起的临床符合脊灰病例不容忽视;应加强脊灰病毒学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早期疫情预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s)
下载PDF
免疫缺陷病相关疫苗衍生性脊髓灰质炎4例病例系列报告
11
作者 张海 王文婕 +1 位作者 孟新 王晓川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背景目前在我国关于免疫缺陷病相关疫苗衍生性脊髓灰质炎(iVAPP)的病例报道少见。目的总结iVAPP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及转归。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3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住院的iVAPP患儿,截取... 背景目前在我国关于免疫缺陷病相关疫苗衍生性脊髓灰质炎(iVAPP)的病例报道少见。目的总结iVAPP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及转归。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3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住院的iVAPP患儿,截取患儿的人口学资料、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PV)疫苗的相关情况、临床表现、发病时免疫相关指标、病原学检测结果、治疗、转归和肌力恢复情况。主要结局指标临床表现和免疫相关指标。结果4例iVAPP患儿均为男孩,发病年龄为7~12月龄,处于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OPV)4~7个月后;首剂均在3月龄接种OPV,例1、2、4分别接种OPV 1、2、3剂,例3接种OPV 2剂、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1剂。2例为联合免疫缺陷病相关疫苗衍生性脊髓灰质炎(CID-VAPP),因“肺部感染、腋下淋巴结破溃”入院,T、B细胞数量均严重降低,呈现多部位肢体瘫痪,存在多侧肢体的肌力减退,积极治疗后未发生缓解;感染累及部位多,感染病原种类多,均发生卡介苗相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重症肺炎,在1周岁内因严重感染死亡。2例为原发性抗体缺陷病(PAD)-VAPP,因“肢体活动障碍”入院,仅B细胞数量降低和抗体分泌障碍,肢体瘫痪症状可累及一侧或双侧,经治疗后肌力可恢复正常,且感染症状轻,预后良好。结论CID和PAD患儿口服OPV均有可能导致iVAPP,患儿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免疫缺陷病 疫苗相关麻痹脊髓灰质炎 急性迟缓性麻痹
下载PDF
菏泽市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应急处置措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敬仓 刘景顺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2期167-169,共3页
目的评价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应急处置措施的效果。方法在山东省卫生厅及山东省CDC的指导下,成立调查处理小组,制订调查提纲,研究控制措施,并深入现场调查,包括病例调查及免疫功能测定,所在地及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 目的评价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应急处置措施的效果。方法在山东省卫生厅及山东省CDC的指导下,成立调查处理小组,制订调查提纲,研究控制措施,并深入现场调查,包括病例调查及免疫功能测定,所在地及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评估市、县级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采集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儿童粪便标本、血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脊髓灰质炎抗体测定,对脊髓灰质炎病毒阳性分离物进行血清型和型内鉴定以及核苷酸序列分析,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OPV)接种率调查与评估等。结果病例确认为VDPV病例,免疫功能基本正常;市、县级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该VDPV病例所在村OPV3接种率为75.86%,所在乡镇及周围相邻乡镇接种率OPV3接种率为85.56%~91.01%,平均为87.78%,不同乡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当地医院未发现AFP病例漏报;适龄儿童第一轮OPV应急免疫接种率为95.05%,第二轮则为98.85%;密切接触者、健康儿童和VDPV病例粪便标本经连续监测未再发现VDPV。结论当地脊髓灰质炎病毒学监测和流行病学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指标良好;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Ⅵ级应急响应,重点开展了应急免疫活动,适龄儿童OPV应急免疫接种率达到目标,整个应急处置过程严谨规范,快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 急性弛缓性麻痹 病毒
下载PDF
1例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变异株病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宏 许旭艳 +1 位作者 陈杨伟 陈敏红 《预防医学论坛》 2007年第6期F0002-F0002,485,共2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病例分类 变异株 专家诊断小组 AFP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 脊灰疫苗
下载PDF
江苏首例免疫缺陷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培培 侯雪波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7期69-70,共2页
目的对江苏省首例免疫缺陷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DPV)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探索控制对策。方法2018年5月对如东县发现的免疫缺陷型VDPV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定期采集粪便标本。对病例居住地的儿童开展脊灰疫苗接种... 目的对江苏省首例免疫缺陷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DPV)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探索控制对策。方法2018年5月对如东县发现的免疫缺陷型VDPV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定期采集粪便标本。对病例居住地的儿童开展脊灰疫苗接种率调查、全县开展两轮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采集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在全县范围内社区和医院开展急性松弛性瘫痪(AFP)病例主动搜索。结果患儿最终分类诊断为Ⅲ型免疫缺陷型VDPV病例,属江苏省首例,变异率为1.1%。如东县脊髓灰质炎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均在98.0%以上;病例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未发现脊灰病毒。结论通过及时有效处置,脊灰病毒未在当地造成循环。保持高水平的脊灰疫苗接种率和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是及时发现并阻断脊灰病毒或VDPV输入及传播最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处置
下载PDF
重新评价G-480位点变异对I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神经毒力的影响
15
作者 张勇 严冬梅 +6 位作者 王东艳 赵蓉 张大勇 叶绪芳 祝双利 安洪秋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在对分离于中国贵州省的9株I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cVDPVs)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后,发现已知最重要的决定病毒神经毒力的位点G-480和U-525并没有发生回复野生型突变;另外一些已知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如A-2438、A-2795、... 在对分离于中国贵州省的9株I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cVDPVs)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后,发现已知最重要的决定病毒神经毒力的位点G-480和U-525并没有发生回复野生型突变;另外一些已知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如A-2438、A-2795、C-6203和G-7441等均已经发生了回复野生型突变。根据核苷酸序列的不同,从9株I型cVDPVs毒株中选取5株病毒感染转人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基因的小鼠进行神经毒力实验,发现它们的神经毒力都有所升高,其中CHN8184株和CHN8229-1.1株的神经毒力已经十分接近P1/Mahoney株,CHN8229-1.1株、CHN8229-2株和CHN8229-3株神经毒力依次递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在它们的全基因组中分别只有7个和2个核苷酸的差异,而毒力却相差很多,提示有新的未鉴别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的存在。对这些毒株5′非编码区(5′NCR)的第V结构域进行二级结构预测,发现它们的二级结构很稳定。在G-480位点没有发生回复突变的情况下,部分毒株的神经毒力已经非常接近P1/Mahoney的水平,提示先前的研究中关于G-480突变对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神经毒力的作用可能被估计过高,G-480位点不是唯一重要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可能多个核苷酸联合突变才能达到减毒的效果。要真正全面了解P1/Sabin株的减毒机制,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G-480位点 神经毒力
下载PDF
4岁儿童对四川Ⅰ型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免疫水平观察
16
作者 何吉兰 王敦志 +3 位作者 罗家聪 秦明辉 孙莉 刘兆伟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了解已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基础免疫的儿童在加强免疫前后对四川Ⅰ型脊灰野病毒的免疫水平 ,指导预防、控制乃至消灭脊灰策略的制定。方法 微量中和试验。结果  80名 4岁儿童加强免疫前对Sabin 1、Ma honey、四川株的阳性... 目的 了解已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基础免疫的儿童在加强免疫前后对四川Ⅰ型脊灰野病毒的免疫水平 ,指导预防、控制乃至消灭脊灰策略的制定。方法 微量中和试验。结果  80名 4岁儿童加强免疫前对Sabin 1、Ma honey、四川株的阳性率分别为 98 8%、 93 8%、 73 8% ,GMT分别为 2 5 6 0、 49 8、 9 9,免后的阴性率分别为 98 8%、98 8%、 82 5 % ,GMT分别为 415 9、 177 9、 2 5 6。结论  4岁儿童加强免疫后的阳性率和GMT均有明显的提高 ,加强服苗对四川Ⅰ型脊灰病毒是有效的。因此 ,强化免疫对预防、控制、消灭脊灰是行之有效且十分必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脊灰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 免疫水平 儿童
下载PDF
埃及2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流行情况
17
作者 龚震宇 《疾病监测》 CAS 2002年第4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埃及2疫苗衍生 脊髓灰质炎病毒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惠水县1例II型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病例调查报告
18
作者 杨静荣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6期99-99,共1页
2012年3月惠水县发生1例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现报道如下:1基本资料患者杨某,女,3岁,于2012年1月25日因"间断发热、伴右下肢无力6天,加重伴左下肢无力5天"入贵医附院就诊,以"格林巴氏综合征(GBS)"病例报告疾... 2012年3月惠水县发生1例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现报道如下:1基本资料患者杨某,女,3岁,于2012年1月25日因"间断发热、伴右下肢无力6天,加重伴左下肢无力5天"入贵医附院就诊,以"格林巴氏综合征(GBS)"病例报告疾控中心。入院查病例神经系统:双上肢肌力Ⅴ级,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 病例调查报告 下肢肌力 下肢无力 间断发热 疾控中心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病例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秦彦 谢晓红 刘恩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263-1265,共3页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由3种脊灰病毒血清型(Ⅰ、Ⅱ、Ⅲ型)引起的以肢体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脊灰疫苗问世之前,几乎所有儿童都会感染脊灰病毒。但随着脊灰灭活疫苗(IPV)及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研制成功及...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由3种脊灰病毒血清型(Ⅰ、Ⅱ、Ⅲ型)引起的以肢体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脊灰疫苗问世之前,几乎所有儿童都会感染脊灰病毒。但随着脊灰灭活疫苗(IPV)及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研制成功及推广使用,尤其在1988年OPV被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 临床进展
下载PDF
中国脊髓灰质炎Ⅰ型病毒VP1/2A区变异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渡平 张礼璧 +4 位作者 方肇寅 杨辰夫 Mick N.Mulders Mark A.Pallansch Olen M.Kew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7-344,共8页
应用基因测序法对我国12个省24份脊髓灰质炎1型病毒标本散了VP1/2A片段的测序工作,并与疫苗株sabin 1型参考株的序列,我国台湾省和其他国家15株病毒的序列做了比较。由计算机PCGene程序分析处理,构建出两株关系树,初步揭示了我国大陆6... 应用基因测序法对我国12个省24份脊髓灰质炎1型病毒标本散了VP1/2A片段的测序工作,并与疫苗株sabin 1型参考株的序列,我国台湾省和其他国家15株病毒的序列做了比较。由计算机PCGene程序分析处理,构建出两株关系树,初步揭示了我国大陆6个基因型病毒之间,以及它们与台湾省和其他国家病毒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