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兄弟同患Ⅰ型粘多糖贮积症
1
作者 陈慎仁 许文灿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8年第4期15-15,共1页
粘炎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ndosis)简称MPS,是由于遗传性溶酶体内降解粘多糖的酸性水解酶缺陷,导致粘多糖在溶酶体内贮积。除Ⅱ型或Hunter综合征为X连锁隐性遗传外,余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病罕见,多数患者加岁前死亡。现报告... 粘炎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ndosis)简称MPS,是由于遗传性溶酶体内降解粘多糖的酸性水解酶缺陷,导致粘多糖在溶酶体内贮积。除Ⅱ型或Hunter综合征为X连锁隐性遗传外,余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病罕见,多数患者加岁前死亡。现报告一对同胞兄弟同患Ⅰ型MPS尚存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粘多糖贮积症 X连锁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诊断
下载PDF
粘多糖贮积症Ⅰ型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鲁宁 张海鹏 董贵章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1年第2期84-88,共5页
粘多糖贮积症 型 (MPS- )是由于溶酶体内α- L艾杜糖苷酶 (IDUA )缺乏而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DUA基因定位于 4p16 .3,长约 19kb,含 14个外显子。迄今发现的 IDUA基因突变达 5 1种。突变在不同种族 ,不同民族的患者中发生... 粘多糖贮积症 型 (MPS- )是由于溶酶体内α- L艾杜糖苷酶 (IDUA )缺乏而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DUA基因定位于 4p16 .3,长约 19kb,含 14个外显子。迄今发现的 IDUA基因突变达 5 1种。突变在不同种族 ,不同民族的患者中发生率不同。严重型突变基因的纯合子引起 MPS- H,轻型突变基因的纯合子引起 MPS- S,严重型突变基因与轻型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引起 MPS-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多糖贮积 α-L艾杜糖苷酶 分子遗传学 研究进展 基因突变
下载PDF
α-L-艾杜糖苷酶活性测定诊断粘多糖贮积症型
3
作者 孙鲁宁 宓真 +3 位作者 王旸 徐岩 董贵章 李秀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5-286,共2页
目的 :用二种酶活性测定方法诊断粘多糖贮积症 型 (MPS )患者及杂合子。方法 :用 4MU- α- L-iduronide及 phenyl- α- L- iduronide二种底物测定临床疑似 MPS 型的患者及杂合子的白细胞 α- L-艾杜糖苷酶活性 ,与正常人对照做出诊断... 目的 :用二种酶活性测定方法诊断粘多糖贮积症 型 (MPS )患者及杂合子。方法 :用 4MU- α- L-iduronide及 phenyl- α- L- iduronide二种底物测定临床疑似 MPS 型的患者及杂合子的白细胞 α- L-艾杜糖苷酶活性 ,与正常人对照做出诊断。结果 :用 4MU- α- L- iduronide做为底物 ,α- L-艾杜糖苷酶活性正常人均值为 1h14.98nmol/ mg蛋白 ,杂合子 7.0 1,患者范围 0~ 0 .0 9。用 phenyl- α- L- iduronide做为底物 ,正常人均值为 18h2 2 5 nm ol/mg蛋白 ,杂合子均值为 12 5 ,患者范围 0~ 7.7。结论 :二种方法均可以应用于 MPS 型诊断 ,以荧光法为优。phenyl- α- L- iduronide法诊断杂合子宜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多糖贮积 α-L-艾杜糖苷酶 活性测定
下载PDF
粘多糖贮积症I型分子生物学及产前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江雨 周裕林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3期113-114,108,共3页
粘多糖贮积症为糖胺聚糖降解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组遗传代谢病。根据不同的酶缺陷,可分为8型,鉴于我国I型最常见,本文就MPS-I的临床特征、a-L-艾杜糖苷酸酶基因结构、突变类型、特点及检测方法加以综述。
关键词 粘多糖贮积 a-L-艾杜糖苷酸酶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粘多糖贮积症Ⅰ型的酶学诊断与产前诊断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和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5年第2期131-131,共1页
粘多糖贮积症是溶酶体贮积病的一种.它是因为溶酶体内的不同水解酶缺乏,导致粘多糖在体内多个脏器和组织中堆积,而形成的疾病.粘多糖贮积症包括数种亚型,各亚型的临床表现虽然有些相似,但是由于不同的基因突变可导致不同酶活性缺乏的遗... 粘多糖贮积症是溶酶体贮积病的一种.它是因为溶酶体内的不同水解酶缺乏,导致粘多糖在体内多个脏器和组织中堆积,而形成的疾病.粘多糖贮积症包括数种亚型,各亚型的临床表现虽然有些相似,但是由于不同的基因突变可导致不同酶活性缺乏的遗传病,所以在基因或酶学诊断与产前诊断上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多糖贮积 产前诊断 酶学诊断 溶酶体贮积 基因突变 临床表现 酶缺乏 遗传病 酶活性
原文传递
11例中国人粘多糖贮积症Ⅰ型轻型患者的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新宁 施惠平 +4 位作者 张为民 邱正庆 孟岩 姚凤霞 魏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 对经酶学确诊的粘多糖贮积症Ⅰ型患者进行α-L-艾杜糖苷酸酶(α-L-iduronidase,IDUA)基因突变检测,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粘多糖贮积症Ⅰ型轻型患者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应用PCR扩增技术及直接测序技术对11例中国北方地区经酶学确诊的... 目的 对经酶学确诊的粘多糖贮积症Ⅰ型患者进行α-L-艾杜糖苷酸酶(α-L-iduronidase,IDUA)基因突变检测,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粘多糖贮积症Ⅰ型轻型患者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应用PCR扩增技术及直接测序技术对11例中国北方地区经酶学确诊的粘多糖贮积症Ⅰ型患者IDUA基因14个外显子及相邻区域进行突变筛查,同时进行亲本来源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检测出7种基因突变:A79V、R89Q、R89w、E178K、G197S、L346R和W626X.7种突变均为已报道过子,11例中6例患者为纯合改变,1例为无义突变杂合子;发现了9种已知多态性位点.结论 中国北方地区粘多糖贮积症Ⅰ型轻型患者IDUA基因的突变特点可能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多糖贮积 基因突变 α-L-艾杜糖苷酸酶基因
原文传递
粘多糖贮积症Ⅰ型IDUA基因的一个新突变 被引量:3
7
作者 窦薇 彭超 +1 位作者 郑俊克 顾学范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粘多糖贮积症Ⅰ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Ⅰ,MPS Ⅰ)患者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理。方法采用聚合酶链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患者的α-L-艾杜糖醛酸酶(alpha-L-iduronidase,IDUA)基因(仍删)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并对... 目的研究粘多糖贮积症Ⅰ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Ⅰ,MPS Ⅰ)患者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理。方法采用聚合酶链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患者的α-L-艾杜糖醛酸酶(alpha-L-iduronidase,IDUA)基因(仍删)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并对发现的突变进行限制性酶切和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分析验证;同时,采集50名健康体检者血样,针对新发现的突变位点进行测序分析,以排除多态性位点的可能性。结果患者/DUA基因第2外显子和第6外显子分别出现杂合突变Q60X(178C〉T)和D203N(607G〉A),前者为已报道的无义突变,后者为新发现的错义突变。限制性酶切分析证实患者母亲是Q60X突变携带者,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分析证实患者父亲是D203N突变携带者。另外,在对50名正常人的测序分析中,未检测到D203N突变。结论筛查所得的两个点突变可能是患者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多糖贮积 α-L-艾杜糖醛酸酶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两个粘多糖贮积症Ⅰ型家系IDUA基因的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欣雨 梅世月 +5 位作者 孔祥东 赵振华 蔡奥捷 姚佳梦 李奕颖 秦智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对两个粘多糖贮积症Ⅰ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Ⅰ ,MPS Ⅰ)家系α—L-艾杜糖醛酸酶(α—L—iduronidase,IDUA)基因进行基因突变分析,为家系中的高危胎儿提供产前诊断。方法应用PCR扩增和直接双向测序分别对两个粘多糖... 目的对两个粘多糖贮积症Ⅰ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Ⅰ ,MPS Ⅰ)家系α—L-艾杜糖醛酸酶(α—L—iduronidase,IDUA)基因进行基因突变分析,为家系中的高危胎儿提供产前诊断。方法应用PCR扩增和直接双向测序分别对两个粘多糖贮积症Ⅰ型家系的先证者及其父母IDUA基因的14个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突变确定后,抽取绒毛样本对家系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家系1先证者存在IDUA基因第1外显子c.46-57delTCGCTCCTGGCC(p.Ser16_Ala19del)和第8外显子c.1147delC(p.Arg383Alafs*57)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父亲为c.46—57delTCGCTCCTGGCC杂合突变携带者,先证者母亲为c.1147delC杂合突变携带者,先证者两个突变分别来自父母,前者为已知突变、后者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产前诊断显示胎儿携带c.46—57delTcGcTccTGGc杂合缺失突变。家系2先证者存在IDUA基因第6外显子c.721T〉C(p.Cys241Arg)和第10外显子c.1491delG(p.Thr497fs27)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母亲为c.721T〉C错义杂合突变携带者,父亲为c.1491delG缺失杂合突变携带者,先证者的两个突变分别来自父母,均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产前诊断显示胎儿携带c.721T〉C杂合错义突变。结论IDUA基因突变是2个粘多糖贮积症Ⅰ型家系的致病原因,我们的结果丰富了IDUA基因突变谱,为家系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多糖贮积 IDUA基因 基因突变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辽宁地区人群中α-L艾杜糖醛酸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9
作者 孙鲁宁 董理鸣 +1 位作者 董贵章 张海鹏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辽宁地区粘多糖贮积症Ⅰ型(MPS-Ⅰ)患者及正常人群中α-L艾杜糖醛酸酶(IDUA)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1999年10月至2002年2月辽宁地区20例MPS-Ⅰ型患儿以及120名正常人群中IDUA基因的多态性... 目的探讨辽宁地区粘多糖贮积症Ⅰ型(MPS-Ⅰ)患者及正常人群中α-L艾杜糖醛酸酶(IDUA)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1999年10月至2002年2月辽宁地区20例MPS-Ⅰ型患儿以及120名正常人群中IDUA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辽宁地区MPS-Ⅰ型患儿及正常人群中IDUA基因存在4种多态性位点R105Q、L118、A314和A361T;位于外显子Ⅲ的多态性位点L118在MPS-Ⅰ型患者中的频率为45%,而在正常人群中的频率为18%。结论辽宁地区人群中IDUA基因存在4种多态性位点R105Q、L118、A314和A361T,其中L118在MPS-Ⅰ型患儿和正常人群中出现的频率具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多糖贮积 α—L艾杜糖醛酸酶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