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郝素平 王伟 李生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延迟愈合组(30例)和正常愈合组(126例),比较两组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对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在治疗后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骨折术后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低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是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P <0.05)。结论 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与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折 延迟愈合 骨转化标志物 氨基端前肽 β-交联羧基末端肽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联降解产物水平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关系及检测意义
2
作者 秦华 覃海 +1 位作者 宋晓钰 杨永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68-77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甲状旁腺激素(PTH)、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水平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甲状旁腺激素(PTH)、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水平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36例为OVCF组,选取同期确诊老年骨质疏松症但未骨折患者7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VD、PTH、t-PINP、β-CTX、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t-PINP/β-CTX水平及骨密度。分析血清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OVCF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对老年OVCF的诊断价值。结果:OVCF组患者血清25-OH-VD、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TH、t-PINP、TRAP5b、t-PINP/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OVCF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和全髋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腰椎骨密度和全髋骨密度与血清25-OH-VD、β-CTX呈正相关,与PTH、t-PINP、TRAP5b、t-PINP/β-CTX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低水平的25-OH-VD、β-CTX和高水平的PTH、t-PINP、t-PINP/β-CTX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OVCF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25-OH-VD、PTH、t-PINP、β-CTX、t-PINP/β-CTX对诊断老年OVCF有一定价值(均P<0.05)。结论:血清25-OH-VD降低、PTH水平和t-PINP/β-CTX水平升高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OVCF具有相关性,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OVCF的发生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25羟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 氨基端延长肽 β-联降解产物 老年人
下载PDF
积雪草酸抑制HSC-T6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 被引量:15
3
作者 汤丽霞 杨光 谭家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178-1180,共3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TGF-β对肝星状细胞系(HSC-T6)的激活作用,以及积雪草酸抑制HSC-T6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合成的药理作用.方法:用LDH和MTT实验测定积雪草酸对HSC-T6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HSC-T6细胞受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TGF-... 目的:研究外源性TGF-β对肝星状细胞系(HSC-T6)的激活作用,以及积雪草酸抑制HSC-T6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合成的药理作用.方法:用LDH和MTT实验测定积雪草酸对HSC-T6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HSC-T6细胞受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TGF-β刺激后表达Ⅰ型胶原蛋白的最佳剂量和时间.以不同剂量的积雪草酸作用于TGF-β活化的HSC-T6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积雪草酸对TGF-β活化的HSC-T6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GF-β刺激HSC-T6细胞表达Ⅰ型胶原蛋白的最佳剂量为1ng/mL,最佳时间24h.10~30μmol/L积雪草酸可以抑制TGF-β诱导的HSC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论:外源性TGF-β可激活HSC-T6细胞表达Ⅰ型胶原蛋白;积雪草酸抑制HSC-T6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蛋白 HSc-T6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PDTC对肝纤维化大鼠核转录因子-κB、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Ⅰ型胶原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宋新文 高海丽 +2 位作者 王宏伟 李伟伟 申保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Col-1)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Col-1)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C组再各自随机分为2周及4周组并腹腔注射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C组造模同时给予PDTC灌胃。应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检测肝组织NF-κBp65活性;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NF-κBp65和Col-1的mRNA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检测NF-κBp65、α-SMA和Col-1的表达。结果 B组及C组NF-κBp65活性及其mRNA表达、Col-1 mRNA表达、NF-κBp65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α-SMA及Col-1阳性面积均明显高于A组(P<0.01或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4周组高于2周组(P<0.01或P<0.05);同期比较发现C组NF-κBp65活性及其mRNA表达、Col-1 mRNA表达、NF-κBp65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α-SMA及Col-1阳性面积均明显低于B组(P<0.01或P<0.05)。NF-κBp65活性与NF-κBp65 mRNA表达、Col-1 mRNA表达、NF-κBp65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α-SMA及Col-1阳性面积呈正相关(r=0.747,0.780,0.779,0.658,0.780,P均<0.01)。结论 NF-κB与大鼠肝纤维化密切相关;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及α-SMA、Col-1表达从而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肝纤维化 核转录因子-ΚB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血清Ⅰ型胶原蛋白多肽、环氧合酶-2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开维 潘禹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40-545,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清Ⅰ型胶原蛋白多肽(procollagen type Ⅰ polypeptide,PICP)、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接受心...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清Ⅰ型胶原蛋白多肽(procollagen type Ⅰ polypeptide,PICP)、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2周,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测量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PICP、COX-2浓度。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PICP、COX-2浓度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术后2周血清PICP、COX-2浓度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 d患者血清PICP、COX-2、CK、CK-MB、LDH、α-HBD、AST浓度显著升高,LVEF、LVFS浓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 d相比,术后1周、术后2周患者的PICP、COX-2、CK、CK-MB、LDH、α-HBD、AST浓度显著降低,且术后2周显著低于术后1周,LVEF、LVFS显著上升,且术后2周高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PICP、COX-2浓度均与CK、CK-MB、LDH、α-HBD、AST浓度呈正相关,与LVEF、LVFS呈负相关(P<0.05),且PICP、COX-2二者呈正相关(r=0.489,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后2周血清PICP、COX-2浓度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ICP、COX-2浓度以及二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0.717、0.855,敏感度分别为80.36%、55.36%、83.93%,特异度分别为75.00%、86.36%、72.73%。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清PICP、COX-2浓度显著高于术前,但随术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与患者心功能指标和心肌酶谱具有相关性,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蛋白多肽 环氧合酶-2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内皮素-1及其受体拮抗剂对HSC-T6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
6
作者 张军 张忠涛 +3 位作者 王宇 王萍 李建设 周延忠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检测与探讨内皮素-1及其受体拮抗剂对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和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 目的检测与探讨内皮素-1及其受体拮抗剂对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和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T-1组和ET-1+BQ-123组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0.706±0.027、0.724±0.059比0.400±0.047,P<0.05);与ET-1组相比,ET-1+BQ-788组和ET-1+BQ-123+BQ-788组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0.427±0.131、0.382±0.022比0.706±0.027,P<0.05)。结论ET-1使HSC-T6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选择性ETB受体拮抗剂BQ-788能抑制ET-1引起的Ⅰ型胶原mRNA的高表达,而选择性ETA受体拮抗剂BQ-123则对其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肝星状细胞 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原纤维蛋白-2(FBN2)重组蛋白对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7
作者 张瑞雪 蒋文君 +3 位作者 郭大东 石永伟 毕宏生 温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原纤维蛋白-2(FBN2)重组蛋白对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取SPF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FBN2敲减组、FBN2重组蛋白组,每组8只小鼠,取右眼作为实验眼。入组后,正常对照组小...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原纤维蛋白-2(FBN2)重组蛋白对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取SPF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FBN2敲减组、FBN2重组蛋白组,每组8只小鼠,取右眼作为实验眼。入组后,正常对照组小鼠不进行干预,阴性对照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3μL空载体(1 mg·L^(-1)),FBN2敲减组及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3μL腺相关病毒(AAV)(1 mg·L^(-1)),4周后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3μL FBN2重组蛋白(1 mg·L^(-1))。采用视网膜电图(ERG)视觉电生理仪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分别检测小鼠视网膜Rod-b、Max-a波振幅和视网膜结构变化;RT-PCR、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中FBN2、微原纤维相关糖蛋白(MAGP-2)、Ⅰ型胶原蛋白(COL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ERG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FBN2敲减组和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ERG Rod-b、Max-a波振幅均变小(均为P<0.05);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视网膜ERG Rod-b、Max-a波振幅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OCT检测结果显示,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组织结构恢复正常,光反射变规则。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组织FBN2 mRNA表达明显升高,COL1、MAGP-2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组织FBN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OL1、MAGP-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FBN2重组蛋白可以弥补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小鼠FBN2内源性缺失,通过调控COL1、MAGP-2表达可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2 重组蛋白 视网膜病变 纤维相关糖蛋白-2 蛋白
下载PDF
萆薢分清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肾纤维化大鼠mTOR、α-SMA、Col-Ⅰ蛋白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根生 马鸿斌 +3 位作者 魏锦慧 何彩苹 翟书玲 马海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7-172,183,共7页
目的 观察萆薢分清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纤维化相关蛋白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的影响,探讨萆薢分清颗粒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从中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 目的 观察萆薢分清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纤维化相关蛋白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的影响,探讨萆薢分清颗粒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从中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术构建肾纤维化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氯沙坦组及萆薢分清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萆薢分清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3.12 mL/(kg·d)、6.56 mL/(kg·d)、3.28 mL/(kg·d)萆薢分清颗粒溶液灌胃,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2.62 mL/(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4周。末次灌胃结束后检测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ACR)、24 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mTOR、α-SMA、Col-Ⅰ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CR、24 h尿蛋白量及SCr、BUN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肾脏发生明显纤维化病变;肾组织中mTOR、α-SMA、Col-Ⅰ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与萆薢分清高、中剂量组大鼠ACR、24 h尿蛋白量及S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肾纤维化病变较轻;肾组织中mTOR、α-SMA、Col-Ⅰ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萆薢分清颗粒可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纤维化,保护残存肾功能,机制可能与下调mTOR、α-SMA、Col-Ⅰ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性输尿管梗阻 肾纤维化 大鼠 萆薢分清颗粒 雷帕霉素靶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正极性驻极体5-氟尿嘧啶贴剂对兔耳瘢痕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TCF-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安晓强 苑旺 +4 位作者 梁媛媛 郭鑫 梁合鹃 江键 崔黎丽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15-120,145,共7页
目的研究+5 kV驻极体、5-氟尿嘧啶(5-FU)贴剂和+5 kV驻极体5-FU贴剂对兔耳瘢痕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通过电晕充电系统制备的正极性聚丙烯驻极体充电面与制备的5-FU贴剂背衬层结合制成表面电位... 目的研究+5 kV驻极体、5-氟尿嘧啶(5-FU)贴剂和+5 kV驻极体5-FU贴剂对兔耳瘢痕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通过电晕充电系统制备的正极性聚丙烯驻极体充电面与制备的5-FU贴剂背衬层结合制成表面电位为+5 kV的驻极体5-FU贴剂,再将+5 kV驻极体、5-FU贴剂和+5 kV驻极体5-FU贴剂分别作用于兔耳创面,通过测算瘢痕增生指数,观察研究瘢痕增生状况,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上述驻极体、5-FU贴剂和驻极体5-FU贴剂对兔耳瘢痕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TGF-β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兔耳创面自然愈合4周后形成增生性瘢痕组织。②正极性驻极体不会导致创面过度修复。③5-FU贴剂和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通过减少瘢痕组织内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TGF-β的表达量,抑制增生性瘢痕的生长。④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的效果优于5-FU贴剂。结论正极性驻极体与5-FU联用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增生性瘢痕 5-氟尿嘧啶 贴剂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群 张熙 +2 位作者 雷久士 吴华 卜兰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六味地黄汤组和依那普利组。六味地黄汤组予6.25 g/(kg·d)六味地黄汤灌胃,依那普利组予10 mg/(kg·d)...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六味地黄汤组和依那普利组。六味地黄汤组予6.25 g/(kg·d)六味地黄汤灌胃,依那普利组予10 mg/(kg·d)马来酸依那普利悬浊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10 m L/(kg·d)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2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Ⅰ、Ⅲ型胶原(CollⅠ、CollⅢ)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中HIF-1α、CollⅠ、CollⅢ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组和依那普利组肾组织中HIF-1α和CollⅠ、CollⅢ的表达均降低(P<0.05),且六味地黄汤组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下调HIF-1α和CollⅠ、CollⅢ的表达,改善肾组织慢性缺氧,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缺氧诱导因子- 六味地黄汤 大鼠
下载PDF
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α-SMA、TGFβ1表达和I型胶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叶立红 王翀奎 +4 位作者 杨莉 高会霞 赵召霞 侯军良 戴二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85-688,共4页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和I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0...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和I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肝组织中α-SMA、TGFβ1和I型胶原的表达,同时进行肝组织纤维化评分(S)。结果各模型组肝组织α-SMA、TGFβ1及Ⅰ型胶原表达和纤维化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肝组织α-SMA和TGFβ1及Ⅰ型胶原评分和纤维化评分较模型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α-SMA、TGFβ1及Ⅰ型胶原评分及肝纤维化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化坚颗粒可能通过抑制C57小鼠肝组织TGFβ1的产生,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从而降低I型胶原增生,达到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肝化坚颗粒 肝硬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实验性肝纤维化时MMP-1、TIMP-1的表达与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杨长青 胡国龄 +1 位作者 谭德明 张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2-224,共3页
为了观察实验性肝纤维化时MMP - 1、TIMP - 1的表达与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本文制备了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运用定量RT -PCR检测肝脏内MMP - 1、TIMP - 1的表达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运用相... 为了观察实验性肝纤维化时MMP - 1、TIMP - 1的表达与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本文制备了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运用定量RT -PCR检测肝脏内MMP - 1、TIMP - 1的表达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运用相关理论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在肝纤维化发生时 ,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 ;MMP - 1的表达在肝纤维化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 ,与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变化之间也未见有相关性 ;TIMP - 1的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生时显著增高 ,与Ⅰ、Ⅲ型胶原的变化也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肝纤维化发生时MMP - 1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 ,而TIMP - 1的表达显著增高 ,且与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增高呈显著相关 ,提示TIMP - 1的表达增高在肝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1 TIMP-1
下载PDF
bFGF增强rhBMP-2诱导成骨中Ⅰ、Ⅱ型胶原及碱性磷酸酶的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俊杰 罗卓荆 +3 位作者 胡蕴玉 曹艳杰 袁志 吕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对bFGF增强rhBMP 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碱性磷酸酶 (ALP)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1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5 5只 ,rhBMP 2 /bFGF为实验组 ,rhBMP 2为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3~ 2 1d 8个时间点取材 ,用免疫组化法... 目的 :对bFGF增强rhBMP 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碱性磷酸酶 (ALP)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1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5 5只 ,rhBMP 2 /bFGF为实验组 ,rhBMP 2为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3~ 2 1d 8个时间点取材 ,用免疫组化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型胶原进行检测 ;对ALP活性进行定量分析 ,观察 2组在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情况。结果 :( 1)Ⅱ型胶原和成软骨、软骨细胞的出现相伴随 ,但肥大、变性的软骨细胞并不表达Ⅱ型胶原。 ( 2 )作为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的Ⅰ型胶原 ,ALP在软骨形成期即有表达 ,但随着成骨细胞的出现 ,骨组织的形成Ⅰ型胶原表现为高表达 ,而ALP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 ( 3)实验组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早于对照组。结论 :bFGF增强了rhBMP 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碱性磷酸酶 骨生成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兔Ⅰ型和Ⅲ型胶原动态变化及干扰素-γ对其的作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翁红雷 蔡卫民 杨艳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新西兰兔肝脏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以及γ 干扰素 (IFN γ)对Ⅰ型和Ⅲ型胶原的降解作用。方法 日本血吸虫感染兔在感染后不同时期取 8只病兔肝脏 ,作常规石蜡切片 ,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α SMA染色、伊... 目的 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新西兰兔肝脏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以及γ 干扰素 (IFN γ)对Ⅰ型和Ⅲ型胶原的降解作用。方法 日本血吸虫感染兔在感染后不同时期取 8只病兔肝脏 ,作常规石蜡切片 ,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α SMA染色、伊红染色和天狼红染色 ,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Ⅰ型和Ⅲ型胶原分布情况 ,计算机图像分析计算胶原含量。感染 16wk后 ,给予吡喹酮治疗 ,IFN γ治疗 8wk ,停药观察 4wk。观察IFN γ对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的降解作用。结果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病兔Ⅰ型胶原在第 8周时占总面积百分比的 5 73± 3 40 ,至第2 8周时达总面积百分比的 40 14± 17 0 0 ,约增加了 7倍 ;Ⅲ型胶原则由第 8周时总面积百分比的 1 15± 1 34增加到6 80± 5 19。α SMA阳性细胞表达数则由 2 8± 1 0增加至 7 3± 1 5。自血吸虫感染 16wk开始采用IFN γ治疗 ,8wk后 ,IFN γ治疗组的Ⅰ型和Ⅲ型胶原所占面积百分比分别由原来的 18 5 1± 7 5 2和 4 63± 3 64下降为 2 4wk时的3 0 9± 1 5 4和 0 40± 0 37(P <0 0 1) ,模型对照组和吡喹酮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停药 4wk后IFN γ治疗组的Ⅰ型和Ⅲ型胶原所占面积百分比均有所回升 (P <0 0 5 )。结论 IFN γ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新西兰兔肝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Γ-干扰素 日本血吸虫感染
下载PDF
纳米β-磷酸三钙/Ⅰ、Ⅱ型胶原层状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膝关节骨软骨缺损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竹生 吕玉明 张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2期7797-7801,共5页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修复面临的难题主要表现在再生软骨的结构及生理功能距正常软骨相差较远,无法满足正常生理需要,目前修复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理想。目的:探讨纳米β-磷酸三钙/Ⅰ、Ⅱ型胶原层状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修复犬膝关...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修复面临的难题主要表现在再生软骨的结构及生理功能距正常软骨相差较远,无法满足正常生理需要,目前修复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理想。目的:探讨纳米β-磷酸三钙/Ⅰ、Ⅱ型胶原层状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修复犬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2月龄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缺损对照组,无菌条件下自髂后嵴处抽取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消化、收集,调整细胞浓度为2×109L-1,与纳米β-磷酸三钙/Ⅰ、Ⅱ型胶原共培养24h,即制成纳米β-磷酸三钙/Ⅰ、Ⅱ型胶原层状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两组犬均制备右膝关节骨软骨缺损,实验组于缺损处植入支架-细胞复合物,缺损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与结论:第12周,实验组缺损内充填以白色半透明组织,表面光滑,触之较软,稍高出周围软骨面,软骨细胞分布较均一,排列无方向性;第24周,实验组缺损内充填白色半透明新生软骨组织,色泽与正常软骨相似,质韧,表面平整,与正常软骨界限消失,表面细胞平行于关节面,深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呈团状,基质异染广泛,与周围正常软骨连接良好。缺损对照组缺损未修复,底部为白色纤维组织。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较理想的种子细胞,在新生软骨形成的同时,纳米β-磷酸三钙/Ⅰ、Ⅱ型胶原层状支架逐渐降解吸收,是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缺损适宜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β-磷酸三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组织中Ⅰ型胶原及α-SMA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昱良 郑永青 +3 位作者 夏时海 汪海燕 苏丽婷 吴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331-1336,共6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n=10),以300mg/kg隔日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CP组,n=10),以700mg/kg隔日腹腔内注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n=10),以300mg/kg隔日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CP组,n=10),以700mg/kg隔日腹腔内注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OM治疗组(OT组,n=10),以700mg/kg隔日腹腔内注射DDC,1wk后开始每日腹腔注射OM100mg/kg;OM预防组(OP组,n=10),依照模型组方法注射DDC的同时每日腹腔内注射OM100mg/kg.到30d时停止注射DDC,但仍继续注射OM.将上述4组分别在20d、40d处死大鼠(n=5),用Masson染色的方法观察胶原纤维增生,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Ⅰ型胶原、α-SMA在胰腺组织的定位及表达,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α-SMA在胰腺组织表达量的变化.结果:Masson染色可见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分别在20、40d时CP组(22.54%±4.45%、35.14%±3.27%)高于其余各组(P<0.05),OP组(13.16%±1.84%、25.14%±3.67%)与OT组(19.58%±2.78%、28.68%±2.55%)较CP组降低(P<0.05),NC组(3.0%±0.32%、2.45%±0.24%)低于其余各组(P<0.05),CP组与OT组在40d时的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较20d时增高(P<0.05).Ⅰ型胶原与α-SMA在胰腺组织的定位: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NC组胰腺组织α-SMA在血管壁平滑肌表达阳性,其余部位未见表达;CP组α-SMA在血管周围和腺泡间有阳性表达;在OT、OP组,α-SMA在腺泡间有少量表达.Ⅰ型胶原在NC组主要位于胰腺组织周边;CP组除在上述部位外,还表达于腺泡间及小叶周围.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α-SMA与β-actin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20、40d时CP组(1.06±0.04、1.16±0.03)高于其余各组(P<0.05),NC组(0.73±0.06、0.78±0.06)低于其余各组(P<0.05),OT组与OP组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慢性胰腺炎时Ⅰ型胶原和α-SMA表达增强,主要位于血管和腺泡周围以及小叶间.OM可以通过减少胰腺组织内胶原的生成及PSC的活化抑制胰腺纤维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纤维化 慢性胰腺炎 氧化苦参碱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IL-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肝星状细胞Ⅰ、Ⅲ型胶原及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存良 黄捷 +2 位作者 陈文 王明勇 陈枫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1-583,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L-1ra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原位分离、培养大鼠HSC,荧光显微镜...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L-1ra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原位分离、培养大鼠HSC,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用1μg/L、10μg/L、100μg/L3个浓度的IL-1ra分别作用于HSC48h,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Col-Ⅰ、Col-Ⅲ和TIMP-1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Col-Ⅰ、Col-Ⅲ和TIMP-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97±0.29、2.70±0.57、3.83±0.30。加入1μg/L、10μg/L、100μg/LIL-1ra后Col-Ⅰ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1.34±0.35、0.86±0.19、0.35±0.03;Col-Ⅲ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2.02±0.29、1.13±0.09、0.47±0.11;TIMP-1mRNA的表达水平依次为3.12±0.25、2.53±0.38、1.98±0.18,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处理组Col-Ⅰ、Col-Ⅲ和TIMP-1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IL-1ra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SC中Col-Ⅰ、Col-Ⅲ及TIMP-1mRNA的表达,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下载PDF
生肌化瘀膏对小鼠创面修复期肉芽组织总IL-1β和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玉萱 徐玲玲 +1 位作者 李斌 李福伦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生肌化瘀膏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Db/db小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生肌化瘀膏高(15 g·kg^(-1))、中(10 g·kg^(-1))、低(5 g·kg^(-1))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贝复济)、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balb/c小... 目的:探讨生肌化瘀膏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Db/db小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生肌化瘀膏高(15 g·kg^(-1))、中(10 g·kg^(-1))、低(5 g·kg^(-1))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贝复济)、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balb/c小鼠,每组10只。采用小鼠皮肤全层缺损创面为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各组小鼠创面修复期肉芽组织中HE染色、IL-1β和Ⅰ、Ⅲ型胶原的变化。结果:HE染色显示生肌化瘀膏中、高剂量组创面愈合明显;各组IL-1β的表达均不明显;生肌化瘀膏各剂量组的Ⅰ型和Ⅲ型胶原水平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生肌化瘀膏可以促进小鼠创面修复,减少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肌化瘀膏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rhBMP-2在体内诱导成骨中Ⅰ、Ⅱ型胶原mRNA及碱性磷酸酶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俊杰 罗卓荆 +4 位作者 胡蕴玉 曹艳杰 袁志 吕荣 王建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研究rhBMP 2在体内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mRNA及碱性磷酸酶 (ALP)的表达。方法 :将含rhBMP 2 0 .5mg的松质骨载体植入BALB/c小鼠的右股部肌袋内 ,于术后 3~ 2 1d间 8个时间点取材 ,用原位杂交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型胶原m... 目的 :研究rhBMP 2在体内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mRNA及碱性磷酸酶 (ALP)的表达。方法 :将含rhBMP 2 0 .5mg的松质骨载体植入BALB/c小鼠的右股部肌袋内 ,于术后 3~ 2 1d间 8个时间点取材 ,用原位杂交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型胶原mRNA进行检测 ;定量分析ALP活性 ,观察rhBMP 2在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mRNA及ALP的表达。结果 :( 1)Ⅱ型胶原mRNA的出现是和成软骨、软骨细胞的出现相伴随。肥大、变性的软骨细胞并不表达Ⅱ型胶原mRNA。 ( 2 )作为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的Ⅰ型胶原mRNA、ALP在软骨形成期即有表达 ,随着成骨细胞的出现 ,骨组织的形成 ,Ⅰ型胶原mRNA仍表现为高表达 ,而ALP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结论 :在体内诱导成骨中rhBMP 2促进了Collagen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 碱性磷酸酶 骨生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鼠肝、肺、肾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建萍 张扬 +5 位作者 邢芳毓 王俊杰 徐军 孔英俊 罗希 张贵锋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462,I0003,共10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小鼠肝、肺、肾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首先识别小鼠Ⅰ、Ⅲ型胶原蛋白特征多肽,分别为GSEGPQGVR、GPSGFR。采用子离子及保留时间定性,以GLAGMK为内标对小鼠肝、肺、肾中Ⅰ、Ⅲ型胶原蛋...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小鼠肝、肺、肾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首先识别小鼠Ⅰ、Ⅲ型胶原蛋白特征多肽,分别为GSEGPQGVR、GPSGFR。采用子离子及保留时间定性,以GLAGMK为内标对小鼠肝、肺、肾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特征多肽在1~500 mg/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7%,加标回收率在86%~118%之间。小鼠生长过程中,肝、肺、肾中Ⅰ型胶原蛋白的比例呈增加趋势,Ⅰ、Ⅲ型胶原蛋白总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该方法前处理简便高效、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小鼠肝、肺、肾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精确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