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与病程监测中的应用性研究
1
作者 冯长华 齐晓彤 +3 位作者 胡塔 路亮 郑扬云 胡主花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2-144,15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外周全血中HIV-1 DNA定量检测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及病程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南昌地区部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的65例HIV-1抗体筛查有反应的样品,分别进行HIV-1抗...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外周全血中HIV-1 DNA定量检测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及病程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南昌地区部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的65例HIV-1抗体筛查有反应的样品,分别进行HIV-1抗体确证、HIV-1 DNA定量和HIV-1 RNA定量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并将HIV-1 DNA与其他各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例HIV-1抗体筛查有反应样品经免疫印迹法(WB)确证:50例为HIV-1抗体阳性,11例为HIV-1抗体不确定,4例为HIV-1抗体阴性。50例HIV-1抗体阳性的受检者中,检出HIV-1 DNA的有45例,检出HIV-1 RNA的有33例;11例HIV-1不确定受检者中,有6例同时检出HIV-1 DNA和HIV-1 RNA,其余均未检出HIV-1 DNA和HIV-1 RNA;4例HIV-1抗体阴性受检者中,HIV-1 DNA和HIV-1 RNA均未检出。56例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HIV-1 DNA的量值与HIV-1 RNA的量值呈显著性正相关(r=0.417,P=0.001),与CD4+T淋巴细胞数值呈显著性负相关(r=-0.29,P=0.03),与CD8+T淋巴细胞数值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r=0.249,P=0.064)。结论外周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可为艾滋病早期感染诊断,监测艾滋病病程进展及高效抗病毒治疗疗效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病毒储存库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宁夏地区艾滋病患者感染HIV-1病毒pol区基因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忠兰 苟明星 +2 位作者 关光玉 尹婷 赵伟明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7期781-784,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宁夏地区艾滋病患者感染HIV-1病毒的pol基因变异情况,为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HIV-1艾滋病患者全血标本并收集流行病学资料,6h内分离血浆,-70℃保存待用。采用血浆提取HIV-1 RNA,针对HIV-1病... 目的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宁夏地区艾滋病患者感染HIV-1病毒的pol基因变异情况,为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HIV-1艾滋病患者全血标本并收集流行病学资料,6h内分离血浆,-70℃保存待用。采用血浆提取HIV-1 RNA,针对HIV-1病毒的pol区PR基因和RT基因设计引物,巢式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鉴定,片段大小约为1.2kb,鉴定后送公司测序。结果巢式PCR检测样本47份,成功扩增35份样本并获得pol区序列,长1060bp。宁夏地区HIV-1感染者中存在4种基因亚型,23例CRF07_BC,6例CRF08_BC,4例CRF01_AE和2例B亚型,基因离散率为B亚型最大。性传播的18例患者中存在3种重组亚型,CRF07_BC重组亚型为主12例(66.7%);静脉吸毒传播的15例中存在4种重组亚型,CRF07_BC重组亚型为主11例(73.3%),其次为B亚型2例(13.3%),CRFO1_AE重组亚型1例(6.7%)、CRF08_BC重组亚型1例(6.7%),还存在2例性行为兼静脉吸毒的患者,属CRF01_AE重组亚型。结论 HIV-1基因型别趋于多样化,CRF07_BC重组亚型为主要流行毒株,B亚型在宁夏地区流行时间最长;吸毒人群和性活跃人群仍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病毒 基因序列 进化树 艾滋病 基因离散率 宁夏
下载PDF
XQ-9302中药制剂对艾滋病毒Ⅰ型作用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康来仪 潘孝彰 +6 位作者 杨文雄 潘启超 杨文琪 李关汉 仲伟鉴 潘希和 翁心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48-51,共4页
由上海雄琪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制的中药XQ9302,系将20种中草药精确混合经高度提纯而获得的粉末状制剂。应用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动物实验,观察了对HIV作用和毒理试验。研究表明,中药XQ9302在HIV1体... 由上海雄琪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制的中药XQ9302,系将20种中草药精确混合经高度提纯而获得的粉末状制剂。应用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动物实验,观察了对HIV作用和毒理试验。研究表明,中药XQ9302在HIV1体外试验中对MT4淋巴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重金属含量也在安全允许浓度内,各种毒性安全试验阴性,并且有增强动物免疫调节和抑制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中药制剂 实验研究 抑制肿瘤作用 性安全 hiv-1 阴性 精确 单位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人艾滋病毒(HIV-1)载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与初步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夏雪山 徐焕兵 +1 位作者 冯汉平 贲昆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79-782,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的HIV 1感染者和艾滋病人血浆病毒载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构建含保守的引物SK14 5 SK4 31扩增靶序列的重组质粒pSPgag737,重组质粒体外转录产物经系列稀释得到HIV 1定量测定的外参照 ,在同样条件下以引物SK14 5 SK4...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的HIV 1感染者和艾滋病人血浆病毒载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构建含保守的引物SK14 5 SK4 31扩增靶序列的重组质粒pSPgag737,重组质粒体外转录产物经系列稀释得到HIV 1定量测定的外参照 ,在同样条件下以引物SK14 5 SK4 31对外参照和待测样品进行RT PCR扩增 ,用电泳图谱分析系统分析经EB染色的扩增产物电泳图谱 ,作出外参照的初始加入拷贝数与光强度的标准曲线 ,获得相应的回归方程 ,进而计算出待测样品的HIV 1病毒载量。结果 :重组质粒pSPaga737经酶切和PCR鉴定 ,确认含有引物SK14 5 SK4 31的扩增靶序列 ,用重组质粒体外转录 ,得到了 1~ 10 5copies的 10倍系列稀释的外参照 ,外参照标准曲线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r =0 96 )。该方法的测定范围为 5× 10 2 ~ 5× 10 7拷贝 ml血浆。对 10个样品进行 3次重复测定 ,平均变异系数较小 (CV =2 0 % )。结论 :所建立的HTV 1病毒载量定量测定方法 ,操作简单 ,价格便宜 ,特异性好 ,同时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病毒载量 外参照 标准曲线 艾滋病 血浆病毒载量 测定方法
下载PDF
艾滋病毒1型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小鼠血清活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彭宗根 陈鸿珊 滕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14-517,共4页
目的:观察艾滋病毒1型逆转录酶(HIV-1RT)抑制剂在小鼠血清中的活性动态,探讨其在药效评价中的可应用性。方法:不同途径给予小鼠已知和未知HIV-1RT抑制剂后,在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清,体外测定血清抑制 HIV-1RT的活性。结果:正常小鼠血清... 目的:观察艾滋病毒1型逆转录酶(HIV-1RT)抑制剂在小鼠血清中的活性动态,探讨其在药效评价中的可应用性。方法:不同途径给予小鼠已知和未知HIV-1RT抑制剂后,在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清,体外测定血清抑制 HIV-1RT的活性。结果:正常小鼠血清有非特异性抑制HIV-1RT的活性,经稀释后可排除;非核苷类RT抑制剂可在体外直接测定小鼠体内用药后的血清抑制HIV-1RT活性和动态,核苷类RT抑制剂的血清抗HIV-1RT的活性可测出,但血清活性不如非核苷类药物为高,主要因核苷类药物的活性物质是其三磷酸盐,在细胞内转化后形成。此种体外测定小鼠用药后血清活性的体内体外结合的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可初步分析药物与血清蛋白的结合率以及估算其生物利用度和清除率。结论:体内与体外相结合的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小鼠血清活性的测定方法,可应用于非核苷类HIV-1RT抑制剂的药效评价,对于核苷类HIV-1RT抑制剂,取血时间要长,并同时测定血清在细胞内的活性,以便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1逆转录酶抑制剂 血清 药效评价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病毒1型母婴传播回顾性追踪调查 被引量:90
6
作者 李关汉 梅珊 +12 位作者 魏飞力 冯鑫 曹韵贞 程何荷 何云 顾丽芳 孙峰 周曾全 杨欣平 段松 段一娟 王世一 佟伟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年第4期204-207,215,共5页
目的 了解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母婴传播的现状,特别是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预防阻断工作提供背景资料。方法 以地方卫生防疫和医疗机构的哨点监测、产前筛查、日常检测和门诊中发现的HIV-1阳性孕产妇为对象,对... 目的 了解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母婴传播的现状,特别是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预防阻断工作提供背景资料。方法 以地方卫生防疫和医疗机构的哨点监测、产前筛查、日常检测和门诊中发现的HIV-1阳性孕产妇为对象,对其所生子女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测。结果 对来自云南、河南、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7例HIV-1阳性母亲所生的94名儿童进行追踪,最后追踪到75例母亲及其所生的80名儿童,HIV-1母婴传播发生率为35.0%(28/80)。而河南省的母婴传播率为41.7%(10/24),云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为33.3%(11/33)和27.3%(3/11)。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母亲的感染途径、生产胎次和喂养方式对HIV-1母婴传播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其中输血传播、初产和母乳喂养是高危因素。相应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45.5%、39.2%和36.2%,而性传播、多胎生产及人工喂养分别为32.1%、25.9%和22.2%,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表明,中国HIV-1母婴传播率与亚非发展中国家相似,而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对相关的高危因素(如孕妇的感染途径,特别是输血传播)有必要作进一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1 母婴传播 调查 发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流行毒株V_3环序列变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全壁 潘品良 +4 位作者 温宁 邢辉 陈钊 魏民 邵一鸣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毒株V3环序列的变异性。方法 对中国1996~2000年491例HIV-1感染者env基因C2-V3区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测序,测得的序列经DNA软件编辑后,用Wisconsin公司GCG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从核酸序列可... 目的 研究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毒株V3环序列的变异性。方法 对中国1996~2000年491例HIV-1感染者env基因C2-V3区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测序,测得的序列经DNA软件编辑后,用Wisconsin公司GCG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从核酸序列可以看出,V3环的核苷酸存在着点突变和基因的漂移。各亚型流行株V3顶端的四肽特征主要为:GPGQ 72.6%,GPGR 13%,GPGK 7.6%,其它形式6.7%。在V3环氨基酸序列11、25位点未同时出现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基因离散率的分析表明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结论 中国V3环顶端四肽序列主要为GPGQ,从1990的10%、1993年的29%上升到2000年的72.6%。而GPGR则从1990年的80%、1993年的57%下降到2000年的13%。更加证明了在中国存在着HIV-1毒株V3区顶端四肽由GPGR向GPGQ漂移的现象。从V3环序列的高度变异性分析表明中国正处于HIV快速流行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1 V3环 变异 漂移 基因离散率 AIDS
下载PDF
一株GⅠ-19基因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
8
作者 武奇 徐梦成 +3 位作者 魏邓乐 张雪花 李丁 梅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02,共9页
为了解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遗传变异及致病性,试验对江苏某鸡场发病鸡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株S1基因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树、糖基化位点、S蛋白裂解位点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发病鸡肾脏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到1株IBV,该... 为了解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遗传变异及致病性,试验对江苏某鸡场发病鸡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株S1基因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树、糖基化位点、S蛋白裂解位点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发病鸡肾脏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到1株IBV,该分离株经SPF鸡胚盲传5代后,可引起典型的侏儒胚特征病变,其S1基因大小为1620 bp,分离株被命名为CK/CH/WJ215;CK/CH/WJ215与GⅠ-19基因型毒株S1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4.3%,与流行优势基因型GⅠ-19属于同一分支;RDP4重组分析显示该分离株S1蛋白不存在重组事件;进一步糖基化位点分析表明,与常用疫苗株相比,CK/CH/WJ215 S1蛋白在第51、77、103、138、163、178、247、276、283、530位点出现变异,值得注意的是,与H120疫苗株和QXL87疫苗株相比,CK/CH/WJ215 S1蛋白分别在138和530位出现了新的糖基化位点;7日龄SPF鸡致病性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可导致SPF鸡100%(15/15)发病,66.7%(10/15)死亡,并且导致严重的肾脏病变;感染鸡从第2天开始持续排毒,直到第21天气管和泄殖腔排毒率仍为80%(4/5)和100%(5/5)。研究表明,从江苏某鸡场发病鸡群种分离的GⅠ-19基因型IBV对SPF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结果为该地区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病学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G-19基因 S1基因 致病性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Tat参与艾滋病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怡姝 唐申北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3年第4期11-13,34,共4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早期合成的Tat不仅是感染细胞中病毒复制所必需,而且感染细胞分泌的细胞外Tat可以诱导靶细胞上该病毒辅助受体的表达,促进病毒的播散,并对不同类型的未感染细胞有多种作用,在艾滋病相关疾病,如卡波济肉瘤、神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早期合成的Tat不仅是感染细胞中病毒复制所必需,而且感染细胞分泌的细胞外Tat可以诱导靶细胞上该病毒辅助受体的表达,促进病毒的播散,并对不同类型的未感染细胞有多种作用,在艾滋病相关疾病,如卡波济肉瘤、神经紊乱、免疫缺陷等的病理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 TAT 艾滋病 感染细胞 病毒复制 hiv-1 AIDS 神经毒性 致癌原性 免疫抑制原性 反式激活因子
下载PDF
HIV-1 Tat蛋白结合Tar的抗艾滋病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研究
10
作者 李在留 刘朝奇 +4 位作者 邹坤 李凤兰 韩钰 杨凡 王磊黎 《中国药理通讯》 2007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建立HIV-1 Tat蛋白结合Tar的细胞模型用于抗艾滋病药物体外筛选。方法:构建表达HIV-1 Tat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at)和HIV-1 LTR-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HeLa细胞,荧光仪检测Tat蛋白结合H... 目的:建立HIV-1 Tat蛋白结合Tar的细胞模型用于抗艾滋病药物体外筛选。方法:构建表达HIV-1 Tat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at)和HIV-1 LTR-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HeLa细胞,荧光仪检测Tat蛋白结合HIV-1LTR促进荧光素酶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Tat和HIV-1 LTR-luc质粒,将质粒共转染HeLa细胞,荧光仪检测到荧光素酶的活性,建立了HIV-1 Tat蛋白结合Tar的细胞模型。以DRB(5,6-二氯-1-β呋核亚硝脲-苯并咪唑)为阳性对照,进行模型的条件优化。通过反复试验表明:目的基因和报告基因的比例、细胞浓度以及药物作用时间等对模型的稳定性和敏感性有影响。应用优化的细胞模型对文冠果、紫苏等天然产物浸提物进行筛选及结果的分析。结论:建立的HIV-1Tat蛋白结合Tar的细胞模型可用于抗HIV-1的药物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hiv-1Tat蛋白 海拉细胞 药物筛选
下载PDF
吸毒人群尿液、血液平行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抗体结果分析
11
作者 孙颂文 姚亚萍 +3 位作者 陈恩富 张宗祥 郑官增 邓晶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年第4期227-228,共2页
目的 利用吸毒人群尿液和血液标本比较不同方法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HIV-1)抗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平行采集强制戒毒所234名吸毒者的尿液和血液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不同标本中HIV-1抗体。结果234人中5人血液标本HI... 目的 利用吸毒人群尿液和血液标本比较不同方法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HIV-1)抗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平行采集强制戒毒所234名吸毒者的尿液和血液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不同标本中HIV-1抗体。结果234人中5人血液标本HIV-1抗体为阳性,其平行尿液标本中4人阳性,另1人蛋白印迹试验确认为阴性。结果显示:两种标本检测HIV-1抗体的符合率为99.6%。结论 尿液标本ELISA试剂的检测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者 尿液标本 血液标本 艾滋病病毒1抗体 艾滋病 AIDS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膜蛋白小鼠免疫后IFN-γ的表达
12
作者 吴岚 冯毅 +6 位作者 张旭东 刘颖 唐海丽 李红梅 邵一鸣 姚均 冯鑫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HIV-1)Gp120膜蛋白免疫小鼠后的IFN-γ的表达。方法 构建表达HIV-1gp120基因的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与DNA疫苗联合免疫小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FN-γ的表达。结果 获得表达中国HI...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HIV-1)Gp120膜蛋白免疫小鼠后的IFN-γ的表达。方法 构建表达HIV-1gp120基因的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与DNA疫苗联合免疫小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FN-γ的表达。结果 获得表达中国HIV-1流行株gp120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rVVgp120、rVVM304,能正确表达Gp120蛋白。与DNA疫苗p120-VRC、pM304-VRC联合免疫小鼠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小鼠脾淋巴细胞能特异性的表达IFN-γ。结论 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成功检测到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特异性的表达IFN-γ,用此方法可方便快捷地检测小鼠的细胞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艾滋病病毒1疫苗 艾滋病 IFN-Γ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仪 动物实验 细胞免疫 AIDS
下载PDF
艾滋病病毒-1型感染艾滋病患者载毒数量的作用及与常见机会感染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政 杨海峰 +4 位作者 刘菲 刘永芳 梁爽 王辉 杨海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艾滋病患者病毒载量的作用及与常见机会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艾滋病患者11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_4^+T细胞计数,采用全自动病毒载量仪检测患者HTV-1病毒载量。结果 110例患者中,HIV-1病毒...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艾滋病患者病毒载量的作用及与常见机会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艾滋病患者11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_4^+T细胞计数,采用全自动病毒载量仪检测患者HTV-1病毒载量。结果 110例患者中,HIV-1病毒载量(Log_(10))为1.43~6.51,平均为(4.41±1.02);CD_4^+T淋巴细胞<200个/μl者53例,≥200个/μl者57例。CD_4^+/T淋巴细胞<200个/μl患者HIV-1病毒载量明显高于CD_4^+T淋巴细胞≥200个/μl患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IV-1病毒载量与CD_4^+T淋巴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_s=-0.324,P<0.05)。病毒载量(Log_(10))<4.41组和≥4.41组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细菌性肺炎、肺结核以及总机会感染发生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CD_4^+T细胞<200个/μl AIDS患者机会感染发生率为89.47%,明显高于≥200个/μl患者。结论 HIV-1感染AIDS患者病毒载量与机会性感染无明显关系,但与患者CD_4^+T淋巴细胞数有关,而CD_4^+T淋巴细胞数与机会性感染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1 病毒载量 机会性感染
下载PDF
病毒载量检测对1型艾滋病病毒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自勇 孙振威 王勇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载量检测对1型艾滋病病毒(HIV-1)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疑似艾滋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B检测,不确定患者进行病毒载量检测。根据随访结果确定HIV-1感染情况。结果经W... 目的探讨病毒载量检测对1型艾滋病病毒(HIV-1)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疑似艾滋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B检测,不确定患者进行病毒载量检测。根据随访结果确定HIV-1感染情况。结果经WB法诊断,128例疑似艾滋病患者确诊12例,不确定114例。其中114例进行病毒载量检测,检测值<检出限患者26例,占比22.81%,检测值>检出限患者88例,占比77.19%;114例患者进行首检筛查阳性后,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试验复检,复检结果出现双阳或单阳两种结果,对于病毒载量<检出限患者,双阳和单阳的患者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检出限患者,双阳和单阳的患者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1抗体不确定患者可通过病毒载量检测进行鉴别,但必要时仍需根据随访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艾滋病病毒 病毒载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千金藤素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初探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新建 王一飞 +2 位作者 张美英 李贵生 岑颖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体外测定千金藤素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作用 ,为筛选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千金藤素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对Vero细胞的感染作用 ,4 8h后观察细胞病变 (CPE)效应。结果 :千金藤素能明显抑制HSV 1对Ver... 目的 :体外测定千金藤素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作用 ,为筛选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千金藤素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对Vero细胞的感染作用 ,4 8h后观察细胞病变 (CPE)效应。结果 :千金藤素能明显抑制HSV 1对Vero细胞的致病变作用 ,使细胞存活率升高。结论 :千金藤素有较显著的抗HSV 1的作用 ,且抗病毒作用是多方面的 ,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前景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藤素 单纯疱疹病毒 HSV-1 生物碱 病毒 细胞毒性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并发Ⅰ型呼吸衰竭伴2型糖尿病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岷 姜琪娜 +2 位作者 王珺 陈文靖 王仪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68-70,共3页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并发Ⅰ型呼吸衰竭伴2型糖尿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H1N1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治疗过程。结果 3例患者均伴有2型糖尿病,以高热、咳嗽入院;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很快出现胸闷憋气症状,...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并发Ⅰ型呼吸衰竭伴2型糖尿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H1N1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治疗过程。结果 3例患者均伴有2型糖尿病,以高热、咳嗽入院;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很快出现胸闷憋气症状,血氧饱和度下降,抗感染治疗效果差;血常规淋巴细胞比例均呈下降趋势,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血气分析提示,Ⅰ型呼吸衰竭;胸部CT双肺出现广泛渗出性病变,以肺实变为主,影像学呈多样性。考虑病毒性肺炎,及早给予奥司他韦、甲强龙、丙种球蛋白及高流量面罩吸氧、抗感染、补液、降糖等综合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影像学检查减轻,疾控中心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学检测为甲型H1N1病毒。结论对高热、咳嗽、肺内湿啰音、胸部CT示病灶明显且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不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无病毒学诊断依据情况下,及早行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达到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H1N1流感病毒 呼吸衰竭 2糖尿病 奥司他韦 甲强龙 丙种球蛋白
下载PDF
马疱疹病毒1型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征 郭巍 +4 位作者 姬媛媛 曲娟娟 赵立平 李红梅 相文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为建立马疱疹病毒Ⅰ型(EHV-1)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以EHV-1 gB基因的一段保守区域(1 207 bp~1 509 bp)作为检测的目的片段设计引物,通过对其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特异性检测EHV-1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 为建立马疱疹病毒Ⅰ型(EHV-1)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以EHV-1 gB基因的一段保守区域(1 207 bp~1 509 bp)作为检测的目的片段设计引物,通过对其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特异性检测EHV-1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灵敏度下限为10拷贝/μL,比常规PCR方法高100倍;与马疱疹病毒4型(EHV-4)及其他马传染病病原体无交叉反应;组内及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该方法检测速度快及高敏感性的特点为马鼻肺炎的防制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马鼻肺炎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检测方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疱疹病毒1 SYBR Green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TZM-b1细胞系检测我国HIV-1病毒表型耐药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坚萍 马丽英 +5 位作者 黄江虹 余小玲 徐维泗 纪燕 黄洋 邵一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5期439-441,449,共4页
目的利用TZM-b1细胞系检测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对逆转录酶抑制剂(AZT、d4T、ddI、NVP)的药物敏感性,并用该方法检测中国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表型耐药。方法用两种实验室适应毒株SF33和ⅢB来评价TZM-bl细胞方法的敏感性;用外周血单个核... 目的利用TZM-b1细胞系检测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对逆转录酶抑制剂(AZT、d4T、ddI、NVP)的药物敏感性,并用该方法检测中国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表型耐药。方法用两种实验室适应毒株SF33和ⅢB来评价TZM-bl细胞方法的敏感性;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法分离扩增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临床毒株;用TZM-b1法检测16例临床毒株对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表型耐药。结果AZT、d4T、ddI、NVP对SF33/ⅢB毒株的抑制50%病毒复制的药物浓度(IC_(50))分别为0.009/0.005μumol/L、0.125/0.113μmol/L、0.495/1.905μmol/L、0.093/ 0.045μmol/L。16例临床分离毒株中分别有13(81.396)株、13(81.396)株对AZT和NVP耐药。其中7株(53.8%)显示对AZT高度耐药;对NVP耐药的均为高度耐药,其中8株IC_(50)升高1000倍以上。结论TZM-b1细胞系可用来快速检测HIV-1病毒表型耐药。我国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表型耐药主要表现为对AZT和NVP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耐药 TZM-b1细胞
下载PDF
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双拷贝VP1基因的串联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克山 向敏 +2 位作者 吴斌 王勤刚 陈焕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3-387,共5页
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含有T细胞和B细胞表位,是口蹄疫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基因。作者将亚洲Ⅰ型FMDV VP1基因首尾串联构建双拷贝的VP1基因(2VP1),实现双拷贝VP1基因的原核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GST2VP1)经Sephadex-G200分子筛层析纯化... 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含有T细胞和B细胞表位,是口蹄疫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基因。作者将亚洲Ⅰ型FMDV VP1基因首尾串联构建双拷贝的VP1基因(2VP1),实现双拷贝VP1基因的原核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GST2VP1)经Sephadex-G200分子筛层析纯化后,Western blot证实其有反应原性,动物试验表明重组蛋白在加强免疫后能够产生和灭活疫苗相当的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本试验结果为亚洲Ⅰ型FMDV免疫原性研究及GST2VP1蛋白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口蹄疫病毒 2VP1 串联表达 免疫原性
下载PDF
HIV-1 Tat蛋白对人类疱疹病毒8型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卢春 黄丽 +1 位作者 贾雪梅 曾怡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6-312,共7页
用HindⅢ将HIV-1Tat101蛋白编码基因从pEV质粒中切出,BamHI、NotⅠ将绿色荧光蛋白(GFP)编码基因从表达质粒pcDNA3 1+/GFP中切出,分别插入到质粒LZRSpBMN-Z中,构建成重组反转录病毒表达质粒LZRS-Tat101和LZRS-GFP。采用磷酸钙转染法将两... 用HindⅢ将HIV-1Tat101蛋白编码基因从pEV质粒中切出,BamHI、NotⅠ将绿色荧光蛋白(GFP)编码基因从表达质粒pcDNA3 1+/GFP中切出,分别插入到质粒LZRSpBMN-Z中,构建成重组反转录病毒表达质粒LZRS-Tat101和LZRS-GFP。采用磷酸钙转染法将两重组质粒转染到含反转录病毒env、gal和pol编码基因的包装细胞Phoenix(ΦNX)中,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细胞系。分别收集稳定细胞系分泌的病毒上清,并感染体外培养的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BCBL-1细胞。收集LZRS-GFP重组病毒感染的BCBL-1细胞进行流式细胞计数,检测GFP表达水平。收集LZRS-Tat101重组病毒感染的BCBL-1细胞,提取蛋白作Westernblot,检测Tat蛋白表达状况;取细胞总RNA作Northernblot和定量PCR,检查HHV-8次要衣壳蛋白ORF26mRNA转录水平。重组LZRS-Tat101病毒进一步感染HL3T1细胞(HeLa细胞包含HIV-1-LTR/CAT报告基因),收集感染细胞提取蛋白,检测CAT活性,评价Tat生物学功能。PCR扩增HHV-8复制和转录激活蛋白Rta启动子区上游序列,并克隆至pGL-3载体中,构建Rta启动子+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重组质粒。此重组质粒进一步电转染预先感染了LZRS-Tat101病毒的BC-3细胞,TPA刺激后收集细胞,检测Luciferase活性。结果显示:①重组反转录病毒感染BCBL-1细胞,一次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8 复制 可溶性周期复制 hiv-1Tat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