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燕平 刘新宇 +1 位作者 杜伟 原所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62-763,共2页
脊柱结核在骨与关节结核中最多见,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可以导致脊髓神经功能障碍、脊柱失稳和后凸畸形.国内外同道积极开展了Ⅰ期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矫形、内固定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5].我院采用Ⅰ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3... 脊柱结核在骨与关节结核中最多见,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可以导致脊髓神经功能障碍、脊柱失稳和后凸畸形.国内外同道积极开展了Ⅰ期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矫形、内固定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5].我院采用Ⅰ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3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清除植骨 ⅰ期病灶清除 胸腰椎结核 疗效观察 内固定治疗 神经功能障碍 手术治疗 关节结核 脊柱结核 后凸畸形
下载PDF
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炎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欧云生 权正学 +1 位作者 蒋电明 安洪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2月~2004年8月我院收治19例腰椎间盘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原发性腰椎间盘炎Ⅰ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2例... 目的探讨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2月~2004年8月我院收治19例腰椎间盘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原发性腰椎间盘炎Ⅰ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2例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行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脊柱融合术,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剧烈腰痛即感明显缓解,不再需用止痛剂,能自行翻身,切口无感染,抗生素治疗6~8周。随访5~53个月,病变间隙术后3~6个月达到骨性融合,无腰痛后遗症。结论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炎能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利于脊柱融合,减少惠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是治疗腰椎间盘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炎 手术 腰椎 内固定 ⅰ期病灶清除植骨 腰椎间盘炎
下载PDF
侧前方入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结核40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炜 李立钧 +1 位作者 谭军 倪春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958-960,共3页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本组40例,病变节段为胸11-腰2。取胸腹联合切口、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脊柱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4~37个月,观察脊髓功能恢复...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本组40例,病变节段为胸11-腰2。取胸腹联合切口、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脊柱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4~37个月,观察脊髓功能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稳定性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术后经影像学观察及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功能,40例胸腰椎术后均获得良好的固定,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全部病例植骨呈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3.5个月。神经功能恢复: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矢状面Cobb角术前平均为28°,术后平均为12°,平均矫正16°,18个月后Cobb角丢失0~5.6°,平均2.1°。仅1例出现结核复发。结论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可较彻底清除病灶,有效椎管减压,部分矫正畸形,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是一种可行的、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结核 ⅰ期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Ⅰ期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前路内固定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湘达 吕成昱 +2 位作者 王亭 陈晓亮 胡有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脊柱结核 ⅰ期病灶清除 椎体间植骨前路内固定术 治疗
下载PDF
Ⅰ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伟军 刘先银 黄希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767-769,共3页
目的 :观察前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 1998年以来收治并行病灶清除Ⅰ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并获随访的 3 0例脊柱结核病例 (术前后凸成角 10°~ 72° ,平均 3 1°) ,对其病例选择、手... 目的 :观察前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 1998年以来收治并行病灶清除Ⅰ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并获随访的 3 0例脊柱结核病例 (术前后凸成角 10°~ 72° ,平均 3 1°) ,对其病例选择、手术时机、术后处理及术后康复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 1 4年 ,优良率为 86 7% ,植骨融合率可达90 % ,后凸矫正角度 14° ,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 :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彻底 ,有利于重建脊柱稳定性 ,提高骨融合率 ,可纠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期病灶 内固定 脊柱结核 脊柱融合术 椎间盘组织
下载PDF
Ⅰ期病灶清扫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勇 张利清 +1 位作者 赫迪 胡雄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年第4期135-135,142,共2页
目的:考察在先天性瘘管感染患者采用Ⅰ期病灶清扫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实施Ⅰ期病灶清扫术,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瘘管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感染发生率、复发率,康复时... 目的:考察在先天性瘘管感染患者采用Ⅰ期病灶清扫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实施Ⅰ期病灶清扫术,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瘘管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感染发生率、复发率,康复时间,耳部美观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愈率、耳部美观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脓腔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采用Ⅰ期病灶清扫手术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感染率及复发率,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术后美观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前瘘管 感染 ⅰ期病灶清扫 常规瘘管切除术
下载PDF
前路Ⅰ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手术治疗腰骶段结核
7
作者 刘代军 张永平 +1 位作者 张阿明 任新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32期4266-4267,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腰骶椎前路行Ⅰ期病灶清除植骨U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5例使用前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U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初步探讨该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5例患者随... 目的探讨经腰骶椎前路行Ⅰ期病灶清除植骨U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5例使用前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U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初步探讨该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5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个月-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临床效果评价:所有患者下肢放射性疼痛、鞍区麻木症状均消失,术后半年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手术治愈率达92.0%;安全性评价:2例患者出现腰骶部疼痛,对症处理后消失;14例男性患者均未出现逆行射精、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腰骶段椎体前方入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U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可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临床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前路ⅰ期病灶清除 内固定 稳定性 骨性融合
下载PDF
Ⅰ期病灶骨段切除联合髂骨植骨治疗慢性掌骨骨髓炎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凯 张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0-201,共2页
近年来随着建筑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手外伤后继发的软组织感染或者掌骨开放性骨折后处理不当导致的掌骨慢性骨髓炎日益增多。慢性骨髓炎目前依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而掌骨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生理结构,一旦发生慢性骨髓炎会... 近年来随着建筑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手外伤后继发的软组织感染或者掌骨开放性骨折后处理不当导致的掌骨慢性骨髓炎日益增多。慢性骨髓炎目前依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而掌骨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生理结构,一旦发生慢性骨髓炎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们共收治慢性掌骨骨髓炎患者1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骨髓炎 慢性骨髓炎 植骨治疗 ⅰ期病灶 骨髓炎患者 髂骨 交通运输业 软组织感染
原文传递
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混合植骨及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7
9
作者 朱庭标 张勇 +3 位作者 赵爱彬 张金鹏 刘峰 范永红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734-3737,共4页
目的 评价采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混合植骨及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混合植骨及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23例,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1... 目的 评价采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混合植骨及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混合植骨及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23例,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13~50个月随访,术后无感染复发、播散及植骨不融合、内固定失败等相关并发症。术后5~9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3个月内所有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降至正常并持续至末次随访,术前平均Cobb角(23.5±6.8)°,术后降至(6.1±2.8)°,末次随访时(7.5±1.9)°矫正度无明显丢失。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及ODI评分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在标准抗结核药物治疗下,单纯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混合植骨及内固定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胸腰椎结核 后路病灶清除 混合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采用Ⅰ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安冉 李玉晓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3期539-540,共2页
目的探讨Ⅰ期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先天性耳前痿管感染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Ⅰ期病灶清扫手术治疗,对照组常规痿管切开引流手术。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Ⅰ期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先天性耳前痿管感染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Ⅰ期病灶清扫手术治疗,对照组常规痿管切开引流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Ⅰ期治愈率90.0%与对照组Ⅰ期治愈率67.5%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康复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脓腔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与复发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对美观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0%与对照组80.0%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Ⅰ期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缩短,可使患者术后感染率及复发率降低,使患者术后满意度提高,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前瘘管 感染 ⅰ期病灶清扫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应用带血管蒂腓骨及人工骨肽治疗儿童慢性感染性胫骨骨缺损
11
作者 邓江 韩小松 +2 位作者 韩建华 王世强 何斌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3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带血管蒂腓骨 慢性感染性胫骨骨缺损 儿童 骨肽 人工 外固定支架固定 ⅰ期病灶清除 慢性骨髓炎 2002年 1998年 治疗不当 治疗 半环槽式 骨折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