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7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干预策略对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张延芳 刘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77-0080,共4页
寻找降低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2019年9月在脊柱外科病区开始采取综合干预各项措施,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方法,比较分析干预前组2018年7月-2019年9月与干预后组2019年10月-2020年12月脊柱外科Ⅰ类切... 寻找降低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2019年9月在脊柱外科病区开始采取综合干预各项措施,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方法,比较分析干预前组2018年7月-2019年9月与干预后组2019年10月-2020年12月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并收集分析感染病例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结果 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由干预前0.82%下降到干预后0.18%,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在综合干预各项策略下深部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显著下降,由干预前7例下降到干预后0例。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的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病原学送检率均为1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例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中6例检出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4.55%,其中3例(50%)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结论 综合干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对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手术部位感染 切口手术 脊柱外科
下载PDF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流行的调查与控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京利 王力红 +2 位作者 马文晖 赵霞 赵会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399-401,414,共4页
目的探讨某院手术部位感染(SSI)暴发流行的调查与控制方法。方法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结果 2012年6—8月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12例,发生SSI 7例,SSI发病率为2.24... 目的探讨某院手术部位感染(SSI)暴发流行的调查与控制方法。方法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结果 2012年6—8月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12例,发生SSI 7例,SSI发病率为2.24%。2009—2012年同期Ⅰ类切口SS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2年SSI发病率最高。通过病例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分析感染可能原因,并与骨科沟通,提出7项整改要求;骨科制定18项SSI防控细则并切实执行。后续追踪结果显示,2012年9—11月,该科SSI发病率为0.38%,回落至正常水平,此次SSI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科室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切口感染 清洁切口 抗菌药物 流行 暴发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的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管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玉霞 王胜文 +6 位作者 叶卓鹏 陈华丽 欧阳倩 刘慧 於雪英 黄师菊 李晓玲 《全科护理》 2019年第32期4063-4067,共5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QCI)小组,制订活动方案,按照PDCA 4个阶段10个步骤,观察医院神经外科PDCA实施前后同期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从术前准备、术中...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QCI)小组,制订活动方案,按照PDCA 4个阶段10个步骤,观察医院神经外科PDCA实施前后同期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从术前准备、术中处置、术后护理3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及对策拟定与实施,进行为期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结果]PDCA实施前后,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由6.0%降至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标率为127.3%,进步率93.3%;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自信心等均有较大改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质量改进,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保证医患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手术部位感染 管理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凌武 钟樟桂 《现代医院》 2017年第3期466-468,共3页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 652例I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12月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1 218例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采用围手术期集束化护理...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 652例I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12月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1 218例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采用围手术期集束化护理方案和措施的1 434例为干预组,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对比两组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7例,感染率为2.22%;干预组发生手术部位感染9例,感染率为0.63%,组间手术部位感染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影响基层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干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红静 刘俊臣 +2 位作者 宁瑶 董志军 李晓霞 《海峡药学》 2020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对基层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术后感染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基层医院手术感染预防水平。方法 2017年1月开始对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相关的院感、护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培训,定期督查,回顾调查我院2018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收集感染病例... 目的对基层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术后感染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基层医院手术感染预防水平。方法 2017年1月开始对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相关的院感、护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培训,定期督查,回顾调查我院2018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收集感染病例,找出感染病例共同特点,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院感、护理干预对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术后感染的影响。同时随机选取381例Ⅰ类切口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做为对照,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情况总体良好,手术合理预防用药、良好的院感、护理干预可降低Ⅰ类切口手术术后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切口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规范使用抗菌药对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艾伟鹏 吕小娟 +1 位作者 马林 刘亚妮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4期644-646,共3页
目的:评价规范化使用抗菌药对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及经济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6种常见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594例,分为规范化和非规范化抗菌药预防使用组,分别对两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住院天数、总住... 目的:评价规范化使用抗菌药对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及经济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6种常见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594例,分为规范化和非规范化抗菌药预防使用组,分别对两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及药品费用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规范化组抗菌药使用率为100%,而规范化组为29%(P〈0.01),两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药品费用规范化组明显低于非规范化组(P〈0.01)。结论:规范化使用抗菌药并未增加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且能降低药品费用,降低抗菌药的使用及耐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切口手术 规范化 感染
下载PDF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陆炎 杨民 +1 位作者 吴小忠 强济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期72-74,共3页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即切口感染,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1])。Ⅰ类切口手术是清洁切口手术,一般情况下不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是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控的重点。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即切口感染,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1])。Ⅰ类切口手术是清洁切口手术,一般情况下不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是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控的重点。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抗菌药物 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
下载PDF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露 彭杨 +2 位作者 张军 朱必敏 林羿宏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目的分析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填写《骨科Ⅰ类切口手术调查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生感染的独立危... 目的分析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填写《骨科Ⅰ类切口手术调查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患者1023例,发生SSI 85例,SSI发生率为8.3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Ⅱ级及以上、手术时间>180 min、骨折内固定术及术前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ASA评分Ⅰ级、缩短手术时长及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等可减少骨科Ⅰ类切口手术SS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切口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调查分析
下载PDF
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仁建 曹静 +2 位作者 刘朝霞 黄子云 张振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的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3485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科室、手术季度、手术时长、植入...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的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3485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科室、手术季度、手术时长、植入物、是否急诊、是否预防用药、术中出血、感染情况等。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结果共有46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1.32%,单因素分析显示:科室、性别、年龄、手术季度、植入物、手术时长为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和手术时长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影响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性别、年龄和手术时长。结论应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来降低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包括手术室和病房环境管理,重视术前皮肤准备工作,正确处理植入物相关器械,关注男性和老年患者,缩短手术时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切口 手术部位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某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调查与干预 被引量:1
10
作者 蹇蔚红 鞠永美 +2 位作者 徐爱丽 陈锐 梁贯洲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第7期627-628,共2页
2015年,某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通过信息系统陆续监测到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遂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发现骨科Ⅰ类切口SSI感染率较上年同期增高。感染控制专职人员立即进行调查干预,使骨科SSI得到控制... 2015年,某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通过信息系统陆续监测到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遂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发现骨科Ⅰ类切口SSI感染率较上年同期增高。感染控制专职人员立即进行调查干预,使骨科SSI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5月—7月该院骨科中心在净化手术室开展Ⅰ类切口手术217例,有3个专业共发生Ⅰ类切口SSI 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切口感染 清洁切口 抗菌药物 医院感染
下载PDF
无菌操作依从性对骨伤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
11
作者 王琳 唐和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6期815-816,共2页
目的:探究骨伤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无菌操作存在的问题及对骨伤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拟定规范可行的方法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依从性,降低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7年骨伤科接受Ⅰ... 目的:探究骨伤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无菌操作存在的问题及对骨伤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拟定规范可行的方法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依从性,降低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7年骨伤科接受Ⅰ类切口手术治疗的1278例住院患者进行资料汇总分析,并查找无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于2018年对参与Ⅰ类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的医师开展无菌操作培训,进行临床督导;并对医师的无菌操作进行记录观察,对骨伤科2018年接受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各项依从性较干预前有明显升高。2017年共监测Ⅰ类切口手术1172例,感染12例,感染率为1.02%。2018年共监测Ⅰ类切口手术1441例,感染5例,感染率为0.35%。结论:围手术期医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较高的无菌操作依从性,能够有效减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操作 切口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下载PDF
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监测与干预控制效果评价
12
作者 陈美娟 沙敏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73-0175,共3页
分析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监测与干预控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0年开始加强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监测与干预后,近3年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分析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监测与干预控制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 分析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监测与干预控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0年开始加强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监测与干预后,近3年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分析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监测与干预控制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共计652例,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23%,2021年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共计671例,5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75%,2022年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共计467例,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43%,感染率呈逐年下降势态发展(P<0.05)。结论 在骨科Ⅰ类手术切口加强感染目标监测与干预对于感染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手术 切口感染 目标监测 控制效果
下载PDF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对骨科内固定物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海瑞 刘春 +1 位作者 肖思涵 孙纹纹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749-751,756,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内固定物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为规范预防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与随访调查方法,将某院2018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骨科内固定物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329例分为预防应用抗菌... 目的探讨骨科内固定物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为规范预防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与随访调查方法,将某院2018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骨科内固定物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329例分为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组与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结果骨科内固定物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为51.36%;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63%,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组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组的术后住院天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Z=-0.729,P=0.466)。结论在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基础上,骨科内固定物Ⅰ类切口手术不推荐常规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内固定物 切口手术 合理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信息化监测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14
作者 谢小莲 姚宏武 +4 位作者 白艳玲 刘伯伟 于正浩 刘运喜 杜明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797-3801,共5页
目的 评价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RT-NISS)监测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效果。方法 利用RT-NISS信息化监测202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发生SSI情况,经双人检验核对Ⅰ类切口手术分类及SSI的正确性,并与病案首页调取Ⅰ类切口手术数据进行... 目的 评价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RT-NISS)监测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效果。方法 利用RT-NISS信息化监测202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发生SSI情况,经双人检验核对Ⅰ类切口手术分类及SSI的正确性,并与病案首页调取Ⅰ类切口手术数据进行比对。结果 信息化监测法和病案首页调取法监测到的“Ⅰ类切口”手术分别是15 072例和14 346例;经校准确认为17 208例,包括Ⅰ类切口手术8 435例,介入性操作6 496例,Ⅱ、Ⅲ类切口手术错分为Ⅰ类2 277例;信息化监测法和病案首页调取法分类正确率分别为52.56%(7 922/15 072)和57.44%(8 240/14 346);病案首页法Ⅰ类切口手术SSI率0.07%(6/8 240)低于RT-NISS法0.79%(63/7 9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类切口手术SSI中器官腔隙感染占比最高,达80.95%(51/63);两种方法获得的诊断性操作SSI率均为0,治疗性介入操作SSI率分别为0.06%和0。结论 相对于病案首页调取法,RT-NISS监测Ⅰ类切口手术感染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介入性操作的感染率较低,可不进行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手术部位感染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 病案首页 感染
原文传递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药学干预的价值研究
15
作者 叶小舟 翁淑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中实施药学干预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福鼎市医院骨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时间分组,1—6月的40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7—12月的400例患... 目的分析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中实施药学干预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福鼎市医院骨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时间分组,1—6月的40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7—12月的400例患者归入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药学干预。对2组患者的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率、药物合理应用率、用药疗程与时机、用药类型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400例患者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229例,药物应用率为57.25%;观察组400例患者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212例,药物应用率为53.00%,组间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指标中疗程合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用药时机合理和选择合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的给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内及术后48 h后给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术前≥30~60 min给药率、>术前60 min及<30 min给药率、术后给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类型均集中在第一代头孢类药物中,以头孢唑林为主,2组患者的第一代、二代头孢类药物及林可酰胺类药物应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中实施药学干预对提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有重要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患者 切口手术 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用药合理性
下载PDF
分阶段评估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影响
16
作者 陈红 张艳 +3 位作者 武斌 鞠媛媛 闫国萍 明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5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评估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行Ⅰ类切口手术的150例患者作为干预前组,另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行Ⅰ类切口手术的150例患者作为干预后组。... 目的探讨分阶段评估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行Ⅰ类切口手术的150例患者作为干预前组,另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行Ⅰ类切口手术的150例患者作为干预后组。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监测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感染风险指标,设计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感染风险评估调查表,评估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感染风险,比较两组手术部位感染风险评估依从率、评估完整率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干预后组手术部位感染风险评估依从率、评估完整率均高于干预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适应证预防用药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组术后预防用药优于干预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评估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强化了合理用药责任意识,规范了预防用药行为,减少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使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更加规范和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手术 分阶段评估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下载PDF
精益管理在提高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中的应用
17
作者 邓蔓青 王金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116-120,I0005,共6页
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是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指标。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针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运用精益管理工具[如流程图、柏拉图、鱼骨图、标准操作规程(SOP)等]找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 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是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指标。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针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运用精益管理工具[如流程图、柏拉图、鱼骨图、标准操作规程(SOP)等]找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流程的四大关键环节,针对关键环节,分析根本原因,医师药师合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改善措施。预防使用率从2021年10月的52.35%降到了2022年9月的36.73%,构建了重点专科的SOP,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时机、品种选择及疗程的合理性也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运用精益管理工具可以有效、可持续性地提高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管理 切口 手术 抗菌药物
下载PDF
运用PDCA循环改进老年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评价研究
18
作者 潘惠娟 王福影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改进老年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发现问题和分析原因后,依照PDCA循环中的4个步骤进行针对性改进。结果经过2轮PDCA干...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改进老年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发现问题和分析原因后,依照PDCA循环中的4个步骤进行针对性改进。结果经过2轮PDCA干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从30.47%下降到18.63%,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4小时的百分率由79.49%上升到97.96%,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率从79.49%上升到98.98%,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从80.34%上升到9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老年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的持续改进成效显著,为提高抗菌药物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PDCA循环 老年患者
下载PDF
处方点评模式结合DMAIC流程管理对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影响
19
作者 朱永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目的分析处方点评模式结合DMAIC流程管理对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我院接收的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处方点评模式结合DMAIC流程管理对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我院接收的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管理,观察组采取处方点评模式结合DMAIC流程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用药不适宜、超常处方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不合理用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工作态度、管理技巧、抗菌药使用流程执行、抗菌药管理规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模式结合DMAIC流程管理能提高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和处方质量,提升管理质量,降低用药不良反应、Ⅰ类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点评模式 DMAIC流程管理 手术切口 预防性用药 抗菌药物
下载PDF
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分析
20
作者 张谦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为临床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奉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5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为临床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奉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5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所在科室,以及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和用药疗程等信息,分析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特点,并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权威资料对其进行合理用药点评。结果:25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有95例(占36.82%)在围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骨科(35例,占35.79%)和普外科(25例,占26.32%)的占比最高;在95例患者中,主要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有头孢唑林(50例,占52.63%)和克林霉素(15例,占15.79%);合理用药点评结果显示,95例患者中,有7例(占7.37%)存在无适应证用药的情况,有16例(占16.84%)的给药时机为术前>2 h或<0.5 h,有13例(占13.68%)存在用药疗程>24 h的情况。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整体较为合理,但在适应证把握、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和用药疗程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临床的培训和管理,以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确保围术期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手术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