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超声联合ABCD3-Ⅰ评分及血清miR-146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晓磊 宜晓茸 +2 位作者 王莹 杨延星 郝洁妮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ABCD3-Ⅰ评分及血清miR-146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TIA患者,根据TIA后30 d内是否继发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42例和非脑梗死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颈动...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ABCD3-Ⅰ评分及血清miR-146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TIA患者,根据TIA后30 d内是否继发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42例和非脑梗死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3-Ⅰ评分及血清miR-146a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IA后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3-Ⅰ评分、血清miR-146a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TIA后继发脑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3-Ⅰ评分和血清miR-146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3-Ⅰ评分和血清miR-146a均为TIA后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07、2.680、2.76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3-Ⅰ评分和血清miR-146a预测TIA后继发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2、0.854和0.889,其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结论颈动脉超声联合ABCD3-Ⅰ评分及血清miR-146a在预测TIA后继发脑梗死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动脉 ABCD3-ⅰ评分 血清miR-146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和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丽 王磊 +1 位作者 吴亚琴 王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结合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来保定市第二医院治疗的260例老年TIA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发病第2天进行临床检查及检验。将入院7 ... 目的探究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结合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来保定市第二医院治疗的260例老年TIA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发病第2天进行临床检查及检验。将入院7 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进展为脑梗死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ABCD3-Ⅰ评分。统计比较TIA患者ABCD3-Ⅰ评分分层与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TIA不同持续时间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采用ROC曲线分析PAF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IA患者ABCD3-Ⅰ评分分层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为0.00%、8.87%、33.91%(P<0.05)。观察组患者TIA持续时间越长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越高(P<0.05)。PAF水平、ABCD3-Ⅰ评分、PAF水平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患者发生脑梗死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784、0.841;敏感性分别为70.2%、68.1%、85.6%;特异性分别为57.4%、72.1%、80.9%(P<0.01)。PAF水平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患者发生脑梗死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2个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PAF结合ABCD3-Ⅰ评分对老年TIA后进展为脑梗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因子 预测 ABCD3-ⅰ评分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振红 宁群 +3 位作者 贺军胜 吕蒙蒙 李志运 张金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ABCD3-Ⅰ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IS)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TIA患者110例,根据TIA发作后7 d内结局分为...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ABCD3-Ⅰ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IS)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TIA患者110例,根据TIA发作后7 d内结局分为7 d内IS组20例和7 d内无IS组90例,根据TIA发作后30 d内结局分为30 d内IS组31例和30 d内无IS组79例。ABCD3-Ⅰ评分低危患者15例,中危患者49例,高危患者46例。记录所有患者TIA发作时的ABCD3-Ⅰ评分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比较不同等级ABCD3-Ⅰ评分患者IS发生率;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结果ABCD3-Ⅰ评分低、中、高危患者7、30 d内I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7 d内IS组高血压、RI及ABCD3-Ⅰ评分明显高于7 d内无IS组,PSV、EDV明显低于7 d内无IS组(P<0.05,P<0.01)。30 d内IS组高血压、RI及ABCD3-Ⅰ评分明显高于30 d内无IS组,PSV、EDV水平明显低于30 d内无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PSV、EDV及ABCD3-Ⅰ评分均是TIA后7 d内及30 d内发生IS的危险因素(P<0.05,P<0.01);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ABCD3-Ⅰ评分预测TIA患者7 d及30 d内发生I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9(95%CI:0.864~0.970)和0.900(95%CI:0.828~0.949),均高于单独血流动力学参数或ABCD3-Ⅰ评分预测(P<0.05)。结论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ABCD3-Ⅰ评分可用于TIA发作后脑卒中风险的评估,预测价值高于单独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卒中 血流动力学 预测 ABCD3-ⅰ评分
下载PDF
ABCD3-Ⅰ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4
作者 苏一星 严涛 +3 位作者 严明科 夏晓华 姚敏学 马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1169-1173,共5页
目的 探究ABCD3-Ⅰ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确诊为TIA的1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TIA患者发病后1周内ACI发生情况,并分为... 目的 探究ABCD3-Ⅰ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确诊为TIA的1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TIA患者发病后1周内ACI发生情况,并分为发生组(18例)和未发生组(146例)。对比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TIA患者ACI发生的危险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BCD3-Ⅰ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对TIA患者AC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TIA患者发病后1周内ACI发生率为10.98%。发生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颅内动脉狭窄程度重度占比、ABCD3-Ⅰ评分、血凝固角、最大振幅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反应时间、凝血时间则均低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颅内动脉狭窄、ABCD3-Ⅰ评分、反应时间、凝血时间均为影响TIA患者AC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ABCD3-Ⅰ评分、反应时间及凝血时间预测TIA患者ACI发生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6.26分、5.35 min、1.56 min,ABCD3-Ⅰ评分、反应时间及凝血时间联合的特异度为97.95%,高于ABCD3-Ⅰ评分、反应时间及凝血时间单独进行预测的特异度,且联合预测TIA患者ACI发生的AUC为0.816,高于ABCD3-Ⅰ评分、反应时间及凝血时间单独预测TIA患者ACI发生的AUC(P<0.05)。结论 ABCD3-Ⅰ评分、血栓弹力图两者联合对TIA后发生ACI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TIA后发生ACI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ⅰ评分 血栓弹力图 短暂性脑缺血 急性脑梗死 预测
下载PDF
ABCD^3-Ⅰ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晓丹 秦伟 胡文立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ABCD^3-I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进展为卒中的风险。方法收集在我院治疗的186例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均于发病后48小时内行常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 目的探讨采用ABCD^3-I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进展为卒中的风险。方法收集在我院治疗的186例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均于发病后48小时内行常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按照ABCD^3-I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TIA后7天、90天内各组卒中的发生率,并比较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ABCD^3-I评分法这3种评分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TIA后早期进展为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ABCD^3-I评分的低危组(0~3分)、中危组(4~7分)、高危组(8~13分)7天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3.0%、33.8%,90天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6.0%、52.3%。与低危组、中危组分别比较,高危组TIA后7天、90天内卒中发生率明显升高(P均<0.01)。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90天内卒中发生率升高(P<0.01),两组7天内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双重TIA患者90天内预测卒中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为4.307,95%可信区间(credibility interval,CI)2.317~8.005,P<0.01;DWI检查出现高信号患者90天内预测卒中风险OR为1.102,95%CI 27.719~223.344,P<0.01;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90天内预测卒中风险OR为7.800,95%CI2.075~29.319,P=0.005。预测7天内卒中发生风险时,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ABCD^3-I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curve,AUC)分别为0.627、0.842、0.9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5.3%、68.4%、81%。预测90天卒中发生风险: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ABCD^3-I评分法的AUC分别为0.608、0.796、0.86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1.5%、59.1%、73%。结论 ABCD^3-I评分≥8分时(高危组),TIA后7天及90天内卒中发生率均升高,ABCD^3-I评分≥4分时(中高危组),TIA后90天内卒中发生率升高。双重TIA、DWI检查出现高信号、同侧颈动脉狭窄与TIA后早期发生卒中相关。本研究提示ABCD^3-I评分法在预测TIA进展为卒中的阳性率上,明显优于ABCD^2评分法和ABCD^3评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卒中 危险性评估 ABCD^3-ⅰ评分 ABCD^2评分
下载PDF
ABCD3-Ⅰ评分结合经颅多普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福波 张丽华 +3 位作者 杨潮萍 范桂梅 李广从 王建平 《空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78-180,184,共4页
目的探讨ABCD3-Ⅰ评分结合经颅多普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7 d内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TIA患者63例,收集63例患者影像学、临床资料等,采用ABCD3-Ⅰ... 目的探讨ABCD3-Ⅰ评分结合经颅多普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7 d内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TIA患者63例,收集63例患者影像学、临床资料等,采用ABCD3-Ⅰ评分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结合患者经颅多普勒资料,计算患者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本组研究63例TIA患者中,ABCD3-Ⅰ低危者16例(25.39%)、中危者35例(55.55%)、高危者12例(19.04%);高危组7 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41.66%,明显低于低危组(6.25%)、中危组(22.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或轻度、中度、高度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7 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8.69%、13.63%、50.00%,高度狭窄7 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或轻度、中度狭窄(P<0.05);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50%且ABCD3-Ⅰ评分≥4分的TIA患者7 d内继发性脑梗死率明显高于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50%中ABCD3-Ⅰ评分≥4分(P<0.05)。结论 ABCD3-Ⅰ评分结合经颅多普勒可有效提高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 d内继发脑梗死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ⅰ评分 经颅多普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继发脑梗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ABCD3-Ⅰ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0天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岑礼燕 梁明琴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24期2882-2884,共3页
目的评估ABCD3-Ⅰ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30天内发生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6—2018年在本院住院的200例TIA患者进行ABCD3和ABCD3-Ⅰ评分,记录确诊30天内的情况,采用ROC曲线方法比较两种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 ABCD3-Ⅰ评分(... 目的评估ABCD3-Ⅰ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30天内发生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6—2018年在本院住院的200例TIA患者进行ABCD3和ABCD3-Ⅰ评分,记录确诊30天内的情况,采用ROC曲线方法比较两种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 ABCD3-Ⅰ评分(AUC=0.971,95%CI:0.952~0.989,P=0.000)的预测价值高于ABCD3评分(AUC=0. 971,95%CI:0. 952~0. 989,P=0. 025)。结论ABD3-Ⅰ及ABCD3评分均可作为TIA后30天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方法,前者具有临床价值,能更大可能的筛选出高危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BCD3-ⅰ评分 脑梗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联合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啜红斐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联合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TIA病人246例,根据病人3个月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联合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TIA病人246例,根据病人3个月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2例)和TIA组(214例),比较2组临床基本资料、ABCD-3Ⅰ评分及血清ANGPTL8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脑梗死组的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ABCD-3Ⅰ评分,血清ANGPTL8水平均高于T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PTL8高表达组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ABCD-3Ⅰ评分、血清ANGPTL8水平均是老年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NGPTL8、ABCD-3Ⅰ评分均可用于预测老年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发生风险,AUC分别为0.757(95%CI:0.666~0.847)、0.765(95%CI:0.684~0.846),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升预测价值,AUC为0.863(95%CI:0.786~0.939)。结论血清ANGPTL8和ABCD-3Ⅰ评分是老年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二者可用于临床预测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脑梗死 老年人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 ABCD-3ⅰ评分
下载PDF
基于超微血管成像分级以及ABCD3 Ⅰ评分的模型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苏颖 邹文爽 +1 位作者 董绍凤 曲爱燕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超微血管成像分级以及ABCD3 Ⅰ评分的模型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初发脑梗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内CT或MRI检查是否再... 目的 探讨基于超微血管成像分级以及ABCD3 Ⅰ评分的模型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初发脑梗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内CT或MRI检查是否再次新发脑梗死,将患者分为再发组27例和无再发组5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微血管成像检查,并使用ABCD3 Ⅰ评分量表对危险度进行分层。比较两组不同超微血管成像分级和ABCD3 Ⅰ评分差异及其与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测模型评价系统,评估其对预测脑梗死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再发组超微血管成像分级与ABCD3 Ⅰ评分较无再发组显著增加,且随着血管成像分级的增加,再发组患者ABCD3Ⅰ评分显著增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成像分级1~2分(OR=4.669,95%CI:1.064~3.602)、ABCD3Ⅰ评分中高危(OR=5.204,95%CI:1.086~2.962)是脑梗死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P<0.05);根据血管成像分级和ABCD3Ⅰ评分构建危险评分系统,其中血管成像分级0分、ABCD3Ⅰ评分低危为1分,血管成像分级1~2分为2分、ABCD3Ⅰ评分中高危为2分,总分0~6分。结果显示,评分为0分和1分时脑梗死再发发生率为0,评分为4~6分时脑梗死再发发生率为100%,评分越高,脑梗死再发风险越高。超微血管成像分级1~2分预测脑梗死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 (95%CI:1.025~3.247),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34%、67.29%ABCD3Ⅰ评分中高危预测脑梗死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1.253~6.238),此时灵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52%、70.33%;超微血管成像分级联合ABCD3Ⅰ评分的模型预测脑梗死再发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9 (95%CI:1.122~4.356),此时灵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26%、71.46%。结论超微血管成像分级以及ABCD3Ⅰ评分的模型预测脑梗死再发具有较好临床价值,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作为预防脑梗死再发的重要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血管成像 ABCD3-ⅰ评分 脑梗死 预测模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ABCD3-Ⅰ评分法对TIA患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清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脑梗死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87例以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并且按照ABCD3-I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30d和90d脑梗死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IA...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脑梗死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87例以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并且按照ABCD3-I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30d和90d脑梗死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30d内脑梗死和90d内脑梗死发生率高危组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双重TIA发作(OR=7.364;95%CI:1.536~35.305)、同侧颈动脉狭窄≥50%(OR=6.562;95%CI:2.841~15.156)、磁共振DWI出现高信号(OR=6.215;95%CI:2.78313~879)是T队进展为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预测90d脑梗死方面,ABCD3-I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ABCD2和ABCD3。结论:ABCD3-I评分法能很好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可作为常规应用于临床,指导TLA危险分层评价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3-ⅰ评分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ABCD3-Ⅰ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红霞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5期145-146,共2页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ABCD 3-Ⅰ(年龄、血压、临床特征、持续时间和糖尿病加上双重TIA)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发作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首发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发病后4...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ABCD 3-Ⅰ(年龄、血压、临床特征、持续时间和糖尿病加上双重TIA)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发作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首发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发病后48 h内行危险因素评估及影像学检查,并参照ABCD 3-Ⅰ评分标准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一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TIA中、高危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ABCD 3-Ⅰ评分在TIA发作防治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 ABCD 3-ⅰ评分 TIA 防治 脑卒中
下载PDF
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立春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1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ABCD^2、ABCD^3、ABCD^3-Ⅰ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7 d内观察患者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通过A... 目的:研究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1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ABCD^2、ABCD^3、ABCD^3-Ⅰ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7 d内观察患者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通过ABCD^3-Ⅰ评分,CI、ROC曲线96%的面积及OR值预测状况均优于ABCD^2及ABCD^3评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几率为16.36%。ABCD^3-Ⅰ评分对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出现脑梗死几率分别为0、8.57%和27.50%,ABCD^3-Ⅰ评分与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ABCD^3-Ⅰ评分法与其它评分法相比,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早期脑卒中能有效对风险预测,临床价值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ⅰ评分 短暂性脑缺血 早期卒中风险 早期预测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ABCD3-Ⅰ评分对TIA后继发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海志 王海滨 +3 位作者 李岚 付信飞 李小勇 李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2396-2400,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AR)联合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继发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87例TIA患者,均行MAR检查及ABCD3-Ⅰ评分,随访90 d内继发脑梗死情况,分为继发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AR)联合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继发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87例TIA患者,均行MAR检查及ABCD3-Ⅰ评分,随访90 d内继发脑梗死情况,分为继发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MAR检查结果及ABCD3-Ⅰ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AR联合ABCD3-Ⅰ评分对脑梗死预测价值。结果:继发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房颤、高脂血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脑梗死组中度狭窄与严重狭窄-闭塞占比、ABCD3-Ⅰ评分高危占比高于无脑梗死组(P均<0.001);MAR检查、ABCD3-Ⅰ评分及二者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0.827、0.942,联合预测具有较高预测效能,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4.2%。结论:MAR联合ABCD3-Ⅰ评分对TIA后继发脑梗死具有较高预测效能,能够用于脑梗死的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磁共振血管成像 ABCD3-ⅰ评分 脑梗死
原文传递
ABCD3-Ⅰ与ESSEN评分在预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次旦卓嘎 巴桑普赤 +1 位作者 丁志杰 赵玉华 《空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ABCD3-Ⅰ与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在预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 目的探讨ABCD3-Ⅰ与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在预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资料结果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疾病情况等一般临床资料、ABCD3-Ⅰ与ESSEN评分以及急性轻型卒中相关临床资料和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病情转归情况,并比较不同转归患者间上述资料的差异性。结果124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中出现转归不良的有30例(24.19%),6例死亡;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以及责任动脉出现狭窄、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测出高信号、5d内出现早期病情加重、7d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ABCD3-Ⅰ与ESSEN评分较高均与急性轻型卒中患者其病情转归不良率比较差异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顾性分析得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以及责任动脉出现狭窄、DWI检测出高信号、5d内出现早期病情加重、7d内出现TIA和ABCD3-Ⅰ与ESSEN评分较高均为影响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得ESSEN评分对预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ABCD3-Ⅰ评分高,但ABCD3-Ⅰ评分联合ESSEN评分共同评估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更佳(P<0.05)。结论ESSEN评分评分对预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ABCD3-Ⅰ评分高,但ABCD3-Ⅰ评分联合ESSEN评分共同评估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更佳,更适用于作为临床上预测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病情转归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ⅰ评分 ESSEN评分 急性轻型卒中 病情转归 临床价值
下载PDF
ABCD^3、ABCD^3-Ⅰ和Essen评分法联合血清NSE预测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秋景 李江 张利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9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ABCD3、ABCD3-Ⅰ和Essen评分联合血清NSE预测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及协作医院2014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共3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血清NSE资料。对患者进行7、30、90 d随访,采用A... 目的分析ABCD3、ABCD3-Ⅰ和Essen评分联合血清NSE预测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及协作医院2014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共3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血清NSE资料。对患者进行7、30、90 d随访,采用ABCD3、ABCD3-Ⅰ和Essen评分法联合血清NSE进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评估其对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ABCD3、ABCD3-Ⅰ和Essen评分、血清NSE 4种预测方法以及其联合预测对TIA发作后90 d内发生脑卒中的相关性中联合预测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TIA发作后7 d内发生脑卒中相关性提示联合预测方法略优于4种方法单独预测。TIA发作后30 d和90 d内发生脑卒中的相关性提示联合预测方法显著优于4种方法单独预测。结论 ABCD3、ABCD3-Ⅰ和Essen评分联合血清NSE预测方法对TIA发作后发生脑卒中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评分 ABCD3-ⅰ评分 Essen评分 血清NSE 联合预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心导纳微分环Ⅰ相缺蚀评分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国焱 吴可贵 曾向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51-251,共1页
目的 探讨心导纳微分环Ⅰ相 (CADL -Ⅰ )缺蚀评分对冠心病 (CHD)诊断的价值。方法  35例CHD(A组 )、33例其他心脏病 (B组 )、31例健康者 (C组 )行心导纳检查 ,CADL -Ⅰ相离心或归心支近Y轴内、中、外 1 3段出现缺蚀分别评为 1、2、3... 目的 探讨心导纳微分环Ⅰ相 (CADL -Ⅰ )缺蚀评分对冠心病 (CHD)诊断的价值。方法  35例CHD(A组 )、33例其他心脏病 (B组 )、31例健康者 (C组 )行心导纳检查 ,CADL -Ⅰ相离心或归心支近Y轴内、中、外 1 3段出现缺蚀分别评为 1、2、3分 ,比较 3组间分值差异。结果 A组CADL -Ⅰ相出现缺蚀的评分明显高于B组及C组 (P均 <0 0 1) ,B组评分与C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CADL -Ⅰ相出现缺蚀的评分越高预测CHD的价值越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导纳微分环相缺蚀评分 心导纳微分环 冠心病 诊断 CHD
下载PDF
SYNTAX Ⅱ评分系统指导分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策略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昕晔 凌云鹏 郭丽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通过分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sion,HCR)SYNTAXⅠ评分特征进行分析和观察不同阶段SYNTAXⅡ评分变化,评价依据术前SYNTAXⅡ评分选择HCR手术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 目的通过分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sion,HCR)SYNTAXⅠ评分特征进行分析和观察不同阶段SYNTAXⅡ评分变化,评价依据术前SYNTAXⅡ评分选择HCR手术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分站式HCR的患者共50例,计算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DCAB)前总SYNTAXⅠ评分,据此计算术后SYNTAXⅠ评分及预估SYNTAXⅡ评分,比较预估的MIDCAB术后SYNTAXⅡ评分与实际SYNTAXⅡ评分的差异。结果在MIDCAB术前SYNTAXⅠ评分为36.00(13.00,70.50)分,SYNTAXⅠ评分>33分患者29例(58.0%),MIDCAB术后残余病变SYNTAXⅠ评分为11.50(7.00,18.50)分,较术前SYNTAXⅠ评分降低21.50(9.0,27.50)分。MIDCAB术前肌酐清除率(Ccr)为72.53(32.00,137.03)ml/min,术后复查Ccr为82.48(33.05,145.00)ml/min,较MIDCAB术前增加了8.87(–20.12,41.73)ml/min(P<0.001)。MIDCAB术前预测术后SYNTAX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评分为27.25(15.80,45.90)分,实际评分为27.20(15.90,52.30)分,增加了1.60(–4.80,1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预测行PCI的4年死亡率为5.45%(2.00%,23.50%),实际死亡率为5.40%(2.10%,36.90%),增加了0.6%(–5.4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DCAB术前预测术后SYNTAX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评分为23.20(5.20,43.70)分,实际评分为23.65(4.20,40.70)分,增加了0.60(–6.30,5.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术前预测行CABG的4年死亡率为3.90%(0.90%,20.10%),实际死亡率为4.05%(0.80%,15.90%),增加了0.20%(–7.6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根据MIDCAB术前预估的SYNTAXⅡ评分,10.0%(5/50)患者行PCI术后4年死亡率低于CABG;对MIDCAB术后SYNTAXⅡ评分进行预测,该比例为38.0%(19/50),而实际比例为42.0%(21/50),预测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比例为90%(45/50,P=0.125)。结论预估MIDCAB术后SYNTAXⅡ评分指导手术策略的尝试是可行的。MIDCAB术前、术后SYNTAXⅡ评分的变化主要来源于术后Ccr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SYNTAX ⅰ评分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不同评分方法对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近期继发脑梗死风险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立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99-502,共4页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不同评分方法对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近期继发脑梗死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56例TI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ABCD2及ABCD3-Ⅰ行继发脑梗死风险评估,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继发脑梗死...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不同评分方法对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近期继发脑梗死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56例TI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ABCD2及ABCD3-Ⅰ行继发脑梗死风险评估,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上述评分方法临床价值。结果随访3个月,256例TIA患者中有45例患者继发脑梗死,占17.6%。继发脑梗死组高脂血症、症状持续时间≥60min、双重TIA、同侧颈动脉狭窄≥50.0%及DWI高信号比例高于未继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相关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症状持续时间≥60min、双重TIA、同侧颈动脉狭窄≥50.0%及DWI高信号是继发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以继发脑梗死发生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发现:ABCD2评分的AUC为0.697,截断值为5.42;ABCD3-Ⅰ评分的AUC为0.914,截断值为6.34。ABCD2的漏诊率为26.7%,明显高于ABCD3-Ⅰ的漏诊率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3-Ⅰ评分预测TIA患者继发脑梗死准确率高,漏诊率低,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ABCD3-ⅰ评分
下载PDF
ABCD3-I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价值
19
作者 方磊 王泉兰 熊靓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9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ABCD3-Ⅰ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收集65例初诊为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BCD3-Ⅰ评分法将患者分为低危(n=19)、中危(n=25)以及高危组(n=21),记录各组患者7d、90d脑梗死发生率,评价ABCD3-Ⅰ... 目的探讨ABCD3-Ⅰ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收集65例初诊为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BCD3-Ⅰ评分法将患者分为低危(n=19)、中危(n=25)以及高危组(n=21),记录各组患者7d、90d脑梗死发生率,评价ABCD3-Ⅰ评分预测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结果7d脑梗死共发生13例(20.0%),90d共计21例(32.3%),3组患者7d内脑梗死、90d内脑梗死发生率见表2,低危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危组、高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根据OR值由高至低排列,双重TIA发作病史、同侧颈动脉狭窄≥50%、磁共振DWI出现高信号、症状持续60min以上、糖尿病、肢体无力、血压超过140/90mmHg、年龄超过60岁是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ABCD3-I评分法可较好的预测TIA患者短期脑梗死的风险,危险分层可评价不同风险的患者,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ⅰ评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翼 曹亚军 +2 位作者 姬燕 高修银 李雷 《中国医药》 2022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90 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07例TIA患者(TIA组),以及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7...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90 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07例TIA患者(TIA组),以及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7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TIA患者根据发病后90 d内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34例)和非脑卒中组(273例)。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分析TyG指数和ABCD3⁃Ⅰ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IA患者90 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yG指数与ABCD3⁃Ⅰ评分单独或联合预测TIA患者近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结果TIA组TyG指数高于对照组[8.67(8.29,9.11)比8.49(8.13,8.84)],脑卒中组ABCD3⁃Ⅰ评分、TyG指数均高于非脑卒中组[8(6,11)分比3(2,6)分、(9.6±0.8)比(8.6±0.6)](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yG指数与ABCD3⁃Ⅰ评分呈正相关(r=0.82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CD3⁃Ⅰ评分(比值比=1.262,95%置信区间:1.013~1.574,P=0.038)、TyG指数(比值比=3.607,95%置信区间:1.304~9.979,P=0.013)是TIA患者90 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TyG指数、ABCD3⁃Ⅰ评分单独预测TIA患者近期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6(95%置信区间:0.814~0.918)、0.846(95%置信区间:0.773~0.919),敏感度分别为94.1%、70.6%,特异度分别为65.8%、87.9%。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73(95%置信区间:0.817~0.928),敏感度为79.4%,特异度为81.7%。结论TyG指数和ABCD3⁃Ⅰ评分是TIA患者90 d内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二者呈正相关。TyG指数联合ABCD3⁃Ⅰ评分可以提高对TIA患者90 d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脑卒中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 ABCD3⁃ⅰ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