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tDNA COⅡ基因序列应用于赤眼蜂分子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付海滨
丛斌
杜贤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27-1933,共7页
【目的】赤眼蜂(Trichogrammaspp.)是全世界害虫生物防治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卵寄生性天敌,赤眼蜂蜂种的正确鉴别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方法】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目的】赤眼蜂(Trichogrammaspp.)是全世界害虫生物防治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卵寄生性天敌,赤眼蜂蜂种的正确鉴别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方法】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螟黄赤眼蜂(T.chilonis)、短管赤眼蜂(T.pretiosum)、卷蛾赤眼蜂(T.cacoecia)5种赤眼蜂,及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螟黄赤眼蜂(T.chilonis)的不同地理种群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Ⅱ(mtDNACOⅡ)基因序列片段的测定,并调用GenBank中微小赤眼蜂T.minutum、T.plantneri的同源序列,对不同种赤眼蜂的mtDNACOⅡ序列进行了多重排比和聚类,探讨了mtDNACOⅡ用于赤眼蜂不同种系统进化分析及分子鉴定的可行性。【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赤眼蜂的遗传距离均小于0.66%,不同种赤眼蜂间的遗传距离在2%~7.6%之间。【结论】COⅡ基因序列在赤眼蜂种内非常保守,而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可以用作赤眼蜂种的分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MTDNA
CO
ⅱ基因序列
分子鉴定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鳗鲡属6种鱼类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分析和分类的有效性
被引量:
5
2
作者
龚小玲
岳丽佳
+1 位作者
崔忠凯
张晓懿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4-530,共7页
对鳗鲡属(Anguilla)的美洲鳗鲡(A.rostrata)、欧洲鳗鲡(A.anguilla)、太平洋双色鳗鲡(A.bicolor pacifica)、花鳗鲡(A.marmorata)、澳洲鳗鲡(A.australis)、日本鳗鲡(A.japonica)6种鱼类54个体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中1 179 bp和633 bp的...
对鳗鲡属(Anguilla)的美洲鳗鲡(A.rostrata)、欧洲鳗鲡(A.anguilla)、太平洋双色鳗鲡(A.bicolor pacifica)、花鳗鲡(A.marmorata)、澳洲鳗鲡(A.australis)、日本鳗鲡(A.japonica)6种鱼类54个体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中1 179 bp和633 bp的序列特征、分子分类的有效性、以及构建的系统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COⅠ和COⅡ基因可变位点、简约信息的百分比分别为17.98%、16.45%和12.16%、10.11%,COⅠ较COⅡ基因的变异率高;(2)两种基因序列均表现出明显的反G偏倚(在COⅠ和COⅡ中G的百分含量分别为18.45%,16.67%);(3)基于COⅠ基因种间遗传距离均高于COⅡ基因,且均大于2%(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基于COⅡ基因序列的种间遗传距离为1.8%除外),种内遗传距离都小于1%;(4)以两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各物种所有个体均形成独立、高支持率单系,但两序列构建的系统关系并不完全一致。由此说明,COⅠ和COⅡ都能对鳗鲡属鱼类进行有效的物种分子鉴定,但在探讨鳗鲡属鱼类系统进化关系上还需要联合其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鲡属
COⅠ
基因
序列
CO
ⅱ基因序列
物种鉴定
系统关系
原文传递
南极隐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及无翅类昆虫分子进化
被引量:
9
3
作者
邵红光
张亚平
+2 位作者
柯欣
岳巧云
尹文英
《中国科学(C辑)》
CSCD
2000年第3期330-336,共7页
测定了采自南极的南极隐(Cryptopygus nanjiensis)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 亚基Ⅱ(COⅡ)基因序列,并测定了拉提疣(Neanuralatior)、梅坞格蚖(Gracilentulus maiji...
测定了采自南极的南极隐(Cryptopygus nanjiensis)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 亚基Ⅱ(COⅡ)基因序列,并测定了拉提疣(Neanuralatior)、梅坞格蚖(Gracilentulus maijiawensis)和韦氏鳞(Lepidocampa weberi)的 CO Ⅱ基因序列.对序列的 A+ T含量、 核苷酸取代和转换/颠换(TS/TV)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种间Tamura-Nei遗传距 离,以甲壳类无甲目(Anostraca)的一种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作为外群构建了分子系 统树.对无翅类昆虫线粒体 CO Ⅱ基因序列 A+ T含量的进化倾惭性、类群间的遗传分 歧和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隐Zhao
无翅类昆虫
CO
ⅱ基因序列
分子进化
全文增补中
PCR-RFLP用于5种斑潜蝇的诊断和鉴别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萍
温硕洋
曾玲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24,共3页
在5种斑潜蝇COⅡ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PCR-RFLP分子标记对该5种斑潜蝇种类的检测鉴定方法,寻找出能够检测出检疫性害虫三叶斑潜蝇及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的特征酶:XbaⅠ对三叶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均有一个酶切位点,但位于...
在5种斑潜蝇COⅡ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PCR-RFLP分子标记对该5种斑潜蝇种类的检测鉴定方法,寻找出能够检测出检疫性害虫三叶斑潜蝇及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的特征酶:XbaⅠ对三叶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均有一个酶切位点,但位于不同的酶切位点;EcoRⅠ只对美洲斑潜蝇有一个酶切位点;PVUⅡ只对南美斑潜蝇有一个酶切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潜蝇
CO
ⅱ基因序列
PCR-RFLP
分子鉴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tDNA COⅡ基因序列应用于赤眼蜂分子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付海滨
丛斌
杜贤章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沈阳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27-1933,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001BA509130401)资助
文摘
【目的】赤眼蜂(Trichogrammaspp.)是全世界害虫生物防治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卵寄生性天敌,赤眼蜂蜂种的正确鉴别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方法】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螟黄赤眼蜂(T.chilonis)、短管赤眼蜂(T.pretiosum)、卷蛾赤眼蜂(T.cacoecia)5种赤眼蜂,及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螟黄赤眼蜂(T.chilonis)的不同地理种群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Ⅱ(mtDNACOⅡ)基因序列片段的测定,并调用GenBank中微小赤眼蜂T.minutum、T.plantneri的同源序列,对不同种赤眼蜂的mtDNACOⅡ序列进行了多重排比和聚类,探讨了mtDNACOⅡ用于赤眼蜂不同种系统进化分析及分子鉴定的可行性。【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赤眼蜂的遗传距离均小于0.66%,不同种赤眼蜂间的遗传距离在2%~7.6%之间。【结论】COⅡ基因序列在赤眼蜂种内非常保守,而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可以用作赤眼蜂种的分子鉴定。
关键词
赤眼蜂
MTDNA
CO
ⅱ基因序列
分子鉴定
分子系统学
Keywords
Trichogramma spp.
mtDNA
CO
ⅱ
sequenc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Molecular systematics
分类号
S47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鳗鲡属6种鱼类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分析和分类的有效性
被引量:
5
2
作者
龚小玲
岳丽佳
崔忠凯
张晓懿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4-5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995)
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10dz1200804)
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S30701)
文摘
对鳗鲡属(Anguilla)的美洲鳗鲡(A.rostrata)、欧洲鳗鲡(A.anguilla)、太平洋双色鳗鲡(A.bicolor pacifica)、花鳗鲡(A.marmorata)、澳洲鳗鲡(A.australis)、日本鳗鲡(A.japonica)6种鱼类54个体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中1 179 bp和633 bp的序列特征、分子分类的有效性、以及构建的系统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COⅠ和COⅡ基因可变位点、简约信息的百分比分别为17.98%、16.45%和12.16%、10.11%,COⅠ较COⅡ基因的变异率高;(2)两种基因序列均表现出明显的反G偏倚(在COⅠ和COⅡ中G的百分含量分别为18.45%,16.67%);(3)基于COⅠ基因种间遗传距离均高于COⅡ基因,且均大于2%(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基于COⅡ基因序列的种间遗传距离为1.8%除外),种内遗传距离都小于1%;(4)以两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各物种所有个体均形成独立、高支持率单系,但两序列构建的系统关系并不完全一致。由此说明,COⅠ和COⅡ都能对鳗鲡属鱼类进行有效的物种分子鉴定,但在探讨鳗鲡属鱼类系统进化关系上还需要联合其它基因。
关键词
鳗鲡属
COⅠ
基因
序列
CO
ⅱ基因序列
物种鉴定
系统关系
Keywords
Artguilla
COⅠ sequence
CO
ⅱ
sequenc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分类号
S917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南极隐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及无翅类昆虫分子进化
被引量:
9
3
作者
邵红光
张亚平
柯欣
岳巧云
尹文英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实验室
出处
《中国科学(C辑)》
CSCD
2000年第3期330-33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39670111)
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特别支持费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分类区系学科发展基金
中
文摘
测定了采自南极的南极隐(Cryptopygus nanjiensis)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 亚基Ⅱ(COⅡ)基因序列,并测定了拉提疣(Neanuralatior)、梅坞格蚖(Gracilentulus maijiawensis)和韦氏鳞(Lepidocampa weberi)的 CO Ⅱ基因序列.对序列的 A+ T含量、 核苷酸取代和转换/颠换(TS/TV)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种间Tamura-Nei遗传距 离,以甲壳类无甲目(Anostraca)的一种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作为外群构建了分子系 统树.对无翅类昆虫线粒体 CO Ⅱ基因序列 A+ T含量的进化倾惭性、类群间的遗传分 歧和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南极隐Zhao
无翅类昆虫
CO
ⅱ基因序列
分子进化
分类号
Q961 [生物学—昆虫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PCR-RFLP用于5种斑潜蝇的诊断和鉴别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萍
温硕洋
曾玲
机构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出处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24,共3页
文摘
在5种斑潜蝇COⅡ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PCR-RFLP分子标记对该5种斑潜蝇种类的检测鉴定方法,寻找出能够检测出检疫性害虫三叶斑潜蝇及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的特征酶:XbaⅠ对三叶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均有一个酶切位点,但位于不同的酶切位点;EcoRⅠ只对美洲斑潜蝇有一个酶切位点;PVUⅡ只对南美斑潜蝇有一个酶切位点。
关键词
斑潜蝇
CO
ⅱ基因序列
PCR-RFLP
分子鉴定
Keywords
Liriomyza
CO
ⅱ
gene
PCR-RFLP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4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tDNA COⅡ基因序列应用于赤眼蜂分子鉴定的研究
付海滨
丛斌
杜贤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鳗鲡属6种鱼类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分析和分类的有效性
龚小玲
岳丽佳
崔忠凯
张晓懿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原文传递
3
南极隐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及无翅类昆虫分子进化
邵红光
张亚平
柯欣
岳巧云
尹文英
《中国科学(C辑)》
CSCD
2000
9
全文增补中
4
PCR-RFLP用于5种斑潜蝇的诊断和鉴别
陈萍
温硕洋
曾玲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