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对四肢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瘢痕形态的影响
1
作者 赵敏娟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对四肢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瘢痕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四肢Ⅱ度烧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2组治疗期间均剔除1例,最终纳入研究各46例。对照组给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对四肢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瘢痕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四肢Ⅱ度烧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2组治疗期间均剔除1例,最终纳入研究各46例。对照组给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湿润烧伤膏治疗。2组均治疗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血运恢复时间及瘢痕修复情况[以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结果:治疗30d后,观察组Ⅰ级愈合率95.65%,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5 d、30 d后,2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血运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厚度、柔软度、色泽、血管分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四肢Ⅱ度烧伤效果显著,可促进疼痛缓解及创面血运恢复,提高创面Ⅰ级愈合率,改善瘢痕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烧伤 四肢 湿润烧伤膏 莫匹罗星软膏 疼痛 创面愈合 瘢痕形态
下载PDF
紫花牡荆素对浅Ⅱ度烧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国辉 张海博 曹东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03-2608,共6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究紫花牡荆素(CAS)促进大鼠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5%羧甲基纤维素钠空白基质),CAS低、高...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究紫花牡荆素(CAS)促进大鼠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5%羧甲基纤维素钠空白基质),CAS低、高剂量组(15 mL浓度为30、60 mmol/L的CAS药液),CAS高剂量+LY294002组[15 mL CAS药液(60 mmol/L)和PI3K抑制剂LY294002溶液(20μmmol/L)的混合溶液]和阳性对照组(厚涂京万红软膏0.5~1.0 cm),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点燃皮肤表面混合烧伤燃料来构建浅Ⅱ度烧伤大鼠模型,并于烧伤后2 h内涂抹给药。给药28 d后,计算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率,观察大鼠烧伤创面中央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检测大鼠烧伤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肤组织表皮层和真皮浅层损伤、愈合状态较差,存在炎症细胞浸润且组织结构不完整等情况;血清中IL-6、IL-1β、TNF-α、MMP-2、MMP-9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VEGF水平和烧伤创面中央组织中PI3K、AKT、m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CAS低、高剂量组大鼠上述病理变化及血清和烧伤创面中央组织中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逆转(P<0.05),且CAS高剂量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CAS低剂量组更明显(P<0.05);PI3K抑制剂LY294002的加入可逆转CAS对大鼠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CAS可促进大鼠浅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牡荆素 度烧伤 创面愈合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Effective administration of cranial drill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fourth degree temporal,facial and upper limb burns at high altitude: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3
作者 Cong-Mo Shen Yi Li +1 位作者 Zhou Liu Yong-Zhang Q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20期5062-5069,共8页
BACKGROUND Fourth degree burns damage the full thickness of the skin and affect underlying tissues.Skin grafting after debridement is often used to cover the wounds of salvageable severe burns.A granulation wound can ... BACKGROUND Fourth degree burns damage the full thickness of the skin and affect underlying tissues.Skin grafting after debridement is often used to cover the wounds of salvageable severe burns.A granulation wound can be formed by drilling the skull to the barrier lay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kull exposure.Low oxygen levels present at high altitudes aggravate ischemia and hypoxia which can negatively impact wound healing.The impaired healing in such cases can be ameliorated by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CASE SUMMARY We describe a patient who presented with fourth degree burns to the left temporal and facial regions upon admission in December 2018.The periosteum of the skull and the deep fascia of the face were exposed.After the first stage of debridement and skin grafting,the temporal skin did not survive well.Granulation was induced by cranial drilling,and then a local flap was transferred to cover the wound.The left temporal and facial wounds were completely covered and the patient recovered well.CONCLUSION Skin grafting and flap transfer after early debridement to cover the wound and control infection were of great significance.In the later stages of the patient's treatment,survival of the skin graft and skin flap was observed.The second stage repair was performed to achieve successful skin grafting by cranial granulation.Granulation was formed by drilling the skull,and then the wound was closed,which is suitable for cases with skull exposure and wounds with poor blood supply.We consider that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and improving tissue oxygen supply were beneficial in this pat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th degree burn Skull exposure Chronic wounds Cranial drilling therapy High altitude area Case report
下载PDF
银离子敷料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深Ⅱ度烧伤感染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马雅宁 赵鹏 +3 位作者 孟素玉 徐文虎 胡荔男 王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银离子敷料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深Ⅱ度烧伤感染性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149例深Ⅱ度烧伤感染性创面患者,依照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75例)和对照组(n=74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 目的:探讨银离子敷料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深Ⅱ度烧伤感染性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149例深Ⅱ度烧伤感染性创面患者,依照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75例)和对照组(n=74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离子敷料治疗。统计比较两组创面恢复相关指标、创面疼痛程度、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水平、临床疗效及瘢痕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1 d后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1 d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神经肽Y、前列腺素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后6个月,观察组温哥华瘢痕量表各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离子敷料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深Ⅱ度烧伤感染性创面能促进创面愈合,减轻创面疼痛程度,并能有效抑制血清炎性因子、疼痛介质水平,减轻创面瘢痕程度,提升创面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敷料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度烧伤感染性创面 炎性因子 瘢痕
下载PDF
聚氨酯泡沫敷料联合磺胺嘧啶银霜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溶痂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之学 肖继州 +1 位作者 于强 杨书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探究聚氨酯泡沫敷料联合磺胺嘧啶银霜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溶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霜进行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究聚氨酯泡沫敷料联合磺胺嘧啶银霜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溶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霜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聚氨酯泡沫敷料予以治疗。检测2组完全溶痂的时间以及溶痂率、完全治愈的时间以及治愈率、炎症指标、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完全溶痂的时间、完全治愈的时间、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下降,T1、T2、T3的溶痂率以及T1、T2、T3的治愈率上升,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情况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的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聚氨酯泡沫敷料联合磺胺嘧啶银霜对于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溶痂及治愈率,加快创面恢复,降低患者创面疼痛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烧伤 聚氨酯泡沫敷料 磺胺嘧啶银霜 创面溶痂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结合封闭负压引流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进程及EGF、bF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殷东京 沈国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结合封闭负压引流(VSD)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进程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就诊的82例深Ⅱ度烧伤患...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结合封闭负压引流(VSD)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进程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就诊的8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PG结合VSD治疗)和对照组(VSD治疗),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生长面积、创面愈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GF、bFG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值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的差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肉芽生长面积大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EGF、bFGF、CRP、IL-6、WBC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4 d VAS评分及治疗后1个月与2个月VSS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G结合VSD治疗深Ⅱ度烧伤可加快患者创面愈合进程,提高EGF、bFGF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减少瘢痕增生,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 度烧伤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创面愈合 表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两种不同敷料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术治疗深Ⅱ度烧伤效果对比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林 陈剑利 +1 位作者 高小春 邹才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敷料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术对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9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术进行治疗;试...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敷料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术对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9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术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水凝胶敷料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创面愈合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血清致痛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创面上皮形成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两组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PGE2)、神经肽(Neuropetide Y,NPY)、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术治疗深Ⅱ度烧伤效果相比,水凝胶敷料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可提升创面愈合速度,降低血清致痛因子水平,减少瘢痕形成,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烧伤 湿润烧伤膏 水凝胶敷料 自体微粒皮种植术 创面愈合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单独及联合水蛭素治疗深Ⅱ度烧伤大鼠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8
作者 梁钟帅 唐汶滤 +4 位作者 冯清媚 祁新梅 林彩星 石展英 丁华荣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比较磺胺嘧啶银(SSD)单独及联合水蛭素治疗深Ⅱ度烧伤大鼠的效果。方法取30只SD大鼠,通过局部皮肤热水浴建立深Ⅱ度烧伤模型。将25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A组(8只)、B组(9只)、C组(8只),给予A组大鼠凡士林涂抹创面,给予B组大鼠SS... 目的比较磺胺嘧啶银(SSD)单独及联合水蛭素治疗深Ⅱ度烧伤大鼠的效果。方法取30只SD大鼠,通过局部皮肤热水浴建立深Ⅱ度烧伤模型。将25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A组(8只)、B组(9只)、C组(8只),给予A组大鼠凡士林涂抹创面,给予B组大鼠SSD乳膏涂抹创面,给予C组大鼠SSD乳膏涂抹创面及局部注射水蛭素。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并比较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结果A组和B组的部分大鼠一般情况较差,有肺部感染征象,且出现死亡的情况;C组大鼠的整体状况较佳,仅个别大鼠存在轻微的感染症状,且无大鼠死亡。A组和B组大鼠创面基底部可见较多淤血,微血栓较多,而C组大鼠创面的微血栓较少。3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致伤后第19~20天A组和C组所有大鼠创面均愈合,而在致伤后第21天B组仍有大鼠的创面仍未愈合。与B组相比,A组大鼠在致伤后第10天、第18天和第19天的愈合率更高,C组大鼠在致伤后第10天、第13天、第18天和第19天的愈合率更高(均P<0.05)。结论单纯使用SSD会导致深Ⅱ度烧伤大鼠模型的创面延迟愈合,而SSD联合水蛭素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来促进深Ⅱ度烧伤大鼠的创面愈合,且可降低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烧伤 水蛭素 磺胺嘧啶银 创面愈合 感染 大鼠
下载PDF
rhGM-CSF凝胶联合磺胺嘧啶银对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阳 刘军 +2 位作者 李为朋 郭秀侠 卢亚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21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6例面部深Ⅱ度...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21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6例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霜治疗,观察组给予磺胺嘧啶银霜+rhGM-CSF凝胶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相关指标及美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结痂时间、痂皮基本溶解时间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均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创面美学效果各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rhGM-CSF凝胶与磺胺嘧啶银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降低疼痛程度,提高血管生长因子水平,美学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磺胺嘧啶银 面部 度烧伤 创面愈合 美学效果
下载PDF
纳米银敷料联合人表皮生长外溶因子凝胶制剂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绍彬 许研然 +2 位作者 孙泽光 冯佳雄 黄晓涛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联合人表皮生长外溶因子凝胶制剂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全部患者均实施彻底清创,对... 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联合人表皮生长外溶因子凝胶制剂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全部患者均实施彻底清创,对照组在清创后采用人表皮生长外溶因子凝胶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米银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创面细菌阳性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与2周后的创面溶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1、10.102,P<0.05);观察组完全溶痂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1、5.990,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降钙素原(PCT)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9、12.689,P<0.05)。结论:纳米银敷料联合人表皮生长外溶因子凝胶制剂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烧伤 纳米银敷料 表皮生长因子 溶痂 疼痛度 愈合时间
下载PDF
康复护理干预促进深Ⅱ度下肢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创面恢复与生活质量提升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希娟 陈洁 +3 位作者 马英豪 朱虹 郎蕊 王晓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4-860,共7页
目的探究深Ⅱ度下肢烧伤患者接受植皮修复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者创面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首诊为深Ⅱ度下肢烧伤并均给予植皮修复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 目的探究深Ⅱ度下肢烧伤患者接受植皮修复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者创面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首诊为深Ⅱ度下肢烧伤并均给予植皮修复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康复护理。护理4周后,评估护理后各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负性情绪,采用简式FMA(Fugl-Meyer assessment)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QOL(quality of life score)问卷调查表评估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结果接受康复护理4周后,干预组的创面愈合时间(9.25±5.32)d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t愈合=2.059,P<0.05),且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5.88%)显著降低(χ^(2)=4.221,P<0.05)。患者在接受护理后,负性情绪评估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以接受干预组患者评分降低显著(P<0.001)。两组患者4周后的VAS评分、FMA评分、QOL问卷调查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Z对照分别为-6.769、-7.099、-3.026,Z干预分别为-7.077、-7.111、-6.108,P<0.05),且干预组接受康复护理后的疼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升均较对照组评分明显升高(Z护理后分别为-3.116、-5.958、-4.079,P<0.05)。结论术后康复护理能促进深Ⅱ度下肢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调节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下肢运动功能尽早恢复和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度烧伤 创面恢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栀续烫伤膏对深Ⅱ度烧伤模型大鼠皮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娇 梁潇 +3 位作者 胡涛 邓万娟 阮婧华 钱海兵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0-1325,共6页
目的研究栀续烫伤膏对深Ⅱ度烧伤模型大鼠皮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控温烫伤仪构建深Ⅱ度烧伤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京万红软膏组和栀续烫伤膏高、中、低剂量组(规格分别为20 g药芯+20 mL润湿剂、10 g药芯+20... 目的研究栀续烫伤膏对深Ⅱ度烧伤模型大鼠皮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控温烫伤仪构建深Ⅱ度烧伤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京万红软膏组和栀续烫伤膏高、中、低剂量组(规格分别为20 g药芯+20 mL润湿剂、10 g药芯+20 mL润湿剂、5 g药芯+20 mL润湿剂),另设空白对照组(只进行脱毛处理,不造模),每组10只。各给药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1 d。观察各组大鼠烧伤创面愈合情况和烧伤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计算创面愈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烧伤皮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烧伤皮肤组织中VEGF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京万红软膏组和栀续烫伤膏各剂量组大鼠创面面积逐渐缩小,且在第21天时已极大幅度愈合,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皮肤组织可见较厚的新生表皮层,真皮层中结缔组织和新生血管均明显增多;烧伤皮肤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VEGF、CD3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栀续烫伤膏可修复深Ⅱ度烧伤模型大鼠皮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烧伤创面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续烫伤膏 度烧伤 愈合 血管新生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夫西地酸治疗浅Ⅱ度烧伤的疗效及对烧伤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廷宇 叶子青 +1 位作者 郭晓雨 谢卫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4-37,共4页
目的:检测夫西地酸对烧伤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观察夫西地酸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比较夫西地酸乳膏和磺胺嘧啶银软膏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表皮葡萄球菌(Sep)、铜绿假... 目的:检测夫西地酸对烧伤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观察夫西地酸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比较夫西地酸乳膏和磺胺嘧啶银软膏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表皮葡萄球菌(Sep)、铜绿假单胞菌(Pae)、大肠杆菌(Eco)的体外抗菌活性。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4月就诊的84例小面积浅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使用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药物使用直至两组创面上皮化愈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1周创面愈合率、疼痛程度、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体外实验中夫西地酸乳膏对MRSA、Sau、Sep的抑菌圈均大于磺胺嘧啶银软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中观察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3次用药后疼痛程度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周创面愈合率、使用药物前及使用药物后2~3?d、5~6d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夫西地酸乳膏对烧伤常见阳性菌如MRSA、Sau、Sep有较强抗菌效果,治疗浅Ⅱ度烧伤可有效防治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缓解患者换药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西地酸 烧伤 度烧伤 感染 创面愈合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保留变性真皮二期植皮法治疗四肢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丽 潘孙峰 +4 位作者 王振君 方高丰 朱敏达 胡衍泽 王晶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四肢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早期削痂、保留变性真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后二期移植刃厚皮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收治的26例四肢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患者(... 目的探讨四肢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早期削痂、保留变性真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后二期移植刃厚皮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收治的26例四肢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患者(共31个创面),受伤至入院时间(7.3±3.1)h,烧伤面积1%~7%总体表面积(TBSA)。早期削痂保留变性真皮联合VSD治疗4~5 d,二期行刃厚皮片移植术。观察保留变性真皮VSD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观察治疗期间植皮区有无积液、血肿、感染及皮片坏死情况,记录供植皮区完全由上皮组织覆盖、无渗液的愈合时间。随访半年,观察植皮区有无附件炎发生,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对供植皮区瘢痕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保留变性真皮联合VSD治疗前真皮层少量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带,治疗后真皮层胶原纤维增生并玻璃样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带基本消失。26个供皮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9.61±1.83)d。31个植皮区创面愈合时间为(13.35±1.56)d,无血肿、感染、皮片坏死发生,其中29个创面一期愈合,2个创面出现皮下积液,经引流换药愈合。随访6个月,26个供皮区VSS评分为1(1,2)分,患者对供皮区瘢痕总体评价为2.00(1.00,2.25)分;31个植皮区瘢痕无附件炎发生,VSS评分为(3.39±2.28)分,医生对植皮区瘢痕总体评价为(3.48±1.20)分,无因功能活动受限而行瘢痕整形手术发生。结论早期削痂保留变性真皮联合VSD治疗后二期行刃厚皮片移植应用于四肢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能有效保护间生态组织、减轻进行性损伤,保证关节部位愈合质量的同时减少供区损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痂 变性真皮 负压封闭引流术 度烧伤 关节部位创面 瘢痕
下载PDF
自黏性软聚硅酮结合奥布卡因治疗浅Ⅱ度烧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志刚 张栋梁 +5 位作者 曹涛 王青 何亭 陈俏华 杨薛康 韩军涛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9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究自黏性软聚硅酮伤口敷料结合奥布卡因凝胶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换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浅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 目的探究自黏性软聚硅酮伤口敷料结合奥布卡因凝胶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换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浅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各40例。A组创面应用凡士林纱布换药,B组创面应用自黏性软聚硅酮伤口敷料换药,C组创面应用自黏性软聚硅酮伤口敷料结合奥布卡因凝胶换药。全部患者均每隔1天换药1次。记录全部患者外层敷料浸渍面积、外层敷料揭除难易程度、更换外层敷料、内层敷料和换药后1h的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A组浸渍面积大于B组和C组,创面愈合时间长于B组和C组,换药总次数多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浸渍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和换药总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揭除外层敷料难易程度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揭除外层敷料难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更换外层敷料、内层敷料和换药后1h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高于B组和C组,且B组更换内层敷料和换药1h时疼痛VAS评分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更换外层敷料时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黏性软聚硅酮伤口敷料结合奥布卡因凝胶可减少浅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浸渍面积,更利于创面恢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患者换药时和换药后的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大大提高了换药舒适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烧伤 创面换药 自黏性软聚硅酮伤口敷料 奥布卡因凝胶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刍议
16
作者 谢移江 吴华滨 杨瑾 《中外医疗》 2023年第8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清洁及对症治疗,研究组(n=40)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清洁及对症治疗,研究组(n=40)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两组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7、15 d创面愈合率及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分泌物及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EGF及HIF-1α阳性表达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感染率,加快创面愈合时间,但需要根据创面深浅度合理配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银软膏 度烧伤 创面 体会
下载PDF
猪深Ⅱ度烫伤早期磨痂术后创面组织学改变及CK和EGFR表达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学川 郇京宁 +3 位作者 章雄 王明青 傅鸿滨 袁克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建立猪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早期磨痂术创面的组织学改变及细胞角蛋白(CK)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方法选用实验用小型猪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于烫伤早期(烫伤后3 h)分别实施磨痂术(磨痂组,n=96)、常规削痂术治疗(削痂组,n=... 目的建立猪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早期磨痂术创面的组织学改变及细胞角蛋白(CK)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方法选用实验用小型猪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于烫伤早期(烫伤后3 h)分别实施磨痂术(磨痂组,n=96)、常规削痂术治疗(削痂组,n=96)和SD-Ag保痂处理(SD-Ag组,n=96)。记录各组创面愈合时间;于烫伤后12 h和1、2、3、5、7、10、20 d分别采集创面皮肤样本,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创面组织学变化及CK和EGFR表达。结果磨痂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削痂组和SD-Ag组(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与削痂组和SD-Ag组比较,磨痂组烫伤后3、5 d真皮深层组织炎细胞浸润和毛细血管淤滞较轻,皮肤附件破坏较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烫伤后5、7 d磨痂组CK和EGFR表达较削痂组和SD-Ag组显著,保留皮肤附件较多,创面上皮化快,新生表皮厚。结论深Ⅱ度烫伤创面实施早期磨痂术可保留较多皮肤附件,通过提高局部CK和EGFR释放而使创面上皮化提前,加速创面愈合并改善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烫伤 创面愈合 磨痂术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创面用药变革对深Ⅱ°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红明 柴家科 +4 位作者 郭振荣 刁力 李利根 许明火 申传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深 °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分阶段对比分析 ,了解创面愈合观念及创面用药变革对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  1982年 1月~ 1999年 12月对 15 6 3例小面积深 °烧伤患者 (总面积≤ 10 % ) ,按创面补锌及生长因子和... 目的 通过对深 °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分阶段对比分析 ,了解创面愈合观念及创面用药变革对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  1982年 1月~ 1999年 12月对 15 6 3例小面积深 °烧伤患者 (总面积≤ 10 % ) ,按创面补锌及生长因子和胶原酶应用等治疗措施采用时间不同 ,分为时间阶段 ,对比观察创面愈合速度变化。结果1982年 1月~ 1990年 12月 ,未使用特殊创面外用药物 ,创面愈合时间为 (2 3.8± 3.5 )天 ;1991年~ 1996年 ,采用银锌霜创面补锌 ,创面愈合时间为 (2 0 .6± 3.2 )天 ;1997年~ 1999年 ,将脱痂药物 (胶原酶 )及生长因子与银锌霜联合使用 ,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为 (16 .2± 2 .8)天。结论 创面愈合观念及创面用药变革促进了深 °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烧伤 创面愈合 创面用药 愈合时间 治疗
下载PDF
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蒋章佳 余毅 +2 位作者 杨磊 刘友红 李锋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9期130-132,共3页
目的 观察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 2013年6月期间,观察作者单位150例烧伤患者,性别不限,年龄5 ~ 60岁,平均年龄39岁,烧伤总面积10% ~ 85%。其中,85例双手背深Ⅱ度烧伤患者采取一侧手背磨痂、另一侧手背削... 目的 观察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 2013年6月期间,观察作者单位150例烧伤患者,性别不限,年龄5 ~ 60岁,平均年龄39岁,烧伤总面积10% ~ 85%。其中,85例双手背深Ⅱ度烧伤患者采取一侧手背磨痂、另一侧手背削痂,磨、削痂后移植自体薄中厚皮片。65例非功能部位深Ⅱ度烧伤患者,每例分成3组,磨痂生物敷料组:创面磨痂后覆盖异种脱细胞猪皮;磨痂银离子敷料组:创面磨痂后用银离子烧烫伤敷料换药治疗;保守换药组:不手术,用银离子烧烫伤敷料换药。结果 手背磨痂植皮组皮片成活率及外形功能优良率高于手背削痂植皮组(P<0.05);非功能部位磨痂生物敷料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6天,少于磨痂银离子敷料组20天(P<0.05),明显少于保守换药组26天(P<0.01);非功能部位磨痂生物敷料组瘢痕增生率低于磨痂后覆盖银离子敷料组(P<0.05),明显低于保守换药组的瘢痕增生率(P<0.01)。结论 手背深Ⅱ度烧伤磨痂后移植自体薄中厚皮片,皮片成活率高,外形及功能满意;非功能部位深Ⅱ度烧伤磨痂后覆盖异种脱细胞猪皮,愈合时间短、瘢痕少、疗效可靠;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技术成熟、容易操作、疗效可靠,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深二度烧伤 磨痂术 磨痂器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女性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自乾 黎洪棉 +1 位作者 蒙诚跃 孙秀锋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2-814,共3页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成年女性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各60例,进行随机、双盲、同体试验;每例患者选择一块浅Ⅱ度或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其分为面积相近的两...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成年女性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各60例,进行随机、双盲、同体试验;每例患者选择一块浅Ⅱ度或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其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作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伤后3 d起,治疗组采用含rhEGF的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观察中期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情况及Ⅱ度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结果:对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的7 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18±13.36)%vs.(58.97±10.39)%,P<0.01],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9.92±2.48)d vs.(12.07±3.05)d,P<0.01]。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的14 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93±22.02)%vs.(62.26±19.25)%,P<0.01],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7.12±3.69)d vs.(21.06±3.87)d,P<0.01],瘢痕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8.12±1.47)vs.(9.79±1.85),P<0.01]。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外用rhEGF能显著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度烧伤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