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Ⅲ型变态反应为主要表现的结核病50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康素娟 王法印 +2 位作者 孙殿兴 许景耀 杨佩珍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结核病 ⅲ型变态反应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血清病Ⅲ型变态反应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吕萍 郑小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ⅲ型变态反应 临床分析 血清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 血清制品 疾病患者 入院抢救 狂犬疫苗
下载PDF
以Ⅲ型变态反应为主要表现的结核病50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康素娟 孙殿兴 +1 位作者 许景耀 杨佩珍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79-281,共3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结核病患者血清中含有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我院自1987年~1992年期间,对结核病患者CIC的临床意义及特异性,CIC对结核病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作了评价,证实IC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亦是结核病的发病机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结核病患者血清中含有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我院自1987年~1992年期间,对结核病患者CIC的临床意义及特异性,CIC对结核病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作了评价,证实IC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亦是结核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ⅲ型变态反应 结核病患者 循环免疫复合物 IGG抗体 皮肤试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主要表现 血管炎 特异性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中Ⅲ型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黄晓峰 张远强 刘彦仿 《解剖科学进展》 1997年第3期55-56,共2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中Ⅲ型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黄晓峰张远强刘彦仿*(第四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虽已明确,但其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在HFRS中晚期的...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中Ⅲ型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黄晓峰张远强刘彦仿*(第四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虽已明确,但其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在HFRS中晚期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尚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变态反应 征出血热 肾综合 实验研究 发病中 组织胚胎学 肝细胞 肾小管 流行性出血热 颌下腺
下载PDF
为什么Ⅲ型变态反应又称之为血管炎型变态反应?
5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055-2055,共1页
答:因为本型变态反应是在可溶性抗原体复合物沉积于全身或局部血管基底膜或组织间隙后,通过激活补体、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引起的血管及其周围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因此又称之为血管炎型变态反应。
关键词 ⅲ型变态反应 血管炎 血管基底膜 中性粒细胞 组织间隙 激活补体 炎症反应 复合物
下载PDF
简述Ⅲ型变态反应发生的机理?
6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645-1645,共1页
答:其机理为: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使嗜碱性粒细胞或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从而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基底膜或其他组织间隙;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引起炎症反应;... 答:其机理为: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使嗜碱性粒细胞或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从而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基底膜或其他组织间隙;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引起炎症反应;血小板凝集,微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局部缺血、瘀血和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变态反应 机理 血管壁通透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 免疫复合物沉积 嗜碱性粒细胞 激活补体 血小板释放
下载PDF
SIL-2R和T细胞亚群在Ⅲ变态反应中的变化
7
作者 贾克培 于美丽 宋继昌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白介素-2(SIL—2R)和T细胞亚群在Ⅲ型变态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皮下注射正常马血清的方法,建立家兔Ⅲ型变态反应模型,间断取血观察SIL-2R,CD3,CD4,CD8的变化。结果:SIL-2... 目的:观察可溶性白介素-2(SIL—2R)和T细胞亚群在Ⅲ型变态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皮下注射正常马血清的方法,建立家兔Ⅲ型变态反应模型,间断取血观察SIL-2R,CD3,CD4,CD8的变化。结果:SIL-2R于注射抗原后第4天开始上升,第8天达到高峰。CD3和CD4细胞于第8天升高,CD8细胞于第8天上升,第16天达高峰。结论:SIL-2R,CD4,CD8均参与Ⅲ变态反应,并与抗体生成规律相符。CD8在Ⅲ变态反应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2R CD4 CD8 ⅲ型变态反应
下载PDF
临床上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多属什么型变态反应引起?其发病机制是什么?
8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170-2170,共1页
答:临床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约80%由Ⅲ型变态反应引起,一般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后2~3周。当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细胞膜M蛋白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流沉着在肾小球基底膜时,即可通过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 答:临床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约80%由Ⅲ型变态反应引起,一般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后2~3周。当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细胞膜M蛋白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流沉着在肾小球基底膜时,即可通过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等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族乙溶血性链球菌 ⅲ型变态反应 肾小球肾炎 感染后 发病机制 临床 抗原抗体复合物 肾小球基底膜
下载PDF
变态反应分为哪几型?
9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823-1823,共1页
答:根据变态反应发生的机理和临床特点可分为四型:Ⅰ型变态反应又称速发型变态反应;Ⅱ型变态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Ⅲ型变态反应又称免疫型或血管炎型;Ⅳ型变态反应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
关键词 速发变态反应 迟发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 ⅲ型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 临床特点 细胞溶解
下载PDF
IgE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怀凯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6-26,共1页
IgE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变化温怀凯(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检验科,325003)1.资料与方法1.1疾病组:支气管哮喘37人,过敏性紫癜26人,急性肾小球肾炎30人,肾病综合症40人。(男性89人,女性44人,年龄3~... IgE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变化温怀凯(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检验科,325003)1.资料与方法1.1疾病组:支气管哮喘37人,过敏性紫癜26人,急性肾小球肾炎30人,肾病综合症40人。(男性89人,女性44人,年龄3~18岁),为本院住院病人以及哮喘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疾病 IGE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紫癜 急性肾小球肾炎 健康儿童血清 检验科 试剂盒 ⅲ型变态反应 测定范围
下载PDF
雷公藤双层片对家兔Arthus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德森 丁莉 +2 位作者 曾繁典 陈汇 刘祖军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双层片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家兔Arthus反应模型,首次在整体条件下从细胞免疫的角度进行雷公藤双层片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研究。结果:雷公藤双层片对家兔Arthus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 目的:探讨雷公藤双层片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家兔Arthus反应模型,首次在整体条件下从细胞免疫的角度进行雷公藤双层片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研究。结果:雷公藤双层片对家兔Arthus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提高家兔Ts%,显著降低Th%,使Arthus反应家兔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及血清IL2、IL6水平明显下降。结论:雷公藤可通过降低Th细胞的高反应性,降低Th类细胞因子如IL2、IL6水平,从而抑制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抗体产生减少,导致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减少,产生显著抑制Ⅲ型变态反应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US反应 雷公藤双层片 家兔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 Th类细胞因子 血清IL-2 ⅲ型变态反应 作用机理 反应 实验研究 细胞免疫 抑制作用 IL-6 反应 TH细胞 抗体产生 B细胞 含量 水平
下载PDF
一例注射狂犬疫苗后引起局部Arthus反应报告
12
作者 张衍 梁士平 《天津护理》 1996年第1期37-38,共2页
凡被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类或其它疯动物咬伤、抓伤均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疫苗是抗病毒血清,做为一种抗原剌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反复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IgG)浓度达到较高水平时,可发生Arthus反应。Arthus反应是典型的Ⅲ型变态反应。... 凡被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类或其它疯动物咬伤、抓伤均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疫苗是抗病毒血清,做为一种抗原剌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反复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IgG)浓度达到较高水平时,可发生Arthus反应。Arthus反应是典型的Ⅲ型变态反应。到门诊注射室注射狂犬疫苗患者较常见,但发生局部反应的很少,现报告一例注射狂犬疫苗后引起Arthus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疫苗 ARTHUS反应 ⅲ型变态反应 局部反应 门诊注射室 抗病毒血清 血管活性 胺类物质 疫苗接种 原剌激
下载PDF
简化版过敏性紫癜大鼠模型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仕红 钟建桥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69-672,共4页
目的使用简化的实验方法构建过敏性紫癜SD大鼠模型。方法基于Ⅲ型变态反应原理,使用卵清蛋白(OVA)乳化溶液腹腔注射模型组大鼠,每周1次,连续3周。3周后,模型组大鼠给予10 mg/ml OVA盐溶液0.25 ml尾静脉注射,同时给与0.3%OVA盐溶液1 ml... 目的使用简化的实验方法构建过敏性紫癜SD大鼠模型。方法基于Ⅲ型变态反应原理,使用卵清蛋白(OVA)乳化溶液腹腔注射模型组大鼠,每周1次,连续3周。3周后,模型组大鼠给予10 mg/ml OVA盐溶液0.25 ml尾静脉注射,同时给与0.3%OVA盐溶液1 ml皮内注射一次,分5个注射点,每点0.2 ml;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皮损情况,并对炎症指标、皮肤及肾脏病理情况、免疫荧光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紫癜样皮损,皮肤及肾脏个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肾脏免疫荧光检查均符合过敏性紫癜改变,血清学指标与过敏性紫癜改变相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OVA溶液进行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及皮内注射能成功构建过敏性紫癜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鼠模 ⅲ型变态反应
下载PDF
破伤风抗毒素致荨麻疹型药疹3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詹淑霞 张丽 +2 位作者 张秋玲 王俊玲 黄科政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6-756,762,共2页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或血清,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它可中和破伤风毒素,临床用于治疗和预防破伤风感染。TAT来源于动物血浆或血清,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或血清,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它可中和破伤风毒素,临床用于治疗和预防破伤风感染。TAT来源于动物血浆或血清,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注射后易形成I型或Ⅲ型变态反应。本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共139例外伤患者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皮肤试验结果均阴性,其中有33例(23.74%)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1周时出现荨麻疹型药疹的临床表现,发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荨麻疹药疹 临床观察 抗毒素球蛋白制剂 破伤风类毒素 ⅲ型变态反应 动物血浆 破伤风毒素
下载PDF
何谓Arthus反应?
15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144-2144,共1页
答:Arthus反应是1903年由Arthus发现的。他在给家兔或豚鼠皮下反复注射马血清后,注射部位可出现细胞浸润。若再次注射,局部则发生水肿、出血、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Arthus反应或实验性局部变态反应。此反应是一种典型... 答:Arthus反应是1903年由Arthus发现的。他在给家兔或豚鼠皮下反复注射马血清后,注射部位可出现细胞浸润。若再次注射,局部则发生水肿、出血、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Arthus反应或实验性局部变态反应。此反应是一种典型的Ⅲ型变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US反应 ⅲ型变态反应 注射部位 细胞浸润 再次注射 炎症反应 马血清 实验性
下载PDF
特异性IgE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病因诊断中意义 被引量:28
16
作者 竺培青 何威逊 +2 位作者 朱光华 罗运九 方明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4-164,共1页
过敏性紫癜是由变态反应引起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血管炎性病变,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 IgA和 IgG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参与发病.但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发现, 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也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的部分发病.为探讨 IgE与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由变态反应引起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血管炎性病变,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 IgA和 IgG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参与发病.但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发现, 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也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的部分发病.为探讨 IgE与过敏性紫癜病因的关系,我院于 1999年 1月~ 2002年 12月对 17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特异性 IgE检测,现将结果及临床意义讨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特异性IGE 病因诊断 2002年12月 儿童 血管炎性病变 ⅲ型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 IgG介导 IGE介导 IGE检测 1999年 毛细血管 研究发现 临床意义 小血管 IgA 发病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与儿童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黄蓉 刘志强 段荣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57-258,共2页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生是由于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抗体--IgG抗体,特异性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生是由于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抗体--IgG抗体,特异性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可引起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食物不耐受是当前各国的研究热点,本文就食物不耐受与儿童相关性疾病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不耐受 相关性疾病 儿童 特异性IGG抗体 变态反应性疾病 保护性免疫反应 食物特异性抗体 ⅲ型变态反应
下载PDF
免疫复合物参与冻伤大鼠冻结-融化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学春 李凤芝 +2 位作者 迟小华 颜培华 尹昭云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9-483,共5页
目的:了解体液免疫在冻结性冻伤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为冻结性冻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实验采用Wistar大鼠冻结性冻伤模型,在冻伤前及冻伤后4h、1d、3d和5d测量三种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两种补体(C3和C4)和血清循... 目的:了解体液免疫在冻结性冻伤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为冻结性冻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实验采用Wistar大鼠冻结性冻伤模型,在冻伤前及冻伤后4h、1d、3d和5d测量三种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两种补体(C3和C4)和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含量;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骨骼肌中的组织免疫复合物含量;用免疫粘附法观察红细胞表面免疫复合物含量变化。结果:大鼠冻伤后血清IgG急剧下降,冻后4h下降至最低值。IgA在冻伤后1d达到最低。血清IgM浓度在冻伤后逐渐增高,冻后5d继续上升。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浓度在冻后逐渐增高,冻后1d达峰值,为冻前的28.8倍(P<0.01)。冻伤后1d大鼠骨骼肌开始出现免疫复合物沉积。红细胞表面免疫复合物含量明显高于冻前,冻后3d达到高峰(P<0.01)。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冻结性冻伤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相关性疾病,对此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伤 冻-融损伤 免疫复合物 ⅲ型变态反应
下载PDF
儿童渗出性多形红斑的护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丽平 岳晓燕 袁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11期38-38,51,共2页
关键词 渗出性多形红斑 有效护理 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ⅲ型变态反应 丙种球蛋白治疗 儿童 斯-琼综合征 皮肤黏膜损害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清梅 冯铁娟 +1 位作者 张雯 汪琪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5期125-125,共1页
目的测定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以探讨该病发病机理,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毛支组36例,对照组30例;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两组小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并将两组小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进行比较。... 目的测定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以探讨该病发病机理,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毛支组36例,对照组30例;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两组小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并将两组小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毛支组血清IgA、IgM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IgG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支患儿血清IgA、IgG、IgM水平均下降,本研究支持其发病机理属于Ⅲ型变态反应。因此,在毛支的治疗中,应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可给毛支患儿输注丙种球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免疫球蛋白 ⅲ型变态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