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程鸣鸣 柴芳 张晓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发生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方法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75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PTC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浅层(Ⅵa区)及Ⅵb区发生淋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发生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方法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75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PTC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浅层(Ⅵa区)及Ⅵb区发生淋巴结转移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差异性。结果175例PTC患者中,发生Ⅵa区淋巴结转移67例,Ⅵb区淋巴结转移29例,兼有Ⅵa、Ⅵb区淋巴结转移23例。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癌灶最大径、癌灶多发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是Ⅵa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癌灶最大径、右侧癌灶、LLNM、Ⅵa区淋巴结转移是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显示,癌灶最大径和癌灶位置对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最大,年龄、LLNM和Ⅵa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次之,癌灶多发性的影响最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中癌灶最大径的诊断截断值为0.75 cm。结论PTC患者癌灶最大径、右侧癌灶、LLNM或Ⅵa区淋巴结转移为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以根据列线图计算出PTC患者发生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概率。PTC患者存在这些危险因素且列线图评分较高时,发生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返神经深层 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ROC曲线
下载PDF
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350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植诚 李婷婷 +6 位作者 余诗桐 葛军娜 魏志刚 孙百慧 陈伟生 谭洁 雷尚通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索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采用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进行... 目的:探索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采用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资料,术式均为甲状腺右侧叶及峡部切除术+右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入组350例患者,其中女性303例,男性47例,年龄(36.3±9.2)岁。pT1a期287例,pT1b期62例,pT2期1例,无T3及T4期患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中转开放。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8.11±4.65)枚(范围:1~31枚)。右侧ⅥB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2±1.86)枚(范围:1~12枚)。14.86%(52/350)的患者存在ⅥB区淋巴结转移,0.86%(3/350)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0.86%(3/350)出现术后血肿。结论: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可以清扫ⅥB区淋巴结,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腔镜甲状腺手术 无充气 腋窝入路 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
原文传递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rⅥb区转移预测因素及rⅥa区、rⅥb区转移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文 程若川 +4 位作者 苏艳军 刁畅 马云海 钱军 张建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病人右侧喉返神经(rRLN)深面(r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和PTMC病人rRLN浅面(rⅥa区)、rⅥb区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72例PTMC病人资...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病人右侧喉返神经(rRLN)深面(r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和PTMC病人rRLN浅面(rⅥa区)、rⅥb区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72例PTMC病人资料,根据rⅥb区是否转移分为两组,分析两组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RLN深面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rⅥb区转移发生率为7.1%(55/77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01)、年龄(P=0.005)、肿瘤大小(P=0.018)、肿瘤位置(P=0.008)、腺外浸润(P<0.001)、左中央区+rⅥa区转移(P<0.001)、侧方淋巴结转移(LLNM)(P<0.001)、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P=0.035)、右侧肿瘤所在区域(P=0.014)、rⅥa区淋巴结转移(P<0.001)及其转移数量(P<0.001)、比率(P<0.001)均与rⅥb区转移相关,与多灶性(P=0.881)、右侧多灶(P=0.693)、合并桥本甲状腺炎(P=0.971)不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腺外浸润、rⅥa区转移、LLNM和右侧肿瘤区域是rⅥb区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临床病理学因素对PTMC rⅥa区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当rⅥa区转移淋巴结≥2枚和发生率>60%时,rⅥb区淋巴结转移风险分别升高8.4倍和10.9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对rⅥb区高风险病人选择更为彻底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包含rⅥb区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rb区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图像特征预测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程芳 欧笛 徐栋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1期816-819,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图像特征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RLN)转移的关系,探讨超声检查对PTC患者LN-prRLN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右叶或双叶切除+右侧LN-prRLN清扫术的PTC患者135例,其中LN-prRLN转移患...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图像特征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RLN)转移的关系,探讨超声检查对PTC患者LN-prRLN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右叶或双叶切除+右侧LN-prRLN清扫术的PTC患者135例,其中LN-prRLN转移患者29例(LN-prRLN转移组),无LN-prRLN转移患者106例(无LN-prRLN转移组),分析两组临床和超声图像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临床和超声图像特征与LN-prRLN转移的关系。结果LN-prRLN转移组与无LN-prRLN转移组在年龄<45岁、肿瘤最大径<1 cm、包膜受累、超声显示右侧颈部第Ⅵ组肿大淋巴结、BRAFV600E基因突变及右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声显示右侧颈部第Ⅵ组肿大淋巴结、右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与LN-prRLN转移相关(OR=5.916、6.571,均P=0.001)。结论超声检查可预测PTC患者LN-prRLN转移情况,其中右侧颈部第Ⅵ组肿大淋巴结或右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对预测LN-prRLN转移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癌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甲状腺全切术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周雷 丁胜义 +1 位作者 王朝 陈磊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652-655,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病人全切术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PTC病人80例,所有病人根据病情进行全切术联合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右侧中央...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病人全切术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PTC病人80例,所有病人根据病情进行全切术联合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右侧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根据喉返神经作为界限将右侧中央区域淋巴结分为浅层区(Ⅵa)与深层区(Ⅵb),对所有清扫的淋巴结病理标本进行及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记录所有病人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0例PTC病人中共有47例病人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58.8%,平均清扫淋巴结数为(13.65±2.15)个,平均淋巴结阳性数为(5.61±1.17)个.其中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阳性12例,阳性率为15.0%,浅层淋巴结阳性率为55.0%,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阳性合并浅层淋巴结阳性率为12.5%,颈侧区淋巴结阳性率为6.3%.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多发、肿瘤直径≥10 mm、右侧喉返神经浅层淋巴结阳性及颈侧区淋巴结阳性是影响PTC病人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数量、肿瘤大小、右侧喉返神经浅层淋巴结阳性及颈侧区淋巴结是影响PTC病人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于这部分病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范围应包括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域淋巴结 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清扫的经验和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彬 王东来 +2 位作者 李朋 邹丽 韦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进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或双侧)行根治术的患者,均行了包括右侧中央区喉返神经浅层与深层的淋巴结清扫。术后将浅层及...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进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或双侧)行根治术的患者,均行了包括右侧中央区喉返神经浅层与深层的淋巴结清扫。术后将浅层及深层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再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是否包膜受侵、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喉前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资料,与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央区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为23.5%,浅层转移为61.8%,仅深层淋巴结转移而无浅层转移的比例为1.3%,右侧中央区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65.7%。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在患者年龄、性别、包膜受侵、桥本甲状腺炎等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与肿块大小、病灶数目、喉前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右侧喉返神经浅层淋巴结是否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在进行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由于存在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为保证根治手术的彻底性,不仅要行喉返神经浅层的清扫,也要进行深层淋巴结的清扫,特别是当肿瘤较大、多病灶、有喉前和浅层淋巴结转移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侯建忠 张颖超 +4 位作者 邓先兆 郭伯敏 康杰 樊友本 伍波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24例行右...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24例行右侧或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的PT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22.64%)病人存在LN-prRLN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直径、被膜侵犯、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与LN-prRLN转移相关(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1 cm、被膜侵犯、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是LN-prR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01)。结论:本研究显示PTC的LN-prRLN转移(22.64%)。当肿瘤直径≥1 cm、被膜侵犯、Ⅵa区淋巴结转移时,更应注重LN-prRLN清扫的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病灶大小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丁金旺 时晶晶 +3 位作者 彭友 郑卫军 周天晗 潘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9期529-533,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病灶大小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关系... 目的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病灶大小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3月~2019年7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907例PTC,通过PSM分析匹配前后右侧病灶大小与LN-prRLN转移的相关性,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匹配前后右侧病灶大小是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匹配前后右侧病灶大小均与LN-prRLN转移个数正相关(P<0.001)。右侧病灶大小预测LN-prRLN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744,当取0.85 cm为界值时,敏感性为64.00%,特异性为72.00%。结论右侧病灶大小是预测PTC患者LN-prR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右侧病灶>0.85 cm时,建议行LN-prRLN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倾向性得分匹配 病灶大小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下载PDF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木本 林国文 +1 位作者 王观胜 黄少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0期174-177,共4页
目的分析颈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Ⅵ-B)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廉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右侧Ⅵ-... 目的分析颈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Ⅵ-B)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廉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右侧Ⅵ-B转移情况,根据有无右侧Ⅵ-B转移分为转移组(16例)和未转移组(70例),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Ⅵ-B转移危险因素。结果86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右侧Ⅵ-B转移,发生率为18.60%。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包膜侵犯、肿瘤数目、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是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右侧Ⅵ-B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直径>1 cm、包膜侵犯、肿瘤多发、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是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Ⅵ-B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原发肿瘤直径>1 cm、包膜侵犯、肿瘤多发、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是引起右侧Ⅵ-B转移的危险因素,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右侧Ⅵ-B淋巴结应常规清扫,尤其当原发肿瘤直径>1 cm、包膜侵犯、肿瘤多发、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时,更应注重右侧Ⅵ-B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阴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晨 田文 +1 位作者 夏绍友 杨华夏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26-331,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LN-prRLN)的转移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3例PTC合并HT及150例单纯PTC病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中...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LN-prRLN)的转移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3例PTC合并HT及150例单纯PTC病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中央区淋巴结完整清扫,比较2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观察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LN-prRLN转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观察组发生LN-prR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观察组、对照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LN-prRLN转移总转移率、单纯转移率,分别为43.1%、48.0%,26.8%、30.0%,4.9%、9.3%,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表明观察组癌灶最大径>2.0 cm、癌灶数量≥2个、癌灶位于甲状腺下极、肿瘤侵犯包膜、甲状腺周围组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5枚、合并其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LN-prRLN转移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癌灶数量≥2个与肿瘤侵犯包膜是观察组LN-prRLN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86、3.338)。结论:1/4的PTC合并HT患者会出现LN-prRLN转移,在清扫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时应常规探查LN-prRLN,当癌灶数量≥2个与肿瘤侵犯包膜时推荐尽量完整清扫LN-prR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氏甲状腺炎 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单思维 刘从兵 +2 位作者 魏伟 袁方 胡春峰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CT)患者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s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人民医院手... 目的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CT)患者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s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右叶或双叶PTC患者,共158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LN-prRLN转移情况,将上述患者分为转移组(n=34)和对照组(n=124)。比较2组临床和声像图特征,分析与LN-prRLN转移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PTC患者的LN-prRLN转移率为21.52%(34/158)。LN-prRLN转移组和对照组在年龄、肿瘤直径、包膜浸润、多灶性、喉前淋巴结及右侧喉返神经前方淋巴结(lymph nodes an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arRLN)转移情况、超声显示肿瘤接触被膜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侧肿瘤直径、包膜浸润、喉前淋巴结及LN-arRLN转移情况均与LN-prRLN转移显著相关(P均<0.05)。ROC曲线显示预测LN-prRLN转移的右肿瘤直径的最佳截断值为12.7 mm,ROC曲线下面积(AUC)=0.7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和72.9%。结论PTC患者中,对于右侧叶肿瘤直径≥12.7 mm、包膜浸润、喉前淋巴结及LN-arRLN转移,应进行预防性LN-prRLN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超声
下载PDF
食管胸段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华胸怀 张瑞祥 +4 位作者 孙海波 孟凡宇 于永魁 马海波 李印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胸段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因素及其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0例胸段食管鳞癌切除术中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 目的 探讨食管胸段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因素及其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0例胸段食管鳞癌切除术中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00例食管胸段鳞癌患者中,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93例,转移率为31%.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总清扫枚数为1124枚,转移枚数为145,转移度为12.9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胸段鳞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总数、脉管癌栓形成、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贲门淋巴结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瘤体长度均是影响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 胸段食管鳞癌中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高,应按照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清扫;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应综合全身情况给予术后辅助的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胸段鳞癌 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13
作者 高建 张国烈 《现代临床医学》 2021年第1期3-5,1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Ⅵb区)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136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Ⅵb区转移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36例中,浅层淋巴结(Ⅵa区)转移96例(70.59%),Ⅵb区转移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Ⅵb区)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136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Ⅵb区转移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36例中,浅层淋巴结(Ⅵa区)转移96例(70.59%),Ⅵb区转移31例(22.79%)。清扫方式、病灶直径、Ⅵa区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与PTCⅥb区转移有关(P<0.05或P<0.01)。结论:右侧或双侧PTC患者应当行完整、彻底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包括Ⅵb区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返神经 深层淋巴结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方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孙一心 王朝晖 +4 位作者 陈锦 陈义波 万全鑫 张维静 张亚萍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8-713,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方淋巴结(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为LNprRLN清扫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甲状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901例PTC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N-pr...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方淋巴结(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为LNprRLN清扫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甲状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901例PTC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N-prRLN清扫213例;对病人的人口学特征、术前甲状腺功能、彩超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与LN-prRLN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213例病人中右侧喉返神经浅面淋巴结(LN-arRLN)转移96例(45.1%),LN-prRLN转移41例(19.2%)。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侧方淋巴结转移(LLNM)、结外侵犯、腺外侵犯、癌灶直径≥10 mm、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NG)、LN-arRLN转移、喉前淋巴结转移、左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4.41 pmol/L与LN-prRLN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LLNM、腺外侵犯、不合并NG、LN-arRLN转移、FT3>4.41 pmol/L是LN-prR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当伴有LLNM、伴有LN-arRLN转移、肿瘤腺外侵犯、不合并NG、术前甲状腺功能检查显示FT3>4.41 pmol/L时,应考虑行LN-prRLN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返神经深方淋巴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立功 毛友生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胸腹二野淋巴结清...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或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16例患者中,发生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80例,转移率为15.5%。全组患者共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1127枚,115枚淋巴结存在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为10.2%。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位置与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胸上段食管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23.4%,26/111)高于胸中段、胸下段鳞癌[分别为13.5%(40/296)和12.8%(14/109)],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20.6%(37/180)]高于中、高分化食管鳞癌患者[分别为14.6%(39/267)和5.8%(4/69)]。T4期食管鳞癌患者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27.3%(3/11)]高于T1、T2、T3期食管鳞癌患者[分别为9.6%(19/198)、19.0%(16/84)和18.8%(42/22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OR=0.61,95%CI:0.41~0.90,P=0.013)、肿瘤浸润深度(OR=1.46,95%CI:1.11~1.92,P=0.007)、肿瘤分化程度(OR=1.67,95%CI:1.13~2.49,P=0.011)为食管鳞癌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应作为食管鳞癌手术常规清扫部位。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是食管鳞癌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清扫的前瞻性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品一 张滨 +2 位作者 卜建龙 刘垚 张伟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与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283例PTC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手术均切除肿瘤腺叶并常规行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与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283例PTC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手术均切除肿瘤腺叶并常规行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LND).将右侧中央区气管旁淋巴结以喉返神经(RLN)为界,分为浅层(Ⅵa亚区)与深层(Ⅵb亚区,即LN-prRLN)两部分,分别清除后进行病理检查,记录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283例PTC患者中,中央区淋巴结(CCLN)转移率为47.7%(135/283),Ⅵb亚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7.2% (77/283),Ⅵa和Ⅵb亚区淋巴结同时转移率为20.5% (58/283),伴Ⅵa亚区阴性的Ⅵb亚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7%(19/283).Ⅵb亚区淋巴结清扫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9%(14/283),术后3年内局部复发率为2.1% (6/28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肿瘤侵袭程度、Ⅵa亚区淋巴结转移情况、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淋巴结分期与Ⅵb亚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肿瘤侵袭程度、Ⅵa亚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PTC患者Ⅵb亚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 PTC发生右侧CCLN转移可仅累及RLN深层而无浅层转移.因此,右侧CLND应常规探查RLN深层区域.当右侧PTC肿瘤直径≥1 cm、多发肿瘤、伴甲状腺外侵袭或颈淋巴结转移时,完整的CLND应包含LN-prRLN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X线胸片检查和颈部血管超声对预测喉不返神经的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敬 严淑萍 +3 位作者 龚艳萍 朱精强 李志辉 龚日祥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的分析,评估X线胸片和颈部血管超声预测喉不返神经(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NRLN)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2 251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检查X线胸片,通过仔细...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的分析,评估X线胸片和颈部血管超声预测喉不返神经(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NRLN)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2 251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检查X线胸片,通过仔细阅读胸片预测NRLN,术后对证实存在NRLN的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评估。结果 2 251例患者中49例(2.18%)X线胸片怀疑存在右锁骨下动脉畸形(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y,ARSA),其中23例(46.94%)术中证实存在NRLN,均无NRLN损伤。2 202例X线胸片未怀疑存在ARSA者,5例(0.23%)术中证实存在NRLN,其中1例(20.00%)损伤。术中证实存在NRLN的28例患者,术后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示存在ARSA,X线胸片怀疑存在ARSA而手术证实无NRLN的26例患者,术后颈部血管超声显示为正常右锁骨下动脉(right subclavian artery,RSA)。预测存在NRLN的23例患者术中NRLN神经显露时间比未怀疑存在NRLN的5例患者短(t=-18.867 2,P=0.0000)。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应仔细阅读X线胸片,联合颈部血管超声预测ARSA。ARSA能准确预测NRLN,降低NRLN的损伤率和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不返神经 右锁骨下动脉畸形 X线胸片 颈部血管超声 甲状腺手术
原文传递
非返性喉返神经的术前诊断与术中保护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大田 张亚铭 +5 位作者 周潮平 余一平 方静 陈曦 宋玉庆 夏苗火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0期19-22,共4页
目的总结甲状腺手术术前判定和术中识别及保护非返性喉返神经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35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的术前判定和术中识别及保护技巧。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部增强C... 目的总结甲状腺手术术前判定和术中识别及保护非返性喉返神经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35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的术前判定和术中识别及保护技巧。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部增强CT,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其中有4例术前颈部增强CT提示食管后方异常的右锁骨下动脉,术中在正常位置未见喉返神经,均证实为非返性喉返神经,平均手术时间为95min,平均失血量为56ml,术后发音良好,双侧声带活动正常。结论术前颈部增强CT发现食管后方异常右锁骨下动脉,高度提示右侧非返性喉返神经存在,术中仔细操作,有助于避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 甲状腺切除术 右锁骨下动脉
原文传递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朋 朱江 +1 位作者 苏新良 何伟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84-289,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手术清扫LN-prRL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手术清扫LN-prRL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同一治疗组收治的140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LN-prRLN区清扫,观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N-prRLN转移的高危因素,同时收集另外171例未行LN-prRLN区清扫(对照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对比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淋巴结总数,分析LN-prRLN区淋巴结转移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140例中,右颈淋巴结转移率为64.3%(90/140),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63.6%(89/140),LN-prRLN区域淋巴结转移率17.9%(25/14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1 cm、肿瘤多发、包膜侵犯、临床淋巴结分期cN1、Ⅵ-1区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与LN-prRLN转移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包膜侵犯(OR=4.599,P=0.037)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OR=3.505,P=0.036)是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对照组的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10.9±6.1 vs 5.3±3.6)枚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63.6%vs 45.4%)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患者右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且LN-prRLN区淋巴结转移占比大,应常规清扫LN-prRLN来保证清扫的完整性与彻底性,最大程度降低术后因残余淋巴结复发转移而行二次手术的可能。当肿瘤>1 cm、肿瘤多发、包膜有侵犯、临床淋巴结分期cN1、Ⅵ-1区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时,更应当重视LN-prRLN的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率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区域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转移 观察组 淋巴结分期
原文传递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907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天晗 吴凡 +6 位作者 陆凯宁 赵玲倩 潘钢 彭友 张煜 周力 罗定存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94-1399,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RLN)转移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接受手术的90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 目的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RLN)转移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接受手术的90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分别纳入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被膜侵犯、多灶性等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时间序列,分为训练组(n=595)和验证组(n=312)。运用Logistic回归及分类树、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法、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特征变量选择,并构建LN-prRLN转移的预测模型。结果分类树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654,敏感度为33.00%,特异度为97.78%,准确率为86.89%;随机森林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3,敏感度为57.00%,特异度为100.00%,准确率为92.77%;支持向量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4,敏感度为27.00%,特异度为83.19%,准确率为86.39%;梯度提升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敏感度为72.00%,特异度为89.49%,准确率为87.90%。结论LN-prRLN转移预测模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其中梯度提升法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甲状腺乳头状癌 机器学习算法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