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太平洋SST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黑潮大弯曲和El—Nino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志联 徐启春 刘秦玉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3期1-8,共8页
用EOF分析方法对北太平洋及赤道太平洋地区1949~1979年31年海表面温度距平场进行分解,得到几个主要距平海温模态(EOF1~3),分析了EOF1~3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到海温距平场的EOF1和EOF2~3模态分别对E1—Nino事件和黑潮大弯曲有很显著的... 用EOF分析方法对北太平洋及赤道太平洋地区1949~1979年31年海表面温度距平场进行分解,得到几个主要距平海温模态(EOF1~3),分析了EOF1~3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到海温距平场的EOF1和EOF2~3模态分别对E1—Nino事件和黑潮大弯曲有很显著的相关性,指出SST第三模态场对黑潮大弯曲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为1~2年。最后讨论了相互的影响过程,为黑潮大弯曲和E1—Nino事件的预报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sst 黑潮 大弯曲 厄尔尼诺
下载PDF
20世纪2次最强El Nino事件珠江口SST变化的差异 被引量:17
2
作者 汤超莲 游大伟 +2 位作者 邓松 郑兆勇 邓文君 《广东气象》 2007年第2期11-13,共3页
比较分析20世纪2次最强El Nino事件(1982/1983年与1997/1998年)珠江口表层海温(SST)的变化差异,发现造成其差异的原因:一是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1982/1983年高于1997/1998年;二是南海高压势力1982/1983年弱于1997/1998年;三是1982/... 比较分析20世纪2次最强El Nino事件(1982/1983年与1997/1998年)珠江口表层海温(SST)的变化差异,发现造成其差异的原因:一是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1982/1983年高于1997/1998年;二是南海高压势力1982/1983年弱于1997/1998年;三是1982/1983年冬季风速比1997/1998年大1-2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学 厄尔尼诺 表层海温 太阳总辐射 南海高压 冬季风 珠江口
下载PDF
El Nino Effect on SST, Wave and Sea State in Nansha Islands Waters
3
作者 Ke Dongsheng, Xu Shigeng and Jiang YuejinSouth China Sea Branch, SOA , Guangzhou, 510300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1999年第1期25-29,共5页
Based on the SST and wave data observed by vessels passing through the Nansha Islands waters, this paper analyses El Nino event’s effect on hydrological factors in the above waters. The paper concludes (1) SST in the... Based on the SST and wave data observed by vessels passing through the Nansha Islands waters, this paper analyses El Nino event’s effect on hydrological factors in the above waters. The paper concludes (1) SST in the Nansha Islands water varies with that of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in synchronous phase, but varies with that of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in opposite phase; (2) the sea state in Nansha Islands waters is rough, the frequency of great wave increases in the year of El Nino, especially in the next year of the year of El Nino.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the above phenome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 nino sst WAVE Nansha Isknd WATERS
下载PDF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及ElNino/LaNina的反演及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韧 蒋国荣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5期7-12,共6页
基于 NCEP/NCAR资料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 BP模型及其优化算法比较准确地建立起了赤道纬向风同滞后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映射关系和预报模型 ,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报效果 ,可以效好地描绘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变化趋势 ,比较... 基于 NCEP/NCAR资料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 BP模型及其优化算法比较准确地建立起了赤道纬向风同滞后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映射关系和预报模型 ,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报效果 ,可以效好地描绘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变化趋势 ,比较成功地模拟和仿真出了 1 982 /1 983和 1 986/1 987年的 El Nino以及 1 988年的 La Nina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网络 东太平洋海温 el nino/La NINA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 in the Antarctic sea ice area and its relation to SST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锦年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1999年第1期69-75,共7页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 in the Antarctic sea ice area are analysed by using the observed data from 1973 1986. The analys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nthly and annual change of the Antarctic sea i...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 in the Antarctic sea ice area are analysed by using the observed data from 1973 1986. The analys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nthly and annual change of the Antarctic sea ice area is obvious, the biggest change value is in 160°E 120°W and 60°W 100°E, the smallest value is in 110°E 160°E and 120°W 60°W.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ntarctic sea ice area and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in tropical Pacific is clos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ntarctic sea ice area in each longitude belt and SST in tropical Pacific shows a clear differenc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Antarctic sea ice areas in 0° 90°E and 100°E 110°W have a different feedbacking relation with SST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The notable relationship occurs in the 3 4 and 41 45 months, that quite tallies with the occurrence of El Ni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rctic sea ice area sst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el nino.
下载PDF
关于El Nino事件过程中热带MJO能量变化的SVD分析
6
作者 于毅 周艺 孙树壮 《海洋科学前沿》 2017年第3期74-80,共7页
热带MJO垂直方向表现为斜压结构,其对流活动以上层风场辐散、下层风场辐合为标志,对流活动越强,MJO能量越强。当海表面温度(SST)升高,局地对流活动就会发展,从而对MJO能量产生积极影响。所以,理论上在El Ni?o事件过程中,由于SST异常变化... 热带MJO垂直方向表现为斜压结构,其对流活动以上层风场辐散、下层风场辐合为标志,对流活动越强,MJO能量越强。当海表面温度(SST)升高,局地对流活动就会发展,从而对MJO能量产生积极影响。所以,理论上在El Ni?o事件过程中,由于SST异常变化,MJO能量也会产生波动。本文通过进行海表面温度(SST)场与MJO能量场之间的SVD分析,得出结论:当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偏高时MJO能量异常偏大;当SSTA偏低时MJO能量异常偏小,两者之间的正相关性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JO el nino sst SVD 正相关
下载PDF
NINO3海面温度异常时间序列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广彬 丁剑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5,49,共4页
本文对连续小波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进行了简要介绍,对连续小波变换中小波函数与尺度的选取、小波尺度与Fourier频率的关系等进行了阐述。结合太平洋中部地区1871年至2005年6月期间NINO3海面温度异常时间序列进行了小波功率谱分析,提取... 本文对连续小波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进行了简要介绍,对连续小波变换中小波函数与尺度的选取、小波尺度与Fourier频率的关系等进行了阐述。结合太平洋中部地区1871年至2005年6月期间NINO3海面温度异常时间序列进行了小波功率谱分析,提取了其时频特征,分析结果与主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时间吻合较好。最后,利用离散小波分解与重构对时间序列进行消噪处理,并对不同层数强制消噪效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连续小波变换 小波功率谱 海面温度 nino3 厄尔尼诺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海温信息区SST与SOI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伯昌 王宗山 +1 位作者 武建平 邹娥梅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1-25,共5页
文中利用作者确定的热带太平洋4个海温信息区SST(海水表面温度)资料,探讨了厄尔尼诺期间和反厄尔尼诺期间SST和SOI(南方涛动指数)的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影响的规律。
关键词 太平洋 海温 表面温度 厄尔尼诺
下载PDF
2020年夏秋季北部湾SST异常特征及可能成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小娟 张海燕 李希茜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90,共12页
利用MISST海温资料、表层海温实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天气动力学分析方法,重点对2020年夏秋季北部湾海表温度异常特征及大尺度环流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夏秋季北部湾海域SST持续异常偏高,平均SST为历史同期最高。北部... 利用MISST海温资料、表层海温实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天气动力学分析方法,重点对2020年夏秋季北部湾海表温度异常特征及大尺度环流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夏秋季北部湾海域SST持续异常偏高,平均SST为历史同期最高。北部湾SST异常偏高与夏秋季西北太平洋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2020年夏秋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异常偏强偏西,低层异常反气旋环流长期维持在南海北部,北部湾下沉气流持续偏强,为北部湾SST持续异常偏高提供极为有利的大气环流条件。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受前期中部型厄尔尼诺衰减与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持续异常偏暖影响,2020年夏秋季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持续偏强,使北部湾长期处于西太平洋副高控制下,加剧了北部湾SST异常增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海表温度异常 西太平洋副高 西北太平洋反气旋 厄尔尼诺 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 全球气候变暖
下载PDF
南海海表温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不同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
10
作者 薛佩珍 龙星玥 +2 位作者 薛潇 马俊贵 牛宏宇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09-413,共5页
基于1951—2017年空间分辨率为2°×2°的NOAA卫星全球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以及NINO 3.4指数,通过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连续功率谱分析,探讨南海海表温度异常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951—2017年,南海海表温度... 基于1951—2017年空间分辨率为2°×2°的NOAA卫星全球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以及NINO 3.4指数,通过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连续功率谱分析,探讨南海海表温度异常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951—2017年,南海海表温度出现显著的增温趋势,同时每隔3~4 a出现异常情况;南海海表温度异常与NINO 3.4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南海西南部海表温度异常与NINO 3.4指数的相关性最好;SP型厄尔尼诺事件中,南海海表温度在发生年的春季出现负异常,在冬季转为正异常后持续到衰退年的夏季;SU型厄尔尼诺事件,南海海表温度在发生年的春季出现负异常,持续到秋季,在衰退年的春季出现负异常,秋冬季亦持续出现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海温 厄尔尼诺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黄、东海沿岸海表温度变化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智祖 左军成 +2 位作者 陈美香 徐青 杨逸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1-468,共8页
利用黄、东海沿岸8个长期水文观测站多年海表温度资料,分析黄、东海沿岸海表温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重点分析在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两次厄尔尼诺年期间的异常变化,以及ENSO影响黄、东海沿岸海表温度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在... 利用黄、东海沿岸8个长期水文观测站多年海表温度资料,分析黄、东海沿岸海表温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重点分析在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两次厄尔尼诺年期间的异常变化,以及ENSO影响黄、东海沿岸海表温度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夏季风较弱,鄂霍次克海高压加强,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强度偏强,江淮流域及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黄、东海沿岸海表温度偏低。黄、东海沿岸海表温度受到ENSO和PD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影响和调制,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前冬半年及当年,黄、东海沿岸海表温度偏低;在厄尔尼诺发生次年,黄、东海沿岸海表温度偏高。厄尔尼诺对黄、东海沿岸海表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海洋和大气2个通道,1982—1983年海表温度异常以负异常为主,1997—1998年海表温度异常以正异常为主;ENSO期间,北赤道流减弱,黑潮流量减少,海表温度降低。海表温度受局地气温影响显著,如果ENSO期间东亚气温升高,则黄、东海沿岸海表温度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东海沿岸 海表温度 厄尔尼诺 ENSO PDO
下载PDF
南极海冰面积变化特性及其与赤道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联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锦年 乐肯堂 +1 位作者 于康玲 张彦臣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4-139,共6页
南极海冰面积变化特性及其与赤道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联系陈锦年,乐肯堂,于康玲,张彦臣(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青岛海洋大学,青岛266003)关键词南极海冰面积,赤道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厄尔尼诺1引言8... 南极海冰面积变化特性及其与赤道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联系陈锦年,乐肯堂,于康玲,张彦臣(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青岛海洋大学,青岛266003)关键词南极海冰面积,赤道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厄尔尼诺1引言80年代以前,人们对南极实地考察、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海冰面积 赤道太平洋 海温 厄尔尼诺
下载PDF
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海洋学特征分析与预测回顾 被引量:20
13
作者 任宏利 王润 +2 位作者 翟盘茂 丁一汇 陆波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共18页
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被认为是一次与1982/1983和1997/1998年相当的超强事件。基于多套再分析数据,比较了此次事件的海洋上层变量主要特征与历史上两次超强事件的异同,并利用热带太平洋混合层热收支方程对主要物理过程进行了定量分... 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被认为是一次与1982/1983和1997/1998年相当的超强事件。基于多套再分析数据,比较了此次事件的海洋上层变量主要特征与历史上两次超强事件的异同,并利用热带太平洋混合层热收支方程对主要物理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认为,2015/2016年事件前期为异常高海温东传特征,且前期形成了一次弱的中太平洋型暖事件;但后期表现为弱西传特征,在成熟位相转换成东太平洋型强厄尔尼诺。此次事件中伴随着多次西风爆发事件和开尔文波东传,但赤道开尔文波在盛期基本维持在中东太平洋而不继续东传,赤道外罗斯贝波西传特征亦不明显。相比之下,此次事件在发展—成熟期前后的赤道"热容量放电"过程更加明显些。此次事件异常暖中心位置偏西,其主要原因很可能与赤道东太平洋的强东风异常和冷海水上翻,以及纬向洋流异常和次表层温度异常分布偏西有关;东边界冷水入侵,削弱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程度,可能是此次事件位置偏西的直接原因。在海洋上层热量收支中,此次事件中温跃层反馈是促进海温升高和位相转换的最关键过程,纬向平流反馈项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两种过程共同形成了超强的升温幅度和偏西的异常暖海温分布型。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新一代ENSO预测系统(SEMAP2.0)每年两次的实际会商预测中给出了较为合理的预测,特别是考虑前期海洋变化预报因子信息的统计模型更好地预测出了海温异常的波动演变状况,成为多方法集合(MME)的重要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超强厄尔尼诺 海洋动力学 反馈 海温预报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前后北太平洋海温场气候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庆九 屠其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3-251,共9页
采用 195 0— 1998年 5 88个月的海表温度 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资料 ,应用 EOF、小波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温时空分布特征 ,指出 2 0世纪 70年代中后期北太平洋海温有明显变化 :赤道中东太平洋由冷转暖 ,中高纬西风漂... 采用 195 0— 1998年 5 88个月的海表温度 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资料 ,应用 EOF、小波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温时空分布特征 ,指出 2 0世纪 70年代中后期北太平洋海温有明显变化 :赤道中东太平洋由冷转暖 ,中高纬西风漂流区由暖转冷 ,且西风漂流区变化更为显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在此前后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976年前拉尼娜 (1976年后厄尔尼诺 )事件持续时间长 ,强度大 ,事件发展初期厄尔尼诺海区就表现为较强的负 (正 )距平。海温变化存在 2~ 6 a的 ENSO循环周期 ,并迭加着 8~ 9a的年际振荡和 2 2 a左右的年代际尺度的变化。另外 ,还有以1981年前后为转折点的长期变化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正交分解 厄尔尼诺 拉尼娜 年代际变化 北太平洋 海温场
下载PDF
2018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俊虎 王永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5-576,共12页
2018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总体表现为:气温呈"东高西低"的分布;东部降水呈"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其中内蒙古中东部、东北、江南南部和华南大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多,而华北至江南北部降水异常偏少,且江南和西南地... 2018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总体表现为:气温呈"东高西低"的分布;东部降水呈"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其中内蒙古中东部、东北、江南南部和华南大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多,而华北至江南北部降水异常偏少,且江南和西南地区降水出现明显的季节内反向分布转变特征。异常成因分析表明,秋季欧亚中高纬度槽脊活动频繁,冷空气活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偏西,脊线季节内南北波动较大,西南水汽输送偏强,导致我国东部降水南北多、中间少。进一步研究表明,海温异常是影响2018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的最主要外强迫因子,季节内El Ni?o由中部型向东部型发展,热带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正位相持续,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发展。秋季后期El Ni?o影响增强,东亚副热带大气环流发生明显的季节内响应。因此,ElNi?o和印度洋海温的演变及其对东亚环流的影响,加上欧亚中高纬环流异常的季节内调整,二者共同导致了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出现明显的东西反向的季节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异常特征 季节内转折 成因分析 el nino 印度洋海温
下载PDF
2019年春季我国主要气候异常特征及可能成因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芸芸 陈丽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83-1493,共11页
2019年春季(3-5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位;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48.7 mm,接近常年同期,但旱涝分布差异显著。东北、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南降水显著偏多,而黄淮、江淮及云南大部降水异常偏少,其中云南地区降水量为... 2019年春季(3-5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位;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48.7 mm,接近常年同期,但旱涝分布差异显著。东北、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南降水显著偏多,而黄淮、江淮及云南大部降水异常偏少,其中云南地区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气温偏高和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旱涝灾害并存。季内气候变化显著,表现出东亚冬季风环流向夏季风环流转换期的特征。春季(尤其是3-4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受到中纬度环流型的明显影响,乌拉尔山及其以北地区为负高度距平中心,而乌拉尔山以东到贝加尔湖地区为大范围正高度距平,这种异常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我国气温整体偏高。另一方面,低伟度大气环流则表现出对热带海温异常的明显响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异常偏强、偏西及偏南,这基本决定了我国春季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型,其强度和位置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南方降水分布,同时通过与中高纬异常环流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我国北方降水异常格局。进一步分析热带海温外强迫的影响显示,在El Nino衰减年的春季,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增暖对西太副高持续偏强偏西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而El Nino事件本身对西太副高强度的影响在春季逐渐减弱,对西太副高南北位置的影响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 春季气候异常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el NI o 印度洋海温
下载PDF
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气候监测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50
17
作者 邵勰 周兵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0-547,共8页
文章基于国家气候中心现行厄尔尼诺监测和诊断业务规范,分析了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的现状及其演变过程,并将之与1982/1983年以及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做对比。监测结果表明,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是自1951年以来继1982/1983年... 文章基于国家气候中心现行厄尔尼诺监测和诊断业务规范,分析了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的现状及其演变过程,并将之与1982/1983年以及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做对比。监测结果表明,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是自1951年以来继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之后的第三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并且在持续时间、峰值强度、累计海温距平和海温距平连续超过2.0℃的时间等指标上均强于前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赤道中西太平洋的多次西风爆发过程驱动次表层异常暖海温东传,使得厄尔尼诺事件发展。与前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对比发现,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盛期暖海温中心强度和范围较前两次事件偏小,南方涛动强度较前两次偏弱,西风爆发过程中西风异常强度也小于前两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监测标准 海表温度 热容量
下载PDF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全球、中国气候及对航海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廖木星 秦臻 赵怀森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5-59,共5页
本文用海气相互作用简述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浅析了厄尔尼诺(ELNino)和拉尼娜(La Nina)事件对全球。
关键词 厄尔尼诺 拉尼娜 气候 海温 航海
下载PDF
ENSO期间中国沿岸海区月平均水位和月平均表面水温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赞沛 王一支 管瑾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3-20,共8页
本文根据1960—1987年我国沿岸有关测站月平均水位和海面水温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它们的年际变化以及近期7次ENSO事件对我国沿岸表面水温和水位的影响及其机制。
关键词 ENSO 水位距平 表面水温 赤道急流
下载PDF
大气对海温构型及转换过程的响应——副高进退及异常机理讨论
20
作者 张韧 蒋全荣 余志豪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3期70-75,共6页
用动力学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大气对热带太平洋几种典型海温分布构型及其转换过程的热力强迫响应。结果表明 :持续的海温热力强迫可以很快激发出稳定的大气平衡态响应 ,La Nina( El Nino)期间的大气位势响应分别利于夏季西太平... 用动力学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大气对热带太平洋几种典型海温分布构型及其转换过程的热力强迫响应。结果表明 :持续的海温热力强迫可以很快激发出稳定的大气平衡态响应 ,La Nina( El Nino)期间的大气位势响应分别利于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增强 (减弱 )和位置偏北 (偏南 )。不同构型的海温转换及转换过程的快慢直接影响大气位势的响应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高 热力强迫 大气 海温构型 海温转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