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看国内国际双循环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凌峰 石德鑫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5期31-33,共3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为自己的经济学著作所准备的手稿,其中包括四节内容,如:生产、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等。本文主要从前两节内容着手,重点探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环节之...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为自己的经济学著作所准备的手稿,其中包括四节内容,如:生产、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等。本文主要从前两节内容着手,重点探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而准确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意义,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实践路径提出拙见,真正形成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国内国际双循环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比较——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被引量:2
2
作者 庞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9-62,共4页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上保持着严谨的一致性,但是,由于生活的政治经济环境、表述方式不同,二者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上保持着严谨的一致性,但是,由于生活的政治经济环境、表述方式不同,二者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用异同比较的思维方法来比较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异同,对进一步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精华有较大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唯物主义历史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启示
3
作者 张萌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52-159,共8页
在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中,研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可以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启思。其一,通过确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的结果”所建构的四种生活之关系体系的结构重心,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应当以... 在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中,研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可以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启思。其一,通过确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的结果”所建构的四种生活之关系体系的结构重心,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应当以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为根本出发点。其二,通过发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经历背后贯穿的解决社会问题的主体线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以实践问题为发展导向。其三,通过关联《<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及其后《资本论》的“术语的革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应当以“言”与“道”的统一为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4
作者 王艳 《求知》 2019年第1期55-57,共3页
马克思于1858年11月至1859年1月完成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步创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则是马克思为此书所作的序言,此篇文献不到3000字,但其... 马克思于1858年11月至1859年1月完成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步创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则是马克思为此书所作的序言,此篇文献不到3000字,但其历史地位、理论意义不容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政治经济学批判 经济学著作 《序言》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思想解放的理论呈现与现实启示
5
作者 张涵 宗高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以宗教等问题入手探讨人的解放,着重对“思想解放”进行分析,阐述哲学与现实中人的双重处境,将理论界长期以来的神秘性、抽象性探讨拉回到社会生活,实际完成驱魅,深刻揭示出人异化的本质问...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以宗教等问题入手探讨人的解放,着重对“思想解放”进行分析,阐述哲学与现实中人的双重处境,将理论界长期以来的神秘性、抽象性探讨拉回到社会生活,实际完成驱魅,深刻揭示出人异化的本质问题,并提出“物质”和“精神”两种武器相结合的人的解放的具体路径,形成了思想解放理论与实践的逻辑雏形,深刻论证了人民至上、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解放的时代发展原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斗争精神,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哲学批判 思想解放 无产阶级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批判的三重逻辑
6
作者 吉伟佳 姚静蕾 《新丝路》 2024年第22期0099-0101,共3页
马克思吸收了青年黑格尔派从不同的维度对宗教神学的批判,研究了当时先进国家的现代思想,经历了市民社会与国家利益实际问题。虽然对黑格尔法哲学提出质疑,但理论的分析和判断并不能实际解决德国现存世俗世界的改变。因此,马克思批判宗... 马克思吸收了青年黑格尔派从不同的维度对宗教神学的批判,研究了当时先进国家的现代思想,经历了市民社会与国家利益实际问题。虽然对黑格尔法哲学提出质疑,但理论的分析和判断并不能实际解决德国现存世俗世界的改变。因此,马克思批判宗教、批判现实、批判哲学,这三重的批判逻辑体现出“从神到人的回归”、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从“为资产阶级寻求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到“为普遍人民大众的解放”的社会目标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宗教 唯物主义 人类解放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哲学和无产阶级关系的论述及其意义——重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德钦 吴文新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8-55,共8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关于哲学和无产阶级关系的论述是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重要方面。哲学和无产阶级作为解放事业的头脑和心脏,在批判德国的现实世界中致力于德国的解放以及全人类的解放。二者之...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关于哲学和无产阶级关系的论述是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重要方面。哲学和无产阶级作为解放事业的头脑和心脏,在批判德国的现实世界中致力于德国的解放以及全人类的解放。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人类解放视野中呈现为:既要拿起精神武器,更要善用物质武器;重视哲学批判,最终诉诸实践批判;完成理论的解放,最终落脚于人的解放;将“消灭哲学”融于“无产阶级消灭自身”的解放实践之中。马克思对于哲学和无产阶级关系的论述,为人类解放事业开辟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群众创造历史的解放路径,激发了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并使二者良性互动的解放动力,提供了在遵循真理尺度上落实价值尺度的解放原则,形成了在推动客观历史进程中实现美好愿望的解放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哲学 无产阶级 实践 解放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群众精神引领力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当代启示
8
作者 杜方朝 刘璇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开篇之作,其中包含了多角度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及群众基础理论: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越来越成为影响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思想上一旦真空就容易使错...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开篇之作,其中包含了多角度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及群众基础理论: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越来越成为影响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思想上一旦真空就容易使错误的意识形态有机可乘;精神力量要同实践生活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信仰应该为群众共享,理论应掌握群众。这些理论对我国当前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重视精神的力量,给人民群众良好的意识形态指引;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意识形态共识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意识形态 精神引领 人民群众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研究
9
作者 马国慧 《时代人物》 2023年第6期52-54,共3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的著作。《导言》立足当时德国社会现状,为探索人类解放问题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述了对宗教的批判与对现实世界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的著作。《导言》立足当时德国社会现状,为探索人类解放问题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述了对宗教的批判与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的关系,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并提出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就在于形成一个被彻底的锁链束缚着的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有从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并同时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才能解放自己。人的自我解放的实现需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这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人类解放 批判
下载PDF
在“思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思想与现实”经典论断探析
10
作者 刘怡彤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3,共5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发现,“现实”对于“思想”具有基础决定作用,“思想”对于“现实”具有主观能动作用,“实践”是促成...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发现,“现实”对于“思想”具有基础决定作用,“思想”对于“现实”具有主观能动作用,“实践”是促成两者从对立到统一的根本方式。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现象性”与“本质性”、“历史性”与“未来性”、“个体性”与“普遍性”、“局部性”与“整体性”的四种张力结构中。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在两者的对立中把握两者的统一,也要在两者的统一中把握两者的对立,不断促成两者在对立统一的相互转化中螺旋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思想 现实 对立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政治改造的若干哲学思考——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本的反思
11
作者 陈大国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4,共4页
理解、实施政治改造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经典著作的文本学习理应成为我们的学术选择与学习自觉。罪犯政治改造纳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域范畴,有其合理性,藉此思考进行政治改造的能有何为、何以可能、何以可为等,并... 理解、实施政治改造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经典著作的文本学习理应成为我们的学术选择与学习自觉。罪犯政治改造纳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域范畴,有其合理性,藉此思考进行政治改造的能有何为、何以可能、何以可为等,并适当兼述宗教在政治改造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政治改造大部分工作应该着眼于促进"理解"的发生,才能谈认同、信仰。政治改造实效的取得需要精力与时间,不应是昙花一现或人走政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改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宗教 罪犯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12
作者 马晓蕾 《真情》 2022年第1期12-14,共3页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导言》作为马克思早期的著作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论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积极的时代启示,并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 思想政治教育 意蕴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思政教育意蕴及启示
13
作者 谷佳媚 邵潇涵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87-90,共4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一部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巨著,具有浓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文中揭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精神武器,阐明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掌握群众为实...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一部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巨著,具有浓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文中揭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精神武器,阐明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掌握群众为实践使命,揭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宗教批判为无神论教育的逻辑起点,指明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解放为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精神武器 实践使命 逻辑起点 终极目标
下载PDF
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地位的再认识
14
作者 杨宏伟 喇逸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9-25,共7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世界观转变、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政治立场转变过程之中的奠基之作,这篇著作在实现“两个转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世界观转变、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政治立场转变过程之中的奠基之作,这篇著作在实现“两个转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该文明确反映出了马克思思想上的“两个转变”,但离“彻底完成”还存在一定距离:探析“人的本质”,但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展开“宗教批判”,但依旧存在夸大精神作用的论述;主张“理论结合实践”,但尚未明确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阐述“彻底的革命”,但欠缺对德国革命的全面理解;看到“人类解放”的物质力量,但没有阐明具体途径;提出“共产主义”科学构想,但缺少政治经济学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思想转变 历史地位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二重审视 被引量:1
15
作者 隋嘉奇 《大庆社会科学》 2020年第1期47-52,共6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作为马克思早期著作,见证并标志着马克思思想的重大转变。解蔽与超越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逻辑主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就宗教批判起笔,将瞩目点从对“天国幻想”的批...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作为马克思早期著作,见证并标志着马克思思想的重大转变。解蔽与超越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逻辑主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就宗教批判起笔,将瞩目点从对“天国幻想”的批判转向对“异化人间”的揭露,以对“天国幻想”的清算和“异化人间”的披露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解蔽,并在解蔽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即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考量与研判的基础上,以理论与实践的双向驳正寻找到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和踏上现实路径、肩负实现彻底解放重任的现实力量,为彻底的人类解放事业指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现实批判 人类解放
下载PDF
理论自信思想研究——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6
作者 罗维维 《黑河学刊》 2019年第2期78-79,共2页
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自信思想,它提出理论自信科学来源、理论自信的特征以及实现理论自信的方法。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重要命题,因此,重温《<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自信思想,它提出理论自信科学来源、理论自信的特征以及实现理论自信的方法。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重要命题,因此,重温《<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理论自信的思想对新时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理论自信 启示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观--基于《论犹太人的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本研究
17
作者 骆祥慧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8-20,共3页
青年马克思人类解放观阐述于他的早期著作《论犹太人的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他厘清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实质内涵与内在联系,采用批判和重构的思路,从宗教批判、哲学批判和实践批判三个纬度阐述了人类解放思想... 青年马克思人类解放观阐述于他的早期著作《论犹太人的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他厘清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实质内涵与内在联系,采用批判和重构的思路,从宗教批判、哲学批判和实践批判三个纬度阐述了人类解放思想,同之前所有旧哲学彻底划清界限。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应当与现实相统一,人类解放不仅是理论主题更是实践主题。马克思不仅找到了人类解放的现实可能性,同时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解放 《论犹太人的问题》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青年马克思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经典论断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述要及其时代价值
18
作者 余一凡 程梦圆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9,共7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其中“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人民园地”经典论断,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从“思想的闪电”和“素朴的人民园地”的深刻内涵出发,马克思揭示了...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其中“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人民园地”经典论断,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从“思想的闪电”和“素朴的人民园地”的深刻内涵出发,马克思揭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掌握群众”的本质、“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辩证统一”的理论依据、“运用激情的头脑”的重要方法以及“实现人的解放”的目标追求,为新时代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原则思路,在“立破并举”中掌握“人民园地”;加强内容构建,在“抵达根本”中凝结“思想闪电”;优化过程方法,在“情理结合”中实现“彻底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经典论断
原文传递
黑格尔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的影响——论《精神现象学〈序言〉》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一致性
19
作者 訾阳 《理论界》 2018年第11期21-27,共7页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序言〉》有着极大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与黑格尔对待两篇前言性质著作的谨慎态度上,而且体现在马克思与黑格尔关于科学的认识、认识的演进过程、思维与存...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序言〉》有着极大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与黑格尔对待两篇前言性质著作的谨慎态度上,而且体现在马克思与黑格尔关于科学的认识、认识的演进过程、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思想中。而通过挖掘这种一致性,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受到黑格尔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来自《逻辑学》同时也来自《精神现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精神现象学<序言)》 科学 辩证法
原文传递
重思马克思“消灭哲学”的经典论断
20
作者 刘同舫 冉力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消灭哲学”的经典论断。“消灭哲学”论断中的“哲学”特指黑格尔法哲学,并非针对全部西方传统哲学。“消灭哲学”论断体现了内容和方法的双重现实性,其中“消灭哲学”和对应的“实现...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消灭哲学”的经典论断。“消灭哲学”论断中的“哲学”特指黑格尔法哲学,并非针对全部西方传统哲学。“消灭哲学”论断体现了内容和方法的双重现实性,其中“消灭哲学”和对应的“实现哲学理想”在思维方式上都呈现自我否定的特征。“无产阶级”是“消灭哲学”的必要“物质武器”,“消灭哲学”的论断以“无产阶级”作为实践主体,在理论逻辑上具备可行性。“消灭哲学”的论断与现代西方哲学推崇的“哲学终结论”存有本质性差异,实现了对“哲学终结论”的根本超越。“消灭哲学”的经典论断既体现了马克思早期哲学观的精髓,也为重建当代哲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无产阶级 消灭哲学 哲学终结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