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德莱塞《“天才”》中的哲学沉思 被引量:2
1
作者 蒋道超 《外语研究》 2002年第5期52-57,73,共7页
《“天才”》是德莱塞的自传性小说 ,1915年出版时被美国列入禁书 ,引起了学术界极大反响。而后 ,以批评家门肯为代表的美国文学界自发组织起来 ,为捍卫文学自由向政府示威 ,使该书得以合法出版。这部书不仅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德莱塞的生... 《“天才”》是德莱塞的自传性小说 ,1915年出版时被美国列入禁书 ,引起了学术界极大反响。而后 ,以批评家门肯为代表的美国文学界自发组织起来 ,为捍卫文学自由向政府示威 ,使该书得以合法出版。这部书不仅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德莱塞的生活和创作态度 ,而且表现了德莱塞创作思想和哲学思想上的转变。本文着重论述德莱塞在此小说中企图链接商业物质主义和精神追求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莱塞 《“天才”》 商业物质主义 精神追求
下载PDF
德莱塞自传体小说《“天才”》的自我表征模式与大众意识裂变 被引量:2
2
作者 方成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77,173,共8页
本文通过对德莱塞自传体小说《“天才”》的阅读 ,探讨美国 19- 2 0世纪之交作家的自我塑型过程。笔者把德莱塞的经历作为记录当时社会进程的“文化地震仪”,集中分析了作家艺术审美的形成及裂变与美国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作家自我形象... 本文通过对德莱塞自传体小说《“天才”》的阅读 ,探讨美国 19- 2 0世纪之交作家的自我塑型过程。笔者把德莱塞的经历作为记录当时社会进程的“文化地震仪”,集中分析了作家艺术审美的形成及裂变与美国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作家自我形象塑造的关系 ,挖掘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作品表征模式的内在联系 ,揭示了作品所蕴涵的大众意识从生产主义到具有消费主义性质的意识形态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莱塞 《“天才”》 大众意识
下载PDF
《“天才”》:艺术审美的异化与大众意识的裂变 被引量:1
3
作者 邹莉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3-55,共3页
在美国文学史上,德莱塞的自传体小说《“天才”》一直备受争议。他以辩证的认识,多维地处理了他的创作对象。他摈弃了片面性和绝对性,使善与恶、自然与社会、艺术与现实等在《“天才”》中辩证地统一起来。本文以19—20世纪之交美国自... 在美国文学史上,德莱塞的自传体小说《“天才”》一直备受争议。他以辩证的认识,多维地处理了他的创作对象。他摈弃了片面性和绝对性,使善与恶、自然与社会、艺术与现实等在《“天才”》中辩证地统一起来。本文以19—20世纪之交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的自身经历为研究起点,追溯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的变迁,集中分析作家艺术审美的形成和异化,揭示大众意识的转变,探索工业化进程中现实与精神链接失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莱塞 《“天才”》 艺术审美 异化 大众意识
下载PDF
人性异化的都市--解析德莱塞“都市小说”《“天才”》
4
作者 陈敏 《魅力中国》 2014年第10期69-69,共1页
19世纪、20世纪之交,在“消费主义”感召推动下,美国经济迅猛发展,造就了如纽约、芝加哥等熠熠发光、繁花似锦的大都会,吸引人们去努力追寻“美国梦”。然而在都市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繁华和喧闹却刺激人们欲望无限的膨胀和放纵,物... 19世纪、20世纪之交,在“消费主义”感召推动下,美国经济迅猛发展,造就了如纽约、芝加哥等熠熠发光、繁花似锦的大都会,吸引人们去努力追寻“美国梦”。然而在都市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繁华和喧闹却刺激人们欲望无限的膨胀和放纵,物欲的狂欢导致了异化的紧张、精神缺失和伦理失衡。当今中国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面临相似的异化危机。如何突破欲望救赎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发展命题,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这亦是重读《“天才”》的当代启示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莱塞 《“天才”》 都市 消费文化 人性异化
下载PDF
The Transmigrating Evil Genius: From Boothby to Rohmer to Fleming
5
作者 Tom Mack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8期751-757,共7页
Literary characters possess a genealogy. Indeed, stock characters like the evil genius or super villain boast family trees that readers can trace not only through time--in this case, starting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Literary characters possess a genealogy. Indeed, stock characters like the evil genius or super villain boast family trees that readers can trace not only through time--in this case, starting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but also across borders. This study traces the genealogical roots of the modern super villain by examining, in turn, Ian Fleming's characters Ernst Blofeld and Dr. Julius No, Sax Rohmer's Dr. Fu Manchu, and Guy Boothby's Dr. Antonio Nikola. In "Orientalism", the author contends that the modern super villain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se writers' orientalist fantasies and fears. Finally, in "Mad Science", the argument is made that the evil geniuses of Fleming, Rohmer, and Boothby may very well be the offspring of an earlier stock character, the mad scientist, who trades monomania for megaloma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y Boothby Sax Rohmer Ian Fleming stock character ORIENTALISM mad scienti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