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期刊与中国近代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形成——以《法律评论》《中华法学杂志》《法学季刊》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昕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近代以来,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载体,伴随着近代中国学术知识体系的形成,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日益成熟。以《法律评论》《中华法学杂志》《法学季刊》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法学学术期刊,虽然主办单位、出版周期和办刊风格各异,... 近代以来,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载体,伴随着近代中国学术知识体系的形成,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日益成熟。以《法律评论》《中华法学杂志》《法学季刊》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法学学术期刊,虽然主办单位、出版周期和办刊风格各异,但在近代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关于中华法系的研究、中外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以及英文版期刊的编辑出版,都对当下的法学学术与出版具有借鉴意义。从这三本法学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总体情况来看,重视传统文化、直面实践疑难、保持全球视野,是中国法学学术共同体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也理当成为中国法学学术与出版界继续坚持的学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期刊 自主知识体系 法律评论 中华法杂志 季刊
下载PDF
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中医文化教学体系构想
2
作者 周延松 都湘怡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90-95,共6页
中文和中医同属于中国文化,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在国际中文教育的背景下考察中医文化教学,既需要遵循国际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还应考虑中医学的专业属性。国际中文教学中的中医文化具有不同的主题类别和呈现方式。依据《国际中文教... 中文和中医同属于中国文化,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在国际中文教育的背景下考察中医文化教学,既需要遵循国际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还应考虑中医学的专业属性。国际中文教学中的中医文化具有不同的主题类别和呈现方式。依据《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同时参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划分,从中医的专业性和文化的层级性两个向度,对中医文化的知识内容与元素作出合适的定位,并且提出中医文化教学体系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化 体系 《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参考框架》 国际中文教育
下载PDF
去唐律而尚时趋——徐斗光《赋学仙丹》考论
3
作者 上官锐浩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徐斗光《赋学仙丹》甄选唐代律赋2篇、清代律赋8篇,卷帙甚小却体例颇精。作者评点细密,不厌其烦,反映了其作为律赋理论转折时期赋论家的一种“去唐律而尚时趋”的赋学观。通过分析《赋学仙丹》的版本、选目与批注,可以看出嘉庆以后律赋... 徐斗光《赋学仙丹》甄选唐代律赋2篇、清代律赋8篇,卷帙甚小却体例颇精。作者评点细密,不厌其烦,反映了其作为律赋理论转折时期赋论家的一种“去唐律而尚时趋”的赋学观。通过分析《赋学仙丹》的版本、选目与批注,可以看出嘉庆以后律赋文体的转变与晚清时期选本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仙丹》 评注 科举 八股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赋能学校体育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
4
作者 董倩 刘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60,共11页
教育数字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驱动学校体育迈向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力量。研究基于范畴逻辑、过程逻辑及类型逻辑对教育数字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梳理教育数字化赋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应用领域及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 教育数字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驱动学校体育迈向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力量。研究基于范畴逻辑、过程逻辑及类型逻辑对教育数字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梳理教育数字化赋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应用领域及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研究认为,教育数字化是以数据为核心,将数字技术融入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交流工具和教学活动五大要素之中,推动五大要素构成的教育系统产生全方位变革的过程。教育数字化赋能学校体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应用、融合和转型4个阶段,在此过程中面临着如下问题:1)教师数字素养不强,主观能动性不足;2)数字产品应用不畅,人机融合困难;3)数据挖掘深度不够,决策支持性不强;4)数字协同机制不通,常态化应用程度不高。为实现教育数字化助推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建议:1)在宏观维度的政府元治方面,需注重联动性,以目标引领空间结构系统性重塑;2)在中观维度的学校自治方面,需联通主客体,以技术融入推动学校全要素重构;3)在微观维度的人机共治方面,需赋能多流程,以数据驱动循证式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校体育 历史 现状 未来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瑞彦 杨宗英 +1 位作者 肖颖彬 钟前进 《西部医学》 2007年第4期733-733,共1页
本文对如何进行心血管外科临床见习生的教学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实践操作技能,进而提高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临床教 临床见习 外科
下载PDF
陈植《造园学概论》中的“遗产保护”理念 被引量:12
6
作者 段建强 廖嵘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19,共3页
陈植先生的《造园学概论》在近代"造园学"学科初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此文献中的具体内容,分以下3个部分展开:首先,陈植针对20世纪20—30年代的一系列都市计划中的历史遗产做了哪些划分和解说?其次,在这些解说中,有... 陈植先生的《造园学概论》在近代"造园学"学科初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此文献中的具体内容,分以下3个部分展开:首先,陈植针对20世纪20—30年代的一系列都市计划中的历史遗产做了哪些划分和解说?其次,在这些解说中,有哪些遗产保护的理念、思想?再次,这些思想在其学科架构中有何体现?以上3个问题共同构成陈植《造园学概论》中遗产保护的理念阐释和基本架构,对深入理解陈植提出的"造园学"在学科初创阶段对待传统的基本态度和方式有所帮助。最后,以此为参照,对当下的学科架构加以审视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陈植 《造园概论》 遗产保护 理念
下载PDF
真鲷(Pagrosomus major)肠上皮组织中类立克 次体的超微形态与细胞病理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姜明 范瑞青 +3 位作者 汝少国 刘云 谢嘉琳 魏渲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共6页
运用电镜技术对青岛地区患病真鲷进行了病原体检测,在肠上 皮组织细胞中发现一种类立克次体病原体。研究表明,该病原体具有完整的细胞包膜, 内部 具有低电子密度拟核,在胞浆中以两种类型存在-繁殖型和静止型;繁殖型类立克次体呈圆 ... 运用电镜技术对青岛地区患病真鲷进行了病原体检测,在肠上 皮组织细胞中发现一种类立克次体病原体。研究表明,该病原体具有完整的细胞包膜, 内部 具有低电子密度拟核,在胞浆中以两种类型存在-繁殖型和静止型;繁殖型类立克次体呈圆 形、椭圆、哑铃、长棒状,其长轴为0.2~0.8μm,形成包涵体,以分裂方式进行增殖;静止 型类立克次体为圆形,中等电子密度,直径为40~70nm,由繁殖型类立克次体出芽增殖形成 ;线粒体参与了包涵体的形成和类立克次体的增殖过程。细胞病理变化为上皮细胞肿胀并部 分解体,微绒毛破坏,线粒体变形,部分内嵴溶解;内质网膨胀,核糖体脱落。类立克次体 是导致鱼类病害的重要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立克次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六朝太学与国学考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连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共7页
学术界对六朝时期太学与国学的关系有多种不同看法。有六朝国学始于东吴孙休时说,有东吴无国学说。有人认为南朝的太学与国学是两所并列的学校,有时两者同置,有时一存一废;有南朝只有国学而无太学说等。事实上东吴并无太学或国学存在;... 学术界对六朝时期太学与国学的关系有多种不同看法。有六朝国学始于东吴孙休时说,有东吴无国学说。有人认为南朝的太学与国学是两所并列的学校,有时两者同置,有时一存一废;有南朝只有国学而无太学说等。事实上东吴并无太学或国学存在;西晋开始在太学之中设置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校舍分离,号称“二学”;东晋先设太学,后又增设国学,并将“二学”校舍合并;南朝“太学”与“国学”为一校二名,由于国学以上层贵族子弟为培养对象,国学的地位和名声高于太学,因此“国学”常常取代“太学”,成为国家最高学府的习惯通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子 国子生
下载PDF
咸学的先声——兼论美学与丑学的合题 被引量:6
9
作者 栾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47,共9页
美学处于嬗变之中 ,丑学也在演化之际 ,它们向何处去 ?前景又会如何 ?本文认为 ,华夏的“咸”在精神孕含着美丑兼审的优长 ,《易经》的“咸卦”传导出咸学的先声。早在上古 ,“咸”论已是一种“显学”。虽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文史遮蔽 ,但... 美学处于嬗变之中 ,丑学也在演化之际 ,它们向何处去 ?前景又会如何 ?本文认为 ,华夏的“咸”在精神孕含着美丑兼审的优长 ,《易经》的“咸卦”传导出咸学的先声。早在上古 ,“咸”论已是一种“显学”。虽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文史遮蔽 ,但其“极言感通之理”的纲领性价值依旧被历代有识之士不时披阅。其和光同尘的禀赋肇自远古 ,泯合分裂的大德经磨历劫 ,与道俱化的风韵无远弗届 ,原始要终的本色恒久弥新。提倡“咸”学 ,旨在勾兑雅学俗学 ,契合文学史学 ,扬弃美学丑学 ,陶冶中学西学 ,通化古学今学 ,融和周遭众学。咸学以一学解多学 ,成学又不自矜其学且能通化己学 ,叩道体道之学问慎终追远 ,于此有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 融贯
下载PDF
美学:爱美之学——从辞源学的角度为美学正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0,共6页
美学与审美学是两个存在差异的学术范畴,由于西语只有aesthetics一个术语,致使长期以来二者混淆在一起。为了厘清二者的边界,为美学的复兴开辟道路,为美学正名成为当务之急。学界通常所谓的aesthetics("美学")其实是"审... 美学与审美学是两个存在差异的学术范畴,由于西语只有aesthetics一个术语,致使长期以来二者混淆在一起。为了厘清二者的边界,为美学的复兴开辟道路,为美学正名成为当务之急。学界通常所谓的aesthetics("美学")其实是"审美学","美学"应该另有其名。两百年来,美学家为"美学"创造了多个名字,其中以callology最为恰当。但是,真正最为恰切精当的"美学"一词是源自古希腊的philocaly(爱美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AESTHETICS callology philocaly
下载PDF
发现“王学”真正的命脉——王安石“字学史”初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天保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53,共7页
在北宋“选举社会”推动下,王安石勤修“举业”,以“字学”为基,成功中举;入官后,王氏“字学”更见规模;晚年卓尔成家,绵及后世。在此“字学”发展史中,王安石遭逢庆历学风之变,首先力革个人早期“举业化”的“字学”观念,转求义理。其... 在北宋“选举社会”推动下,王安石勤修“举业”,以“字学”为基,成功中举;入官后,王氏“字学”更见规模;晚年卓尔成家,绵及后世。在此“字学”发展史中,王安石遭逢庆历学风之变,首先力革个人早期“举业化”的“字学”观念,转求义理。其次,又围绕“义理化”的“字学”,重治群经,力主内圣,圆通“王学”,开拓出“宋学”新局。所以,王氏“字学”堪称“王学”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选举社会 义理
下载PDF
清代汉、宋学关系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循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53,共11页
汉、宋学关系是清代学术思想史上至关紧要的问题。清末民初以来对此问题的研究已经不少,从既有研究的情况看,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其一,汉、宋学关系不仅是精英阶层的“学术思想”的问题;其二,汉、宋学之间的区别未必是壁垒... 汉、宋学关系是清代学术思想史上至关紧要的问题。清末民初以来对此问题的研究已经不少,从既有研究的情况看,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其一,汉、宋学关系不仅是精英阶层的“学术思想”的问题;其二,汉、宋学之间的区别未必是壁垒分明的;其三,研究中必须摆脱先入之见,回归清人的语境;其四,应该重新由史料出发,完善与修正既有论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宋关系 汉、宋之争 汉、宋调和
下载PDF
走马楼简牍所见“私学”身份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迎春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5,58,共5页
’Sixue’ was frequently mentioned in Zoumalou bamboo slips but its statu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neither student and Confucians nor exiling populations who affiliated to others. ’Sixue’ is one type of governmental ... ’Sixue’ was frequently mentioned in Zoumalou bamboo slips but its statu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neither student and Confucians nor exiling populations who affiliated to others. ’Sixue’ is one type of governmental official and originated from the Xueli system (a system for being an official)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the Qin-Han periods,Sixue represented as lower rank official while it shifted to mean official who were in enforced services during the Sunwu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马楼简牍 吏制度
下载PDF
“语汇学”与相关问题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小平 《汉语学报》 2008年第4期41-46,共6页
本文针对现代汉语学界对"语、语汇、语汇学"等术语使用和理解上的混乱问题展开讨论,认为作为语言学术语,"语"应指称短语(词组),"语汇"就是短语的总汇,"语汇学"应当是研究全部短语的语言学分支... 本文针对现代汉语学界对"语、语汇、语汇学"等术语使用和理解上的混乱问题展开讨论,认为作为语言学术语,"语"应指称短语(词组),"语汇"就是短语的总汇,"语汇学"应当是研究全部短语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它与"词汇学"相对应,共同构成了"词语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 语汇 语汇 词汇 词语
下载PDF
传统民宅戏楼声学特性测量 被引量:7
15
作者 石蓓 赵凤杰 孟子厚 《艺术科技》 2005年第2期9-13,共5页
A comprehensive acoustical test was conducted in the traditional Ch ine se in-house theater, the theater of Shi`s residence in Tianjin. The measured pa rameters include reverberation time, clarity, lateral reflectance... A comprehensive acoustical test was conducted in the traditional Ch ine se in-house theater, the theater of Shi`s residence in Tianjin. The measured pa rameters include reverberation time, clarity, lateral reflectance and IACC. Prim ary analysis was done with the test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宅戏楼 测量 混响时间 建筑风格 清晰度 明晰度
下载PDF
日本学者的《韵镜》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无未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6,共12页
《韵镜》传入日本700余年来,已经形成内涵非常丰富的"《韵镜》学",故有《韵镜》产生在中国,而"《韵镜》学"则形成在日本的说法。本文从七个方面对日本学者的《韵镜》研究情况进行详细总结,比较全面地介绍日本学者... 《韵镜》传入日本700余年来,已经形成内涵非常丰富的"《韵镜》学",故有《韵镜》产生在中国,而"《韵镜》学"则形成在日本的说法。本文从七个方面对日本学者的《韵镜》研究情况进行详细总结,比较全面地介绍日本学者研究《韵镜》的实绩。有资料的大量汇集,也有一定的客观评述,还有对日本"《韵镜》学"发达原因的追寻,力图使研究《韵镜》的学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镜》 日本 汉语音韵 中国 大矢透
下载PDF
“珠英学士”诗歌活动考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聂永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珠英学士”因大型类书《三教珠英》的修撰而得名。在近四年中,“珠英学士”于修书之余,“日夕谈论,赋诗聚会”,客观上造成了一个唱和赋诗、研讨诗艺的大好机会,从而形成初唐后期规模最大的一个宫廷诗人群体。作为一部当代诗选,《珠英... “珠英学士”因大型类书《三教珠英》的修撰而得名。在近四年中,“珠英学士”于修书之余,“日夕谈论,赋诗聚会”,客观上造成了一个唱和赋诗、研讨诗艺的大好机会,从而形成初唐后期规模最大的一个宫廷诗人群体。作为一部当代诗选,《珠英学士集》是研究初唐宫廷诗坛状况与诗风流变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珠英学士”诗歌活动和《珠英学士集》的考察,会使我们对诗歌声律化进程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英 《珠英士集》 声律化 诗风流变
下载PDF
Literature是怎样“变成”“文学”的--晚清早期新教来华传教士的“文学”实践及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怀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马礼逊、米怜、麦都思、理雅各等最早一代新教来华传教士接触中国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文化探险历程。当大多数传教士最初将注意力集中于宗教领域中的"术语问题"(Term Question)之时,其实他们在中西世俗文化交流领域同样遭遇到... 马礼逊、米怜、麦都思、理雅各等最早一代新教来华传教士接触中国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文化探险历程。当大多数传教士最初将注意力集中于宗教领域中的"术语问题"(Term Question)之时,其实他们在中西世俗文化交流领域同样遭遇到了"术语问题"。当他们面对中国丰富而悠久的文学传统时,他们习惯性地使用了英语中的Literature,来描述并论述中国"文学"。而其实从一开始,西方的Literature与中国的"诗文"为中心的传统就不是可以简单替换的完全对等概念。而在此语境中传教士们所生成的最早一批中西跨文学交流的文本成果,亦大多带有文献文本的性质。但又恰恰是这些传教士的文学与文化探险,开创了中西之间文学交流的先河,并最终让西方的Literature,成为了中国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LITERATURE
下载PDF
从《字学元元》俗音看明末郴州方音韵母声调特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晓英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0,共4页
《字学元元》音系中,正音的韵母既承自韵书传统的书面旧音,又结合当时实际语音,声调完全袭用中古平上去入四声。俗音的韵母声调系统,则反映了明末郴州方音特点。把这个俗音系统与今郴州话相比大同小异,证明明代的郴州方音已是官话音系,... 《字学元元》音系中,正音的韵母既承自韵书传统的书面旧音,又结合当时实际语音,声调完全袭用中古平上去入四声。俗音的韵母声调系统,则反映了明末郴州方音特点。把这个俗音系统与今郴州话相比大同小异,证明明代的郴州方音已是官话音系,且具有西南官话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元元》 俗音 韵母 声调
下载PDF
张学良、蒋介石与“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主义——基于张学良回忆的讨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东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8,共11页
张学良关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的回忆,提供了研究不抵抗主义的新证据、新视角,也引发了不抵抗主义谁之过的认识分歧。揆诸史实,张学良关于不抵抗命令出自自己、蒋介石并无此令的回忆,是确实的;但他关于对日军侵略情况误... 张学良关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的回忆,提供了研究不抵抗主义的新证据、新视角,也引发了不抵抗主义谁之过的认识分歧。揆诸史实,张学良关于不抵抗命令出自自己、蒋介石并无此令的回忆,是确实的;但他关于对日军侵略情况误判的回忆,以及蒋介石和不抵抗主义没有关联的回忆,是不准确的。张学良服膺蒋介石、东北外交完全归国民党中央办理的约定和蒋介石在万宝山事件后的相关指示,是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真正原因。"九一八"事变前后,张蒋在"力求避免与日人发生冲突"上达成高度共识,其实行结果就是不抵抗。实际上,不抵抗、诉之国联是国民党当局应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基本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主义 蒋介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