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论原理探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路径——以《〈指南录〉后序》第六段末句中“悲”字的教学为例
1
作者 方永敏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20年第5期22-25,共4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运用系统论的原理,明确批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并积极探索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基于系统论原理,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采用"问题驱动,设疑激趣"—"辩论比较,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运用系统论的原理,明确批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并积极探索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基于系统论原理,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采用"问题驱动,设疑激趣"—"辩论比较,观点碰撞"—"搜集证据,论证观点"的操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系统论 《〈指南录〉后序》
下载PDF
谈《〈指南录〉后序》中的“都督诸路军马”
2
作者 张宏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 《〈指南录〉后序》
下载PDF
文天祥临刑前的犹豫——《〈指南录〉后序》拓展阅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万刚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09年第2期25-26,共2页
英雄面对死亡也会有怯懦。电影《勇敢的心》中.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临刑前高呼“自由!”但是在临刑离开囚室前,他却对上帝祈祷,希望获得勇气。以抵抗面临死亡的恐惧。
关键词 《〈指南录〉后序》 拓展阅读 文天祥 《勇敢的心》 民族英雄 华莱士 苏格兰 死亡
原文传递
文天祥的“愧”与“无愧”——苏教版《<指南录>后序》补充部分思想内容探微
4
作者 吴国栋 《中学教学参考》 2010年第27期6-6,共1页
苏教版《〈指南录〉后序》增加了原来人教版删节的部分,即文章的倒数第二自然段。此段是全文情感抒发的高潮和主题的升华,我们可借此以管窥作者文天祥的整个内心世界。本文试图以苏教版《〈指南录〉后序》补充部分为分析对象,从“愧”... 苏教版《〈指南录〉后序》增加了原来人教版删节的部分,即文章的倒数第二自然段。此段是全文情感抒发的高潮和主题的升华,我们可借此以管窥作者文天祥的整个内心世界。本文试图以苏教版《〈指南录〉后序》补充部分为分析对象,从“愧”与“无愧”两个角度,来探究文天祥的思想和其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录〉后序》 苏教版 文天祥 “愧” 思想内容 内心世界 第二自然段 情感抒发
下载PDF
变“词语解释”为“历史阐释”以《〈指南录〉后序》为例谈文言注释的变革问题
5
作者 吴永忠 《语文学习》 2008年第7期80-83,共4页
引论 文言注释存在的问题 入选苏教版必修三的《〈指南录〉后序》,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可以作为文言学习的典范。面对这样一篇无论在时问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与现代中学生的生活有较大距离的历史性文本。历史背景的介绍和阐释... 引论 文言注释存在的问题 入选苏教版必修三的《〈指南录〉后序》,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可以作为文言学习的典范。面对这样一篇无论在时问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与现代中学生的生活有较大距离的历史性文本。历史背景的介绍和阐释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这一点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做到了。但是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来看。仅仅有整体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介绍是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录〉后序》 历史阐释 文言 词语解释 注释 变革 文化背景 教学环节
原文传递
九死一生英雄路,千秋万载正气歌——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作者 王中翼 妮骅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5年第4期11-15,共5页
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1278年抗元被俘,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始终不屈,1283年从容就义。他的诗、词和散文等著作收集在《文山先生文集》... 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1278年抗元被俘,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始终不屈,1283年从容就义。他的诗、词和散文等著作收集在《文山先生文集》中,风格悲壮,感人至深。《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①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奠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正气歌 英雄 作者简介 吉安市 江西省 政治家
原文传递
求生舍身皆是“义”——文天祥与“五人”的“义”之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玉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0年第9期55-56,共2页
《〈指南录〉后序》和《五人墓碑记》两篇文章,一是书序,一是墓志,体裁不同,但两文的主旨是一致的,都着眼于一个“义”字。但两文的“义”又不尽相同:一是取义者的身份、地位不同;而是义的内涵不同;三是取义的方式不同。尽管如... 《〈指南录〉后序》和《五人墓碑记》两篇文章,一是书序,一是墓志,体裁不同,但两文的主旨是一致的,都着眼于一个“义”字。但两文的“义”又不尽相同:一是取义者的身份、地位不同;而是义的内涵不同;三是取义的方式不同。尽管如此,不论是文天祥,还是“五人”,他们都以义薄云天的壮举,名垂千古,永留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文天祥 “五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