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对电影《一九八零年代的爱情》的症候式分析
1
作者 李雪梅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40-44,共5页
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一九八零年代的爱情》,表面上看来是一部关于爱情的怀旧青春片,实则在光影背后的裂隙中,潜藏着种种症候,昭示着另一种真相。影片在时间上返回1980年代,在空间上返回故乡,在性别上返回传统,试图以理想主义年代纯... 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一九八零年代的爱情》,表面上看来是一部关于爱情的怀旧青春片,实则在光影背后的裂隙中,潜藏着种种症候,昭示着另一种真相。影片在时间上返回1980年代,在空间上返回故乡,在性别上返回传统,试图以理想主义年代纯真的爱情和纯美的自然净化欲望年代的心灵,但在抽空了历史与现实后,1980年代变成了一个空洞的能指,关于故乡的乌托邦想象迎合了商业消费的逻辑,男性视角下的女性想象则混合着传统美德与陈腐观念,在与主流意识形态达成共谋获得大众的情感认同时,也在媚俗中偏离了最初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九八零年代的爱情》 怀旧 1980年代 乡村乌托邦 女性想象
下载PDF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以《1980年代的爱情》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亚 陈钰婷 《语文学刊》 2016年第20期43-44,129,共3页
电影字幕翻译已成为影响外国观众认识、认知、认可和认同中国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电影界和译界都已认识到了它在促进电影业发展、传播民族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拟从语言顺应论对《1980年代的爱情》字幕... 电影字幕翻译已成为影响外国观众认识、认知、认可和认同中国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电影界和译界都已认识到了它在促进电影业发展、传播民族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拟从语言顺应论对《1980年代的爱情》字幕翻译进行研究,以期对电影字幕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电影字幕翻译 《1980年代的爱情》
下载PDF
试析电影《纯真年代》中爱情与责任的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武端理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76-77,共2页
电影《纯真年代》以半自传的方式展示了世纪之交发生在美国上流社会里,艾伦·奥斯兰卡,纽兰·阿切尔,梅·韦兰三个人纯真、晦涩而又惆怅的爱情故事。本文从影片的主题——爱情、故事的核心——纯真入手,跳出传统的女权主义... 电影《纯真年代》以半自传的方式展示了世纪之交发生在美国上流社会里,艾伦·奥斯兰卡,纽兰·阿切尔,梅·韦兰三个人纯真、晦涩而又惆怅的爱情故事。本文从影片的主题——爱情、故事的核心——纯真入手,跳出传统的女权主义分析视角的局限,探讨了作品对爱情与责任所作出的超前而深刻的理解,既有助于我们理解影片在后男权社会中超越正统女权主义的婚姻观,也值得今天处于激荡社会中的人们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真年代 爱情与责任 后男权社会 正统女权主义
下载PDF
战争年代的爱情史诗——读解《英国病人》 被引量:1
4
作者 童煜华 《电影评介》 2002年第9期44-45,共2页
《英国病人》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意大利荒凉的修道院——圣吉诺拉莫别墅,四个不同国籍、身份的人相聚于此,他们回忆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战争、爱情、冒险、背叛、友谊、生命……各种激情涌动在一起。
关键词 《英国病人》 战争年代 蒙太奇 爱情 沙漠 史诗 套层结构 皇家地理学会 两个世界 撒哈拉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中期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热探析
5
作者 易图强 朱新理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8年第2期78-83,共6页
从新中国十七年和"文革"十年乃至"文革"结束后五年的历史来看,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4—1957年)出现了新中国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的第一个小高潮。在这一时期,出版爱情图书的出版社地域分布广泛,所出爱情图书的品种较... 从新中国十七年和"文革"十年乃至"文革"结束后五年的历史来看,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4—1957年)出现了新中国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的第一个小高潮。在这一时期,出版爱情图书的出版社地域分布广泛,所出爱情图书的品种较为丰富多彩,种数在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各时段中最多,且不少成为畅销书。这是时代的产物,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新中国初期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与逐步提高,为爱情图书的出版与消费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多元社会结构和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是这一时期爱情图书出版传播取得较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双百"方针的深入贯彻执行,是1956年夏天至1957年夏天爱情图书纷纷出版发行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中期 爱情图书 出版传播热 双百方针 历史原因
下载PDF
论20世纪50年代的爱情观——以“百花文学”的爱情叙事为中心
6
作者 毕新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99,共7页
对"百花文学"的研究不能仅仅是文本解读,要回到50年代的历史场域,探寻"百花文学"爱情叙事中存在的矛盾与尴尬。"百花文学"表现的爱情观是50年代新中国爱情观念建构的一个重要部分。50年代的中国需要一种... 对"百花文学"的研究不能仅仅是文本解读,要回到50年代的历史场域,探寻"百花文学"爱情叙事中存在的矛盾与尴尬。"百花文学"表现的爱情观是50年代新中国爱情观念建构的一个重要部分。50年代的中国需要一种新的爱情观念,"百花文学"对社会主义爱情欲拒还迎的态度,注定了它尴尬的历史命运。在当今建构和谐文化的共识下,需要对历史进行必要的反思,进入作品和时代内部清理它们的复杂关系,拨开重重迷雾,廓清50年代的政治化的爱情观,重新认识"百花时代"的文学,也能对当今文坛提供一定的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文学 50年代 爱情 道德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从同舟共济到分道扬镳——20世纪20年代小说中爱情与自由之辩
7
作者 曹艳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74-80,共7页
20世纪20年代,大量的青年作家试图在小说中探索爱情与自由的新关系,这其中存在着不同趋向:一方面,大量作家抒写了为爱情而战的决心,无论是追寻恋爱的自由还是追寻自由的恋爱,总之都是把爱情与自由同构;另一方面,也有些作家开始探讨自由... 20世纪20年代,大量的青年作家试图在小说中探索爱情与自由的新关系,这其中存在着不同趋向:一方面,大量作家抒写了为爱情而战的决心,无论是追寻恋爱的自由还是追寻自由的恋爱,总之都是把爱情与自由同构;另一方面,也有些作家开始探讨自由对爱情的破坏,或爱情对自由的束缚。文章阐述20世纪20年代小说中表现出的这几种趋向,并由此指出作家们的总体追求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爱情 自由
下载PDF
悬浮在历史记忆中的精神创伤——读野夫长篇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
8
作者 张羽华 谢雯 《三峡论坛》 2014年第5期92-95,共4页
野夫近作《1980年代的爱情》正是对这个时代的见证,它刻记着作家自身甚至是这一代人的情感创伤记忆。它褪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文学怀抱创伤记忆的激愤与发泄的情感质素,而是把个体的情感波澜、人生经历以及生存命运还原到历史的具体语境... 野夫近作《1980年代的爱情》正是对这个时代的见证,它刻记着作家自身甚至是这一代人的情感创伤记忆。它褪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文学怀抱创伤记忆的激愤与发泄的情感质素,而是把个体的情感波澜、人生经历以及生存命运还原到历史的具体语境中,重新寻找曾经拥有的那份美好情愫。前世的爱情构成了野夫心中隐秘的骄傲,也是他怀旧与抒写个体苦难的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的爱情》 野夫 情感记忆 怀旧
下载PDF
20世纪20年代追寻爱情小说热探源
9
作者 曹艳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80-84,共5页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大量追寻爱情主题小说。这类小说起源于当时作家们对自身生存困境的解决方式,也受到"五四"人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的影响。读者群本身就热衷于阅读爱情主题小说,又...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大量追寻爱情主题小说。这类小说起源于当时作家们对自身生存困境的解决方式,也受到"五四"人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的影响。读者群本身就热衷于阅读爱情主题小说,又将阅读这类小说作为宣泄"五四"影响退潮而产生的焦虑的途径。再加上出版商为了迎合读者,追求利润,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热潮的出现和发展。在作家、读者、出版商三股力量的合流下,20世纪20年代追寻爱情主题小说的热潮逐渐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追寻爱情 作家 读者 出版商
下载PDF
《云水谣》:一曲喧嚣年代的爱情挽歌
10
作者 蒋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共2页
《云水谣》的票房飙红是继《疯狂的石头》、《东京审判》后国产电影靠口碑赢得票房的又一奇迹。在“满城黄金”、“饕餮夜宴”抑或来自海外的“迈阿密风云”应接不暇的声色犬马和舞刀弄剑中,
关键词 爱情 云水 影片 叙事结构 女主人公 台湾 票房 东京审判 年代 观众
下载PDF
80年代“爱情理想”书写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构建和演变
11
作者 邓渊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0期86-87,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给文学带来了又一次繁荣,其中"爱情理想"的书写就是这一转型时期重要的书写类型。本文主要通过文本解读,分析在80年代"爱情理想"书写中知识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给文学带来了又一次繁荣,其中"爱情理想"的书写就是这一转型时期重要的书写类型。本文主要通过文本解读,分析在80年代"爱情理想"书写中知识分子形象背后的文化和精神的演变轨迹,由此从整体上来把握文学原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爱情理想 知识分子形象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爱情理想”书写中的故事模式
12
作者 邓渊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9-41,共3页
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给文学带来了又一次繁荣。其中,"爱情理想"的书写就是这一转型时期重要的书写类型。通过文本解读,透析"爱情理想"故事模式背后的文化和精神的演变轨... 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给文学带来了又一次繁荣。其中,"爱情理想"的书写就是这一转型时期重要的书写类型。通过文本解读,透析"爱情理想"故事模式背后的文化和精神的演变轨迹,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文学原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爱情理想 故事模式
下载PDF
80年代“爱情理想”主题话语的变化
13
作者 邓渊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2期121-122,共2页
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爱情理想"书写中的世俗化因素越来越明显,这就必然消解了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精神性产物的思想性和审美性特质。本文将就80年代"爱情理想"书写中主题话语的变化展开阐释,旨在揭示&qu... 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爱情理想"书写中的世俗化因素越来越明显,这就必然消解了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精神性产物的思想性和审美性特质。本文将就80年代"爱情理想"书写中主题话语的变化展开阐释,旨在揭示"爱情理想"作为一种文学书写现象,其本质与内涵在转型期的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爱情理想 主题话语
下载PDF
九十年代爱情描写的非道德化
14
作者 杨文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8-71,共4页
九十年代爱情描写的非道德化杨文虎90年代的市场经济正以它郁积已久的巨大能量,缓缓地然而不可阻挡地改变着中国大陆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在人们对旧的道德发出疑问时,任何道德准则似乎都发生了危机。爱情,这一人类两性之间最富诗... 九十年代爱情描写的非道德化杨文虎90年代的市场经济正以它郁积已久的巨大能量,缓缓地然而不可阻挡地改变着中国大陆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在人们对旧的道德发出疑问时,任何道德准则似乎都发生了危机。爱情,这一人类两性之间最富诗意的关系,落到一个正在形成的巨大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描写 九十年代 非道德化 主人公 性压抑 叙述话语 现代女性 未婚夫 上海师范大学 当代女性
下载PDF
80年代“爱情理想”书写中的启蒙话语主题
15
作者 邓渊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41-43,共3页
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给文学带来了又一次繁荣,其中"爱情理想"的书写就是这一转型时期重要的书写类型。文章就"爱情理想"的启蒙话语主题进行阐释和分析,旨在揭示"... 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给文学带来了又一次繁荣,其中"爱情理想"的书写就是这一转型时期重要的书写类型。文章就"爱情理想"的启蒙话语主题进行阐释和分析,旨在揭示"爱情理想"作为一种文学书写现象,其本质与内涵在转型期的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爱情理想 主题话语
下载PDF
从才子佳人小说到二十年代爱情小说中的女子形象分析
16
作者 马燕 《消费导刊》 2008年第9期204-204,共1页
小说自古就有两大主题,一曰英雄,一曰男女。男女爱情是小说永恒的主题,而爱情中的女子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在漫长的小说发展长河中,随着时代政治文化环境的变迁,随着创作主体生活环境、思想意识等的不同,他们笔下的女子形象也... 小说自古就有两大主题,一曰英雄,一曰男女。男女爱情是小说永恒的主题,而爱情中的女子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在漫长的小说发展长河中,随着时代政治文化环境的变迁,随着创作主体生活环境、思想意识等的不同,他们笔下的女子形象也在一路嬗变,本文拟就重点讨论才子佳人小说和二十年代爱情小说中女子形象的演变历程,这其中经历了一个由"符号化"女子到"独立"女子的过程。才子佳人小说中"符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爱情小说 女子形象 二十年代 符号化 演变历程 创作主体 大主题 文化环境 男女爱情
下载PDF
《1980年代的爱情》的空间审美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盛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4-126,共3页
电影是一种时空艺术,时间和空间二者密不可分。不同导演对时间和空间的关注有所侧重,而霍建起对空间的依赖是一以贯之的。从《那山那人那狗》《暖》到《1980年代的爱情》,霍建起电影中的空间始终秉承其独特的美学气质。《1980年代的爱... 电影是一种时空艺术,时间和空间二者密不可分。不同导演对时间和空间的关注有所侧重,而霍建起对空间的依赖是一以贯之的。从《那山那人那狗》《暖》到《1980年代的爱情》,霍建起电影中的空间始终秉承其独特的美学气质。《1980年代的爱情》讲述了属于特定年代的纯美爱情故事,影片中的空间质朴而又具有诗意,是分析霍建起电影创作的一个良好切入点。文章从唯美性、叙事性、隐喻性出发,探讨影片的空间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的爱情》 霍建起 电影空间 审美特征
下载PDF
爱情、历史与“五十年代情结”——读王蒙《恋爱的季节》 被引量:6
18
作者 独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4-18,共5页
在九二年岁末,我们读到了王蒙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以下简称《恋》)。读这部作品时,我不由得回想起王蒙的长篇处女作《青春万岁》(以下简称《青》)来。究其原因,大约在于二者所具体表现展示的时代的合一吧。这两部长篇小说... 在九二年岁末,我们读到了王蒙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以下简称《恋》)。读这部作品时,我不由得回想起王蒙的长篇处女作《青春万岁》(以下简称《青》)来。究其原因,大约在于二者所具体表现展示的时代的合一吧。这两部长篇小说的时代背景都是五十年代初期,这使我们产生了对二者作对比研究的想法。通过比较,我们既可看出十九岁的王蒙与四十年后的王蒙对同一段历史的认识与看法的饶有意味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几十年间王蒙小说艺术的发展与变异(篇幅所限,本文不准备对后一点展开论述,容另文专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小说 爱情话语 五十年代 主流意识形态 爱情生活 历史主体 娜娜 文本 矛盾对立 神话性
下载PDF
土家族民俗事象的影像书写与文化迷思——基于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翔宇 彭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4-168,共5页
人类进入媒介社会,电影为民俗事象通过影像叙事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了有效路径。但是,民俗事象在电影中的呈现也必然会受到电影叙事框架的影响和改变。植根于土家族民俗文化语境的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选取了"跳丧"&... 人类进入媒介社会,电影为民俗事象通过影像叙事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了有效路径。但是,民俗事象在电影中的呈现也必然会受到电影叙事框架的影响和改变。植根于土家族民俗文化语境的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选取了"跳丧""哭嫁"等土家族民俗事象作为影像叙事的文化符号,体现了民族地区电影的一种文化自觉,也为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了值得关注的影像文本。但从更大视阈来看,少数民族民俗事象与电影叙事的融合依然存在着基于不同价值逻辑的博弈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俗事象 影像 《1980年代的爱情》
下载PDF
革命·理想·人性——1980年代小说中的爱情意识形态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14,共4页
文章以文本为切入点,从爱情与革命、爱情与理想、爱情与人性三方面阐述了1980年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内涵。"爱情与革命"回到了上世纪40、50年代的革命爱情故事的叙事模式;"爱情与理想"是"爱情... 文章以文本为切入点,从爱情与革命、爱情与理想、爱情与人性三方面阐述了1980年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内涵。"爱情与革命"回到了上世纪40、50年代的革命爱情故事的叙事模式;"爱情与理想"是"爱情与革命"的另一个版本,按照美好的社会理想来选择爱情;"爱情与人性"借爱情故事表达对历史理性、现代文明、欲望的认同与困惑。爱情不再承载意识形态之后,它的审美魅力也随之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小说 爱情 意识形态 革命 理想 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