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诗词歌曲《七律二首·送瘟神》音乐特征及演唱分析
1
作者 孔祥姝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0期94-97,共4页
毛泽东诗词歌曲作为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声乐艺术的精品,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历史记忆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时代元素,为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典范。文章从毛泽东诗词歌曲的艺术魅力入手,以《七... 毛泽东诗词歌曲作为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声乐艺术的精品,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历史记忆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时代元素,为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典范。文章从毛泽东诗词歌曲的艺术魅力入手,以《七律二首·送瘟神》为例分析其音乐特征,并对此首诗词歌曲的演唱提出几点建议。研究表明,毛泽东诗词歌曲有着深刻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多元化的艺术表现。从音乐视角来看,《七律二首·送瘟神》融合了苏州弹词的戏曲韵味,将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元素和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且节奏鲜明。演唱时需要依字行腔,字正腔圆,注重情感与声音的融会贯通,以此取得更加理想的演唱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歌曲 《七律二首·送瘟神》 音乐特征 演唱技巧
下载PDF
开展多元活动,提升语文素养——以《七律·长征》阅读教学为例
2
作者 杨心怡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9期44-46,共3页
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素养,是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七律·长征》阅读教学为例,阐述教师应怎样组织阅读教学,在阅读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一、激趣促学,发挥情趣智力之效。
关键词 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 激趣促学 多元活动 提升语文素养 多方面培养 学生语文素养 《七律·长征》
下载PDF
斯诺对《七律·长征》早期传播的贡献考述
3
作者 郑锦怀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9-33,共5页
1936年夏,埃德加·斯诺前往陕甘苏区进行采访,多次跟毛泽东进行交流,并获赠其手书的《七律·长征》。返回北平后,他不仅在燕京大学进步学生当中展示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手迹,推动该诗在中国国内的传播,还在所著《西行漫... 1936年夏,埃德加·斯诺前往陕甘苏区进行采访,多次跟毛泽东进行交流,并获赠其手书的《七律·长征》。返回北平后,他不仅在燕京大学进步学生当中展示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手迹,推动该诗在中国国内的传播,还在所著《西行漫记》中收录《七律·长征》的第一个英文意译版本,首次将毛泽东诗词传入英语世界。受其影响,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亦注意到毛泽东的诗才与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律·长征》 文学传播 埃德加·斯诺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下载PDF
革命诗歌的中国手语视觉转译研究——以毛泽东《七律·长征》为例
4
作者 张帆 《文教资料》 2023年第10期10-13,共4页
听障人士群体是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大家庭中的一员,有参与、共享以革命诗歌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成果的权利和内在诉求。理解和表达是革命诗歌手语转译的两个重要阶段。其中,理解是基础,表达是关键。理解包括对诗句词义的理解、全诗内在逻辑... 听障人士群体是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大家庭中的一员,有参与、共享以革命诗歌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成果的权利和内在诉求。理解和表达是革命诗歌手语转译的两个重要阶段。其中,理解是基础,表达是关键。理解包括对诗句词义的理解、全诗内在逻辑的理解、对革命诗歌所涉背景知识的把握以及对诗歌作者的了解;表达则包括运用“直译+意译”组合解释概念、用意译法补充说明诗中意象、调整语序以符合手语表达习惯、适当增删成分以使手语句式通顺流畅、以诗译诗等多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诗歌 中国手语 视觉转译 《七律·长征》
下载PDF
当童真邂逅“长征”——《七律·长征》教学实录
5
作者 赵建华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七律·长征》的教学,基于童真语文教学主张,分为四个教学板块:倾听导入,唤醒记忆;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精读诗歌,感悟精神;拓展延伸,升华主题。由此,突破“抓关键词,体会其中饱含的深情”的教学重点与“理解极度夸张手法的运用”的... 《七律·长征》的教学,基于童真语文教学主张,分为四个教学板块:倾听导入,唤醒记忆;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精读诗歌,感悟精神;拓展延伸,升华主题。由此,突破“抓关键词,体会其中饱含的深情”的教学重点与“理解极度夸张手法的运用”的教学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童真语文 《七律·长征》
下载PDF
创设情境激活情感——以《七律·长征》教学为例
6
作者 张萍 黄婉舲 《湖北教育》 2023年第23期62-62,共1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的《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前夕写的一首旧体诗。笔者以这首诗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达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情境化赏析,理解诗歌内涵。导入环节,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步行最远...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的《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前夕写的一首旧体诗。笔者以这首诗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达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情境化赏析,理解诗歌内涵。导入环节,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步行最远的距离和当时的感受。一名学生说自己最远走了5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导入环节 情境化 学生情感 创设情境 《七律·长征》 如何创设 激活情感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写照--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创作成因考 被引量:4
7
作者 马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F0002,177,共9页
1953年,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发现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市血吸虫病流行极为严重。沈钧儒于9月16日给毛泽东写信反映了这一情况,建议卫生机关加以重视,加强并改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这封信引起毛泽东的重视,毛泽东于9月27日给沈钧儒回... 1953年,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发现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市血吸虫病流行极为严重。沈钧儒于9月16日给毛泽东写信反映了这一情况,建议卫生机关加以重视,加强并改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这封信引起毛泽东的重视,毛泽东于9月27日给沈钧儒回信,指出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并将此信及附件转交习仲勋负责处理。这封信也许是新中国最早的一份直接递交国家领导人的“社情民意”,也促成了一段多党合作的佳话,由此一场声势浩大的消灭血吸虫活动在南方12个相关省市展开。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以“第一面红旗”为题对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做了全面报道。毛泽东看到这篇报道后欣然命笔赋诗《七律二首•送瘟神》,并写下一篇诗后小记,提出“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这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沈钧儒 血吸虫病 疫情防控 《七律二首•送瘟神》
下载PDF
青壮辉煌堪激励 晚岁艰辛为探索——从《七律·洪都》看毛泽东晚年诗词创作的豪迈气势与丰富内涵
8
作者 吴直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116,共6页
毛泽东晚年诗词不少 ,《七律·洪都》是其晚年诗词中富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作之一。它在风格上具有青壮年时期诗词那种豪气张扬、气势雄浑的一贯特点 ;它在内涵上 ,不仅开创了描绘他和老一辈革命家所设计所实行的现实与未来的社会主义... 毛泽东晚年诗词不少 ,《七律·洪都》是其晚年诗词中富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作之一。它在风格上具有青壮年时期诗词那种豪气张扬、气势雄浑的一贯特点 ;它在内涵上 ,不仅开创了描绘他和老一辈革命家所设计所实行的现实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模式“新天”蓝图的美好景象 ,而且表现了他在艰辛探索中急切进取的伟大政治家情怀。毛泽东的这首晚年诗 ,慷慨壮烈 ,读来令人激情满怀、品评味之无极而又发人深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七律·洪都》 晚年 诗词 特点
下载PDF
传世名篇扬中外,堪称极品耀古今——论《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中极品及其成因
9
作者 吴直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其诗中极品及成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长征》诗题惊中外,天地大笔颂长征;擅长驾驭大选题,长征精神笔端凝;《长征》诗催人奋进,“长征接力有来人”,毛泽东用诗的艺术再现了长征壮举,让长征的丰碑永载史册...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其诗中极品及成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长征》诗题惊中外,天地大笔颂长征;擅长驾驭大选题,长征精神笔端凝;《长征》诗催人奋进,“长征接力有来人”,毛泽东用诗的艺术再现了长征壮举,让长征的丰碑永载史册。《长征》诗从“宏观”“微观”总体上去体味,具体到诗艺、书法、社会效应等方面去分析,其为极品实乃当之无愧。《长征》诗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长征 长征精神 《七律·长征》
下载PDF
行万里路
10
作者 吴敏嘉 林巧铃(指导)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24年第7期91-93,共3页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呼号声,回响在我的耳畔。这名句出自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成了我们“重走红军路”徒步群的口号。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山山水水间回荡着我们的呼号。“也许我们很难改变生命的长度,...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呼号声,回响在我的耳畔。这名句出自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成了我们“重走红军路”徒步群的口号。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山山水水间回荡着我们的呼号。“也许我们很难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用行动去拓展生命的宽度。”带我去徒步的妈妈意味深长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不怕远征难 行万里路 徒步 《七律·长征》 意味深长 生命 毛泽东
下载PDF
七律
11
作者 孙善启 《城市照明》 2008年第1期59-59,共1页
昼赏牡丹夜观灯,年年岁岁景不同。 九朝古都今更美,流光溢彩不夜城。 中州大道亮又明,洛浦风光灯辉影。 全城街景新亮化,路灯职工抒豪情。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七律》 孙善启
下载PDF
《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与《沁园春·雪》的中间环节
12
作者 杨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清平乐·六盘山》 《七律·长征》 《沁园春·雪》 毛泽东 蒋介石 中间环 不到长城非好汉 《孙子兵法》 书法艺术 《念奴娇·昆仑》
下载PDF
评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三人说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彦瑜 吴美潮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11,共6页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是谁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几十年,毛泽东、郭沫若等人在世时,通过不同形式指认"友人"为周世钊。然而,1982年乐天宇五次"回忆"了"友人"是指乐天宇、周世钊、李达三...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是谁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几十年,毛泽东、郭沫若等人在世时,通过不同形式指认"友人"为周世钊。然而,1982年乐天宇五次"回忆"了"友人"是指乐天宇、周世钊、李达三人,这就是后来的所谓三人说,随后萧永义、易孟醇等又有了新的"友人"说。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可谓越来越混乱。但是,事实上,毛泽东不可能答诗李达、乐天宇,只能是答诗周世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周世钊 《七律·答友人》 三人说
下载PDF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本事解读
14
作者 吴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184-186,共3页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涉及不少历史事件和个人交往,解读其中本事,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篇。
关键词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本事
下载PDF
中英韵律诗文体特征研究的互文性视域--以《七律·长征》与A Red,Red Rose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静良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6-48,共3页
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对《七律·长征》与A Red,Red Rose诗歌的文体特征进行剖析,探讨互文性视角下中英韵律诗文体特征的异同,进而为互文性理论与文体学相结合提供学理参考。
关键词 中英韵律诗 文体特征 互文性 《七律·长征》
下载PDF
论《七律·长征》的阅读视野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永平 朱月潭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18-120,共3页
《七律·长征》是中国诗词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阅读《长征》,领略其意蕴、壮美,需要有磅礴的视野,以彰显文化力、思想力对阅读力的路径作用。循着宽广的文学视野,可以阐释该诗的体裁、诗眼、所包含的成语与文字雕琢之美。循着深邃的... 《七律·长征》是中国诗词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阅读《长征》,领略其意蕴、壮美,需要有磅礴的视野,以彰显文化力、思想力对阅读力的路径作用。循着宽广的文学视野,可以阐释该诗的体裁、诗眼、所包含的成语与文字雕琢之美。循着深邃的历史视野,可以发掘“红军”的出典、“三军”的实指和长征的无奈、雄壮与启迪意义。循着辽阔的地理视野,可以揭示从华南到西北的因由、“万水千山”的喻义以及二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律·长征》 语文 阅读 视野
下载PDF
小析彦克的《七律·长征》
17
作者 李雪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27期206-206,共1页
主要介绍《七律·长征》的创作过程,分析其音乐特点。
关键词 《东方红》 《七律·长征》 彦克
下载PDF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之“友人”考
18
作者 吴美潮 周彦瑜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4年第3期10-11,14,共3页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发表以来,曾引出“友人”是谁的问题。根据毛泽东的解释,“友人指周世钊”。由此,笔者还提出要尊重与保护毛泽东的著作权问题。
关键词 毛泽东 《七律·答友人》 考辨 周世钊 乐天宇 郭沫若
下载PDF
“人间正道是沧桑”——读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汉民 《荆州师专学报》 1989年第2期49-53,共5页
四十年前,四月二十日,国民党南京当局,拒绝我党提出的和平谈判条款,致使谈判破裂。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于四月二十一日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二十二日夜,我百万解放大军开始强渡长江。二十三日,伪总统府的墙头就插上革命的红旗... 四十年前,四月二十日,国民党南京当局,拒绝我党提出的和平谈判条款,致使谈判破裂。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于四月二十一日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二十二日夜,我百万解放大军开始强渡长江。二十三日,伪总统府的墙头就插上革命的红旗,南京宣告解放。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历史事件。毛泽东的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对这一事件迅速作了反映,给予了热情的歌颂和崇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诗歌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律诗 语言 艺术特色
全文增补中
老舍《七律·端午(二首)》解读——兼论老舍与吴组缃的友谊
20
作者 刘诚言 《襄樊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65-69,共5页
老舍《七律·端午(二首)》,塑造了吴组缃父子两个个性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老舍与吴组缃之间非同寻常的深情厚谊。这种深情厚谊,70年来,成为文人之间友谊的典范,成为我们今天珍惜美好生活和亲密友情的绝好教材。
关键词 老舍 吴组缃 《七律·端午(二首)》 作品评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