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七月流火
- 1
-
-
作者
朱军雷
-
机构
河南大唐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新郑分公司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5-192,共8页
-
文摘
1.安阳村 傍晚
滚烫的夕阳映红了半边天,是难得一见的火烧云景。张嫂穿着花布衫,顶着麦黄色草帽,同往常一样拖着管子从井边到自家田里,准备拉闸浇地。第一次合上闸没听见声响,遂断开又拉一次,这次有水声了,但流的速度极慢,不似平时。张娃穿个灰色大裤衩蹲在地头边上喊:娘,咋啦?
-
关键词
电影文学
剧本
文学作品
《七月流火》
-
分类号
I207.35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七月流火”
- 2
-
-
-
出处
《作文通讯(实用阅读版)》
2011年第12期64-64,共1页
-
文摘
“七月流火”常被一些人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实际上这是个很大的错误。“七月流火”原本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起句。这是一首记述奴隶生活的诗歌,前几句是这样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麝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意思是:七月里火星西坠,九月里就该发寒衣了。十一月北风刮得紧,十二月寒气逼人。没有一件粗布衣裳,
-
关键词
《七月流火》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試論于伶的剧作并及《七月流火》
- 3
-
-
作者
李健吾
-
出处
《剧本》
1962年第12期64-71,共8页
-
文摘
约摸30年前,于伶同志开始他的戏剧创作生涯。那时候他用的笔名是尤兢。这两个笔名正好说明他的戏剧创作活动的两个阶段。假定我们从1932年左右算起,或者从更早一点算起,也就是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到1937年11月上海沦为孤岛为止,这些苦难的岁月可以说是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于伶同志以尤兢的笔名在中国剧坛活跃的时期。
-
关键词
《七月流火》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七月流火
- 4
-
-
作者
蘼芜
-
出处
《美文(青春写作)》
2010年第7期9-10,共2页
-
文摘
密密麻麻的符号,看着眼熟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题目。考桌旁提示时间的闹钟滴答滴答的让人心烦意乱,而旁边同学笔划过演算纸的唰唰声如成千上万个小虫子心里爬啊爬。终于醒来了,又是一场梦。初夏深圳的夜里还不能算作溽热难熬,但还是出了一身汗,吓的。
-
关键词
《七月流火》
散文
文学
蘼芜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李志舆口述:干表演要有一定的天分
- 5
-
-
作者
李志舆
夏草
-
出处
《大众电影》
2009年第9期42-45,共4页
-
文摘
演员总要演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问题是你要自己做个判断,这个角色我能不能演出来?只有我能理解他,才能把他演出来。说到底,你干表演,与干任何一行一样,都要有一定的天分。
-
关键词
《巴山夜雨》
《苦恼人的笑》
李志舆
勿忘我
“四人帮”
《七月流火》
最佳男主角奖
表演系
吴永刚
-
分类号
K825.7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簡訊
- 6
-
-
-
出处
《剧本》
1962年第12期63-63,共1页
-
文摘
▲老剧作家于伶同志的新作《七月流火》(载本刊今年十、十一月号合刊)发表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电影演员剧团和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正在排练此剧。▲青年剧作者王树元同志的新作《杜鹃山》(载本刊今年十、十一月号合刊),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于十二月中旬在上海公演。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
关键词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
剧作家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杜鹃山》
《七月流火》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