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志注》同素异序词探析
1
作者 刘鸿雁 边江鹤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7-75,共9页
汉语词汇系统中,语素相同、语素组合次序互异的一组词,互称为同素异序词。同素异序词在先秦文献《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在中古汉语中已屡见不鲜。《三国志注》成书于南朝宋,词汇丰富且能反映汉魏六朝时期的语言词汇面貌。本文对《三国志... 汉语词汇系统中,语素相同、语素组合次序互异的一组词,互称为同素异序词。同素异序词在先秦文献《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在中古汉语中已屡见不鲜。《三国志注》成书于南朝宋,词汇丰富且能反映汉魏六朝时期的语言词汇面貌。本文对《三国志注》中AB和BA形式两序并存的55对同素异序词和与现代汉语相比只有BA形式的5个逆序词进行探究,分析它们在语义构成、出现情况及历时发展等方面的表现,以期对研究词义演变规律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素异序词 复音词 《三国志注》
下载PDF
裴松之《三国志注》词语例释
2
作者 吕玲娣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48-152,共5页
裴松之《三国志注》及其所引用的六朝文献是研究中古汉语的珍贵语料,具有较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其中有些词语的涵义或辞书未收,或辞书已收,但义项有所缺漏,给阅读裴松之《三国志注》造成了一定的理解困难,对这些词语进行训释实属必要... 裴松之《三国志注》及其所引用的六朝文献是研究中古汉语的珍贵语料,具有较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其中有些词语的涵义或辞书未收,或辞书已收,但义项有所缺漏,给阅读裴松之《三国志注》造成了一定的理解困难,对这些词语进行训释实属必要。考察发现,这些词语的结构类型基本是联合式,“褊厄”“废杀”等多是同义连文构成的联合式词语,“烦疼”“美厚”是形容词连用构成的联合式词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松之 《三国志注》 词语 例释
下载PDF
从经注与史注的变奏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学术史地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瑞龙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5-102,共8页
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 ,史学是作为经学附庸的地位出现的 ,这时史注附属于经注 ;伴随着史学从经学的附庸地位摆脱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史注也逐渐打破此前经注研究范式 ,探索适合史学这门学科本身特点的研究范式 ;裴注正是对这些探索... 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 ,史学是作为经学附庸的地位出现的 ,这时史注附属于经注 ;伴随着史学从经学的附庸地位摆脱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史注也逐渐打破此前经注研究范式 ,探索适合史学这门学科本身特点的研究范式 ;裴注正是对这些探索成果的吸收和总结 ,并继承了经注研究范式的优长之处 ;裴注对后世的史注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并在近代获得了新生 ,它的出现标志着史注研究范式的确立 ;这种新的研究范式 ,反过来又影响了其所脱胎的经注研究范式。仔细研究二者关系的变化 ,就会发现其与学术史上经史关系的变化有着某种规律性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松之 《三国志注》 研究范式 学术分野
下载PDF
《三国志注》所引杂传述略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新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40,共7页
南朝刘宋时期,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引用了大量的杂传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从形式上看,这些杂传与史传不同,它们脱离史书独立存在,思想自由,篇幅短小,灵活多样,标志着魏晋时期古典传记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南朝刘宋时期,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引用了大量的杂传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从形式上看,这些杂传与史传不同,它们脱离史书独立存在,思想自由,篇幅短小,灵活多样,标志着魏晋时期古典传记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艺术渊源看,它们继承了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传统,但又有发展,往往以细节和人物的言行刻画传主形象,心理刻画较为细腻,且具有传奇色彩和感情色彩。它们既补充了《三国志》的不足,又使历史人物个性化,因而有较高的史学、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注》 杂传 史学价值 文学价值
下载PDF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伍野春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97-102,共6页
裴松之《三国志注》是魏晋之际三国史研究的总集,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清代嘉庆以降,考证裴注引书和根据裴注引书编辑索引者已达19家之多。由于研究者均没有完全吸收其以往的成果,也没有确定完整的引书标准,因而研... 裴松之《三国志注》是魏晋之际三国史研究的总集,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清代嘉庆以降,考证裴注引书和根据裴注引书编辑索引者已达19家之多。由于研究者均没有完全吸收其以往的成果,也没有确定完整的引书标准,因而研究的结果有多处重复,而数量则由140余种至255种不等。考证结果的巨大差距也导致了普及的混乱。本文在总结以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裴注引书的六条标准,并根据标准辨析裴注引书为245种,另有11则出处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松之 《三国志注》 引书 辨析
下载PDF
《春秋》笔削见义与传统叙事学--兼论《三国志》《三国志注》之笔削书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高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30,168,共15页
笔削原指史料的删存去取,乃历史编纂学之必要步骤。笔与削彼此互发其蕴,互显其义。笔而书之,排比史事可显意,连属辞文亦能见义。《春秋》笔削书法,一变为属辞比事之《春秋》教,再变为详略、异同、重轻、忽谨、先后、因变之史法,三变为... 笔削原指史料的删存去取,乃历史编纂学之必要步骤。笔与削彼此互发其蕴,互显其义。笔而书之,排比史事可显意,连属辞文亦能见义。《春秋》笔削书法,一变为属辞比事之《春秋》教,再变为详略、异同、重轻、忽谨、先后、因变之史法,三变为曲直、显晦、有无、虚实、忌讳、回护之义法。或笔或削,大抵出于作者之独断与别裁,为一家之言所由生,藉此探索文心、史识、史观、历史哲学,可谓顺理成章。方苞会通经史古文,提倡义法,强调法以义起,法随义变,为中国传统叙事学着重笔削见义、比事属辞之“法”提供了学理依据。《春秋》《左传》等史籍“言有物”之义,大多推见以至隐,往往藉由“言有序”之“法”以表述。古典小说与戏剧叙事渊源于史传,笔削书法,自可作为解读《三国志》《三国志注》《三国志演义》等史传、小说、戏剧叙事之津梁与法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笔削 属辞比事 叙事传统 《三国志 《三国志注》
下载PDF
从《让县自明本志令》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布仁图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2-55,共4页
从《让县自明本志令》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布仁图裴松之(公元372──451年),南朝刘宋时人,乃是著名的史学家,尤以注释陈寿《三国志》而闻名。《宋书》中说他“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故籍。”①他... 从《让县自明本志令》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布仁图裴松之(公元372──451年),南朝刘宋时人,乃是著名的史学家,尤以注释陈寿《三国志》而闻名。《宋书》中说他“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故籍。”①他同《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为同一时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县自明本志令》 《三国志注》 裴松之 《三国志 史料价值 《资治通鉴》 曹操 三国演义》 《隋书·经籍志》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下载PDF
浅论《三国志注》的历史文献学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楠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8年第3期91-95,共5页
本文在简单介绍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和前人对《三国志注》的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从史料价值、史学史价值和历史研究方法方面的价值三方面对《三国志注》的历史文献学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三国志》的注文同正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文在简单介绍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和前人对《三国志注》的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从史料价值、史学史价值和历史研究方法方面的价值三方面对《三国志注》的历史文献学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三国志》的注文同正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史料价值。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在史学史上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它与汉末以来注释家着重于名物训诂的注释有着明显的进步。同时裴松之发展了历史考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松之 《三国志注》 史料价值 史学史价值 历史考证学
下载PDF
二十世纪以来《三国志注》研究述评
9
作者 王嘉川 刘春红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7-33,122,共7页
二十世纪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裴松之《三国志注》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主要从六个方面,对学界的这一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评述,并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图进一步促进对裴松之《三国志注》的研究。
关键词 裴松之 《三国志注》 研究述评
下载PDF
裴松之《三国志注》之史论艺术
10
作者 杨朝蕾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48-51,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注的兴起促进了史论的发展。裴松之《三国志注》之史论在"辨章事理,贵得当时之宜"的论辩思想指导下,采用析之以理的论辩方式,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在语言运用上则取譬连类、辞符其实,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注的兴起促进了史论的发展。裴松之《三国志注》之史论在"辨章事理,贵得当时之宜"的论辩思想指导下,采用析之以理的论辩方式,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在语言运用上则取譬连类、辞符其实,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松之 《三国志注》 史论艺术
下载PDF
论裴松之《三国志注》与《三国演义》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惠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10-15,68,共7页
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长期以来是历史学家们研究的对象,随着对《三国演义》深入、细致的研究,注意研究裴《注》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这种研究的共识为裴《注》是《三国演义》素材的主要来源之一。笔者认为,这种共识是完全正确、毫无疑... 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长期以来是历史学家们研究的对象,随着对《三国演义》深入、细致的研究,注意研究裴《注》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这种研究的共识为裴《注》是《三国演义》素材的主要来源之一。笔者认为,这种共识是完全正确、毫无疑义的。但是,裴《注》与《三国演义》的关系远不止这一方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此做粗略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三国志注》 裴松之 诸葛亮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志 曹操 三国故事 长篇小说 罗贯中
下载PDF
裴松之《三国志注》
12
作者 举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5-55,共1页
裴松之《三国志注》历来被视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注之首,其富有开创意义的注疏体例,丰赡的历史资料,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 《三国志注》 裴松之 开创意义 历史资料 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三国志》裴注对刘知幾史学批评的影响
13
作者 刘治立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刘知幾在《史通.补注》中对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提出了激烈的批评,长期以来学界认为这是对裴注的否定。事实上刘知幾否定的只是裴注中的"补阙"部分,并不反对其中的"论辨"。而在论述史学价值、撰史准则和史书体例... 刘知幾在《史通.补注》中对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提出了激烈的批评,长期以来学界认为这是对裴注的否定。事实上刘知幾否定的只是裴注中的"补阙"部分,并不反对其中的"论辨"。而在论述史学价值、撰史准则和史书体例要求及比较研究上,刘知幾则对裴注多有借鉴,是阳毁其注而阴效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注》 《史通》 史学批评 裴松之 刘知幾
下载PDF
《三国志》及裴注时误积微识小录
14
作者 张宇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文中,有多处时日讹误,主要表现为年号讹误、年误、季误、脱闰、月误、日干支误、失序、综合讹误等。
关键词 《三国志 《三国志注》 时误
下载PDF
寓论断于注释——《三国志》裴注表微
15
作者 张宇 《甘肃理论学刊》 2010年第5期151-156,共6页
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不是纯粹的就史而注史,而是巧妙地运用一些方法,将自己的论断寓于注释之中,并且是不用自己发一言一语便能显现出来。这种透过注史来表现自己论断的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史学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裴松之 《三国志注》 表微
下载PDF
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健梅 伍野春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共5页
关键词 裴松之 《三国志注》 体例 历史考证学 史学思想
原文传递
《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史学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磊 雷家宏 《襄樊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12,31,共4页
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并行流行于世,由于《三国志》过于简略的缘故,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广征博引,补充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史料。裴松之的注开创了史注新的研究范式,发展了历史考证法,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 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并行流行于世,由于《三国志》过于简略的缘故,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广征博引,补充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史料。裴松之的注开创了史注新的研究范式,发展了历史考证法,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松之 《三国志 《三国志注》 历史考证法
下载PDF
董卓当为司徒种暠所辟——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书》辨疑
18
作者 于涛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9-181,共3页
裴松之在《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汉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前,注引《吴书》称: 郡召卓为吏,使监领盗贼。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颊荐卓公... 裴松之在《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汉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前,注引《吴书》称: 郡召卓为吏,使监领盗贼。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颊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注》 裴松之 董卓 《三国志 州刺史 魏书
原文传递
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
19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三国志注》 句法现象 专题 《三国志 语义分析 形式分析 中古汉语
下载PDF
赵一清《三国志》研究成就发覆——以《三国志注补》为例
20
作者 刁生虎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74-81,共8页
清代《水经注》研究大家赵一清亦是不容忽视的《三国志》研究专家,其治《三国志》之功不在《水经注》之下,这从其所撰六十五卷本《三国志注补》可见一斑。赵一清从字句考订、词义训释、意义阐发、史实补充、地理诠解、官职考释、人名疏... 清代《水经注》研究大家赵一清亦是不容忽视的《三国志》研究专家,其治《三国志》之功不在《水经注》之下,这从其所撰六十五卷本《三国志注补》可见一斑。赵一清从字句考订、词义训释、意义阐发、史实补充、地理诠解、官职考释、人名疏证、书名疏释、异文辨析、讹误纠擿等十个层面对陈寿《三国志》原文以及裴松之注文中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研,构成《三国志》研究史上的重要一环,值得学界深切关注并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一清 《三国志补》 《三国志》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