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演义》中的人格魅力及对大学生道德的借鉴
1
作者 李海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Z期50-51,共2页
《三国演义》(下文简称《三国》)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文字诙谐有趣,人物形象极具感染力,其中更是有深刻的处世哲学,人物身上散发的艺术、人格魅力更是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处世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国演义》(下文简称《三国》)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文字诙谐有趣,人物形象极具感染力,其中更是有深刻的处世哲学,人物身上散发的艺术、人格魅力更是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处世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分析《三国》中几位著名人物的人格魅力入手,就其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借鉴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达到"读史使人明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人格魅力 就业指导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人格魅力及处事哲学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借鉴意义
2
作者 李大鹏 《知识经济》 2012年第6期146-146,共1页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艺术瑰宝,以描写战争为主线,在广阔的背景上,演绎了一幕幕波澜跌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形象,其中刘备、曹操、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艺术瑰宝,以描写战争为主线,在广阔的背景上,演绎了一幕幕波澜跌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形象,其中刘备、曹操、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三国演义》中充满了经世致用的处事哲理和为人智慧,对一个人的启迪,是渗透在学习、工作、生活和社会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本文遵循艺术的真实性,从《三国演义》中体现的人物形象和处事哲学,从人格魅力和行为艺术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科学就业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人物形象 处事哲学 大学生就业
下载PDF
《三国演义》英译者的“译入”行为特征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多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0,共7页
纵观《三国演义》二百余年的英译史,外籍译者占比接近八成。26位外籍译者中,主要以英美籍译者为主,同时也包括德国籍译者。他们呈现出的“译入”行为存在一定的共性,具有其显著特征。本文聚焦于《三国演义》英译者的“译入”行为,通过... 纵观《三国演义》二百余年的英译史,外籍译者占比接近八成。26位外籍译者中,主要以英美籍译者为主,同时也包括德国籍译者。他们呈现出的“译入”行为存在一定的共性,具有其显著特征。本文聚焦于《三国演义》英译者的“译入”行为,通过翻译内外因素、文本与副文本的分析,揭示外籍译者译入行为的3个主要特征:以读者接受为中心、“重文轻武”的文本内容选择倾向以及注重翻译与研究的互动。这些外籍译者既是《三国演义》的译者,又是学者,他们在翻译和研究《三国演义》时,充分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翻译工作的认真和严谨。探究外籍译者“译入”行为特征,以期为《三国演义》在英语世界的持续译介和广泛传播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译入行为 译者 英译本 副文本
下载PDF
《三国演义》对朱然形象的矮化及其历史原因
4
作者 王前程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三国时期,朱然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名将,在吴国政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他在截杀关羽之战、猇亭之战、江陵守卫战等著名战役中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但在罗贯中等小说家笔下,朱然形象被严重矮化贬损。这与《三国演义》“拥刘反曹贬孙... 三国时期,朱然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名将,在吴国政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他在截杀关羽之战、猇亭之战、江陵守卫战等著名战役中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但在罗贯中等小说家笔下,朱然形象被严重矮化贬损。这与《三国演义》“拥刘反曹贬孙”的基本倾向分不开,和历史上朱然截杀关羽、追杀刘备等事件更是有着直接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然 三国名将 《三国演义 矮化 历史原因
下载PDF
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的人格魅力
5
作者 缪明聪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陈嘉庚先生非凡的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是其投身教育救国、成为爱国华侨领袖的主观因素。重温嘉庚事迹,剖析陈嘉庚先生的人格魅力,对于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具有现实意义。陈嘉庚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义无反顾赤心报国,悲天... 陈嘉庚先生非凡的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是其投身教育救国、成为爱国华侨领袖的主观因素。重温嘉庚事迹,剖析陈嘉庚先生的人格魅力,对于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具有现实意义。陈嘉庚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义无反顾赤心报国,悲天悯人造福桑梓;仁义宽厚刚正不阿,顾全大局适时隐忍;洞察人性慧眼如炬,冷静沉着谨言慎行;重义轻利儒商典范,公私分明正义为先;积极乐观开明通达,消极保守亦显高节;雷厉风行敢为人先,力求完美简奢有度;锐意进取见识高远,脚踏实地稳健务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爱国华侨 人格魅力 华侨领袖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三国演义》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奇聪 李思龙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三维”转换方法,对《三国演义》的虞苏美译本和邓罗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聚焦两个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译例,考察其闪光点和局限性,并针对局限性提出修改建议,以期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寻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更好地达... 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三维”转换方法,对《三国演义》的虞苏美译本和邓罗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聚焦两个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译例,考察其闪光点和局限性,并针对局限性提出修改建议,以期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寻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三维”转换 文化负载词
下载PDF
试析《三国演义》的悲剧魅力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进彬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三国演义》一方面赋予刘备集团以最美好的性质,同时又将其置于失败的境地,进而使人们在同情和怜悯之中萌生了对善良正义和真理的渴望,品尝到悲剧的韵味所在。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思想倾向 悲剧性
下载PDF
依附与独立——试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双重文化人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英然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8-102,共5页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既是对诸葛亮一生节操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为实现理想而矢志不移、奋斗终生的一种概括。他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古代封建知识分子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双重文化人格。这种双重文化人格,在其政治生涯中,既表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既是对诸葛亮一生节操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为实现理想而矢志不移、奋斗终生的一种概括。他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古代封建知识分子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双重文化人格。这种双重文化人格,在其政治生涯中,既表现为对权势的选择与依附,又有对个体人格的保持与独立。这是封建时代杰出知识分子一种理想化的人生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双重文化人格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下载PDF
橘枳之间:《三国演义》华裔汉学家群体译者行为研究
9
作者 李鹏辉 张威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在翻译外层面上,1950—2000年间《三国演义》的译介以海外中国文学史为主要载体,以华裔学者为主的该书群体译者亟待重建中国文学史的西传谱系;在翻译内层面上,华裔群体译者具有国际视野,通过语言层面的“转译”和“互文”来实现群体之... 在翻译外层面上,1950—2000年间《三国演义》的译介以海外中国文学史为主要载体,以华裔学者为主的该书群体译者亟待重建中国文学史的西传谱系;在翻译内层面上,华裔群体译者具有国际视野,通过语言层面的“转译”和“互文”来实现群体之间的互动,研究视角由重考证向重义理转变,《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在译入与译出翻译环境的更迭中逐渐得到肯定。从群体译者行为视角研究《三国演义》的海外英译动态,对于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国际地位、厘清中国古典文学英译总体趋势与规律、思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佳译者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文化身份 群体译者行为 华裔汉学家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10
作者 张磊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9期16-18,共3页
三国演义作为经典名著,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描绘了东汉末年三足鼎立的历史格局。尤其是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象。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曹操包含了奸邪、伪善和权诈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作为经典名著,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描绘了东汉末年三足鼎立的历史格局。尤其是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象。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曹操包含了奸邪、伪善和权诈的性格特征,也展现了一统天下的雄才伟略,因此造就了曹操复杂的性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基于此,本文将对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三国演义 曹操 形象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社会与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1
作者 石浩男 周忠新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2期7-10,共4页
文化负载词是翻译研究与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国演义》中,文化负载词种类多样。在众多《三国演义》译本中,罗慕士与邓罗的译本最为知名。本文对罗慕士与邓罗的译本中社会与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译者因素... 文化负载词是翻译研究与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国演义》中,文化负载词种类多样。在众多《三国演义》译本中,罗慕士与邓罗的译本最为知名。本文对罗慕士与邓罗的译本中社会与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译者因素与原文本语境等是影响文化负载词翻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慕士 邓罗 文化负载词翻译 对比
下载PDF
明清通俗小说与中华民族传统典范人格塑造——以《三国演义》关羽忠义形象为例
12
作者 刘国红 张天翼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10,共5页
《三国演义》成功塑造了中华民族传统典范人物形象,如刘备的仁、诸葛亮的智、张飞的勇、关羽的义等。特别是关羽义薄云天人格形象的塑造,使得明清通俗小说更多地承载着教化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 明清通俗小说 典范人格塑造 三国演义 关羽 教化
下载PDF
追本溯源:《三国演义》英译底本考
13
作者 陈永江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7期31-36,共6页
1925年,《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在第3卷第5~8期连载了4篇题为“THE BATTLE OF RED CLIFF”的英文节译文,译者均为潘子延。然而,学界目前尚未就这几篇译文的底本考辨问题展开讨论。文章以《三国演义》存世原本为参照,分别从字(词)、句两个... 1925年,《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在第3卷第5~8期连载了4篇题为“THE BATTLE OF RED CLIFF”的英文节译文,译者均为潘子延。然而,学界目前尚未就这几篇译文的底本考辨问题展开讨论。文章以《三国演义》存世原本为参照,分别从字(词)、句两个层面出发,通过五种方法进行考辨,最终判定译文的主要底本为毛宗岗评本,极少部分内容源自嘉靖本。此译文底本问题的厘清有助于深化关于《三国演义》及译者潘子延的翻译研究,同时也希冀学界对译文底本问题给予更多重视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底本 中国科学美术杂志 潘子延 毛宗岗评本 嘉靖本
下载PDF
《三国演义》罗译本和虞译本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研究
14
作者 曹雪琴 冉明志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2期963-970,共8页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三国演义》两个英文全译本(罗慕士译本和虞苏美译本)前二十回中文化专有项翻译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两译本翻译方法的异同,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译本...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三国演义》两个英文全译本(罗慕士译本和虞苏美译本)前二十回中文化专有项翻译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两译本翻译方法的异同,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译本。研究发现,罗慕士力求译本向作者靠近,让译文读者体验中国文化,该译本适合用于专业人士学习研究;虞苏美译本尽量靠近读者,以便于流畅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译本和虞译本 文化专有项 翻译方法
下载PDF
从蒲松龄的遗物和生活遗迹看其人格魅力
15
作者 刘燕 谭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4期130-133,共4页
文章着重通过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蒲松龄设茶的柳泉、蒲松龄使用的砚台和印章、蒲松龄的画像、蒲松龄墓园等这些生活的见证物,探究蒲松龄坎坷的一生,剖析他的内心世界以及这位封建文人身上那种独有的人格魅力,以期得到更多学者... 文章着重通过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蒲松龄设茶的柳泉、蒲松龄使用的砚台和印章、蒲松龄的画像、蒲松龄墓园等这些生活的见证物,探究蒲松龄坎坷的一生,剖析他的内心世界以及这位封建文人身上那种独有的人格魅力,以期得到更多学者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遗物 生活遗迹 人格魅力
下载PDF
《三国演义》小说魅力在当代的表现
16
作者 梁红 《镇江高专学报》 2013年第1期25-27,共3页
近年来,小说《三国演义》的读者减少了,但其永恒魅力并没有褪色,主要表现在:影视传播、网络传播超过了纸质传播;《三国》应用研究火热;《三国》衍生现象较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传播媒介 三国网络游戏 三国网络小说 三国旅游
下载PDF
从《三国演义》看中国传统人格及现代人格培养
17
作者 赵小敏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93-94,共2页
中国传统人格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刘备是仁的化身 ,诸葛亮是贤臣的楷模 ,关羽“义”字当先。他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因此其人格也各不相同 ,但他们的人格又有很大的统一性和内在联系。这就是我们所要探讨... 中国传统人格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刘备是仁的化身 ,诸葛亮是贤臣的楷模 ,关羽“义”字当先。他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因此其人格也各不相同 ,但他们的人格又有很大的统一性和内在联系。这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传统理想人格重道德的基本精神和合理的道德规定 ,仍是中国现代人的理想人格所应发扬光大的宝贵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传统人格 道德
下载PDF
《三国演义》数字出版领域本体构建基础研究
18
作者 万钟诺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8,共9页
论证语义出版的领域本体构建理论运用于文艺作品数字出版的可行性,说明《三国演义》在严肃历史类长篇小说中的代表地位,提出对《三国演义》进行本体构建研究可对其余类型小说进行本体构建起到触类旁通作用。其后阐述领域本体构建在出版... 论证语义出版的领域本体构建理论运用于文艺作品数字出版的可行性,说明《三国演义》在严肃历史类长篇小说中的代表地位,提出对《三国演义》进行本体构建研究可对其余类型小说进行本体构建起到触类旁通作用。其后阐述领域本体构建在出版领域的应用现状,进一步分析适用于《三国演义》领域本体构建的原则和方法,将“明确性”“一致性”“扩展性”“智能性”“开放性”五大原则作为《三国演义》本体构建的原则,在七步法等国际惯用本体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拟定九步法作为《三国演义》本体构建的方法论。之后,实际推演九步法中五步可用人工编辑方式验证的步骤用以验证本体构建运用于《三国演义》的可行性。最后,本研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数字出版 领域本体构建 语义出版
下载PDF
揭优秀典籍外译之秘,寻中华文化传播之旅——以《三国演义》首部英译单行本生产与流布为中心的考察
19
作者 高跃丹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160,F0003,共9页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最早成书及最早出现英译文献的古典小说,其英译与传播研究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交流有着重要意义。1905年,英国汉学家斯蒂尔出版的《舌战》让《三国演义》英译文献流布进入单行本时代。然而长久以来,...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最早成书及最早出现英译文献的古典小说,其英译与传播研究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交流有着重要意义。1905年,英国汉学家斯蒂尔出版的《舌战》让《三国演义》英译文献流布进入单行本时代。然而长久以来,斯蒂尔其人其作相关研究暂付阙如。文章借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广泛搜集第一手英文文献,以斯蒂尔《舌战》英译活动为起点,从其来华背景、译本特色和译本传播与流布等方面,深入探讨《舌战》的英译与传播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启示,发掘斯蒂尔英译《三国演义》的价值。斯蒂尔《舌战》译本语言简洁明了,凸显中国文化异质性;译者还刊登广告、发表书评,积极推动提升英译与传播效果。然而译作在西方的流布较为零散,这受到该作品的节译形态、译者惯习和社会资本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惯习 社会资本 三国演义 首部单行本
下载PDF
金疮与“三气周瑜”:从医学背景考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之死
20
作者 张悦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56,共5页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从《三国志》到《三国志平话》再到《三国演义》,经历了由无到有并经典化的发展过程。罗贯中利用金疮病忌怒的病理,有条不絮地展开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叙事。周瑜金疮病的再三发作并致死既符合医学逻辑,又满...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从《三国志》到《三国志平话》再到《三国演义》,经历了由无到有并经典化的发展过程。罗贯中利用金疮病忌怒的病理,有条不絮地展开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叙事。周瑜金疮病的再三发作并致死既符合医学逻辑,又满足周瑜因病早卒的史实。“三气周瑜”的故事情节使诸葛亮足智多谋和周瑜狭隘量小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也增加了故事叙述的趣味性。“带着脚镣跳出一支优美的舞”是《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三气周瑜 金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