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勘误
1
作者 李昌铉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97,共4页
[《汇编》编者附言]李昌铉先生的工作,极有价值,我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今寄《明清小说研究》,希望能发表,供学术界使用。顺便在此增加一条。《汇编》影响编诗文部分,既根据《涿州志》收了明顾绛《楼桑庙》(见603页),又根据《亭林... [《汇编》编者附言]李昌铉先生的工作,极有价值,我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今寄《明清小说研究》,希望能发表,供学术界使用。顺便在此增加一条。《汇编》影响编诗文部分,既根据《涿州志》收了明顾绛《楼桑庙》(见603页),又根据《亭林诗集》收了明顾炎武《楼桑庙》(见676页)。经李永祜先生指出,顾绛与顾炎武为一人(他在明末名绛,明亡后志在复明室,更名炎武,字宁人)。又此书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后,本拟重印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资料汇编 顾炎武 双引号 小说研究 《三国演义 古典小说戏曲 《中国小说史略》 正文部分 中国古典戏曲
下载PDF
《三国演义》对朱然形象的矮化及其历史原因
2
作者 王前程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三国时期,朱然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名将,在吴国政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他在截杀关羽之战、猇亭之战、江陵守卫战等著名战役中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但在罗贯中等小说家笔下,朱然形象被严重矮化贬损。这与《三国演义》“拥刘反曹贬孙... 三国时期,朱然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名将,在吴国政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他在截杀关羽之战、猇亭之战、江陵守卫战等著名战役中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但在罗贯中等小说家笔下,朱然形象被严重矮化贬损。这与《三国演义》“拥刘反曹贬孙”的基本倾向分不开,和历史上朱然截杀关羽、追杀刘备等事件更是有着直接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然 三国名将 《三国演义 矮化 历史原因
下载PDF
论“非三国故事”素材与《三国演义资料汇编》之编纂
3
作者 许中荣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8年第1期43-50,共8页
当前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本事编'单纯辑录'三国故事系统'素材,而未收对《三国演义》的文学/文化渊源与文本解读具有重要意义的'非三国故事'素材。在确定坚实的'非三国故事'素材基础上,以小说回目... 当前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本事编'单纯辑录'三国故事系统'素材,而未收对《三国演义》的文学/文化渊源与文本解读具有重要意义的'非三国故事'素材。在确定坚实的'非三国故事'素材基础上,以小说回目先后为基本编排顺序;同时,按照人物出场回目的先后,采取凡是小说中同一个人物故事的'互文本'即以小说文本先后为序,以故事情节为最小单位进行整合(多个素材,以年代先后为序),从而实现《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编纂意义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三国故事”素材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编纂
原文传递
橘枳之间:《三国演义》华裔汉学家群体译者行为研究
4
作者 李鹏辉 张威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在翻译外层面上,1950—2000年间《三国演义》的译介以海外中国文学史为主要载体,以华裔学者为主的该书群体译者亟待重建中国文学史的西传谱系;在翻译内层面上,华裔群体译者具有国际视野,通过语言层面的“转译”和“互文”来实现群体之... 在翻译外层面上,1950—2000年间《三国演义》的译介以海外中国文学史为主要载体,以华裔学者为主的该书群体译者亟待重建中国文学史的西传谱系;在翻译内层面上,华裔群体译者具有国际视野,通过语言层面的“转译”和“互文”来实现群体之间的互动,研究视角由重考证向重义理转变,《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在译入与译出翻译环境的更迭中逐渐得到肯定。从群体译者行为视角研究《三国演义》的海外英译动态,对于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国际地位、厘清中国古典文学英译总体趋势与规律、思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佳译者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文化身份 群体译者行为 华裔汉学家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社会与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5
作者 石浩男 周忠新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2期7-10,共4页
文化负载词是翻译研究与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国演义》中,文化负载词种类多样。在众多《三国演义》译本中,罗慕士与邓罗的译本最为知名。本文对罗慕士与邓罗的译本中社会与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译者因素... 文化负载词是翻译研究与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国演义》中,文化负载词种类多样。在众多《三国演义》译本中,罗慕士与邓罗的译本最为知名。本文对罗慕士与邓罗的译本中社会与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译者因素与原文本语境等是影响文化负载词翻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慕士 邓罗 文化负载词翻译 对比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三国演义》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6
作者 许奇聪 李思龙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三维”转换方法,对《三国演义》的虞苏美译本和邓罗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聚焦两个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译例,考察其闪光点和局限性,并针对局限性提出修改建议,以期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寻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更好地达... 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三维”转换方法,对《三国演义》的虞苏美译本和邓罗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聚焦两个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译例,考察其闪光点和局限性,并针对局限性提出修改建议,以期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寻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三维”转换 文化负载词
下载PDF
追本溯源:《三国演义》英译底本考
7
作者 陈永江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7期31-36,共6页
1925年,《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在第3卷第5~8期连载了4篇题为“THE BATTLE OF RED CLIFF”的英文节译文,译者均为潘子延。然而,学界目前尚未就这几篇译文的底本考辨问题展开讨论。文章以《三国演义》存世原本为参照,分别从字(词)、句两个... 1925年,《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在第3卷第5~8期连载了4篇题为“THE BATTLE OF RED CLIFF”的英文节译文,译者均为潘子延。然而,学界目前尚未就这几篇译文的底本考辨问题展开讨论。文章以《三国演义》存世原本为参照,分别从字(词)、句两个层面出发,通过五种方法进行考辨,最终判定译文的主要底本为毛宗岗评本,极少部分内容源自嘉靖本。此译文底本问题的厘清有助于深化关于《三国演义》及译者潘子延的翻译研究,同时也希冀学界对译文底本问题给予更多重视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底本 中国科学美术杂志 潘子延 毛宗岗评本 嘉靖本
下载PDF
《三国演义》罗译本和虞译本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研究
8
作者 曹雪琴 冉明志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2期963-970,共8页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三国演义》两个英文全译本(罗慕士译本和虞苏美译本)前二十回中文化专有项翻译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两译本翻译方法的异同,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译本...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三国演义》两个英文全译本(罗慕士译本和虞苏美译本)前二十回中文化专有项翻译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两译本翻译方法的异同,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译本。研究发现,罗慕士力求译本向作者靠近,让译文读者体验中国文化,该译本适合用于专业人士学习研究;虞苏美译本尽量靠近读者,以便于流畅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译本和虞译本 文化专有项 翻译方法
下载PDF
《三国演义》数字出版领域本体构建基础研究
9
作者 万钟诺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8,共9页
论证语义出版的领域本体构建理论运用于文艺作品数字出版的可行性,说明《三国演义》在严肃历史类长篇小说中的代表地位,提出对《三国演义》进行本体构建研究可对其余类型小说进行本体构建起到触类旁通作用。其后阐述领域本体构建在出版... 论证语义出版的领域本体构建理论运用于文艺作品数字出版的可行性,说明《三国演义》在严肃历史类长篇小说中的代表地位,提出对《三国演义》进行本体构建研究可对其余类型小说进行本体构建起到触类旁通作用。其后阐述领域本体构建在出版领域的应用现状,进一步分析适用于《三国演义》领域本体构建的原则和方法,将“明确性”“一致性”“扩展性”“智能性”“开放性”五大原则作为《三国演义》本体构建的原则,在七步法等国际惯用本体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拟定九步法作为《三国演义》本体构建的方法论。之后,实际推演九步法中五步可用人工编辑方式验证的步骤用以验证本体构建运用于《三国演义》的可行性。最后,本研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数字出版 领域本体构建 语义出版
下载PDF
《高第〈中国书目〉资料汇编》出版
10
作者 张明明 《国际汉学》 2024年第5期82-82,共1页
《高第〈中国书目〉资料汇编》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生读本”丛书之一种,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张明明副研究馆员编译。此书收有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所撰《高第(1849—1925)》[“Henri Co... 《高第〈中国书目〉资料汇编》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生读本”丛书之一种,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张明明副研究馆员编译。此书收有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所撰《高第(1849—1925)》[“Henri Cordier(1849—1925)”]一文、高第《中国书目》第一版前言以及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等汉学家对《中国书目》所作的书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副研究馆员 资料汇编 伯希和 书评 张明明 书目 研究生
下载PDF
金疮与“三气周瑜”:从医学背景考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之死
11
作者 张悦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56,共5页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从《三国志》到《三国志平话》再到《三国演义》,经历了由无到有并经典化的发展过程。罗贯中利用金疮病忌怒的病理,有条不絮地展开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叙事。周瑜金疮病的再三发作并致死既符合医学逻辑,又满...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从《三国志》到《三国志平话》再到《三国演义》,经历了由无到有并经典化的发展过程。罗贯中利用金疮病忌怒的病理,有条不絮地展开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叙事。周瑜金疮病的再三发作并致死既符合医学逻辑,又满足周瑜因病早卒的史实。“三气周瑜”的故事情节使诸葛亮足智多谋和周瑜狭隘量小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也增加了故事叙述的趣味性。“带着脚镣跳出一支优美的舞”是《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三气周瑜 金疮
下载PDF
论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中的象喻式批评
12
作者 黄思楠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8期115-119,共5页
先秦以来,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家们通过形、声、色、味等形象来譬喻文学艺术中抽象而幽微的精神特征。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存在丰富的象喻式批评,可分为自然象喻、身体象喻与生活象喻。象喻式批评不仅对原有的象喻范畴进行重构... 先秦以来,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家们通过形、声、色、味等形象来譬喻文学艺术中抽象而幽微的精神特征。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存在丰富的象喻式批评,可分为自然象喻、身体象喻与生活象喻。象喻式批评不仅对原有的象喻范畴进行重构,充实了叙事技法,还为读者建构了极具美感的想象空间,启示当前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追溯象喻源流,从象喻发展史的角度考察毛宗岗所使用的象喻类型,挖掘其中的自然万象与文学世界间的相似性,进而分析毛宗岗的叙事标准、阐释意义与话语建构。对当前文学批评研究追求高层次理论品格的同时,兼顾雅俗共赏的学术愿景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宗岗 三国演义 喻象 象喻式批评 阐释意义
下载PDF
动静相生:《三国演义》的跨媒介传播及其意义
13
作者 朱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2-69,共8页
作为古典文学经典,《三国演义》的传播与媒介变迁有着密切关系。在成为《三国演义》之前,三国故事主要通过口头进行传播。在成书后的数百年里,《三国演义》主要通过印刷(刊刻)媒介进行传播,戏曲等艺术形式也是其传播的手段。电子媒介诞... 作为古典文学经典,《三国演义》的传播与媒介变迁有着密切关系。在成为《三国演义》之前,三国故事主要通过口头进行传播。在成书后的数百年里,《三国演义》主要通过印刷(刊刻)媒介进行传播,戏曲等艺术形式也是其传播的手段。电子媒介诞生后,《三国演义》开始通过影视剧和广播等方式进行传播。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传统媒介对《三国演义》的传播构成了其文学意义的稳定性闭环。互联网媒介诞生后,《三国演义》的传播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互联网媒介不仅对《三国演义》原著进行传播,还创造了更多的衍生文本,从而打破了《三国演义》文学意义的闭环。传统媒介下的《三国演义》主要在静态中传播并获得相对稳定的文学意义。随着跨媒介传播的形成,《三国演义》则进入了生生不息的动态文化生产中。通过对《三国演义》跨媒介传播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典文学经典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接受与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媒介传播 互联网 文学经典 文学意义
下载PDF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14
作者 宋明泽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9期35-37,共3页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以刘备为主角的故事情节深受读者喜爱。本文分析刘备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接着探讨了其在政治、军事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成就与失败,最后总结刘备在小说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对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以刘备为主角的故事情节深受读者喜爱。本文分析刘备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接着探讨了其在政治、军事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成就与失败,最后总结刘备在小说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笔者认为刘备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仁义之君”,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他的形象塑造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理想君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刘备 人物形象 关系分析
下载PDF
《三国演义》“倚夜”结纂的叙事效果及其意蕴
15
作者 许中荣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2-127,共6页
《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一部掩映在夜色中的政治史、军事史。罗贯中不仅通过战争、谋议的“夜间化”,增强政治、军事中波诡云谲的戏剧效果;而且以灯烛、火把等光源实现场景或人物的聚焦,强化叙事场景或人物的视觉冲击力;同时,... 《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一部掩映在夜色中的政治史、军事史。罗贯中不仅通过战争、谋议的“夜间化”,增强政治、军事中波诡云谲的戏剧效果;而且以灯烛、火把等光源实现场景或人物的聚焦,强化叙事场景或人物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他还有意识地借助星、月等“闲笔”烘托氛围,从而赋予小说叙事盎然的诗意情调。此外,《三国演义》还有意识地借助秋夜、冷月等自然界中带有“寒意”的事物,或是通过“占星”与“夜梦”等命定式悲剧色彩的小说叙述,或是以“互涉”的形式把小说文本引入悠远的历史语境,从而赋予小说叙事苍凉的历史情韵与厚重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倚夜”结纂 叙事方式 文学兴味 历史情韵
下载PDF
从B站解读类视频看《三国演义》的速食化传播
16
作者 陈婷婷 《新闻世界》 2024年第1期24-26,共3页
新媒体时代,影视或书籍的解读类视频兴起,形成速食化传播之风。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也被卷入到速食化传播的行列中来。仔细研读B站上有关《三国演义》的解读类视频发现:优质UP主与多元UGC共同为《三国演义》的解读类视... 新媒体时代,影视或书籍的解读类视频兴起,形成速食化传播之风。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也被卷入到速食化传播的行列中来。仔细研读B站上有关《三国演义》的解读类视频发现:优质UP主与多元UGC共同为《三国演义》的解读类视频构建了良好的传播氛围,多元内容元素的浓缩化拼贴建构了《三国演义》的解读模式。速食化传播《三国演义》不仅有利于受众的替代性观影需求的满足,而且有利于影视行业多元意义的生成。但商业资本操控下创作方式的异化和低俗化的趋向不可逆,观众速食化观看《三国演义》往往失去了对艺术作品的完整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B站 解读类视频 速食化
下载PDF
认知识解视域下的《三国演义》诗词英译研究
17
作者 殷诗淇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认知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对翻译研究具有解释力。文章从认知识解视域出发,依据Langacker的四个识解维度,对《三国演义》三个英文全译本的诗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oss的译文辖域激活和突显较多;Brewitt的译文详略... 认知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对翻译研究具有解释力。文章从认知识解视域出发,依据Langacker的四个识解维度,对《三国演义》三个英文全译本的诗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oss的译文辖域激活和突显较多;Brewitt的译文详略度更高;虞苏美则在视角方面能更好地把握原作意图。译者识解差异由多种因素造成。该研究可以丰富认知语言学的应用范畴,同时为典籍翻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三国演义 诗词英译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小人物故事意蕴探究
18
作者 汤宗国 《学语文》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故事,或明确宣扬“拥刘反曹”的道德观念,或从小人物对大人物产生影响的角度总结处世教训,或隐约表达“成事在天”的天命观。这些小人物故事虽然简单,却深化了小说主题,体现小说补正史之阙失、彰显史实之义理的... 《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故事,或明确宣扬“拥刘反曹”的道德观念,或从小人物对大人物产生影响的角度总结处世教训,或隐约表达“成事在天”的天命观。这些小人物故事虽然简单,却深化了小说主题,体现小说补正史之阙失、彰显史实之义理的创作追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达民间的思想意识与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小人物 大人物 补史之阙 民间趣味
下载PDF
指向核心素养的名著项目式阅读模式探索——以《三国演义》为例
19
作者 陈月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8期90-95,共6页
项目式阅读作为一种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式,逐渐成为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项目式阅读为途径,以一台“《三国演义》语言艺术晚会”为例,利用项目的情境性、驱动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并以... 项目式阅读作为一种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式,逐渐成为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项目式阅读为途径,以一台“《三国演义》语言艺术晚会”为例,利用项目的情境性、驱动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学生参与项目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合学生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的实践经验和效果,总结出项目式阅读的操作模式,为今后名著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阅读 核心素养 《三国演义
下载PDF
从口头文献的词汇考证科尔沁口语的古词——以布仁巴雅尔演述的《三国演义》为例
20
作者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24年第3期39-46,206,共9页
词义不仅是人类思维过程的产物,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的变化与社会文化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某些词语的古词义可能在该语言的方言或土语中保留下来,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1984年8月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 词义不仅是人类思维过程的产物,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的变化与社会文化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某些词语的古词义可能在该语言的方言或土语中保留下来,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1984年8月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胡尔奇布仁巴雅尔演述的62小时胡仁·乌力格尔作品《三国演义》的词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作品的词汇。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词汇中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语古词语,并证实科尔沁土语中的古词语仍保留着蒙古语古词语的原义。探析口头文献胡仁·乌力格尔《三国演义》词汇中出现的古词语对研究现代蒙古语的科尔沁土语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文献 《三国演义 科尔沁土语 古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