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三言》、《二拍》的重商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林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5-98,共4页
《三言》、《二拍》是明代优秀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真实地反映了明中叶后的社会生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近三分之一的篇章描写的是商业活动,反映的是商贾行业的日常生活,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而且,一反传统“重农轻商”思想,重... 《三言》、《二拍》是明代优秀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真实地反映了明中叶后的社会生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近三分之一的篇章描写的是商业活动,反映的是商贾行业的日常生活,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而且,一反传统“重农轻商”思想,重视商业、崇尚理财,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本文从崭新的价值判断和新型的商人形象等两个方面论述《三言》、《二拍》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思想,指出其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商业活动 商人形象 价值观念
下载PDF
“大历史”中的“小世界”——论“三言二拍”的宋史书写与文学想象
2
作者 梅东伟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5-52,共8页
“三言二拍”关注宋朝的“大历史”,如熙宁变法、靖康之变等大事件和宋高宗、王安石、贾似道等大人物;但小说家叙述的重点却非“大历史”的波澜壮阔,而是“大历史”中的“小世界”,以此展现历史剧变下人物的艰难处境和人生体验,或是历... “三言二拍”关注宋朝的“大历史”,如熙宁变法、靖康之变等大事件和宋高宗、王安石、贾似道等大人物;但小说家叙述的重点却非“大历史”的波澜壮阔,而是“大历史”中的“小世界”,以此展现历史剧变下人物的艰难处境和人生体验,或是历史人物的逸闻趣事和适意生活,“小世界”未必契合正史叙述,却不违历史逻辑,并在“情理”维度丰富了“大历史”。“三言二拍”借“小世界”展开的宋史书写既有对市民趣味的迎合,也有文人趣味的表达,折射出明人对宋史的多元认知和历史观,尤其小说家对“靖康之变”的诸多关注,折射着明人的危机认识与社会焦虑以及对宋代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 小世界 宋史书写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三言二拍选本研究
3
作者 程国赋 周彩虹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5,共5页
 三言二拍作为古代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在明末至清代出现了14种选本,其中以《今古奇观》最为著名。这些选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明末清初时期、康乾时期和晚清时期。本文主要探讨三言二拍选本出现的历史原因以及选本所呈现的总体特征。
关键词 选本 分期 成因 总体特征
下载PDF
论三言二拍嬗变作品所体现的时事化创作倾向
4
作者 程国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75-81,共7页
作为古代白话小说的优秀代表作 ,三言二拍在明末以后被大量改编 ,共有 86篇拟话本在后世被改编 ,出现 12 6篇改编作品 ,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本文从忠奸斗争、白莲教运动和民族矛盾三个方面总结三言二拍嬗变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事化创作倾... 作为古代白话小说的优秀代表作 ,三言二拍在明末以后被大量改编 ,共有 86篇拟话本在后世被改编 ,出现 12 6篇改编作品 ,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本文从忠奸斗争、白莲教运动和民族矛盾三个方面总结三言二拍嬗变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事化创作倾向 ,并结合社会现实、创作主体以及实学思潮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事化 小说创作 创作倾向 明末清初 白莲教运动 民族矛盾 社会现实 创作主体 实学思潮
下载PDF
“三言二拍”英译史料辨析和底本辨明
5
作者 马萧 郎希萌 《长江学术》 CSSCI 2022年第1期95-100,共6页
"三言二拍"代表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18世纪以来被相继翻译成各国文字在海外传播。对"三言二拍"英译史料进行细致梳理和文本细读,发现"三言二拍"英译所依据的原文底本复杂,甚至存在以讹传讹现象... "三言二拍"代表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18世纪以来被相继翻译成各国文字在海外传播。对"三言二拍"英译史料进行细致梳理和文本细读,发现"三言二拍"英译所依据的原文底本复杂,甚至存在以讹传讹现象。早期主要以《今古奇观》为底本,而中后期有些是依据其相关前世蓝本和后世选本,虽然故事情节类似,但相去甚远,不能归于"三言二拍"英译范畴。澄清这些误传,对于"三言二拍"翻译史研究和英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史料 底本辨析 蓝本及选本辨明
下载PDF
“三言二拍”中僧尼形象分析
6
作者 刘向群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2-64,共3页
僧尼形象是"三言二拍"众多人物形象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僧尼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正僧尼、邪僧尼和高僧。这些僧尼形象体现了晚明的社会思潮、因果观念和女性观念的多层意义。
关键词 僧尼形象 多层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