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命之轻与生存之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活着》比较 |
陈孟
陈煜
王鸿雁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2
|
轻与重、灵与肉的选择——《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金色笔记》的比较 |
陈莉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3
|
轻与重:在对立中走向统一——电影《布拉格之恋》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对比分析 |
窦志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存在的轻与重——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女性代码的再解读 |
张巧欢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5
|
现代性阵痛之后——解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多重话语 |
张春梅
|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0 |
|
6
|
生命在轻重间轮回——解读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白露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7
|
生命在轻重之间——解读昆德拉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武忠玲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0 |
|
8
|
沉重的肉身——解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
蒲仪
|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
|
2004 |
0 |
|
9
|
“我们中间没有一个超人”——重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徐宗文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0
|
轻重、灵肉与媚俗——解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三条线索 |
毕悦轩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1
|
彷徨于轻重两极的生命存在——阅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理由 |
郭备
|
《作文通讯(实用阅读版)》
|
2009 |
0 |
|
12
|
生命的轻与重——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解读 |
金嘉月
|
《现代商贸工业》
|
2017 |
0 |
|
13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自我探寻的永恒悖论 |
池大红
张岩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4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女性原型及其存在之思 |
顾梅珑
吴丹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5
|
|
15
|
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矛盾哲学 |
赵谦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2
|
|
16
|
西方文学挚爱主题的建构与流变——以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中心的系谱学阐释 |
杨晓河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7
|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人物性格分析 |
冯国军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5
|
|
18
|
城市安全不能承受之重与流动人口不能承受之轻——兼论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预警机制的作用与完善 |
陈心歌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
2007 |
6
|
|
19
|
人性之刀与灵魂之画——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启思 |
燕燕
汪亦男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20
|
小说与电影的互文叙事——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布拉格之恋》 |
刘爽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