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说周遍性构式中的“都”和“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怡春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5,共7页
周遍性构式中,"都"分布自由,"也"分布受限;"都"倾向于肯定形式,"也"倾向于否定形式;"都/也"有时可互换而构式义不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从句法演变的角度和构式与"都/也"... 周遍性构式中,"都"分布自由,"也"分布受限;"都"倾向于肯定形式,"也"倾向于否定形式;"都/也"有时可互换而构式义不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从句法演变的角度和构式与"都/也"的互动入手,考察"都/也"的不均衡分布,提出构式义与"都/也"语义的融合以及构式形成过程中"前附词"的脱落或产生等解释性理论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义 语义融合 “不论什么……都” “连……都/也”
下载PDF
秦汉律中的“失刑罪”
2
作者 宋磊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1年第4期105-113,M0006,共10页
秦汉律中专门追究司法责任的罪名有“不直”“纵囚”和“失刑罪”,其中“失刑罪”是指司法中因过失造成的定罪量刑失当。“失刑罪”的渊源十分久远,但“失刑罪”的发展却是在春秋时期铸刑书刑鼎以后的罪刑严格精准对应时代。秦汉时期通... 秦汉律中专门追究司法责任的罪名有“不直”“纵囚”和“失刑罪”,其中“失刑罪”是指司法中因过失造成的定罪量刑失当。“失刑罪”的渊源十分久远,但“失刑罪”的发展却是在春秋时期铸刑书刑鼎以后的罪刑严格精准对应时代。秦汉时期通过覆讯、覆治(覆狱)、乞鞫、监御史和刺史监察劾举、录囚和使者循行“举冤狱”等多种途径发现和纠正“失刑罪”。“失刑罪”的罪名在秦末短暂消失,在汉代以后彻底消亡,但其体现出来的严格、精确追究司法责任的精神却为后世法律所沿用,并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刑罪 司法责任 举冤狱 失纵不直论令 官司出入人罪
下载PDF
入华佛教对应儒佛关系的三个典型
3
作者 顾伟康 《哲学分析》 2010年第4期71-84,共14页
佛教来到中国,必不可免地要部分改变自身的形态,以求发展。佛教中国化,其关键之一,即是如何处理与儒家意识形态的关系。本文选择了《牟子理惑论》、庐山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和禅宗三个典型,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佛教回应时... 佛教来到中国,必不可免地要部分改变自身的形态,以求发展。佛教中国化,其关键之一,即是如何处理与儒家意识形态的关系。本文选择了《牟子理惑论》、庐山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和禅宗三个典型,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佛教回应时代、处理同儒佛关系的三种不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佛关系 儒家意识形态 《牟子理惑论》 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禅宗
下载PDF
张家口方言一些特殊形式的选择连词——现实性对立和主观性差异 被引量:4
4
作者 宗守云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8-449,共12页
张家口方言有一些特殊形式的选择连词:"无论/无了/无""爱""还是/是/也不是"。这些选择连词既相对立也有互补:"无论/无了/无"和"爱"用于非现实情态,前者是客观性语言成分,后者是主观... 张家口方言有一些特殊形式的选择连词:"无论/无了/无""爱""还是/是/也不是"。这些选择连词既相对立也有互补:"无论/无了/无"和"爱"用于非现实情态,前者是客观性语言成分,后者是主观性语言成分;"还是/是/也不是"用于现实情态。在演变方面,这些选择连词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三者都经历了并列项离析的过程,"无论/无了/无"还经历了联系项单用、复合句整合两个过程;"爱"只通过等同项删略成为选择连词;"还是/是/也不是"则主要通过联系项单用成为选择连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方言 选择连词 无论 也不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