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游移不定的“自我”——解读安妮·埃尔诺的《一个女人》 |
魏欣怡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24 |
0 |
|
2
|
论林白小说中女性的自我建构——以《一个人的战争》为例 |
高鑫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3
|
一个抒写自我人格理想的文本——与《〈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作者商榷 |
吴周文
陈长红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4
|
|
4
|
从《夏洛特·坦普尔——一个真实的故事》看认识论自我的建构 |
郑静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5
|
论凯特·肖邦《一个正派的女人》的女性自我意识 |
郭晓兰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6
|
自我的“他者”——简析小说《一个人到世界尽头》 |
左存文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6 |
0 |
|
7
|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中女性的自我认知 |
彭伊玲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8 |
1
|
|
8
|
精神救赎,自我实现——论《一个好邻居的日记》中简·萨默斯延宕的成熟 |
谈笑
|
《魅力中国》
|
2010 |
0 |
|
9
|
场域调适·自我经典化·伦理确认——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版本流变考释 |
肖庆国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他者作用下的自我建构——镜像理论视野下《一个人的朝圣》主题解读 |
赵丽丽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1
|
内在化乌托邦之灵的自我相遇——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研究 |
陈影
|
《外国语文研究》
|
2018 |
0 |
|
12
|
论《一个人的战争》中女性的自我认知 |
彭伊玲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3
|
陶石泉:一个年轻人的自我修养 |
钱小军
|
《新食品》
|
2019 |
0 |
|
14
|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自我成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解读 |
李威
尹奇岭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15
|
确证自我存在的爱欲——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窄门》为例 |
刘钰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16
|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老年形象塑造与自我认同流变 |
王思思
许孜
|
《视听》
|
2020 |
0 |
|
17
|
教师要坚持自我学习 |
沈丽新
|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
2024 |
0 |
|
18
|
谢尔曼·阿莱克西对当代美国印第安人的自我表征与身份重构 |
王玲
普慧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9
|
论《一个女人》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
李先瑞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20
|
论电影《一个勺子》的意象表述 |
郭彤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