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宿命的象征:《世事如烟》的意象分析
1
作者 覃燕 《世界文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余华的小说《世事如烟》充满了宿命论的哲学思想,它不仅表现在人物离奇的死亡上,还表现在作者的意象选择上,《世事如烟》中主要存在三种意象:自然意象暗示了时间的静止,社会意象暗示了空间的封闭,民俗意象直接代表了无法摆脱的宿命,三... 余华的小说《世事如烟》充满了宿命论的哲学思想,它不仅表现在人物离奇的死亡上,还表现在作者的意象选择上,《世事如烟》中主要存在三种意象:自然意象暗示了时间的静止,社会意象暗示了空间的封闭,民俗意象直接代表了无法摆脱的宿命,三种意象共同构筑起一个充满宿命色彩的隐蔽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充斥着一种末日感,而这种颓废的世纪末情绪不仅是余华个人的精神体验,还是一个时代下文学家们所共有的情绪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世事如烟》 意象 宿命
下载PDF
叙事控制、“被经验的话语”与叙事气氛——余华《世事如烟》的叙事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钟雨柔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1年第2期63-69,共7页
余华写于1988年的中篇小说《世事如烟》一直备受赞誉,却始终没有相应的理论批评对小说的文学实验和贡献做出正面回应。本文尝试还原叙事问题在《世事如烟》中的中心地位。作家对既是形式也是内容的叙事做了怎样的实验?这些实验又与作家... 余华写于1988年的中篇小说《世事如烟》一直备受赞誉,却始终没有相应的理论批评对小说的文学实验和贡献做出正面回应。本文尝试还原叙事问题在《世事如烟》中的中心地位。作家对既是形式也是内容的叙事做了怎样的实验?这些实验又与作家关心的核心命题"真实"有着何种联系?写实主义是否意味着真实?内心叙事和叙事控制是否也是达成"真实"的可能?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以"叙事气氛"为切入点,重新理解小说叙事的"真实"问题与小说的叙事控制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事如烟》 真实 叙事控制 叙事气氛
下载PDF
基于AntConc软件对余华前后期作品写作风格的对比研究——以《世事如烟》和《活着》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金想琴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2期172-173,共2页
《世事如烟》与《活着》是余华创作前后期的代表作品。笔者用分词软件对这两部小说进行分词和标注,又用Ant Conc软件对分词标注后的两个文本从语言结构特征、关键词(Keyword)和主要人物分布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印证了余华以《世事如... 《世事如烟》与《活着》是余华创作前后期的代表作品。笔者用分词软件对这两部小说进行分词和标注,又用Ant Conc软件对分词标注后的两个文本从语言结构特征、关键词(Keyword)和主要人物分布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印证了余华以《世事如烟》为代表作的前期作品注重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用词丰富、基调阴暗,而以《活着》为代表作的后期作品注重情节和人物的完整刻画、用词朴实无华、风格偏向写实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事如烟》 《活着》 写作风格 AntConc软件
下载PDF
论余华小说《世事如烟》的语言特色与非常态书写
4
作者 邓张萍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03-105,共3页
《世事如烟》是余华写作转型期的作品集,标志着作者创作手法的成熟。在《世事如烟》中,余华以极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与非常态化的书写策略,将非理性世界的荒诞性、虚无感与精神真实相统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 余华 《世事如烟》 语言特色 非常态书写
下载PDF
苦难命运展示中的情义书写——关于余华长篇小说《文城》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春林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82,共8页
余华,毫无疑问是中国当代一位毁誉参半,曾经引发过巨大争议的杰出作家。依照批评界一种普遍的看法,自打他凭借一篇名叫《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短篇小说在业界产生强烈影响以来,他的小说创作被明确地划分为所谓先锋小说和回归现实这样两个... 余华,毫无疑问是中国当代一位毁誉参半,曾经引发过巨大争议的杰出作家。依照批评界一种普遍的看法,自打他凭借一篇名叫《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短篇小说在业界产生强烈影响以来,他的小说创作被明确地划分为所谓先锋小说和回归现实这样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余华,以《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等一系列因其夸张变形而充满荒诞意味的现代主义小说作品而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现代主义小说 《现实一种》 余华 批评界 夸张变形 《一九八六年》 《世事如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