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电影》2002年总目录 被引量:2
1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8-191,共4页
关键词 约翰 意大利 英国 南欧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美国影片 合拍片 塔尔科夫斯基 《世界电影》 演员 李二仕 目录 检索工具
原文传递
谈《世界电影》的改版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榕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世界电影》 刊物 改版 读者意识 市场意识 编辑思想 风格 品牌意识
原文传递
总结过去,探索发展——《世界电影》50年座谈会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6-171,共6页
关键词 《世界电影》 刊物 座谈会 综述 品牌形象 学术理论 市场定位 目标读者群 内容结构
原文传递
“向导”物语——从《电影艺术译丛》到《世界电影》记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笃忱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3,47,共3页
关键词 电影艺术译丛》 《世界电影》 电影专业刊物 外国电影 理论建设 文化大革命 民族本土电影
原文传递
为了忘却的重提——《世界电影》50年纪念
5
作者 邵牧君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1,47,共3页
关键词 《世界电影》 纪念文章 刊物改名 《译丛-世界电影》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从《主编死了》解读当下电影译名的“规范”
6
作者 徐溧遥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9-93,共5页
电影译名公认的标准先有《世界电影》,后有迷影网(cinephilia),但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失范的状况。文章结合《主编死了》这本书的叙说,对中国电影译名来源进行了梳理,分析新媒体如何对中国电影的译名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 电影译名公认的标准先有《世界电影》,后有迷影网(cinephilia),但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失范的状况。文章结合《主编死了》这本书的叙说,对中国电影译名来源进行了梳理,分析新媒体如何对中国电影的译名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如何看待电影译名的规范标准,是电影学界目前需要讨论的一个现实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电影译名 规范 《世界电影》 迷影网
下载PDF
纯理论主义在西方影坛的撤退
7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80-80,共1页
《世界电影》今年第一期刊登了一篇题为《电影学者的生活》的饶有趣味的文章。这是英国电影学者伊克·里斯蒂1989年4月去衣阿华大学参加美国电影研究学会后写的杂文。文章不长,却传达了一些重要的理论信息。
关键词 理论主义 西方 《世界电影》 电影学者 电影研究 理论信息 文章 杂文
下载PDF
开端
8
作者 玛丽雅·斯米尔诺娃 盂广钧 《电影文学》 1988年第10期70-77,共8页
玛丽雅·斯米尔诺娃是苏联老一代电影剧作家。我国观众所喜爱的影片《乡村女教师》和《无脚飞将军》即出自她的手笔。她以散文集的形式出版了一本回忆录书名《泉源》。第一部分“我的撒哈拉”译载于《世界电影》今年第三期上。“开... 玛丽雅·斯米尔诺娃是苏联老一代电影剧作家。我国观众所喜爱的影片《乡村女教师》和《无脚飞将军》即出自她的手笔。她以散文集的形式出版了一本回忆录书名《泉源》。第一部分“我的撒哈拉”译载于《世界电影》今年第三期上。“开端”是第二部分“电影生涯”的第一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电影》 电影生涯 剧作家 女教师 回忆录 散文集 玛丽
下载PDF
软件导购
9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04年第7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词汇大爆炸》 《世界电影精彩对白》 《鼹鼠的故事》 英语学习
下载PDF
Identity and Loyalty: Catch-22 and The English Patient1
10
作者 Linda Alkan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1期262-268,共7页
The films Catch-22 (1970) and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are based on literary novels, and set in the specific time and place of World War II Italy. Each work uses the topic of the war to raise the issues of ident... The films Catch-22 (1970) and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are based on literary novels, and set in the specific time and place of World War II Italy. Each work uses the topic of the war to raise the issues of identity and loyalty that loom large during wartime, when nations place huge demands on their people. Both works explore these issues as relevant to their own time. In the 1960s, Catch-22 elevates loyalty to self as a value and challenges the dehumanizing conformity demanded by the bureaucratic states of the postwar world. Twenty-six years later, The English Patient honors loyalty to people rather than to nations. Both movies end in hope, with Yossarian's escape in Catch-22, and the end to the European war in The English Pati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Michael Ondaatje's novel, The English Patient, goes beyond the issues of identity and loyalty and the hopeful Hollywood ending as seen in the movies. By giving Kip's and Hana's points of view, which were not shown in the film--the view of a brown man in a world controlled by whites and of a woman who understands the horrors of the atomic bomb--Ondaatje offers the possibilities of a new sense of identity and loyalty, one more in tune with issues of a post-colonial 21 st century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NTITY LOYALTY Ondaatje HELLER literature and war film and war
下载PDF
In the Labyrinth of Memory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bout the Warsaw Rising of 1945 in Polish Film and Media Narration
11
作者 Elzbieta Wiacek 《History Research》 2012年第6期398-414,共17页
The Warsaw Uprising is one of the events key to understanding not only the history of Poland but also Central Europe and World War II. The Uprising shows that the war was not a simple fight of good against evil (as i... The Warsaw Uprising is one of the events key to understanding not only the history of Poland but also Central Europe and World War II. The Uprising shows that the war was not a simple fight of good against evil (as it often perceived in Western Europe) but that in fact three sides, each with different goals, were involved--two totalitarian systems and the world of Western democracies. Memory is a phenomenon tha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esent; our perception of the past is always influenced by the present. The aim of the author's presentation is to examine how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Polish people about the Warsaw Rising was changing. The author would argue that the remembrance of this event is situated between the communica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memory. To prove it, the author will examine two movies: Sewer (1956) by Andrzej Wajda, Eroica (1956) by Andrzej Munk, and the narrative exhibition of the Warsaw Rising Muse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Warsaw Uprising communicative memory cultural memory museum NARRATION
下载PDF
Are There Tea Parties on Mars? Business and Politics in Science Fiction Films
12
作者 O'Brien Stanley Nicki L. Michalski Ruth J. H. Stanley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3期382-396,共15页
This paper will apply a politically oriented description-critique paradigm developed from the works of Whitehall and Grewell that offers a way to examine works of popular culture, particularly Mars-based science ficti... This paper will apply a politically oriented description-critique paradigm developed from the works of Whitehall and Grewell that offers a way to examine works of popular culture, particularly Mars-based science fiction films. Because of the unique nature of these films, primarily which they are set in a future and distant world, they allow us to explore the socio-political landscape in which they were created from a remove that does not exist in "real-world" based works. Specifically we will be examining the governing power (in any particular Mars-based science fiction film) that might be either wielded by business interests or governmental interests. Although it is possible to have both a strong government and a strong business in a society, in many Mars-based science fiction films,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seem to represent two sides of a continuum. The stronger the business power structure in the film, the weaker the governmental power structure, and vice-ve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ence fiction MARS political structure governmental power Geoffrey Whitehall Gary Grewell COLONIZATION film
下载PDF
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英进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27,共4页
近年来,我陆续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二十一世纪》(香港)等中文刊物上发表文章。介绍海外中国电影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中的兴起和90年代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表示相当的兴趣。... 近年来,我陆续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二十一世纪》(香港)等中文刊物上发表文章。介绍海外中国电影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中的兴起和90年代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表示相当的兴趣。我的介绍当时基本截止于2000年。此后海外的中国电影研究发展更为迅速,由原来每年大约3-4部学术专著(包括论文集)到目前的7-8部(2003、2005每年都高达12部以上),期刊论文的数量就更多了。《电影艺术》编辑部邀请我定期向国内读者介绍海外的研究信息,经过酝酿,我拟组织一批在美国就读的博士研究生参加这个简评栏目的写作,先以电影书籍介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一世纪 电影研究 中国 电影艺术》 《世界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 博士研究生 当代电影
原文传递
Deterritorializing the Nation: Deleuzian Time, Space and Narrative in the Video Art of Lia Lapithi Shukuroglou
14
作者 Lisa Socrates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9期897-904,共8页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ngage with Gilles Deleuze's work on time and space in cinema as a theoretical trajectory for exploring the video art of Lia Lapithi Shukuroglou. In Cinema 2: The Time-Image (1989),...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ngage with Gilles Deleuze's work on time and space in cinema as a theoretical trajectory for exploring the video art of Lia Lapithi Shukuroglou. In Cinema 2: The Time-Image (1989), Deleuze argues that post-Second World War cinema has been shaped by a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compelling it to create new signs and images. Centering on the post-war landscape of Cyprus in 1974, the moment of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in Deleuze is transposed to this national context; examining Lapithi's response to the crisis of historical time in its relation to physical spaces. It negotiates a contextualized reading of three videos and argues that they manifest Deleuzian "time-images". These texts react to the territorialization of real spaces by deterritorializing official national history. Using Martin Jones' study, Deleuze, cinema and national identity: Narrative time in national contexts (2006) Lapithi's time-images are interpreted as "unruly" as they resist a linear narrative and destabilize public time. Contrary to Martin Jones's view that time-images constitute a temporary deviation from flowing national tim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Lapithi excavates alternative temporalities in perpetuity; whilst proposing that in the context of Cyprus the deterritorialization of space by time postpones the nation's ident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EUZE Lapithi Shukuroglou's video-art TIME SPACE national identity
下载PDF
中国大陆的法国电影研究(1949年至今)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辉 王昕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133,共4页
时值中法建交50周年。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四本主要电影学术刊物及近十年硕博学位论文中关于法国电影的文章的梳理,将1949年后中国大陆对法国电影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从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立场上审视(1949—1966)到向其全面学习(1978—2... 时值中法建交50周年。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四本主要电影学术刊物及近十年硕博学位论文中关于法国电影的文章的梳理,将1949年后中国大陆对法国电影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从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立场上审视(1949—1966)到向其全面学习(1978—2000),再到对其产业与美学并重的多元研究(2000年至今)。从法国电影研究的角度,试图对中法电影的学术交流进行梳理,发现其总体上受我国宏观历史变迁影响,并与我国本土电影发展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电影 《世界电影》 电影艺术》 《当代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原文传递
浅议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5
16
作者 严晓青 沈露萍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一动画电影人物形象和角色塑造研究概览我国对动画电影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对苏联动画片生产计划的转载和翻译。1958年,《世界电影》期刊上(雪后)1(奇妙的姑娘)2中出现学者关于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和塑造的研究。
关键词 动画电影 人物形象 国产 《世界电影》 生产计划 50年代 20世纪 角色塑造
原文传递
论中国商业电影属性的文化纠结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秋英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8-101,共4页
一 1995年,邵牧君先生在《世界电影》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首先’和‘其次’这个次序至关重要,因为电影既然首先是一件工业产品,这就决定了它的商品属性是根本的,是第一性的……"[1]这段... 一 1995年,邵牧君先生在《世界电影》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首先’和‘其次’这个次序至关重要,因为电影既然首先是一件工业产品,这就决定了它的商品属性是根本的,是第一性的……"[1]这段话在电影界引起强烈的震荡后更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电影 商品属性 文化 中国 《世界电影》 工业产品 电影 艺术
原文传递
中国电影家协会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18
作者 高媛媛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0-160,共1页
2014年7月29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批准,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DMG印纪娱乐传媒集团和《世界电影》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国际传播(电影)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 2014年7月29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批准,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DMG印纪娱乐传媒集团和《世界电影》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国际传播(电影)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夏潮,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康健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巡视员周建东,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副秘书长李景富,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胡子光以及来自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的知名学者以及好莱坞知名制片人保罗·斯科威克、编剧伊万·多尔蒂等中外电影界人士出席了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国际传播 成立大会 传播工作 委员会 协会 中国文联 《世界电影》
原文传递
“动画纪录片”有史吗? 被引量:18
19
作者 聂欣如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9-54,7,共6页
本刊"纪录时代"栏目关于动画是否能够构成纪录片的讨论,从2010年一直持续到今天,一些理论研究者就这一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颇有学理深度的争鸣本期刊发了聂欣如教授的文章《"动画纪录片"有史吗?》对这一问题进一步... 本刊"纪录时代"栏目关于动画是否能够构成纪录片的讨论,从2010年一直持续到今天,一些理论研究者就这一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颇有学理深度的争鸣本期刊发了聂欣如教授的文章《"动画纪录片"有史吗?》对这一问题进一步予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动画 《世界电影》 学术价值 文章 现状 历史 论文
原文传递
笔耕破千万字 谠论汇东西方——深切缅怀邵牧君先生
20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共3页
著名电影理论家、翻译家、评论家、原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88--1992),《世界电影》原主编,中国世界电影学会原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邵牧君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6月12日与世长辞。享年87岁。
关键词 东西方 《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 电影评论 书记处 理论家 翻译家 评论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