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书评
1
作者 B.C.伯奇菲尔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07-109,共3页
关键词 大洋 大陆 大洋岛弧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 书评
下载PDF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与战略性矿产资源效应”专辑征稿启事
2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0-410,共1页
新特提斯洋是位于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一个大洋,其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欧亚大陆南缘特提斯构造域的诞生。其间,既形成了与大洋俯冲过程相关的成矿作用,在大洋消亡后,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与大陆碰撞造山相关的成矿作用,实现了... 新特提斯洋是位于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一个大洋,其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欧亚大陆南缘特提斯构造域的诞生。其间,既形成了与大洋俯冲过程相关的成矿作用,在大洋消亡后,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与大陆碰撞造山相关的成矿作用,实现了显著的铜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富集。因此,对新特提斯构造域形成和演化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又是国家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冈瓦纳大陆 构造演化过程 新特 形成演化 欧亚大陆 国家战略需求 大陆碰撞造山
下载PDF
论东特提斯形成与演化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建宁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论东特提斯形成与演化的基本特征罗建宁(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特提斯的形成与演化一直是推动地质学发展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这不仅是因为特提斯地跨欧、亚、非和南、北美洲,而且它的形成与演化对全球构造有着重要的影响。特提... 论东特提斯形成与演化的基本特征罗建宁(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特提斯的形成与演化一直是推动地质学发展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这不仅是因为特提斯地跨欧、亚、非和南、北美洲,而且它的形成与演化对全球构造有着重要的影响。特提斯巨型构造域西自加勒比海,经阿尔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带 东特 形成演化 中国西部 冈瓦纳大陆 蛇绿岩组合 放射虫 晚三叠世 硅质岩 二叠纪
下载PDF
南海及邻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与东特提斯构造域 被引量:10
4
作者 倪金龙 夏斌 刘海龄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10期11-16,共6页
以南海及邻区的前中生代地层分布研究为基础,划分了该区域前中生代的褶皱基底分区。其中,晋宁期褶皱基底主要分布于琼南地块和昆嵩地块,围绕其周缘发育的依次有加里东期、海西期等褶皱变质基底,从华南大陆向东南沿海,其基底也依次由老... 以南海及邻区的前中生代地层分布研究为基础,划分了该区域前中生代的褶皱基底分区。其中,晋宁期褶皱基底主要分布于琼南地块和昆嵩地块,围绕其周缘发育的依次有加里东期、海西期等褶皱变质基底,从华南大陆向东南沿海,其基底也依次由老变新。在基底分区及前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前中生代的缝合带的分布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海南岛的九所—陵水构造带、西沙北海槽、中央海盆的北侧可能存在一条“琼南缝合带”,作为马江缝合带的东延。前中生代的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两个大的地质时期,即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时期,构造演化的特点主要是各地块的多次碰撞与张裂作用,最终形成了多个变质褶皱基底和多条古缝合带。软流圈的对流作用可能是控制各地块多次碰撞与张裂作用的主要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基底 构造演化 东特 对流作用 南海
下载PDF
川西藏东板块构造体系及特提斯地质演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朝基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5年第2期121-134,共14页
川西藏东可划分为巴颜喀拉、羌塘和拉萨3个板块构造体系。每个体系由结合带、岛弧褶皱带、弧后盆地褶皱带和盆后隆起组成。它们是在晚二叠世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沿巴塘拼合带碰撞拼合的基础上,自NE而SW经历了三叠纪巴颜喀拉板块... 川西藏东可划分为巴颜喀拉、羌塘和拉萨3个板块构造体系。每个体系由结合带、岛弧褶皱带、弧后盆地褶皱带和盆后隆起组成。它们是在晚二叠世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沿巴塘拼合带碰撞拼合的基础上,自NE而SW经历了三叠纪巴颜喀拉板块构造体系的形成、侏罗纪羌塘板块构造体系的形成和白垩纪拉萨板块构造体系的形成以及新生代以来陆-陆碰撞造山和高原隆升而逐渐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体系 地质演化 巴颜喀拉 羌塘 拉萨
下载PDF
北非地区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 被引量:1
6
作者 吕雪雁 曹喆 +2 位作者 刘静静 杨光庆 张忠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44,共17页
北非地区古生代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经历古生代冈瓦纳和中新生代特提斯2大裂谷—拗陷—前陆盆地演化旋回,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之一。基于公开地质资料和油气勘探数据的综合分析,指出北非地区含油气盆地存在克拉通叠加拗陷、裂... 北非地区古生代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经历古生代冈瓦纳和中新生代特提斯2大裂谷—拗陷—前陆盆地演化旋回,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之一。基于公开地质资料和油气勘探数据的综合分析,指出北非地区含油气盆地存在克拉通叠加拗陷、裂谷和被动陆缘3种盆地类型,盆地演化经历冈瓦纳期和特提斯期2大成盆旋回,明确了区域构造演化对含油气盆地类型、盆地结构和生储盖发育规律的控制作用。受全球板块构造演化影响,北非地区经历了5期构造演化阶段:(1)晚元古代—早寒武世基底拼合和裂谷发育阶段;(2)寒武纪—早石炭世克拉通内拗陷发育阶段;(3)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海西造山阶段;(4)晚二叠世—早白垩世裂谷盆地发育阶段;(5)晚白垩世—现今阿尔卑斯造山阶段。以海西造山作用为标志,形成古生代冈瓦纳期成盆旋回和中新生代特提斯期成盆旋回。北非西部盆地演化以古生代冈瓦纳期旋回占主导,在霍加尔地盾周边形成克拉通拗陷叠加盆地;东部盆地演化以中新生代特提斯旋回占主导,形成中新生代裂谷盆地和被动陆缘盆地。受盆地发育特征控制,西部克拉通拗陷叠加盆地烃源岩以志留系、泥盆系泥岩为主,储集层包括古生界和三叠系,区域盖层为志留系页岩和上三叠统—下侏罗统蒸发岩;东部裂谷盆地烃源岩以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为主,储集层包括裂谷前古生界和裂谷期中生界、新生界,区域盖层为中新生代裂谷晚期蒸发岩。总的来看,北非地区差异构造演化控制了其含油气盆地形成机制差异和源储盖发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非油气地质 冈瓦纳大陆 被动陆缘 构造演化 盆地形成
下载PDF
东特提斯金沙江造山带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成矿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何龙清 余凤鸣 陈开旭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6,共2页
金沙江造山带是东特提斯复合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条重要的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金沙江造山带自泥盆纪至第四纪经历了弧后盆地扩张、弧后盆地俯冲消减、弧后碰撞造山、挤压隆升与前陆盆地演化等四个主要演化阶段(潘桂棠等,1997;W... 金沙江造山带是东特提斯复合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条重要的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金沙江造山带自泥盆纪至第四纪经历了弧后盆地扩张、弧后盆地俯冲消减、弧后碰撞造山、挤压隆升与前陆盆地演化等四个主要演化阶段(潘桂棠等,1997;Wang et al.,1995;王立全等,1999;何龙清,1998;Kenneth et al.,1995),各阶段都有不同的成矿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内生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金沙江造山带 弧后盆地 内生金属矿床 盆地扩张 构造演化阶段 盆地演化 挤压隆升 东特 碰撞造山
下载PDF
东特提斯多弧-盆系统演化模式 被引量:58
8
作者 潘桂棠 陈智樑 +2 位作者 李兴振 徐强 江新胜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6年第2期52-65,共14页
自70年代以来,以板块构造观点分析特提斯演化已有三种模式,即“剪刀张”、“传送带”和“手风琴运动与开合”模式。所有这些模式都是以一个联合古陆的形成和特提斯是泛大洋(古太平洋)中一个海湾的假设为前提,或以冈瓦纳大陆裂离... 自70年代以来,以板块构造观点分析特提斯演化已有三种模式,即“剪刀张”、“传送带”和“手风琴运动与开合”模式。所有这些模式都是以一个联合古陆的形成和特提斯是泛大洋(古太平洋)中一个海湾的假设为前提,或以冈瓦纳大陆裂离、亚洲大陆增生为基点。随着对东特提斯(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主体)地质构造演化的认识深化,特提斯演化、造山作用的解释由两陆(劳亚和冈瓦纳)一洋(特提斯)模式转变为三陆群(劳亚、冈瓦纳、泛华夏)二洋(特提斯和古亚洲)的特提斯多弧-盆系统洋陆转换演化模式,即多岛弧造山模式。这一多岛弧造山模式源自大陆地质,尤其是在中国西部造山带-盆地长期的地质考察研究实践。运用多岛弧造山模式,反思青藏高原及邻区山盆系统的地质事实,深刻认识到在东特提斯发现的许多由消减洋壳和消减杂岩所组成的蛇绿混杂岩带中,“三位一体”的蛇绿岩多数是“小洋盆”、弧后盆地、岛弧边缘海型,既存在早古生代岛弧、陆缘弧和晚古生代的火山弧,又有中生代的陆缘弧、岛弧。多岛弧-盆系统的存在意味着大洋岩石圈的存在、消减和转换。特提斯大洋岩石圈至少从古生代到中生代历经发生、发展到萎缩、消亡的长期连续的复杂的演化过程。古特提斯是原特提斯的继承和发展,中生代东特提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特演化 大地构造演化 弧盆演化模式
下载PDF
中国青藏高原特提斯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27
9
作者 潘裕生 方爱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101,共10页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特提斯演化的结果。本文根据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沉积学证据,将青藏高原特提斯在时间上划分为3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从震旦纪开始至奥陶—志留纪结束,这个阶段的大洋我们称作"原特提斯"。中期从泥...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特提斯演化的结果。本文根据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沉积学证据,将青藏高原特提斯在时间上划分为3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从震旦纪开始至奥陶—志留纪结束,这个阶段的大洋我们称作"原特提斯"。中期从泥盆纪开始至石炭—二叠纪结束,通常称这个大洋为"古特提斯"。晚期从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三纪早期,这个阶段的大洋通常被称作"新特提斯"。在空间上,青藏高原特提斯可以划分为3个区域相,即北区、中区和南区。上述3个阶段完全可以与空间上的3个区域相对应,原特提斯主要发育于北区,大洋消亡后的遗迹残留在青藏高原第5缝合带中,即西昆仑—阿尔金—北祁连缝合带。古特提斯主要发育于中区,大洋消亡后的遗迹残留在青藏高原第3、4缝合带中,即金沙江缝合带和昆仑南缘缝合带。新特提斯主要发育于南区,大洋主洋盆消亡后的遗迹残留在青藏高原第1缝合带中,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它的弧后盆地消亡后的遗迹残留在第2缝合带中,即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演化 青藏高原 构造
下载PDF
独居石成因特征与U-Th-Pb定年及三江特提斯构造演化研究例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邱昆峰 杨立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21-2732,共12页
独居石U-Th-Pb定年在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成因类型的识别和年龄值的合理地质解释始终是研究的难点。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岩浆、热液和沉积成因独居石的内部结构、矿物组合以及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厘定了不同成因类... 独居石U-Th-Pb定年在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成因类型的识别和年龄值的合理地质解释始终是研究的难点。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岩浆、热液和沉积成因独居石的内部结构、矿物组合以及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厘定了不同成因类型独居石的鉴别标志;并以三江特提斯构造演化研究为例,探讨了独居石的U-Th-Pb定年及其合理地质应用。不同地质环境中形成的独居石具有不同的内部结构和矿物组合及元素组成:岩浆独居石可能存在较宽且平直的岩浆环带,常与磷钙钍石共生;相对富集重稀土,具有较高的Y、Sc、Th、U、Sm、Gd等含量和Th/U比值,较低的La、Ce含量和稀土总量,显示为Eu强烈亏损的右倾斜分布模式。而热液独居石可能存在与流体作用有关的扇形环带,常与斜钍石共生;沉积独居石形态多不规则,与自生矿物相伴生。它们具有典型的四分组稀土分布模式,稀土总量较高,相对富集轻稀土(如La、Ce),贫Y、Sc、Th、U、Sm、Gd等,Th/U比值较低。独居石U-Th-Pb定年限定了松潘-甘孜造山带204~190Ma的早期变质作用和168~158Ma的局部热干扰,约140~130Ma冈底斯浅色花岗岩的形成与地壳的缩短加厚及快速隆升作用,约33~22Ma红河断裂带与伸展作用有关的岩体侵位和左行走滑运动年代(且北部的去顶剥蚀作用要比中部早9Ma),约8~11Myr的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挤出"构造变形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成因特征 U-Th-Pb地质年代学 三江特构造演化
下载PDF
川西藏东地区金矿床类型与特提斯地质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邹光富 《四川地质学报》 1996年第1期46-53,共8页
川西藏东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结合部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自早古生代以来,区内曾经历过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成矿条件。区内金矿床的主要类型有: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金矿... 川西藏东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结合部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自早古生代以来,区内曾经历过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成矿条件。区内金矿床的主要类型有: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金矿床、层控型金矿床、浊积岩型金矿床、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床、矽卡岩型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剪切带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类型 板块构造 地质演化 青藏高原东部
下载PDF
全球洋-陆转换中的特提斯演化 被引量:68
12
作者 潘桂棠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1X期23-40,共18页
全球洋-陆转换中的特提斯演化潘桂棠(中国地质科学院特提斯地质研究中心)一、引言自奥地利著名地质学家徐士(E.Sness)在100年前推测在欧亚与非洲、印度之间,在地质历史上存在过横贯赤道附近的大洋,并以希腊神话中一位... 全球洋-陆转换中的特提斯演化潘桂棠(中国地质科学院特提斯地质研究中心)一、引言自奥地利著名地质学家徐士(E.Sness)在100年前推测在欧亚与非洲、印度之间,在地质历史上存在过横贯赤道附近的大洋,并以希腊神话中一位女神(海神的妻子Tethys)的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瓦纳大陆 青藏高原 地质出版社 构造演化 造山带 大地构造 中生代 中国西部
下载PDF
朝鲜半岛地质与东北亚构造演化:前言 被引量:2
13
作者 翟明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13-2932,共20页
【岩石学报】2016年10月第32卷第10期是朝鲜半岛与东北亚构造演化专辑。朝鲜半岛处于东北亚的欧亚大陆与太平洋的交界地区。东边毗邻作为岛弧带的日本,西部与我国辽吉接壤,是欧亚大陆的东部边界(图1)。其基底陆块全部或部分与华北相... 【岩石学报】2016年10月第32卷第10期是朝鲜半岛与东北亚构造演化专辑。朝鲜半岛处于东北亚的欧亚大陆与太平洋的交界地区。东边毗邻作为岛弧带的日本,西部与我国辽吉接壤,是欧亚大陆的东部边界(图1)。其基底陆块全部或部分与华北相连。它的显生宙演化又记录了与古亚洲洋(含鄂霍茨克海)演化、古特提斯演化、Pegea超大陆的形成以及古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各种地质事件,是研究东北亚以至全球构造的关键地区。由于众所周知的国际政治原因,朝鲜的地质情况,特别是新的研究进展公开发表的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朝鲜半岛 地质事件 东北亚 欧亚大陆 西太平洋 鄂霍茨克海 演化
下载PDF
滇西北羊拉铜矿区两套玄武岩的成因及其对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约束
14
作者 朱经经 胡瑞忠 +4 位作者 钟宏 毕献武 陈恒 胥磊落 刘月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45-445,共1页
西南"三江"地区地处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结合带,是古特提斯构造域的东延部分。伴随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区域内自西向东形成了澜沧江缝合带、昌宁-孟连缝合带、金沙江缝合带及甘孜-理塘缝合带,其中昌宁-孟连缝合带被认为是古特... 西南"三江"地区地处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结合带,是古特提斯构造域的东延部分。伴随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区域内自西向东形成了澜沧江缝合带、昌宁-孟连缝合带、金沙江缝合带及甘孜-理塘缝合带,其中昌宁-孟连缝合带被认为是古特提斯洋主洋盆闭合后的残余。作为古特提斯洋的重要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特 岛弧玄武岩 金沙江缝合带 构造 冈瓦纳大陆 成因 形成演化 区域内 欧亚大陆 澜沧江
下载PDF
特提斯成矿域主要金属矿床类型与成矿过程 被引量:81
15
作者 张洪瑞 侯增谦 杨志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33,共21页
作为全球三大巨型成矿域之一的特提斯成矿域目前尚缺少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特提斯构造带是欧亚大陆南部一条全球性纬向展布的构造带,夹持于东欧、哈萨克、塔里木、华北、扬子、印度支那地块和印度、阿拉伯、非洲板块之间,由若干个小陆块,... 作为全球三大巨型成矿域之一的特提斯成矿域目前尚缺少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特提斯构造带是欧亚大陆南部一条全球性纬向展布的构造带,夹持于东欧、哈萨克、塔里木、华北、扬子、印度支那地块和印度、阿拉伯、非洲板块之间,由若干个小陆块,如Anatolides、外高加索、Alborz、伊朗中部、鲁特、阿富汗、帕米尔、南羌塘、北羌塘、拉萨、保山、中缅马苏、西缅甸等,及陆块中间的造山带组成,是在晚古生代到新生代期间,古、新特提斯洋扩张与闭合过程中,历经两次大规模的板块俯冲、碰撞形成的。这一过程可主要概括为冈瓦纳大陆的裂解以及欧亚大陆的增生,其中欧亚主动大陆边缘和冈瓦纳被动大陆边缘起了主要的控制作用。特提斯成矿域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注定了其成矿具多金属、多类型的特征,漫长的空间展布决定了其金属堆积的连续成带性,其中的一些重要成矿带全球著名。文章在特提斯成矿域中识别出了6种主要的成矿作用,分别形成斑岩型Cu-Mo-Au、与岩浆热液有关的Sn-W、岩浆型铬铁矿、VMS型Cu-Pb-Zn、浅成低温热液型Au-Hg-Sb及与沉积岩有关的Pb-Zn等矿床。这些矿床都是在洋盆扩张、洋陆俯冲、大陆碰撞等地球动力学背景中形成的。与环太平洋、古亚洲等增生型造山带相比,特提斯成矿域中也保存了众多与俯冲作用相关的矿产,如斑岩矿床、浅成低温矿床、VMS矿床等。另外,特提斯成矿域中还有大量矿床的形成与碰撞环境密切相关,如东南亚锡多金属成矿带、Sahand-Bazman铜矿带,以此区别于典型的增生型成矿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构造演化 成矿作用 成矿背景 地球动力学 成矿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研究回顾、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4
16
作者 潘桂棠 王立全 +3 位作者 尹福光 耿全如 李光明 朱弟成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75,共25页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涵盖了前身的东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和高原隆升对气候环境演变的制约,它不仅包含有关全球构造的空间格局、运动状态的历史记录,而且也留下了青藏特提斯洋陆转换、盆山转换构造体制的时空结构、运动...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涵盖了前身的东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和高原隆升对气候环境演变的制约,它不仅包含有关全球构造的空间格局、运动状态的历史记录,而且也留下了青藏特提斯洋陆转换、盆山转换构造体制的时空结构、运动形式和发展变化的地质遗迹。所以青藏高原是研究全球构造的窗口,被自然科学工作者誉为解决地球动力学的一把钥匙。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1979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演化、系列编图及综合集成等研究工作。本文以认识现今青藏高原地质历史各阶段重大地质构造事件的结构组成和演化为主线,回顾了40年来历次重大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过程,系统总结了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过程、碰撞构造效应,以及东特提斯地质调查研究中一系列重要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和新发现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就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模式、科学理论与学术争论观念层次上的问题,以及关键的基础地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新生代地质构造 碰撞构造效应 多岛弧盆系构造 演化
下载PDF
西藏麻米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班-怒特提斯洋俯冲过程的制约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守仁 岳鋆璋 吴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42-1357,共16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分布的大量中生代火成岩对约束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侧麻米乡一带酸性侵入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获得花岗斑岩^(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分布的大量中生代火成岩对约束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侧麻米乡一带酸性侵入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获得花岗斑岩^(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46~145 Ma,花岗闪长岩为140 Ma,代表这套侵入岩的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早期。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岩均显示出较高的SiO_(2)(69.12%~76.54%)和Al_(2)O_(3)(12.44%~14.93%)含量及较低的MgO含量(0.19%~0.89%),属弱过铝质—强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同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稀土元素总量较低(∑REE=129×10^(-6)~201×10^(-6)),分馏程度较高(LREE/HREE=2.06~9.18),呈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并具有负Eu异常,接近活动大陆边缘酸性岩浆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综合分析,麻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酸性侵入岩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岩浆演化过程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这套侵入岩表现出火山弧型性质,形成于俯冲的构造背景。结合前人研究与区域资料,认为班公湖-怒江洋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存在南向俯冲,形成了区域上的措勤-申扎构造岩浆弧,进一步证实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了双向俯冲,为特提斯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岩石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措勤-申扎构造岩浆弧 青藏高原 构造演化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云南潞西三台山超镁铁岩体Os-Nd-Pb-Sr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储著银 王伟 +3 位作者 陈福坤 王秀丽 李向辉 季建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21-3228,共8页
滇西地区特提斯造山带具有多块体拼合的构造特点,是东特提斯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大地构造演化对理解全球特提斯造山带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在腾冲和保山地块之间的龙陵-瑞丽断裂带中出露超镁铁质岩石,曾被解释为两个陆块缝合的... 滇西地区特提斯造山带具有多块体拼合的构造特点,是东特提斯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大地构造演化对理解全球特提斯造山带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在腾冲和保山地块之间的龙陵-瑞丽断裂带中出露超镁铁质岩石,曾被解释为两个陆块缝合的证据。本文采用高灵敏度高精度超低本底Re-Os、Sm-Nd、Pb和Rb-Sr同位素分析技术,对采自该断裂带潞西三台山的超镁铁岩样品进行了Os-Nd-Pb-Sr同位素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超镁铁岩石具有强烈富集特征。分析的5个岩石样品具有高的初始^(87)Sr/^(86)Sr值(0.71074~0.71444)、低的初始ε_(Nd)值(-6.2~-10.6)、低初始γ_(Os)值(-4.8~-8.8)和较高的初始铅同位素比值,其Os同位素模式年龄值(t_(RD))为0.97~1.71Ga。Nd-Os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三台山超镁铁岩具有古老的富集大陆岩石圈地幔岩石的特征,不能作为腾冲和保山地块的缝合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潞西 超镁铁岩体 同位素特征 地质意义 western Yunnan initial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大陆岩石圈地幔 LITHOSPHERIC mantle 造山带 tectonic evolution 同位素分析技术 high precision understanding 铅同位素比值 断裂带 大地构造演化 超镁铁质岩石 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区1∶25万区调构造调研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8
19
作者 曹圣华 袁建芽 +2 位作者 唐峰林 谢国刚 邹爱建 《江西地质》 2001年第3期221-224,共4页
文中概述了青藏高原基本构造格局、青藏高原多岛弧盆系统洋陆转换演化模式。然后,结合1∶25万西藏邦多、措麦区幅区调工作中地质构造单元及演化阶段划分,蛇绿混杂岩带野外调查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多岛弧造山模式 演化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蛇绿混杂岩 青藏高原 区域地质调查
下载PDF
特约主题: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
20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研发专项“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项目拟从中生代全球板块运动格局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入手,多学科联合攻关,探究燕山期地壳变形的驱动机制,揭示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动力学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研发专项“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项目拟从中生代全球板块运动格局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入手,多学科联合攻关,探究燕山期地壳变形的驱动机制,揭示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动力学背景,阐明优势金属矿产形成机理,反演中国燕山运动的深部过程。项目由八个课题构成:(1)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2)关键廊带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深部结构;(3)鄂霍茨克洋与太平洋构造域叠合的岩浆作用与成矿响应;(4)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岩浆作用与成矿;(5)太平洋与特提斯构造域转换期岩浆作用与成矿;(6)中国东部燕山期沉积盆地演化与资源效应;(7)中国西部燕山期构造事件与岩浆成矿;(8)燕山运动的深部过程与大规模成矿?项目团队来自20个单位,涵盖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基金委创新群体.有8位杰青,7位ESI高被引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过程 资源效应 地质事件 燕山期 国家重点实验室 构造 大规模成矿 沉积盆地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