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西方哲学观视角下的消隐建筑研究
1
作者 李冰 黄日辉 《河南建材》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城市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使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但工业的扩张也导致了城市文脉与城市绿地的缺失。本文结合中外哲学观分析建筑的消隐化理念,阐述建筑形态消隐对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产生的积极作用,提出消隐建筑的设计策略,打造更舒适健康的... 城市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使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但工业的扩张也导致了城市文脉与城市绿地的缺失。本文结合中外哲学观分析建筑的消隐化理念,阐述建筑形态消隐对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产生的积极作用,提出消隐建筑的设计策略,打造更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一建筑一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隐 东西方哲学 体量消隐 界面消隐
下载PDF
丝路传奇与东西方文化交流——评《丝绸、瓷器与人间天堂》
2
作者 魏先华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6期I0031-I0031,共1页
马可·波罗是中西交通史上首位同时完成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西方商人,留下了翔实的文字记录《马可·波罗行纪》。他以崇高、美好的叙述方式向西方展现了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东方世界。劳伦斯·贝尔格林查阅六种语... 马可·波罗是中西交通史上首位同时完成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西方商人,留下了翔实的文字记录《马可·波罗行纪》。他以崇高、美好的叙述方式向西方展现了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东方世界。劳伦斯·贝尔格林查阅六种语言的文献史料,追溯马可·波罗的东方旅行,以史学家和传记作家双重视角重新诠释了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到香都的旅行。他通过引用伊塔洛·卡尔维诺有关忽必烈与马可·波罗的对话机制,为人们打开了马可·波罗的世界。拥有贵族头衔的马可·波罗非常善于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迎合周围人的猎奇心理,为忽必烈、码头搬运工、船夫等不同的听众讲述伟大的商业冒险和传奇的东方之旅。传记还引用了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创作的诗歌《忽必烈汗》,为这部传记营造了浪漫主义的叙事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作家 柯勒律治 英国诗人 马可·波罗 海上丝绸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 猎奇心理 文献史料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东西方文化关系思想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房广顺 祁玉伟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32,共10页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东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状况和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东西方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探索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整个过...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东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状况和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东西方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探索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立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东西方文化交往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因,指出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造成了西方文化的异化和东方文化的阻滞,肯定东方文化为人类走向共产主义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东西方文化关系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洞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进而彰显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东西方文化 交流互鉴
下载PDF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美籍朝鲜裔作家姜镛讫的文学思想研究
4
作者 刘淼 徐晓红 《东疆学刊》 2023年第4期23-27,共5页
姜镛讫是20世纪初期移民美国的朝鲜作家,其笔下作品包括《草屋顶》《从东方到西方》和《烈士》,他的作品皆以朝鲜半岛及朝鲜人的故事为背景,作品风格自成一派,是东西方文学交流的桥梁。姜镛讫也可以被称为早期移民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 姜镛讫是20世纪初期移民美国的朝鲜作家,其笔下作品包括《草屋顶》《从东方到西方》和《烈士》,他的作品皆以朝鲜半岛及朝鲜人的故事为背景,作品风格自成一派,是东西方文学交流的桥梁。姜镛讫也可以被称为早期移民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移民精神,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点,并使更多美国人了解了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 姜镛讫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思维的版图:东西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晓宇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批判性思维作为21世纪学生必备的关键技能之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的重要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尤其是东亚学生进入西方大学学习,东西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差异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传统观点认为,东方学生比西方学生... 批判性思维作为21世纪学生必备的关键技能之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的重要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尤其是东亚学生进入西方大学学习,东西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差异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传统观点认为,东方学生比西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弱,西方文化和儒家文化的不同特质导致了这种差异。传统观点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东方学生普遍通过加强记忆来完成特定任务或考试,而这在许多西方学者看来是死记硬背的浅层学习。其实,若辅之条件,通过这种加强记忆的做法可以成为深度学习者。文化差异确实对批判性思维产生影响,但是,它主要影响的是批判性思维的倾向而非技能。除此之外,语言与教育等其他重要因素也对批判性思维差异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思维差异 东西方文化 第二语言 教育环境
下载PDF
古代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明交流
6
作者 史越 《炎黄地理》 2024年第4期47-50,共4页
古代丝绸之路既是商贸之路,也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主要桥梁。它产生于公元前2世纪,是伴随着汉朝对西域的交往逐步形成的,一直延续至15世纪后期,涉及陆上、海上两条路线。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科技,文化和... 古代丝绸之路既是商贸之路,也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主要桥梁。它产生于公元前2世纪,是伴随着汉朝对西域的交往逐步形成的,一直延续至15世纪后期,涉及陆上、海上两条路线。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科技,文化和宗教的传播,给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保护好历史遗迹与文物,发掘与传承丝绸之路文化价值,以及开发文化旅游的战略就成了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丝绸之路 历史遗迹 东西方经济 两条路线 东西方文明交流 东西方文化 丝绸之路文化 汉朝
下载PDF
从东西方的比较到“两种文化”的整合——方法论视角下的我国科学哲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毓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49,共5页
无论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或是两种文化的整合,都不应停留于空泛的简单化结论,而应首先对各个相关概念,包括“分析性”、“综合性”、“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等,做出清楚的界定并有很好的了解;进而,所谓的“辩证综合”也不应成... 无论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或是两种文化的整合,都不应停留于空泛的简单化结论,而应首先对各个相关概念,包括“分析性”、“综合性”、“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等,做出清楚的界定并有很好的了解;进而,所谓的“辩证综合”也不应成为科学哲学、乃至一般哲学研究的一个“万能模式”,而应明确地区分出“互补”、“渗透”与“整合”这样三个不同的层次,并在这些方向上做出更为自觉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文化整合 方法论 科学哲学
下载PDF
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的特性——以“月亮”隐喻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小丽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9-11,14,共4页
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隐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东西方文化及影响的新思路。东西方文化尤其是文学作品中对"月亮"这一客观存在的理解既有相同点,又... 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隐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东西方文化及影响的新思路。东西方文化尤其是文学作品中对"月亮"这一客观存在的理解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本文将从体验哲学的角度,就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月亮"隐喻与中国古代名著《红楼梦》中的"月亮"隐喻作出比较与分析,尝试性地探讨"月亮"隐喻在两种语言中的认知模式和优势分布格局,剖析其体验哲学的根基和各自文化特异性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哲学 隐喻 东西方文化特性
下载PDF
东西方文化中对时间概念的认知差异探析——以“星期”为例
9
作者 杨亚萍 傅海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8期157-162,共6页
受到千百年来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背景及历史的影响,东西方文化中对时间的概念认知差异很大。了解东西方文化对“时间”的认知差异对于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具有深刻意义。只有通过深入探索和了解这些差异,并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才能帮... 受到千百年来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背景及历史的影响,东西方文化中对时间的概念认知差异很大。了解东西方文化对“时间”的认知差异对于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具有深刻意义。只有通过深入探索和了解这些差异,并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对时间观念的态度和价值观,加深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尊重,可以促进彼此之间更好地沟通和协作,并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和误解,实现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该文从“星期”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时间概念入手,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同时助力于当前形势下中国文化的形象塑造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期 东西方文化 计时制 差异 现实意义 文化推广
下载PDF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2,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历了深刻而全面的哲学运动,创造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和不同的哲学形态,一方面使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在19世纪没有充分发展的内容全部展示了出来,另一方面又结合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变革,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历了深刻而全面的哲学运动,创造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和不同的哲学形态,一方面使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在19世纪没有充分发展的内容全部展示了出来,另一方面又结合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变革,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些连续不断的哲学创造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哲学思潮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地位,要求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的对象加以研究。为了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首先必须确定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进而研究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争以及由此而决定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格局和整体风貌,并在此基础上,用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加以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哲学 比较哲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下载PDF
但丁与阿拉伯—伊斯兰哲学——中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成功范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晓文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5期86-91,共6页
欧洲中世纪意大利在接受当时处于高峰时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方面 ,具有重要的地理文化优势 ,事实上 ,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森那和阿威罗伊的哲学思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诗人但丁的诗学观和《神曲》的创作。这是中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 欧洲中世纪意大利在接受当时处于高峰时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方面 ,具有重要的地理文化优势 ,事实上 ,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森那和阿威罗伊的哲学思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诗人但丁的诗学观和《神曲》的创作。这是中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丁 阿拉伯-伊斯兰哲学 中世纪 《神曲》 文化交流 隐喻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诗学观
下载PDF
东西方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对景观学科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慧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8-152,共5页
西方和东方认知哲学的最大不同可以说是"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区别。西方哲人主张把认知的主体和被认知的客体分离开来;古老的东方哲学讲究把自然和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景观设计学科的定位首先是哲学和价值... 西方和东方认知哲学的最大不同可以说是"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区别。西方哲人主张把认知的主体和被认知的客体分离开来;古老的东方哲学讲究把自然和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景观设计学科的定位首先是哲学和价值观取向的问题。与其就学科本身来讨论定位问题,不如明晰决定其定位的时代要求和哲学价值,在分析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确立面向未来的学科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艺术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 景观学科 艺术精神
下载PDF
东西方两种哲学传统与两个文化世界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谋昌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15,共5页
东西方两个文化世界的根本差别源于两种哲学传统:一是古希腊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前者以个人为核心,强调理性与斗争;后者以社会、家庭为中心,强调整体与和谐。当今世界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在加速,但是... 东西方两个文化世界的根本差别源于两种哲学传统:一是古希腊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前者以个人为核心,强调理性与斗争;后者以社会、家庭为中心,强调整体与和谐。当今世界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在加速,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一个地球两个世界,这在科学道德、文学艺术、中医西医、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中国的现代化,应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将其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哲学传统 生态文艺学
下载PDF
试论东西方文化价值哲学观念的殊异与融通(续)——兼谈时代青年人生价值观念之嬗变和定位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生岐 《徐特立研究》 2001年第3期32-34,共3页
四、简单的比较据上面所讲,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价值观的主旨在于向善与求美,也就是孔子在《论语》中讲的"尽善尽美"的境界;对于自然界的体认则较为淡化,即求真的情怀不够。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养成目标是"君子","... 四、简单的比较据上面所讲,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价值观的主旨在于向善与求美,也就是孔子在《论语》中讲的"尽善尽美"的境界;对于自然界的体认则较为淡化,即求真的情怀不够。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养成目标是"君子","君子"当然也要"有识于草木鸟兽之名",甚至要学会骑马、驾车、射前、但君子养成的主要功夫是人事的谙练与娴熟。正像《红楼梦》里讲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价值 哲学观念 人生价值观 学校教育
下载PDF
论梁漱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15
作者 刘龙 《中国市场》 2017年第16期306-307,共2页
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梁漱溟通过阐述中、西、印三种文化之不同的三种路向说,向世人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固有价值并且以极大的信心预测了今后必定是中国文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得到复兴。这在当时全天下都在讨伐中国文化,急于将... 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梁漱溟通过阐述中、西、印三种文化之不同的三种路向说,向世人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固有价值并且以极大的信心预测了今后必定是中国文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得到复兴。这在当时全天下都在讨伐中国文化,急于将其像洗澡水一样倒掉的主张滔滔皆是,盈于天下的情况下,梁先生的主张是振聋发聩的,他真不愧是现代新儒家的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及哲学 梁漱溟 文化三路说
下载PDF
东西方法律文化的哲学辨思 被引量:2
16
作者 席书旗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61-66,共6页
东西方传统法律文化在内容、结构及其发展轨迹上各有其特点 ,其差异的哲学基础在于对人性善恶的认识不同 :西方为以“民法”为主体的私法精神和法治精神 ,东方 (中国 )为以“刑法”为主体的公法精神以及治国方略上“德主刑辅”的人治与... 东西方传统法律文化在内容、结构及其发展轨迹上各有其特点 ,其差异的哲学基础在于对人性善恶的认识不同 :西方为以“民法”为主体的私法精神和法治精神 ,东方 (中国 )为以“刑法”为主体的公法精神以及治国方略上“德主刑辅”的人治与德治结合的精神。东西方法律文化相结合的理想模式应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哲学辨思 人性善 人性恶 法律结构 中国 西方 私法精神 公法精神
下载PDF
试论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语言渊源
17
作者 董斌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东西方文化之差异,就其语言学渊源而言,是汉藏语和印欧语的差异。作为典型的分析语,汉语并不借助屈折变化来更改词性、词义,使得建筑在汉语言之上的汉文化缺乏广泛的形而上学讨论,并通过古代中国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周边民族的思... 东西方文化之差异,就其语言学渊源而言,是汉藏语和印欧语的差异。作为典型的分析语,汉语并不借助屈折变化来更改词性、词义,使得建筑在汉语言之上的汉文化缺乏广泛的形而上学讨论,并通过古代中国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周边民族的思维方式;印欧语大量的屈折变化和系语的特殊性使得使用它的各民族在日常语言生活中即可感受到一种形而上性,触发对本体的思考,在接纳来自闪含语民族的思维模式后,这种倾向更加突出。古代印度主要使用印欧语,佛教传入中国后,印欧语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在中国得到推广,其因明学更是与中国传统名家迥异,但最终也只是隐没在僧刹中。汉传大乘佛教、藏传金刚乘佛教是印欧语文化和汉藏语文化交融的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 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 形而上学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哲学底蕴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红玉 顾巧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进中国式...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人民至上是其唯物史观品格,实践第一是其认识论源泉,守正创新是其辩证法思维特质。习近平文化思想饱含丰富而深邃的中国哲学智慧:“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化用了中国哲学“体用之辩”的精髓要义,开放包容体现了中国哲学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思维智慧,胸怀天下生动诠释了中国哲学的天下观和交往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核心内容 哲学底蕴
下载PDF
中国文化跨学科研究的新思路——读斯洛特《心智哲学:融合东西方的主题及其上》
19
作者 陈吉荣 《文化与传播》 2020年第6期43-47,共5页
基于跨学科的全球化视野,探讨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不仅拓宽了哲学思想的研究,而且加速了东西方思想的对话。这方面,斯洛特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探讨了西方"理学"范畴与东方"心学"范畴的区别,进一步思考了中国哲学... 基于跨学科的全球化视野,探讨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不仅拓宽了哲学思想的研究,而且加速了东西方思想的对话。这方面,斯洛特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探讨了西方"理学"范畴与东方"心学"范畴的区别,进一步思考了中国哲学家对于道德修养的有关论述,并与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述加以比较,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并纠正了西方学者对中西方哲学思维差异的认识。斯洛特反思了西方哲学,重新定位中国思想的世界地位。这对于西方学术界全面认识中国哲学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跨学科 哲学 心理学 重新定位
下载PDF
朱谦之的儒家唯情主义及其历史文化哲学建构
20
作者 徐国利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12,共11页
朱谦之对儒家作了唯情主义生命哲学的解读,认为情即性即仁,情为宇宙生命本体,生命进化便是“真情之流”,唯情的人生和社会具有普世意义。他以唯情主义为依据建构起历史哲学,将本能(求生存的情感)视为历史进化的动力,历史进化是互助;历... 朱谦之对儒家作了唯情主义生命哲学的解读,认为情即性即仁,情为宇宙生命本体,生命进化便是“真情之流”,唯情的人生和社会具有普世意义。他以唯情主义为依据建构起历史哲学,将本能(求生存的情感)视为历史进化的动力,历史进化是互助;历史由三种本能驱动形成三个发展阶段和三种形态。他还用儒家唯情主义对文化作哲学阐释,认为文化本质上是人类经验生活时时积累和创新的生命之流,文化发展有四种类型和阶段,哲学性的中国文化虽然低于科学文化,却因富有艺术精神而有“普世价值”,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要在充分吸收科学文化的基础上,最终走向唯情的艺术文化阶段。朱谦之的思想深刻而有创新性,为儒学的现代发展和中国现代历史文化哲学的建构作出重要贡献;但是,他对《周易》的唯情解读不免有强制阐释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谦之 儒家 唯情主义 历史哲学 文化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