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的文质思想
1
作者 陆双祖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68-70,共3页
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代表了大历时期的诗歌创作成就和审美追求,是中唐"大历诗风"的集中展示,也体现了这一时期文质观的变化。高仲武提出了"体被风雅,理致清新"的文质观,体现了以审美为本位的重文倾向,表现出与... 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代表了大历时期的诗歌创作成就和审美追求,是中唐"大历诗风"的集中展示,也体现了这一时期文质观的变化。高仲武提出了"体被风雅,理致清新"的文质观,体现了以审美为本位的重文倾向,表现出与盛唐诗学不同的美学趣尚,表明了这一时期文学观念的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 理致清新 文质观
下载PDF
试论《中兴间气集》的诗学本体与审美准则——兼及中唐前期之诗学旨趣
2
作者 高林广 卢宇苗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48-53,共6页
《中兴间气集》是一部中唐前期的诗歌选、评集。是著标举“体状风雅、理致清新”的审美准则 ,体现出重闲雅、重清赡、重韵致等方面的诗学倾向 ,在诸多唐人选唐诗中独具一格。是著亦显示了中唐前期诗学的基本旨趣 。
关键词 《中兴间气集》 诗学 中唐前期
下载PDF
从《中兴间气集》的定量分析看中唐前期诗歌风貌 被引量:1
3
作者 付秋玉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6-21,共6页
采用定量分析法,探讨《中兴间气集》选录的诗歌在体裁、格律、内容方面的特点,认为中唐前期的诗坛擅长律诗,形式上有创新;以抒写赠别之情、生活之趣的生命活动为主;审美趣味上出现了向齐梁繁缛诗风回归的趋向。
关键词 《中兴间气集》 体裁 格律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中兴间气集》《诗源辩体》对朱湾诗的两极评判及原因探析
4
作者 常崇桦 《保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1-97,共7页
《中兴间气集》基于风雅新颖的选诗标准及才性批评的论诗方法,先认可朱湾故作隐逸的行为,再赞赏其诗具有契合隐者身份的脱俗、含蓄优点;而且高仲武肯定大历诗坛的交游风气,所以偏好朱湾的席间应酬之作。《诗源辩体》基于律诗以初盛唐为... 《中兴间气集》基于风雅新颖的选诗标准及才性批评的论诗方法,先认可朱湾故作隐逸的行为,再赞赏其诗具有契合隐者身份的脱俗、含蓄优点;而且高仲武肯定大历诗坛的交游风气,所以偏好朱湾的席间应酬之作。《诗源辩体》基于律诗以初盛唐为典范,大历趋于衰变的贯通诗学视野,以初盛唐诗为参照凸显朱湾诗的语言浅俗之弊;而且许学夷反感交游权贵,故而鄙夷朱湾的席间之作,同时借贬斥朱湾诗,表达了对公安派俚俗倾向的批判。探析《中兴间气集》《诗源辩体》对朱湾诗的两极化评判,可窥见二者不同的诗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湾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 许学夷 《诗源辩体》 诗学观念
下载PDF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编纂的政治意识——兼论其成书年代
5
作者 李櫹璐 《开封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27-33,共7页
高仲武编纂的《中兴间气集》选录和评论了唐肃宗、代宗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和诗歌。“间气”一词通常施用于中高级官员,不能像“河岳英灵”那样与集中所收诗人划等号,还要将诗歌吟咏、投赠的高官及其政治活动纳入“中兴间气”的意涵。从高... 高仲武编纂的《中兴间气集》选录和评论了唐肃宗、代宗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和诗歌。“间气”一词通常施用于中高级官员,不能像“河岳英灵”那样与集中所收诗人划等号,还要将诗歌吟咏、投赠的高官及其政治活动纳入“中兴间气”的意涵。从高仲武所选诗歌题材及其编次入手,结合诗歌艺术分析,可以探寻他传达的立场、呈现的时局,乃至现实的寄托。诗集总体偏重于颂美,显示出普通士人对安史之乱后朝廷收拾人心、崇尚文治的响应,也隐含困难时期人们委顺的无奈。重审《中兴间气集》编纂年代,其成书当在大历十四年底至建中元年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兴间气集》 政治意识 唐人选唐诗 大历
下载PDF
从《中兴间气集》看盛、中唐过渡期的王维接受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志清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2-135,共4页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是唐代盛、中之交的诗选,选录肃宗至德初(756)到代宗大历末(779)其间二十多年的作家作品,客观地反映了盛、中唐过渡时期以王维趣味为趣味的接受史实。
关键词 《中兴间气集》 王维 中唐 过渡期 作家作品 过渡时期 趣味 诗选
原文传递
唐诗选本《中兴间气集》与《御览诗》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勇 黄元英 《求索》 CSSCI 2012年第4期132-134,共3页
《中兴间气集》与《御览诗》两选本皆为中唐之际的诗歌选本,但二选本在诗人及诗歌选录上存在较大差异,后世对二选本的评价也大相径庭。通过比较分析,二选本存在诸多差异的原因在于:二选本诗选家的审美趣味相异;选家编选选本出发点或目... 《中兴间气集》与《御览诗》两选本皆为中唐之际的诗歌选本,但二选本在诗人及诗歌选录上存在较大差异,后世对二选本的评价也大相径庭。通过比较分析,二选本存在诸多差异的原因在于:二选本诗选家的审美趣味相异;选家编选选本出发点或目的不尽相同。从比较中更可探索中唐诗歌所存在的共同的审美风尚以及中唐诗歌演变轨迹,更为重要的是二选本的存在使许多诗人及其诗作得以流传,为唐诗的校勘、辑佚等提供依据,通过比较更能发掘其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兴间气集》 《御览诗》 唐诗选本
原文传递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与唐人选本批评风尚的嬗变 被引量:2
8
作者 卢燕新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6,共7页
唐人选唐诗至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无论是选本批评对象,还是选本的批评特征、对女性诗人的态度、编选家的时代感及其遴选的审美标准等,与其前人相比,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唐人选唐诗至中唐高仲武,其选本批评风尚已嬗... 唐人选唐诗至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无论是选本批评对象,还是选本的批评特征、对女性诗人的态度、编选家的时代感及其遴选的审美标准等,与其前人相比,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唐人选唐诗至中唐高仲武,其选本批评风尚已嬗变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 选本批评 嬗变
原文传递
陶诗在唐代的重要地位和普及程度——以《中兴间气集》中的一则资料为例
9
作者 王同策 《华夏文化论坛》 2011年第1期62-67,共6页
文章通过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李季兰小传中的一段戏谑文字,说明陶诗在唐代已经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相当普及的程度。
关键词 陶诗 《中兴间气集》 李季兰 刘长卿
原文传递
《中兴间气集》李季兰评语疏证
10
作者 周蕾 《中国诗歌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220-232,共13页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语,是现存较早的论及中唐女诗人李季兰的重要品题。本文在解读李季兰现存诗作文本基础上,参考历代诗论著作相关论述,辨析了《中兴间气集》不同版本之间李季兰评语的异同优劣,并对该评语作出了深入的疏证和合理的...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语,是现存较早的论及中唐女诗人李季兰的重要品题。本文在解读李季兰现存诗作文本基础上,参考历代诗论著作相关论述,辨析了《中兴间气集》不同版本之间李季兰评语的异同优劣,并对该评语作出了深入的疏证和合理的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兴间气集》 李季兰 评语 疏证
原文传递
王渔洋《中兴间气集选》与《国秀集选》删选诗考
11
作者 刘宝强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2-66,共5页
《中兴间气集选》《国秀集选》是"诗坛圭臬"王渔洋的重要选本,二选分别是对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以及芮挺章《国秀集》进行的删纂,由于高仲武与芮挺章二人文学活动的主要时期都是在盛唐,而盛唐诗也历来被认为是历朝诗之最高,... 《中兴间气集选》《国秀集选》是"诗坛圭臬"王渔洋的重要选本,二选分别是对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以及芮挺章《国秀集》进行的删纂,由于高仲武与芮挺章二人文学活动的主要时期都是在盛唐,而盛唐诗也历来被认为是历朝诗之最高,故有必要考察《中兴间气集选》《国秀集选》这两个选本的删纂情况,这既对唐诗研究与王渔洋研究有重要意义,又对整个古代诗学与选本学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兴选》 《国秀选》 王渔洋
下载PDF
杜诗在至德、大历间的流传和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晓勤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10-116,共7页
杜甫在至德、大历间的诗歌创作不仅数量大,且流传范围广,但却没有得到时人的普遍赞誉。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安史之乱”的爆发,妨碍了时人对杜诗完整的认识;二是杜甫诗歌审美风尚同时人异趋。
关键词 杜甫 杜诗 《箧中集》 《中兴间气集》 诗歌审美风尚
下载PDF
据《窦氏联珠集》重新考订五窦的生卒年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浩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7年第1期46-47,共2页
据《窦氏联珠集》重新考订五窦的生卒年李浩中唐诗人窦叔向与其五子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俱能诗,驰声当代,名冠流辈,且与当时名士常衮、包佶、元稹、白居易、韩愈、韩皋、房孺复、韦夏卿、武元衡、裴度、令狐楚等过从友善,... 据《窦氏联珠集》重新考订五窦的生卒年李浩中唐诗人窦叔向与其五子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俱能诗,驰声当代,名冠流辈,且与当时名士常衮、包佶、元稹、白居易、韩愈、韩皋、房孺复、韦夏卿、武元衡、裴度、令狐楚等过从友善,多有酬唱。叔向与其五子被合称为“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卒年 全文本 中国文学 唐五代 新考 《旧唐书》 全唐文 唐才子 中华书局 《中兴间气集》
下载PDF
融研究、考证、校注于一炉──评《钱起诗集校注》
14
作者 张立纬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钱起 古籍整理 大历诗风 《全唐诗》编者 乾嘉朴学 《中兴间气集》 思想性 唐人选唐诗 《四部丛刊》
下载PDF
由皎然与高仲武对江南诗人的评论看大历贞元诗风之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查屏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3-121,140,共10页
《中兴间气集》与《诗式》先后出现于京城与江南两个地区 ,两书对江南诗人创作不同的评价正反映大历至贞元初诗风的变化 ,表明地方性诗风已上升为主流诗风。高氏的评论是对大历京城诗风的总结 ,是对王、孟清雅范式的传承。皎然诗论及江... 《中兴间气集》与《诗式》先后出现于京城与江南两个地区 ,两书对江南诗人创作不同的评价正反映大历至贞元初诗风的变化 ,表明地方性诗风已上升为主流诗风。高氏的评论是对大历京城诗风的总结 ,是对王、孟清雅范式的传承。皎然诗论及江南诗风就是对已近于僵化的这一诗歌模式的解脱 ,内容上多奇景怪事 ;在语言风格上 ,以口语素词洗脱前期精丽典雅的“时俗”之调。这一变化对中唐诗歌的发展影响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兴间气集》与《诗式》 大历京城诗风 江南诗风
下载PDF
论大历诗歌意境特征及其构造方式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总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73-78,共6页
论大历诗歌意境特征及其构造方式许总在唐代诗歌史上,从诗歌内蕴的基本情调及其时代特征看,与开天时代相比,大历诗风固已气骨顿衰、艰于振举,但由其所承受的乱世氛围与复杂的心理状态的叠印而形成凄清伤感的情怀意绪本身,实际上正... 论大历诗歌意境特征及其构造方式许总在唐代诗歌史上,从诗歌内蕴的基本情调及其时代特征看,与开天时代相比,大历诗风固已气骨顿衰、艰于振举,但由其所承受的乱世氛围与复杂的心理状态的叠印而形成凄清伤感的情怀意绪本身,实际上正是“意在遣情”①,精密化的诗歌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意境 构造方式 文学研究 唐代 《中兴间气集》 大历时期
下载PDF
对中国最初诗歌评点形态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琴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0-74,共5页
关键词 诗歌评点 《河岳英灵集》 评点文学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 文学作品 《文选》 唐诗选本 生平事迹 王昌龄
下载PDF
从文人心态看大历诗风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总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5-81,共7页
从文人心态看大历诗风的基本内涵许总大历时期,是唐代历史上盛衰转折的重要阶段,大历诗坛,也表现为整个唐代诗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宋人严羽《沧浪诗话》即以"大历体"加以概括,足见其已形成一种独具体格与诗风。然而,大历时期诗... 从文人心态看大历诗风的基本内涵许总大历时期,是唐代历史上盛衰转折的重要阶段,大历诗坛,也表现为整个唐代诗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宋人严羽《沧浪诗话》即以"大历体"加以概括,足见其已形成一种独具体格与诗风。然而,大历时期诗坛构成其实相当复杂,活跃着不同的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诗坛 文人心态 大历诗风 基本内涵 刘长卿 大历十才子 诗人群体 司空曙 诗歌创作 《中兴间气集》
下载PDF
衰世立足点上的盛世回味──论大历诗人怀旧情结的艺术表征与时代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总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5期96-99,共4页
本文认为,大历诗坛在其清淡省净的总体艺术风貌中,既存留着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悠远意境,又投射着衰乱之世的冷寂氛围。大历诗人大多经历过开、天时代,造成其时时眷恋盛世的怀旧情结;同时,由于身处衰世而促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则使得... 本文认为,大历诗坛在其清淡省净的总体艺术风貌中,既存留着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悠远意境,又投射着衰乱之世的冷寂氛围。大历诗人大多经历过开、天时代,造成其时时眷恋盛世的怀旧情结;同时,由于身处衰世而促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则使得这种对盛世的回味带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诗坛 怀旧情结 艺术表征 《中兴间气集》 十才子 刘长卿 诗歌创作 天时代 大历诗歌 山水田园诗
下载PDF
皇甫冉诗疑年(续)
20
作者 储仲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6,共6页
三、永泰元年大历三年(765—768) 广德二年秋冬,入王缙幕,从王缙至徐州。大历二年,入朝为拾遗,转补阙。大历三年秋,奉使江淮,因归润州。
关键词 大历三年 永泰元年 大历元年 《旧唐书·代宗纪》 山南东道 《中兴间气集》 《历代名画记》 御史大夫 刘长卿 新唐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